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911恐攻是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這是美國史上第一次本土遭到攻擊,死亡或失蹤的總人數至少有2,996人,包含343名消防員殉職。此前美國受到攻擊是二戰時的日本海空軍偷襲夏威夷珍珠港,事件中死亡人數2,403人。這兩次襲擊事件有一個共同點,舊蘇聯和俄羅斯情報部門都曾在事件發生之前通知美國,也成了後來陰謀論的根據。關於珍珠港事件陰謀論將另篇討論。
2019年9月6日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專家喬治·比比(George Beebee)在出版的新書中爆料,稱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01年9月11日恐攻的2天前,曾親自致電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稱俄方獲悉有人可能會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除了俄羅斯之外,英國的情報機構也曾告知美國,而CIA和FBI也曾多次報告國內即將發生襲擊的危險。
https://www.republicworld.com/…/putin-warned-then-us-presid…
陰謀論認為,官方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描述中具有多個疑點,例如飛機不可能撞毀一摩天大廈,五角大樓的缺口直徑與飛機直徑不符,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碎片散布區域以及劫機者的生死等。襲擊後,美國政府立即公布劫機者名單,不久後以消滅塔利班政權及捕捉賓·拉登為名向阿富汗發動報復性戰爭,之後又以搜尋大殺傷力武器為名向伊拉克宣戰。因此陰謀論者認為該襲擊目的是喬治·布希政府自導自演,目的是石油與保持美國的霸權地位,以便控制世界。
911陰謀論提出相當多疑點,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和科學研究雜誌《Popular Mechanics》均對陰謀論觀點進行了調查,認為陰謀論不成立。關於911恐攻最著名的陰謀論是由迪倫·埃弗里(Dylan Avery)執導《脆弱的變化》(Loose Change)是一部探討911事件的紀錄片,影片宣稱恐怖攻擊是由美國政府內部人員策劃並實行的。
世界貿易中心是由日裔美籍建築設計師山崎實所設計。事後據他生前的助手說,因為參考過去帝國大廈曾經受到美國空軍轟炸機誤撞事件的影響,在設計過程當中已經考慮到需要使大樓結構足以抵禦大型飛機的直接撞擊。根據調查結果,雙子星大樓的倒塌並不是因為飛機的直接衝撞,而是飛機內滿載的航空煤油傾瀉進入大樓引起的大火所釋放出的巨大熱量,軟化了支撐大樓的鋼筋骨架,最終導致世貿中心大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但是,也有一批建築學家認為僅憑大火並無法令大樓倒塌。
飛機燃油主要成分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溫度最高攝氏800度,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調查報告,世貿大樓中的鋼結構沒有一根在600℃下暴露時間超過15分鐘,並且只有3根溫度超過了250℃。 這樣的溫度根本不足以熔化雙塔的鋼鐵。美國保險商實驗所為世貿中心的鋼鐵進行過鑑定,其職員Kevin Ryan在給國家標準技術協會的Frank Gayle的一封信中提到:鋼材的成分經鑑定達到美國實驗材料協會E119標準,這個標準時間溫度曲線要求樣品可以在2000℉(1093℃)左右高溫下堅持幾個小時。我們一致同意,世貿大廈的鋼鐵符合這些標準。另外,我認為我們也一致同意即使是沒有經過耐火驗證的鋼材在接近3000℉(1649℃)的高溫時才開始融化。
