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地理衝刺
學生來信:老師,我歷屆試題都寫完了,但是大概都7X分,希望可以8X分以上,建議最後要怎麼做?
Dear 指考戰士,追求更高理想的校系,先感謝自己走到現在,沉著面對眼前的一切,回想過往唸過的重點、寫過的題目。
我會建議回到六冊的課本,對,課本是課綱的基礎知識,留意地理課本內的黑色粗體字(關鍵字),重新想過這些理論的內容。舉例:什麼是首要型都市、等級大小法則、複合型都市?什麼是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什麼是中地理論、工業區位理論、邱念圈、推拉理論?這些是第二冊的內容,很常與第四冊的臺灣地理,以情境化的例子做為結合。
建議跨冊連結複習策略,比如說:臺灣的災害,土石流的發生要件,可以翻閱第五冊的災害談到土石流潛勢範圍,以及第一冊的崩壞地形。淡水河流域的範圍,以及員山子分洪的治水工程,也是翻閱第五冊的洪患,跟第一冊的河流地形。類似像這樣有跨冊的連結,是你在學完六冊地理課本,社會組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拿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是巫師常常跟學生說的,最後唸完全部的地理課程,腦海應該會浮現出一張世界地圖的輪廓。比如說:英國倫敦到臺灣高雄,經過哪些航道,通過什麼運河,跟哪些海峽。歐亞大陸上有哪些湖泊,各自的特色跟氣候環境是什麼。全世界的氣候環境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跟農業活動有什麼關聯性。
再來是留意一些時事議題:
1. #中美貿易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發展至今有哪些經濟圈及戰略,像是珠三角、長三角、渤三角、西三角,以及一帶一路,這些發展的特色跟目標為何?美國的產業活動有哪些,它們的空間分布有什麼歷史背景跟地理因素?
2. #歐盟,英國在確定脫離歐盟之後,歐盟將受到什麼影響?歐盟內部的核心與邊陲是如何?
3. #南方區域,中南美洲與非洲,在目前中國與美國的角力之下,這些區域富含礦產,卻呈現依賴式經濟、殖民地式經濟,如何看待這些區域的問題?
4. #水資源,跨國河流是否引發區域衝突?東南亞命脈的湄公河、印度半島的印度河及恆河,水資源與糧食生產的關係息息相關,影響了廣大農民與百姓的生活。
5. #氣候變遷,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火、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動為何?是天災還是人禍?全球暖化將會在21世紀如何改變我們身處的世界?
6. #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超過1000萬人確診,死亡超過50萬人,將近一半確診尚未康復。回顧過往的疫情,像是SARS,以及世界上尚未根除的愛滋病、登革熱、瘧疾、屈公病等,這些疾病的發生背景跟傳播途徑為何?
7. #臺灣,第四冊臺灣地理,出題率很高,我國的國家公園、國土計畫、社區營造、產業發展、災害事件、族群特色,可以好好回想,結合歷史脈絡跟公民概念
然後,我猜應該會出繪圖題,想想首要型都市怎麼畫、中南美大地主制的情況,類似像這樣有在課本出現過的圖表,記得看一下。還有文句說明題,比如說: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泡沫經濟、熱帶栽培業、貧民窟、依賴式經濟等,地理課本常提到的概念,能否在題目中短文內哪些句子找到,或是寫出可能的影響,還是這些關鍵字回答簡答題,應該會出這樣的非選題目。
補充:高中地理第一冊非常重要啊,一定考技術地理、自然地理,請回想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概念跟應用,什麼是路網分析、地勢分析、疊圖分析、環域分析?向量資料跟網格資料差在哪裡?等值線圖是什麼?三角圖解怎麼看?再來是衛星影像圖,來看土地利用的變遷、河階地形、土石流發生的位置等,這樣的題目要注意,還有各種地形的成因,像是火山地形、冰河地形、喀斯特地形、河流地形,要會看等高線圖喔!
