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還記得,曾表示性教育不應變調成為同志教育的 #高松景、以及質疑教育部同志教學手冊是要把學生變同志的 #張文昌。他們兩位儘管 #反同色彩鮮明、曾多次發表缺乏性平意識的言論,卻在今年五月通過教育局遴選、成為新一屆的台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成員,引發軒然大波,多位議員召開記者會質疑這是在「請鬼拿藥單」。
而在五月底,臺北市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通過決議,由教育局於三個月內組成專案小組, #調查高松景及張文昌是否適任,若專案小組調查後認定不適任則會解聘。
然而,我昨天詢問教育局,教育局才說今天專案小組還要開會討論、最快九月底才會有定案。先不論為什麼拖拖拉拉、 #比預定的時程還晚一個月,才能完成調查,我發現調查過程中有三大問題,需要教育局嚴肅以對:
1️⃣ #調查專案小組委員如何組成?
專案小組委員的組成, #極有可能影響到最終調查的結果。為什麼?大家可以試想,如果自己是教育局外聘的調查委員,做出打臉教育局遴選結果的決定,機率有多低。
結果,我詢問教育局有關調查專案小組委員的組成,雖然都是外聘專家學者,但卻是由教育局邀請五位、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邀請一位、臺北市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邀請一位。如此 #懸殊的比例,不禁令人質疑調查的公平性與獨立性。
2️⃣ #調查專案小組委員名單是否公佈?
針對調查專案小組委員名單,在調查結果出爐後是否一併公佈,教育局竟跟我說,今天的會議要 #由委員一併討論是否公開。
這讓我想起性平教育委員會的遴選爭議,當時我就強調,不應該是「先選遴選委員,再問委員願不願意公開委員身份」,而應該是「先確定委員願不願意公開身份, #如果願意公開才能被聘為遴選委員」,兩者的先後順序非常重要,不能讓遴選委員做完遴選工作後,卻可以選擇隱身、不負任何責任。
結果,在調查專案小組委員這件事上,教育局竟然完全沒學到教訓、還是犯下一樣的錯誤。
如果說今天晚上委員開會討論,決心不公佈身份,要如何讓民眾相信調查結果是專業的?如何相信調查過程沒有偏頗?又是 #誰該為調查結果負責?
3️⃣ #調查報告會不會公開?
我昨天詢問教育局,得到最令人震驚與傻眼的消息就是: #調查報告不會公開。
我實在完全找不到調查報告不公開的理由。此案很明確是針對高松景與張文昌兩人進行調查,所以不會有所謂需要保護個資的問題;再者 #性平教育委員會委員具備公共性,既然兩位被選上,就應該接受公眾對其性平觀念的檢視。
教育局卻再次選擇黑箱、選擇不公佈調查報告,而不是將調查報告公開,接受公評、負起責任。
我原本認為,性平教育委員會先前已經引發這麼大的爭議,教育局應該不致於草率走過調查流程,直到我問了教育局以上幾個問題,我才發現教育局從來沒認知到自己的缺失,從來沒想要透過調查來改變現狀。
今天稍晚,調查專案小組要再次開會,我尊重委員們的獨立調查權力,但我也要鄭重呼籲教育局,在 #九月底公佈調查結果 時, #一併公布調查委員的名單及調查報告,以召公信、以示公開透明,不要再重蹈性平教育委員會的覆轍。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來點內幕真相,各地疫苗現在都出問題,但是 #好心肝事件 到底怎麼一回事?還有下周台北市真的會開放餐飲內用嗎? 今天戰狼小姐姐又來跟大家見面啦,這時間點一定要問她關於好心肝事件的問題,根據風傳媒的報導:【...
管 委 會委員 不適任 在 立法委員 江永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歷經長達三天兩夜的逐條表決大戰,終於通過共113條的【國民法官法】
想知道你是哪種類型的法官嗎?
歡迎底下截圖留言!讓大家知道吧!
司法院國民法官互動式體驗網站
http://social.judicial.gov.tw/LayJudge/hotissue/?utm_source=fb&utm_medium=post&utm_campaign=cjgame&fbclid=IwAR3tM8QpBbRJjX0z1yI-oOn_TJL9H0mguMEvobR9mH2orZuxAX6vz9_SW0c
為什麼要推國民法官?