世界貿易中心的外圍使用高強度,密集分布的鋼柱形成一個強固的外牆結構。事實上在911發生當天,身為建築商的川普受訪時表示:這並非建築缺陷。如果你稍微懂雙子星的結構,就知道它是率先從外部搭建的建築之一。世貿大樓的窗戶之所以那麼窄,就是因為在窗戶中間有外顯的鋼條。那就是為什麼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我無法相信眼前所見,因為鋼條中是有洞的。大多數建築都會把鋼條設在內側,在電梯井旁邊,這兩棟則是從外面建的,它有最強的結構,幾乎就像一罐濃湯罐頭。不管是767、747或任何飛機也好,怎麼可能穿過那些鋼?我認為那不只是飛機造成,而是有炸彈同時引爆。因為我無法想像有任何東西能穿越那些鋼牆。
https://vt.co/…/donald-trump-said-two-planes-alone-not-brou…
2008年2月26日,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及其他媒體報導,義大利著名政治學家朱利葉托-基耶薩(Giulietto Chiesa)出版的書《 零 Zero》稱已找到鐵證,證實911是美國當局自己一手策劃的。我們找到了非常重要的證人,例如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前任領事。據他講述,領事館曾根據中情局的要求給許多被懷疑參與恐怖活動的人發放了簽證,使他們能夠暢通無阻地進入美國。……他們當中就包括被指控策劃和實施911恐怖襲擊的人。
大多數劫機者都來自沙烏地阿拉伯,沒有任何一個阿富汗人,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對該國採取任何行動,反而是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為目標發動報復攻擊。並且在兩年後以擁有大規模生化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結果是找不到任何證據。美國政府事後承認,911當晚白宮就已經決定要推翻伊拉克政權——雖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宗教上較為開放的伊拉克海珊政權到底與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基地組織之間有任何聯繫。
從2002年12月至2016年7月,911事件調查報告書中有28頁一直處於美國政府保密之下。共和黨眾議員托馬斯·馬斯(Thomas Massie)讀後聲稱:「這是令人震驚的,我需要每讀兩三頁後停下來重新調整歷史認知。他另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所有美國人必須閱讀這28頁報告,然後弄清楚911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誰才是我們的朋友和誰才是我們的敵人。
這28頁報告被普遍認為是有關某國政府直接涉及911事件的資料。根據FBI和CIA泄露出來的文件顯示,這個國家極可能是沙烏地阿拉伯。歐巴馬在2009年承諾公開這28頁報告,給予受難者家屬一個交代。但直到2016年7月16日,美國國會才公布該28頁報告的大部分內容;儘管如此,報告中還有174處文字被保密而塗黑至無法閱讀。根據被公布的部分,儘管其內容僅是調查員懷疑沙國皇室駐美大使的一些可疑電話,卻委婉的從側面證實之前外界依據泄露文件做出的猜測。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28_pages
2016年5月份美國參議院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通過一份911法案,表明受害者可以通過美國國內法庭控告涉及911的外國人包含政府,之後由美國法庭判決勝訴後在美國領土內對其人或其資產執行,而歐巴馬初始就明確表明將動用否決權反對此一法案。
