<蘇揆還不忘吹噓,由於政府超前部署,所以直至四月才採取限水措施。如此大言不慚,有助於紓解旱象嗎?結果,當科技大廠紛紛「自力救濟」,派出水車四處找水時,政府才拿出後見之明:兩手一攤,請他們自己鑿井解渴。諷刺的是,政府迄今仍心存僥倖,認為這波旱象可因一場及時雨或颱風而得救。蘇揆去年埋頭忙於防疫,根本不把旱象當一回事;要求農民休耕只要提高補貼即可,但高科技工業缺水及民生用水不足,政府解方何在?>
蔡政府宣稱,自去年十月起便為缺水進行連串「超前部署」,結果呢?大甲鎮瀾宮辦了祈雨法會,蔡總統也分向大甲媽、白沙屯媽祈求降雨,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臨渴鑿井,忙著到處找水、調水,呼籲節水。對此,民眾到底該怪老天無情,讓台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大旱情,還是追究政府的「超前部署」空話連篇?
追根究柢,政府失能的問題,還是大過天候。這場乾旱的根源,就是政府對全球氣候變遷及台灣水資源管理的輕忽所致,一則未能在事前積極部署,二則面對危機又缺乏敏捷的因應能力,一誤再誤。蔡政府最擅長的就是「大內宣」,以文宣攻勢轉移問題焦點;但遇上硬碰硬的旱象和缺水問題,就算有再強大的網軍,能變出水來嗎?
聯合報社論/乾旱嚴峻,政府「超前部署」全是空話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40227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新聞處(4/20)】 #出版品加強水情宣導 近來全台水情告急,面臨百年以來的大旱,今天首先想建議新聞處,在市府官方的出版品中,去加強省水、節水等宣導,除了對市民宣導,也可以對用水大戶等企業來宣導。 新聞處說明,目前已有透過桃園誌製作抗旱專題,經發局、水務局等單位有與企業界溝通...
節水 文宣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新聞處(4/20)】
#出版品加強水情宣導
近來全台水情告急,面臨百年以來的大旱,今天首先想建議新聞處,在市府官方的出版品中,去加強省水、節水等宣導,除了對市民宣導,也可以對用水大戶等企業來宣導。
新聞處說明,目前已有透過桃園誌製作抗旱專題,經發局、水務局等單位有與企業界溝通製作文宣,至於與市民溝通的管道上,僅有在桃園誌露出。
智翔則繼續建議,由於桃園誌在溝通上相對被動,無論對企業界還是市民的溝通,市府必須更積極,新聞處若統一製作文宣、社群圖卡等資訊,也能增加溝通的效率,再請新聞處多努力。
#以新聞發布代替活動
智翔作為市議員兩年多來,常覺得市府在工程進度的宣傳上,常舉辦記者會,但一項工程的記者會,包含了開工、動土、上樑、啟用完工等,在樽節支出的原則上,是否可以改以新聞發布方式取代,減少無謂的支出?
雖然新聞處也提到,過去便有減少實體記者會宣傳的討論,但智翔認為在數量上要有明顯的變化,其實有的工程規模也不大,可以將宣傳的過程精簡;有的工程若有里長、市議員等幫忙宣傳,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智翔也認為,只要工程建設能滿足市民的需求,那追根究底不用特意宣傳,市民們與使用者們自然會知道建設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好處。
#公民會館活用
桃園區公民會館的活用,智翔詢問最新的進度,根據新聞處規劃,公民會館採委外經營,一樓做藝文與旅遊資訊充電站;二樓做展覽空間;三樓則是公民租借空間。
那麼在營運的租借上,新聞處是否有詳細的規劃? 以及審核上是否有明文規定?