拜託,第一冊課本,地理老師上得很辛苦,請好好複習 :)
祝巫師地理的粉絲們,應屆畢業生跟重考生,金榜題名 :)
(本篇也適用110學測、110指考,末代99課綱考生)
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畫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MIT Media Lab人工智慧系列報導〜台灣留學生唐聖凱:記者呂怡青、彭智宏採訪報導
【唐聖凱大學時期就讀建築系 研究所跨領域學習應用藝術 在恩師劉育東建議下進入MIT Media Lab深造 在這裡愛上電腦科學 將橫跨三個領域專長發揮在VR與AR領域 成為微軟HoloLens團隊研發設計成員 透過“翻轉教育”也翻轉自己的人生】
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他們希望學生用既有的知識去創造新的知識,這個知識可能還不存在於現在的世界上。而Media Lab的訓練,就是在教你想下一個(趨勢)。
這是來自台灣、受過MIT Media Lab文化薰陶後,從此翻轉人生的一流工程師。
我叫唐聖凱,今年41歲。2017年七月拿到Microsoft的offer,舉家遷到西雅圖。目前在Microsoft HoloLens研發設計團隊,擔任研發設計工作。
比如說某傢俱生產者今天推出新的家具,你很想知道這個傢俱跟那個傢俱組合起來長甚麼樣子,廠商也有相關app在做這件事,用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角度來看就是說,我戴上頭套,跟環境隔絕了,這些傢俱元素全都在虛擬空間中,一覽無遺,這是VR。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就是說,我可能拿著手機,戴上眼鏡,我可以直接看到我的環境,我可以直接把沙發放到我的家裡來,我可以看得到。
Microsoft剛推出一個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的平台,基本上就是把Windows作業系統全部做到VR跟AR裡面,也就是我們現在若用Windows,要拿一個電腦在螢幕上看,然後就用Windows。可是以後你戴上了頭套,Windows就在裡面,它就是一個很完整的VR平台,戴上Hololens(全息影像頭戴裝置),Windows就是一個很完整的平台,所有的app,能在手機上運作,在電腦上運作,你也可以在VR和AR這兩個平台上運作。這是微軟的商機。我在Microsoft裡面負責的就是這些互動。如何從事基礎建設跟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如何降低門檻,變成直覺。
大學念建築系,研究所學的是應用藝術。唐聖凱原本以為自己會和其他人一樣,穩穩待在台灣,安分地做個室內設計師。但在碩士班畢業後,海歸派指導教授劉育東推薦他到哈佛當交換學生一年,同時也到MIT Media Lab選課。沒想到這麼一趟美東行,讓他眼界大開,人生從此改觀。
我那次真的是震撼到,大開眼界。我去參觀Hiroshi Ishii(石井裕)教授的實驗室,他的實驗室放了幾個玻璃瓶子,下面有打很漂亮的燈光,很有趣的是,你把玻璃瓶子一打開,就有音樂從裡面跑出來,不同形狀瓶子打開會有不同聲音,那次我真的是有點震撼到,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把數位資訊跟現實生活的物件,結合在一起的感覺。他還陸續有其他案子,比如說一個沙桌,就像小朋友玩的沙桌,沙桌上會有投影機投影在不同地形地貌上面,只要用手去撥沙,然後就會在電腦裡重新把等高線圖計算出來,然後再投影回到那堆沙中,也就是你透過雙手和沙的互動,你可以去操控電腦裡面的資訊,那你想想看,拿這個沙給小朋友玩,然後教小朋友湖泊河流的概念,沖積的概念,只要手去做操控,就會有這些數位模擬跑出來,那一次真的是我第一次覺得說,對,就是這個,我就想學這個。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AR的概念,AR就是把數位資訊放到真實世界當中。