應該要從「人民與司法信賴的距離」有多遠說起,大部分人民不喜歡也不太願意進法院,若不得已進入法院,無不期盼獲得公平正義,但卻仍有司法判決結果出來與人民認知情感差距過大,而引發社會譁然,時有耳聞,因此造成人民長期對司法信賴度低落、不滿,且職業法官雖通過考試及受過司法專業訓練,但社會經驗上跟一般人民的社會經驗可能有差距,由人民擔任國民法官和職業法官一同審判,藉由國民多元觀點與專業法官的雙向交流,不僅能讓判決視角更全面,也能促進相互理解,進而讓全民願意信任、支持司法,使司法判決更符合人民期待。
各黨團立委都有推出其支持的版本,大致可以區分如下:
大陸法系參審制,通常賦予參與審判人民一定的任期,被選出的人可能在任期內參與多個案件的審理,而人民的職責就與法官一樣,一同認定罪責與量刑,採用國家例如德國。
英美法系陪審制,逐案隨機選任出參與審判的人民,於案件審理程序結束後,被選出的人民即解除審判職務,人民和法官是彼此分工的,由人民專責獨立決定罪責,認定有罪時再交由法官專責量刑。採用國家例如英國、美國。
我國的「國民法官法」則是擷取參審制及陪審制各自的優點:
1. 國民法官逐案隨機抽選:在每個個案都進行國民法官選任程序,先隨機抽選大量候選國民法官到庭確認有無資格及能否全程參與後,再從中隨機抽選6位國民法官與3位職業法官共同審理和判決,因國民法官來自社會各界,能提供更多元的觀點於審判中。
2. 卷證不併送:就是俗稱的起訴狀一本主義,檢察官在起訴時只提出起訴書,不會一併將卷宗、證物送到法院。等到審判庭時,專業法官與國民法官們才第一次接觸到證物,讓證據調查重心集中在法庭上,也避免審判者因為提前看到證據資料,對案情產生先入為主的預斷,而無法客觀參與審判,立於對等立場討論。
3. 證據開示制度:就是在審判之前,檢察官必須先向辯護人揭露他手上的卷證資料,辯護人也要向檢察官揭露將來要聲請調查的證據,讓檢辯雙方可以藉此預作訴訟上的準備,確保雙方武器對等,而不會在開庭時措手不及,造成審判過程的不公平。
4. 證據調查當事人進行:證據的調查由檢辯雙方來主導進行,負責審判的國民法官與專業法官作為公正超然的第三方來聽取兩造主張,做出公正客觀的判斷。
5. 與專業法官同桌合審合判:國民法官與專業法官可以相互討論,交換意見,形成兼顧多元民意與法律專業的判決結果。
6. 全程參與事實認定與量刑:國民法官不但可以參與、共同認定有罪、無罪,還可以參與決定量刑要多重,在整個審判過程中,都能反映國民對於案件的意見及正當法律感情。
7. 可以直接或間接訊問當事人:國民法官可以直接或請專業法官訊問證人、鑑定人、被告及被害人,不僅讓國民法官對於案件的疑惑可以即時釐清,更能彰顯國民法官來自百工百業、多元背景,透過國民法官所提的問題,從各種角度釐清、分析案情,做出正確的裁判。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民主進步黨在75年11月10日第一次全代會時,把陪審制放入行動綱領,現在卻又不支持陪審制呢?除了臺灣逐漸民主化、轉型正義已法制化下,時空背景早就不同外,民進黨作為目前的執政黨,在草擬法案時及決定政策方向時,必須謹慎衡酌國內的審判體系、司法教育系統以及人民觀感,否則很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為避免使我國上從司法實務,下至教學體系受到嚴重的傷害,如此重大的司法改革千萬不能躁進,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進行,且在施行六年後可以憑藉著成效評估報告,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修正與討論,如此一來,才能在邁出改革的一步的同時,避免失足。在這次臨時會中,不論是何種版本,每種版本都有其角度及理由,我想沒有最好、最進步的制度,只有最因地制宜的制度,如何貼近我國現行社會的法律文化,並合乎民眾的期待與需求,就是最符合我國的制度,因此大家為此皆絞盡腦汁,希望得出最接我國地氣的版本。
司法權回歸人民