而沙烏地阿拉伯早前已經威脅:只要本法案施行,將會拋售包含國債券在內的7,500億美元在美資產。其後,美國公布沙烏地持有美國國債約1,168億美元,但否認與沙烏地的警告有關。2016年9月28日,美國國會投票推翻歐巴馬對《對恐怖主義資助者實行法律制裁法案》(簡稱「911法案」)的否決。該法案允許911恐怖襲擊事件死難者的家屬向沙烏地阿拉伯索償。參議院以97比1、眾議院以348比77的壓倒多數推翻總統對911法案的否決,是國會兩院首次以三分之二多數推翻歐巴馬對一項議案的否決。
911恐攻主謀基地組織領袖賓·拉登最初否認與911恐怖攻擊有關,但於2004年承認其責任。然而FBI發言人Rex Tomb在2006年表示沒有確實證據證明賓拉登涉及911事件。因此始終沒有就911事件正式起訴賓·拉登。2011年賓·拉登被殺後,FBI在其官方網站表示賓·拉登是911襲擊的主謀。
2004年3月18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一項法案,將提供線索導致賓·拉登被捕的賞金從2500萬美元增加到5000萬美元。雖然普遍認為賓·拉登藏身於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一帶,實際上外界沒有人知道賓·拉登身在何處,甚至指他早已身亡。
2011年5月2日,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指賓·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豪宅裏被美國海軍海豹部隊第六分隊突襲擊斃。其屍體於次日海葬於北阿拉伯海。隨著賓拉登死亡,911陰謀論關於小布希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也逐漸淡出公眾討論。
後記:因為莫名其妙理由被停權多日,無法發文也不能回應,已任命新管理員,預防本人帳號被關。個人將儘速將網站各欄目內容先初步填充,於本月中旬上線後再增聘編輯。
下圖 911 Memorial
第六次以阿戰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木瓜 ◎江文瑜
她拒絕
像其他悠閒的阿媽,褪盡衣衫
在每一次日光浴裏
向浮雲友善地打招呼
她不允許黑夜以閱兵的姿勢
輕輕俯觸她胸前的兩粒木瓜
五十幾年前,充滿青春的乳房
被當成泛著白光的省電燈泡
持久,耐用
日本軍人一個接一個接上插頭
以為彈性的玻璃永不破碎
屋裏未曾點燈
幽暗光線看不清對方的臉
他訕笑、他狂怒、他愉悅、他解脫
她胸口的白光照不亮他們的臉龐
在這個沒有地名的小房間
在菲律賓島上
她必須以體內僅存的光──
慰安 未安 畏暗
他們劇烈衝撞 前仆後繼
攻向一塊陌生/默聲的土地
她在一艘船上搖晃
或許,自己就是一艘船
士兵排列成海浪
推送她遠離家鄉
役場強迫登陸/登錄她的名字
每一批從左營出發的船載運
未知/慰汁方向的航程
船經過越南湄公河口
轟炸機炸彈散落
甲板瞬間碎裂
她眼見另一半的船身下沉
巨大的重量壓住她的下半身
她逐漸呼吸困難
抓不住任何浮木
水如魚雷般灌進她的身體
泡沫從口中取代她的語言
另一艘輪船再度起航
穿越巴士海峽
船卸貨後
她的身份與姓名被重新變更/遍耕
一座叢林
軍艦整批卸下士兵
藏匿在她的地/蒂盤
每一個夜裏,士兵繼續匍匐
押駐/壓住叢林
除了擦槍走火
宇宙間惟有靈魂出竅/鞘的聲響
五十幾年後
荒蕪的大地散落一地的木/墓瓜
她受傷/瘦殤的脊椎無法彎腰揀拾
只幻見滿地滾動的燈泡/砲
似燈芯已然焦黑的廢棄物
四周蟲鳴
風琴與口琴的軍歌
「還在菲律賓島上嗎?」
◎作者簡介
江文瑜的創作以詩為主軸,並擔任「女鯨詩社」召集人。
江文瑜以詩集《男人的乳頭》,獲陳秀喜詩獎。以〈阿媽的料理〉系列詩十首獲吳濁流文學獎之詩獎,隔年出版台灣女性生命史和台灣歷史交織、以食物譬喻貫串全書的詩集《阿媽的料理》,本詩即收錄於此。其他著作為《合掌──翁倩玉版畫與江文瑜詩歌共舞》、《佛陀在貓瞳裡種下玫瑰》、《女教授/教獸隨手記》、《山地門之女──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她的女弟子》與《和服肉身》。