新聞處答覆,在委外契約內有規定,一樓的使用上要求設置桃園民產區,另外也提供桃園老城區的導覽服務及觀光資訊,智翔也建議,若是要服務到桃園觀光的遊客,從火車站周遭到公民會館的路標得多加設置,協助將旅客引導至公民會館, 讓公民會館完成觀光任務的活用。
智翔也提醒,經營與租借審核上,雖然規劃上新聞處也要求要能夠與桃園在地做連結,但審核標準的明文化,能讓有意願的業者更加清楚規範,也能保障雙方權益,這點有賴新聞處後續將其補上。
另外,三樓公民租借空間部分,若是開放市民使用,是否也能將其放上桃園的租借系統,方便市民租用? 這點新聞處則說明,由於涉及非營利、營利的差異,會與資科局、民政局協調,讓公民會館的空間在上架租借系統時,可以分開價位來讓市民選擇。
最後則是策展的審核標準,新聞處如何來處理? 新聞處也回答,未來委外經營的程序上,會由經營單位自行審查,再報備新聞處,第一年新聞處會從嚴審查,若無問題往後才會改為備查。
智翔也請新聞處會後再提供相關的審核標準,若還有尚未明文化的規範,再麻煩後續新聞處努力將其完備了。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WWD_8FYnA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節水 文宣 在 王奕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拋出開發關渡平原的政策,說要在關渡平原開發影城(http://m.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54056),這不但引起北投居民激烈的反對,更是彰顯該市長候選人的無知。
關渡平原何來缺乏開計畫?早在民國79年11月時,政府就有提出「關渡平原規劃報告書」,計畫將其規劃為住宅區、商業區、綠地、機關學校、河道、廣場、公園、堤防、抽水站及行水區等等,水利會與周邊地產商也從來沒有少過遞交開發計畫意見,部分在地議員更列入競選政見當中,但為何常年來沒有動靜?當然是因為該地區對於台北市有重大的公益性,所以才會被一再擋住。(關渡平原開發計畫消息詳細參見七星水利會http://www.csia.org.tw/guandu.asp)
關渡平原對整個台北市生態有何公益性?其實地緣廣闊,不但有防洪跟調節水利的功能,更是自然濕地動植物的保存所在,當初設立關渡自然保留區的目的,就是要保護濕地與水鳥棲息地,其次該濕地的自然面積,更有台北的肺之稱,可說是北市最後的淨土,一旦開發,這些都會消失,而且難以回復,這也是為何我始終堅決反對開發關渡平原。(https://wetland.e-info.org.tw/file/north/74.html
)
但關渡平原近年來遭受到非常龐大的汙染與開發壓力,從2007年的砷汙染事件調查(https://e-info.org.tw/node/19721
),到近年來因為各地產商買賣農地,進行預備開發跟廢土堆放,都是造成關渡平原的原貌生態被破壞的情況。
再加上地產商對於議員的贊助,士林北投已經不少議員都有主張開發關渡平原,因此說會有市長候選人開始拋出挑戰關渡平原並不意外,未來對關渡平原開發的阻擋缺時可能面臨破功。
我要強調,關渡平原亟需要的整治與保護,只要自然公園做得好,當地自然就會繁榮,而且對於無論老少居民的生活作息都有正面的幫助,我們缺的不是水泥叢林,需要的是更多的自然綠地。
從上屆到這次參選,我都是公開反對開發關渡平原與反對山坡地開發並列入政見的市議員候選人,也是唯一表態反對關渡開發的候選人,我希望北投士林的居民能夠給我一個機會,也期盼更多台灣人能夠一起加入重視守護土地的行列。
目前整個台北市、北投區士林區、文山木柵南港等地區,真的面臨龐大的山林地與溼地開發壓力,因為台北市的土地太貴了,所以近幾年來許多建商都把炒作開始朝向這些過去沒人開發的農地濕地跟山坡地上去做炒作買賣。
這些地方一旦開發下去,不但難以回復,更是未來發生天災時造成更嚴重的災難,因此,若想保護自己的家鄉跟下一代,請多關注一下台北市的環境破壞的訊息,並教育給自己的子女知道吧。
保護的意識,絕對不能夠等到發生了才開始進行,希望今年的選舉,所有的台北市民能夠把環境保護當作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台北市面對的破壞真的很嚴重,希望大家能有所警覺了。
----------------------------------
【小額贊助支持奕凱】
公開競選經費,讓你放心支持。
====【懇請支持奕凱】====
目前我至今為止的競選花費(更新到9月6日):
人事費用:15萬/月,含勞退勞健保,三名正職。
工讀時薪:150元。
服務處租金:二處,共4萬/月。
廣告看板費用:5萬/月,2塊付費,其他11塊都是新搭借放張貼。
看板搭架費用:9萬7000元
文宣費用:
文宣設計費:視覺+個別文宣設計費用 共9萬。
派報費用:12萬戶:3萬元
第二波新派報文宣費用:3萬2500元
拍照、攝影,修圖:2萬。
易拉展跟其他雜物:約1萬2千元。
印刷費用:15萬5千份彩色文宣,共6萬9千元。
名片費用:1萬張名片:共3500元。
印刷布條費用:10條3600元,共印製了30條。
新增與合作里長的共同的海報100張共:3800元
志工餐飲費用:一人次約200元。
競選汽車:11萬二手車,改裝要8萬。
網路文宣費用:目前花了3萬。
影片製作費用:目前花費21萬,預計6支影片。
民調費用:2次 共20萬。
公車廣告費用:14萬。
7月21日募款餐會:11萬5000元,表演費用:3萬元,活動設備:1萬8000元。共16萬3000元。
加上每月生活費其他服務處雜支約3萬。
此外還有要還給銀行貸款每月的1萬元。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花費了322.7萬。
至於我的小額募款收入152萬,借款79萬,貸款100萬,一共有331萬。
我目標是要再籌84萬,以完成這次選舉,我有把握能夠成功選上,實踐市政監督與政治的改革!