唐聖凱打定主意勇闖天涯。但本事不夠,根本別想擠進Media Lab大門。他到卡內基梅隆大學鍛鍊筋骨,學電腦設計和人機互動,回國後到華碩電腦磨刀,做了幾個有趣的案子,熬了好些年,繞了一大圈,憑著「花械花開Florabot」設計案,在台北花博和國際性展覽打響名號,最後終於取得夢寐以求的Media Lab入場卷。
第一它很難申請。第二是進去後非常非常競爭,課程壓力非常重,你的同學都是萬中之選,大家企圖心都很強,所以在那裡幾乎就是搏了老命在和同學競爭,再加上MIT Media Lab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相當多,內部有各個系所的資源和課程可以修習,外部有很多企業資源,所以除了可學習到理論上很前端的概念,業界有很多前端的技術也可以匯集到這裡,在做project的時候,都是跟很前端的企業一起合作,那時候是成長很快的時期。
儘管Media Lab成立三十年來也曾出現起伏,但唐聖凱認為,這裡的獨一無二和得天獨厚,
也許真得親身待一陣子,才能體會為什麼很多人都想複製Media lab模式,卻始終沒有辦法找到第二個Media Lab。離開波士頓後,他一度前往位於舊金山的三星矽谷總部工作。幾年後來到Microsoft,重返令他念念不忘的AR領域。除了上班,工程師的大腦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停止天馬行空地發想。這是他在Media Lab時期受到的啟發,也是一輩子的最大資產。
我現在從事AR相關研究,公司做的就是戴一個眼鏡,可是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時間是不能戴眼鏡的,或不方便戴眼鏡的,比如說你在煮飯,有油煙,眼鏡不方便,所以我就想,有沒有可能拿另外一個媒介,來呈現AR這個東西,所以我就發現鏡子是一個很不錯的東西,因為可以反射日常生活到鏡子裡面,所以這個概念就是說,我太太每天拿著食材煮飯,她會加很多調味料,她放這塊肉可能用這瓶,放那塊可能用那瓶,久而久之鏡子就學起來了,學起來我太太到底怎麼煮飯,食材跟調味料的關係,有天她要出差,在機場打電話給我說,我今天沒辦法回去煮飯,你自己想辦法煮飯。我說我不會煮啊,怎麼可能… 我回家把肉放在灶台上,突然我就看到鏡子裡面亮起來一個箭頭,告訴我說我太太會用這罐調味料,我移動調味料後,發現還可以從鏡子看到剩下調味料的容量不大夠,我是不是應該要上網重新訂購一瓶,所以我就把調味料往上提,再放下來以後出現選單,在選單裡我就可以選擇在網路上購物的功能。回到原來的脈絡就是,它告訴我調味料要甩三下,我甩三下後,他又告訴我下一個步驟,調味料要用五匙,這個概念就是用鏡子當作AR入口,然後可以跟IoT(物聯網)來結合,這個鏡子不只是提供資訊,還可以學習跟人之間的關聯性,然後把資訊在對的時間點,顯現給你們知道,同時我在使用的時候,他也在學我使用的新的模式,所以他等於是AR加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的概念。
所以假如做AR,Amazon是第一個會賺錢的公司.。這是我的預測。
VR和AR的廣泛運用,工程師勾勒未來生活的遠景,都讓我們讚嘆連連。不過攜家帶眷旅居海外的唐聖凱說,自己對做生意賺錢沒什麼興趣,反倒是很樂意幫助別人想想未來出路。
其實早一波iphone做了app store,那時候都在做手機app,職場上有一大堆職缺,都在談這件事情,有很多人才可以投入。再來下一波,我預計從今年開始在未來五年到八年,基本上就是做VR和AR 內容的世界。但是這方面的人才現在並沒有很大量。(你指台灣還是全球?)全球。就連我們在Microsoft有很多人才都是轉任,他們可能早期在Microsoft做得很好,做app,做這些2D介面設計做得很好,現在就轉任做VR。
這個東西就像十年前的黑金剛,二十年前的黑金剛手機,大家都想說這東西怎麼可能普及?就如同你現在質疑它怎麼可能普及,可是手機現在變這麼小、這麼薄,這東西以後變這樣,你有沒有覺得這其實就是個未來?