江文瑜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擔任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創會理事長,推動「阿媽的故事」書寫,編有《阿媽的故事》、《消失中的台灣阿媽》、《阿母的故事》等女性生命史的三部曲。2000年當選台灣第十八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小編 詩聲字 1u04少女 賞析
木瓜除了是詩題,也是整首詩的重要象徵。由於其外型與乳房的相似,以及木瓜多子多孫所象徵的生育,木瓜可以做為女體的象徵。而橫跨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的作家龍瑛宗其小說〈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中,木瓜可視作台灣人的精神風貌。木瓜在這首詩中,同時象徵著台灣、殖民地與女性。
除了木瓜,詩中也使用了省電燈泡、船與叢林來譬喻慰安婦的身體,暗示著理應有主體性的身體卻被徹底物化。第三段乳房被譬喻成省電燈泡,插頭則刻畫出了日本軍人對慰安婦的性侵害。第五段她人身在船上,但她也感覺自己像一艘船,無法控制地被日本軍人擺佈身體。第六段當搭乘的船因轟炸碎裂下沉,巨大的重量壓住她的下半身、呼吸困難、灌進她的身體的水與口中吐出的泡沫也隱喻著性侵害。
從第五段開始,詩中出現了許多伴隨著斜槓「/」的雙關。對他國土地的侵略,以及對殖民地婦女身體的侵害,在詩中同時進行,似乎也在提醒我們,真實的歷史亦然。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慰安婦的議題卻是在多年才展開,南韓於八○年代末,台灣始於九○年代初。詩中第四段侵犯她的日本軍人的臉龐是「看不清」、「照不亮」的,施暴者的面目是模糊的,象徵著侵犯她的不只是單一的個人,而是整個國家。
另外,斜槓也可以視作象徵慰安婦創傷的心理狀態。「她拒絕/像其他悠閒的阿媽,褪盡衣衫」,除了無法在白日感到自在,「她也不允許黑夜以閱兵的姿勢/輕輕俯觸她胸前的兩粒木瓜」,她在黑夜也同樣警戒。事件發生時,「她的身份與姓名被重新變更/遍耕」失去身分與名字,如同失去了自我,「除了擦槍走火/宇宙間惟有靈魂出竅/鞘的聲響」,心理防衛機制也讓她解離。
而五十年後,她的身體創傷如荒蕪的大地上散落一地的木/墓瓜,以及受傷/瘦殤的脊椎;心理創傷則有出現了砲的幻見,以及軍歌的幻聽。這些都顯示,即便過了再久,當初慰安婦的經歷仍持續影響著她們的生活。
參考篇目:李癸雲,〈重構創傷經驗的書寫療癒:台灣女詩人江文瑜〈木瓜〉詩之慰安婦形象再現〉,《臺灣文學學報》第32期(2018年6月),頁17-19。
--
美術設計: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江文瑜 #木瓜 #身體詩 #女鯨詩社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3.html
第六次以阿戰爭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詩.聲.字 x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江文瑜〈木瓜〉
她拒絕
像其他悠閒的阿媽,褪盡衣衫
在每一次日光浴裡
向浮雲友善地打招呼
她也不允許黑夜以閱兵的姿勢
輕輕俯觸她胸前的兩粒木瓜
五十幾年前,充滿青春的乳房
被當成泛著白光的省電燈泡
持久、耐用
日本軍人一個接一個接上插頭
以為彈性的玻璃永不破碎
屋裏未曾點燈
幽暗光線看不清對方的臉
他訕笑、他狂怒、他愉悅、他解脫
她胸口的白光照不亮他們的臉龐
在這個沒有地名的小房間
在菲律賓島上
她必須以體內僅存的光──
慰安 未安 畏暗
他們劇烈衝撞 前仆後繼
攻向一塊陌生/默聲的土地
她在一艘船上搖晃
或許,自己就是一艘船
士兵排列成海浪
推送她遠離家鄉
役場強迫登陸/登錄她的名字
每一批從左營出發的船載運
未知/慰汁方向的航程
船經過越南湄公河口
轟炸機炸彈散落
甲板瞬間碎裂
她眼見另一半的船身下沉
巨大的重量壓住她的下半身
她逐漸呼吸困難
抓不住任何浮木
水如魚雷般灌進她的身體