智付通行動捐款:https://bit.ly/2NF8ZnJ
戶名:107年臺北市議員擬參選人王奕凱政治獻金專戶
帳戶:5023717229892 合作金庫中山分行(006)
節水 文宣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新聞處(4/20)】
#出版品加強水情宣導
近來全台水情告急,面臨百年以來的大旱,今天首先想建議新聞處,在市府官方的出版品中,去加強省水、節水等宣導,除了對市民宣導,也可以對用水大戶等企業來宣導。
新聞處說明,目前已有透過桃園誌製作抗旱專題,經發局、水務局等單位有與企業界溝通製作文宣,至於與市民溝通的管道上,僅有在桃園誌露出。
智翔則繼續建議,由於桃園誌在溝通上相對被動,無論對企業界還是市民的溝通,市府必須更積極,新聞處若統一製作文宣、社群圖卡等資訊,也能增加溝通的效率,再請新聞處多努力。
#以新聞發布代替活動
智翔作為市議員兩年多來,常覺得市府在工程進度的宣傳上,常舉辦記者會,但一項工程的記者會,包含了開工、動土、上樑、啟用完工等,在樽節支出的原則上,是否可以改以新聞發布方式取代,減少無謂的支出?
雖然新聞處也提到,過去便有減少實體記者會宣傳的討論,但智翔認為在數量上要有明顯的變化,其實有的工程規模也不大,可以將宣傳的過程精簡;有的工程若有里長、市議員等幫忙宣傳,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智翔也認為,只要工程建設能滿足市民的需求,那追根究底不用特意宣傳,市民們與使用者們自然會知道建設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好處。
#公民會館活用
桃園區公民會館的活用,智翔詢問最新的進度,根據新聞處規劃,公民會館採委外經營,一樓做藝文與旅遊資訊充電站;二樓做展覽空間;三樓則是公民租借空間。
那麼在營運的租借上,新聞處是否有詳細的規劃? 以及審核上是否有明文規定?
新聞處答覆,在委外契約內有規定,一樓的使用上要求設置桃園民產區,另外也提供桃園老城區的導覽服務及觀光資訊,智翔也建議,若是要服務到桃園觀光的遊客,從火車站周遭到公民會館的路標得多加設置,協助將旅客引導至公民會館, 讓公民會館完成觀光任務的活用。
智翔也提醒,經營與租借審核上,雖然規劃上新聞處也要求要能夠與桃園在地做連結,但審核標準的明文化,能讓有意願的業者更加清楚規範,也能保障雙方權益,這點有賴新聞處後續將其補上。
另外,三樓公民租借空間部分,若是開放市民使用,是否也能將其放上桃園的租借系統,方便市民租用? 這點新聞處則說明,由於涉及非營利、營利的差異,會與資科局、民政局協調,讓公民會館的空間在上架租借系統時,可以分開價位來讓市民選擇。
最後則是策展的審核標準,新聞處如何來處理? 新聞處也回答,未來委外經營的程序上,會由經營單位自行審查,再報備新聞處,第一年新聞處會從嚴審查,若無問題往後才會改為備查。
智翔也請新聞處會後再提供相關的審核標準,若還有尚未明文化的規範,再麻煩後續新聞處努力將其完備了。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WWD_8FYnA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