「主權在民」、「天賦人權」的觀點最早出自盧梭著作《社會契約論》中,盧梭是啟蒙運動時期重要的思想家。我國總統與立法委員各自代表行政權及立法權,均由我國人民透過投票選舉而出,換言之,行政權和立法權係人民主權意志的展現,而依照「國民法官法」,人民只要年滿23歲,在地方法院管轄區域內繼續居住滿4個月,未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確定等原則上都能成為國民法官,除非有其他法定不能被選任的事由,而案件適用範圍上,所犯「最輕本刑10年以上」或「故意犯罪造成死亡」的刑事案件(除了少年刑事案件與毒品案件之外),雖然不能一步到位,使更多案件類型納入規範內,但畢竟這是我國司法制度上的重大改革,每一步都必須走的謹慎小心,每一個案件都不允許有所閃失。
雖然亦有人擔心職業法官會帶來權威效應,然而絕大多數的法官,其實都相當克盡職責,何況現行《法官法》,已強化「法官監督淘汰機制」,以外部多元參與、程序保障周全、懲戒流程加速的方向,打造勇於負責的監督淘汰機制,對少數傷害司法公正性的不適任法官,有效加以課責。
我國司法改革並非一蹴可幾,而「國民法官法」是數十年制度推動的經驗累積,並在司改國是會議的共識基礎上,歷經各方意見的蒐集與民意的探詢,再經過立法院公聽會、委員會及協商等過程的溝通審議,採納容了不同制度的優點,是現階段最接我國地氣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
我希望「國民法官法」在1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前,應盡速完成法庭配置及相關人員之訓練,並補足模擬過程所遭遇之問題,尤其在各項法律用語及案情資訊的說明,都應例行白話文運動,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使國民法官更快融入工作,期待「國民法官法」能確實縮短「人民與司法信賴的距離」,落實司法改革。
管 委 會委員 不適任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立法院今(26)日通過促轉會委員人事案,不過仍然遭到中國國民黨猛烈批評,還以不進議場投票表示抗議!
中國國民黨總召林為洲召開記者會,再次公開質疑促轉會主委楊翠是政治受難者楊逵的孫女,會不公正、不適合擔任主委,並誇獎中國國民黨黨團書記長蔣萬安因為自己的「阿祖」蔣中正是當事人,所以不參加記者會,更以此為據,表示被害人家屬不適宜當促轉會主委。
同黨立委陳以信則批評促轉會功能不彰,不管是前副主委張天欽事件變成政治東廠,或者提出來的報告書沒有真相,也沒有達成促進社會和解、撫平傷痕。他表示,已提案修法,替促轉會設下只能延長一次的「落日條款」,否則促轉會將成常設、酬庸機關。他呼籲別讓促轉「一轉再轉,有轉沒有完」。
不過,根據促轉會公布的兩年成果,促轉會已經完成的工作包括:99.7%機密檔案完成解密、已公告撤銷 5,837 件司法不法案件、舉辦 3 次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建制轉型正義資料庫、完成處置協商之公共威權象徵超過 250 處、針對陳文成、林義雄重大案件重啟調查並首度肯認國家錯誤、建立政治暴力創傷療癒模式。
#阿草:轉型正義本就是長期工程,大家覺得中國國民黨為什麼這麼排斥轉型正義呢?
👀延伸閱讀:
中國國民黨立院總召林為洲:楊翠是白色恐怖受難者楊逵家屬,不適任促轉會主委
https://waa.tw/TR7LCX
「轉型正義資料庫」上線:蔣中正介入政治審判超過三千件、經手 876 筆死刑判決
https://waa.tw/3WW0Ij
《政治檔案條例》三讀!威權時期文件解密「陳文成、林宅血案」檔案攤在陽光下
https://waa.tw/Hj7M73
----
🌱 定期定額支持沃草,讓我們一起為臺灣做更多: https://waa.tw/fRm7DF
管 委 會委員 不適任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來點內幕真相,各地疫苗現在都出問題,但是 #好心肝事件 到底怎麼一回事?還有下周台北市真的會開放餐飲內用嗎?