泡沫從口中取代她的語言
另一艘輪船再度起航
穿越巴士海峽
船卸貨後
她的身份與姓名被重新變更/遍耕
一座叢林
軍艦整批卸下士兵
藏匿在她的地/蒂盤
每一個夜裏,士兵繼續匍匐
押駐/壓住叢林
除了擦槍走火
宇宙間惟有靈魂出竅/鞘的聲響
五十幾年後
荒蕪的大地散落一地的木/墓瓜
她受傷/瘦殤的脊椎無法彎腰揀拾
只幻見滿地滾動的燈泡/砲
似燈芯已然焦黑的廢棄物
四周蟲鳴
風琴與口琴的軍歌
「還在菲律賓島上嗎?」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江文瑜 創作,#木瓜
#賴柏年 手寫、襯圖,Instagram:lai.po.nien
※本篇作於1998年12月4日,收錄於江文瑜詩集《#阿媽的料理》(女書文化,2001年12月)
※女書粉專 女書店
※小編 #1u04少女(粉專 1u04少女)賞析:
「木瓜」除了是詩題,也是整首詩的重要象徵。由於其外型與乳房的相似,以及木瓜多子多孫所象徵的生育,木瓜可以做為女體的象徵。而橫跨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的作家龍瑛宗其小說〈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中,木瓜可視作台灣人的精神風貌。木瓜在這首詩中,同時象徵著台灣、殖民地與女性。
除了木瓜,詩中也使用了省電燈泡、船與叢林來譬喻慰安婦的身體,暗示著理應有主體性的身體卻被徹底物化。第三段乳房被譬喻成省電燈泡,插頭則刻畫出了日本軍人對慰安婦的性侵害。第五段她人身在船上,但她也感覺自己像一艘船,無法控制地被日本軍人擺佈身體。第六段當搭乘的船因轟炸碎裂下沉,巨大的重量壓住她的下半身、呼吸困難、灌進她的身體的水與口中吐出的泡沫也隱喻著性侵害。
從第五段開始,詩中出現了許多伴隨著斜槓「/」的雙關。對他國土地的侵略,以及對殖民地婦女身體的侵害,在詩中同時進行,似乎也在提醒我們,真實的歷史亦然。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慰安婦的議題卻是在多年才展開,南韓於八○年代末,台灣始於九○年代初。詩中第四段侵犯她的日本軍人的臉龐是「看不清」、「照不亮」的,施暴者的面目是模糊的,象徵著侵犯她的不只是單一的個人,而是整個國家。
另外,斜槓也可以視作象徵慰安婦創傷的心理狀態。「她拒絕/像其他悠閒的阿媽,褪盡衣衫」,除了無法在白日感到自在,「她也不允許黑夜以閱兵的姿勢/輕輕俯觸她胸前的兩粒木瓜」,她在黑夜也同樣警戒。事件發生時,「她的身份與姓名被重新變更/遍耕」失去身分與名字,如同失去了自我,「除了擦槍走火/宇宙間惟有靈魂出竅/鞘的聲響」,心理防衛機制也讓她解離。
而五十年後,她的身體創傷如荒蕪的大地上散落一地的木/墓瓜,以及受傷/瘦殤的脊椎;心理創傷則有出現了砲的幻見,以及軍歌的幻聽。這些都顯示,即便過了再久,當初慰安婦的經歷仍持續影響著她們的生活。
--
◎參考篇目
李癸雲,〈重構創傷經驗的書寫療癒:台灣女詩人江文瑜〈木瓜〉詩之慰安婦形象再現〉,《臺灣文學學報》第32期(2018年6月),頁17-19。
※江文瑜
創作以詩為主軸,並擔任「#女鯨詩社」召集人。
以詩集《男人的乳頭》,獲陳秀喜詩獎。以〈阿媽的料理〉系列詩十首獲吳濁流文學獎之詩獎,隔年出版台灣女性生命史和台灣歷史交織、以食物譬喻貫串全書的詩集《阿媽的料理》,本詩即收錄於此。其他著作為《合掌──翁倩玉版畫與江文瑜詩歌共舞》、《佛陀在貓瞳裡種下玫瑰》、《女教授/教獸隨手記》、《山地門之女──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她的女弟子》與《和服肉身》。
江文瑜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擔任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創會理事長,推動「阿媽的故事」書寫,編有《阿媽的故事》、《消失中的台灣阿媽》、《阿母的故事》等女性生命史的三部曲。2000年當選台灣第十八屆十大傑出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