儘管英語不是母語,在溝通上難免吃力,但在國外闖蕩幾年下來,他始終對台灣專業人才素質很有信心。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回家,和大家聊聊,那些年在MIT Media Lab的那些事。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跟朋友聊,我們十年前在想、跟被訓練的,我們學的東西跟我們學完後想出來的點子,慢慢地到現在都成真了,可是我還有二十年。那下個十年呢?我現在從事AR和VR,我覺得更急迫的是,在十年、二十年後,自己要收割的是什麼?你看我十年前學的是這個,十年後我拿著這些計畫,這些都是我應徵工作的材料,我拿著這些材料,然後應徵上了,代表我十年前學的東西是有用的,我現在不是學生了,也在從事十年前做的產業,那我十年後要做甚麼?十年後VR和AR一定會普及到一個程度,然後會有下一波,所以我現在就在想,那下一波是什麼?這就呼應到Media Lab的訓練,Media Lab的訓練就是在教你想下一個(趨勢)。你待過Media Lab,受過那樣的文化薰陶,你會不自覺地問自己:十年後我要做什麼?這就是我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你給自己的命題是,如果十年後我要怎麼收,現在當下我就該怎麼栽。我覺得這是我的人生哲學。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畫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到了藍花楹盛開的季節
在澳洲念書的第一天,老師課堂上就說
『報告和作業不允許任何網路上的抄襲,學校是學習思考的地方,我們要看到的是妳的想法和思路,而不是正確答案。』
第一次拿到觀光大使名額在布里斯本念書,生平第一次挑戰全英文課程,我緊張到用亂七八糟的文法回答老師隨機丟出來的問題,但不管我用什麼方式表達出我心中的想法,老師永遠都用力讚賞說『Good!!Excellent!!』
好像我剛剛說出來的是莎士比亞裡的經典名言
學校只是引導思考的地方
在中國旅行時,跟一些中國男孩聊天,他們總是能精準背出19XX年是南京大屠殺、或是秦嶺淮河年降雨量、而那個誰誰誰又在19XX年打了什麼戰爭、中國又是如何從共產主義跨越到社會主義
聽得我一愣一愣的。
一直記得大學學測我的英文只有五級分,每項科目也都沒有很好,最慘的時候是高中全班33個人我考了第30名,好像怎麼考永遠也考不贏別人。盲目的跟從班上人緣好的人,想被認同想交朋友,但怎麼也打不進去他們的圈子。
每次段考完放榜,我都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好幾年後回頭過來看,一切都很清晰
從小學畫畫讓我很早就了解到美是主觀的
人生也是。
我並沒有太把自己放進學校的制度裡
決定休學開始自己打工賺旅費,到世界各地探索,自己定義存在的價值
一直到後來遇到其他旅人,她跟我提到哲學課在法國是必修課,我說我好羨慕,他們考試很難也很簡單,是歷史申論題。
比如說:
『如果沒有發生XX事件,會為世界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影響?』、『如果你是某歷史事件中的人物,你會做出不一樣決定嗎?請敘述當下歷史背景以及你決定的理由?』
只要了解脈絡加上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拿到好分數
我背不出西元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可是我知道羅馬競技場是和兩千年前的一場在以色列的戰爭勝利後促成的,那場戰役把猶太人趕出以色列,間接造成兩千年的流離失所以及後來的德國大屠殺、我知道白色恐怖時期不被記載在課本上的故事,藏了好多在綠島。
爬過等高線地形圖裡描述的梯田、拜訪過最後的共產主義國度北韓、感受蒙古西伯利亞的乾冷、徒手挖垃圾探訪食物浪費真相、在還沒完工的聖家堂裡讀高第,在希臘探訪哲學家口中一生一定要見的藍與白、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達蘭薩拉聽達賴喇嘛講經─-
學校,只是引導思考的地方
把會游泳的魚放進爬樹比賽,永遠是最後一名
規則是人訂出來的
就算在學校總是贏不過別人
但思想可以
________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oSyRn4
Follow 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anderlust_amberpunk
等高線地形圖怎麼畫 在 #高中地理學測準備系列07 經建版地形圖,除了可以考等高線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高中地理學測準備系列07 經建版 地形圖 ,除了可以考 等高線 的判讀,也可以考你TM2座標的判讀。如果你會畫台灣 地圖 ,會標上經緯度座標,會轉換成二度分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