今天戰狼小姐姐又來跟大家見面啦,這時間點一定要問她關於好心肝事件的問題,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台北市先前爆出好心肝診所特權疫苗事件,台北市廉政透明委員會先前將好心肝事件調查報告發上網,但卻被發現,當中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的民間友人「Ben」沒有被揭露身分,此外好心肝特權疫苗施打對象也未公開。台北市政風處副處長紀嘉真表示,Ben並不是重要關鍵人物,所以沒有公布,而特權對象未公開,則是因為重點是在疫苗配發管理是否妥當。】啊不是可是我就想知道怎麼ben不見啊,為何會有這種BEN化啊?
根據nownews的報導:廉政委員會的會議紀錄曝光,柯文哲在會中表示,外界批評台北市疫苗打太慢,結果衛生局卻沒有動靜。「我最氣的是我們哪裡是政治團隊?我們是打工團隊,大家都只來這裡打工。」柯文哲氣憤表示,媒體已經報導一個禮拜了,衛生局到底在幹什麼?有沒有去確認每個醫院狀況到底是怎麼樣?柯文哲直言,每個人都告訴他很累,「但也不是說累就可以搞成這個樣子。」
#柯文哲 將砲口對準衛生局長黃世傑,直言「怎麼沒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報表我看一下』?」甚至在會中痛批衛生局,針對疫苗打不完一事「從頭到尾擺爛」。針對疫苗派送問題,柯文哲表示,怎麼可能一個股長發掉100多瓶疫苗給好心肝?不會覺得怪怪的嗎?「每個人都哭哭啼啼的,有人說生病了、精神壓力太大,我跟你講,那麼困難不要做好了,直接辭職回家,因為已經不適任了。」大家真的這麼愛哭喔?是不是太柔情似水了一點啊?
還有還有好心肝、小禾馨事件扯出的特權疫苗風暴,民進黨將開會審議 #高嘉瑜 是否關說,根據CTWANT 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好心肝」「小禾馨」等診所的特權疫苗爭議調查報告,揭露立委高嘉瑜在11天內8度索取疫苗;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劉世芳今(30)日表示,黨團幹部一致認為,要將高嘉瑜是否涉及關說案送黨團會議審議,決定是否送交黨中央的考紀或紀律委員會處理。但是高嘉瑜覺得這代表自己沒有特權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另外隨著疫情降溫,柯文哲市長透露最快下周二開放餐飲可內用。柯阿北進一步說,餐廳如果要開放內用,就要遵守室內50人、戶外100人為上限規定,若有超出人數,必須在3天前向衛生局報備;內用以個人餐為主,有桌菜、自助餐應由專人分菜夾取,比公筷母匙更嚴格;不同桌應間隔1.5公尺,同桌用餐應設置隔板或梅花座。不過這樣要怎麼吃飯啊,熱炒店隨時旁邊站個人幫你分菜是不是太豪華了一點?
最後要來談談疫苗的問題,疫苗短缺,指揮中心在昨天說了,「可能出現接種第一劑後,打不到第二劑的狀況」,這該怎麼辦呢?疫苗荒怎解?柯文哲市長甚至透露將舉債買疫苗?真的可以買到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盤點北市疫情疫調
15:00 北市開放餐飲內用依據這指標
37:00 好心肝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01:07:00 廉政委員會會議記錄曝光
01:22:00 疫苗分發如何防弊
01:25:00 疫苗荒 北市府怎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QCeVqb1jZ0/hqdefault.jpg)
管 委 會委員 不適任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去年我曾公開檢舉,2012年陳慶男提供非法政治獻金幫馬英九、吳敦義競選,根本未依法申報。
➡️然而,自稱「調查程序非常縝密」的監察院,僅查閱馬英九等人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就回覆「尚查無慶富公司捐贈馬英九、吳敦義及中國國民黨之記載」。原本就未依法申報的非法政治獻金,當然查無相關記載,這是哪門子的縝密調查?
➡️更離譜的是,針對「政治獻金未依法申報是否要裁罰?」的基本問題,監察院秘書長傅孟融竟說「這是私人之間的事情」,顯見完全不適任,連基本常識都欠缺。
我明確指出,陳慶男於偵訊時即坦承「用公司經費幫馬英九辦造勢活動」、「給過上千萬政治獻金去打點政治人物」,檢察官更查扣陳慶男拿錢去疏通聯貸案的內帳。
➡️最後監察院才承認,因為案件已罹於時效,並未進行實質調查。
2. 我曾揭露並要求監察院徹查,前金管會主委李瑞倉,竟於在職時幫忙陳慶男喬貸款條件。李瑞倉不僅要求第一銀行配合,甚在主委辦公室找來陳偉志與銀行一起喬,最後銀行退還陳慶男父子5.5億,損失由全體納稅人買單。
➡️然而,監察院明明認定違法,卻未彈劾李瑞倉,只對金管會提個不痛不癢的「糾正」案。請問監察院為何輕縱李瑞倉?
⛔附註:
【陳慶男的非法政治獻金】
2018-12-19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懲治貪官、糾舉弊案 監察院的成績單在哪裏?
https://reurl.cc/RdyVEG
2018-10-29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護航黑道民代開快車 查處高官舞弊慢吞吞
https://ppt.cc/f7XPhx
2018-10-3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違法洗錢與慶富內帳
https://ppt.cc/fxW7kx
【前金管會主委李瑞倉違法圖利慶富】
2019-8-24 「台灣的下一步」:金權政治下的金融地產財經幫
https://reurl.cc/GkK2vZ
2019-2-23 「5.5億損失誰買單?還要包庇李瑞倉到何時?」記者會
https://reurl.cc/0zZqAl
2019-2-21 金管會是把大家當笨蛋嗎?
https://reurl.cc/Yl0KGl
2019-2-21 監察院是在搞笑嗎?
https://reurl.cc/A10rQQ
2018-12-5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權貴犯罪逍遙遊 反貪腐淪為笑柄
https://reurl.cc/xD6VWe
2017-12-25 財政委員會:別包庇李瑞倉的違法圖利、檢調應積極追究查辦
https://reurl.cc/vn6zML
2017-12-25 別包庇李瑞倉的違法圖利、檢調應積極追究查辦
https://reurl.cc/oD5MjM
2018-3-27 財政組總質詢:金權亂搞笑呵呵、人民買單苦哈哈
https://reurl.cc/jdvKVM
2017-12-11 金管會要如何處理前主委李瑞倉的違法失職?
https://reurl.cc/GkK2DG
2017-12-7 恬不知恥的李瑞倉
https://reurl.cc/QpZKmO
2017-12-8 真是太可笑的辯解了
https://www.facebook.com/kcfor2016/posts/835915829923993
2017-12-7 「金管會違法幫慶富喬,納稅人失血5.58億元」記者會
https://reurl.cc/gvaXp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4nlzSLZm9g/hqdefault.jpg)
管 委 會委員 不適任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針對強化監督淘汰不適任法官之《法官法》草案,到底還要拖延多久才送來?
2.針對一般酒駕法定刑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地方法院實際量刑上有近98%被告皆判「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平均刑期僅3個月且絕大多數得易科罰金。
3.針對酒駕致死,2013年將法定刑提高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根據地方法院統計數字,有近五成的案件皆判處「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平均刑期僅3年,法院實際判刑符合當初立法意旨嗎?
4. 近十年酒駕累犯比例年年高升,2018年酒駕案件確定有罪者56,167件,其中有25,967件有酒駕前科,比例高達46.23%。更離譜的是,實務上法院對於酒駕累犯,也多為判數月並得易科罰金。
5. 刑法規定的保安處分(戒除酒癮)形同虛設,以2018年為例,地方法院宣告禁戒處分人數僅35名。而駁回禁戒處分之裁判,理由幾乎全為照抄的例稿。
6. 實務上甚至出現「以保護管束代替禁戒處分」判決,完全不必接受醫療戒治,只需定期至地檢署向觀護人報到,到底有何意義?
附註:
2019-2-24 酒駕累犯比例節節高升
https://ppt.cc/fpwFwx
2019-2-22「悲劇不該繼續發生 酒駕防制應立即檢討」公聽會影片
https://ppt.cc/fcDnFx
2019-2-22「悲劇不該繼續發生 酒駕防制應立即檢討」公聽會圖表
https://ppt.cc/f1aT5x
2019-2-19 基本實證:酒駕致死的地院判決刑度
https://ppt.cc/feaFtx
2019-2-15 酒駕戒治
https://ppt.cc/fPYLj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1YMPQ9zCZ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