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疫苗輪到了就去打】
.
我對疫苗接種的想法,一向主張「輪到你就去打,提升全台疫苗覆蓋率」。所以我都鼓勵家人朋友上網全部勾選所有疫苗,收到國家簡訊就趕快去預約。
.
議員團隊工作,雖較常接觸人群,不過並不屬於特殊種類,我的辦公室都是用1922系統照順序排隊預約,沒有所謂坊間訛傳議員團隊可以優先施打的問題。而我的助理比較年輕,我也已在三級警戒後,幫助理投保每人約一千六百元的防疫險,讓助理在地方第一線工作時能有安心保障。
.
台灣有許多有心人士,喜歡抹黑AZ及高端,叫大家不要去打,真的沒必要。其實不同種疫苗有各自不同的原理和副作用,全球疫情來得太急太快,疫苗速度跟不上變種速度,每個國家只能因應疫情做最緊急的應變。前天台北市黃珊珊副市長也承認,北市府從5月開始準備自購疫苗,然而卻發現全球大缺貨。我想事實很明顯,疫苗短缺就是目前全球的現狀。
.
「輪到了,就去打。」這是我的一貫主張。
.
因我身體的重大傷病病史及醫生建議,我在收到國家簡訊後沒有挑疫苗,依照順序於7/31台大癌醫中心接種AZ疫苗,而我比較年輕的家人,也預約並接種了高端疫苗,一切順利,沒遇到什麼狀況。之後第二劑,我也不會挑疫苗,輪到就會去打。
.
8/21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線上研討會,李秉穎醫師為大家介紹了mRNA(莫德納與BNT)、腺病毒(AZ)、蛋白次單位(高端與NOVAVAX)的特性跟優缺點。我覺得講的很清楚,醫學知識也很有趣,覺得世界上所有研發疫苗的團隊都辛苦了,也非常感謝我們台灣的醫療團隊!
.
👉大家可以一起來了解喔~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II2MH8kUvqs?t=4918
.
以下摘要(感謝PTT網友紀錄分享)
1.#mRNA疫苗:
是新的技術,把一段mRNA送入細胞,讓細胞根據RNA做出抗原。因細胞作出抗原後,人體會把這些細胞當成「被感染的細胞」,所以RNA疫苗會引起較強烈的細胞免疫反應(T細胞反應)。副作用可能會有百萬分之五像過敏的紅斑反應、或淋巴腺腫大,或心肌炎,目前還在研究是否為自體免疫反應的問題。
2.#腺病毒載體:
類似RNA原理,腺病毒載體進入細胞,因此也會引起細胞免疫(T細胞反應)。第二劑疫苗,會因腺病毒載體被身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而降低二次免疫反應的提升強度。嬌生(J&J)疫苗也是腺病毒載體,因此判斷打第二劑經濟效益不高而設計成一劑。而腺病毒疫苗副作用為血栓,相關機制還在研究,目前學術推測,可能直接感染血小板,屬於自體免疫的一種,亦即身體產生對抗血小板的抗體,人體把血小板當作是外來物所引起。
3.#蛋白次單位疫苗:
是比較傳統的疫苗平台,技術是在體外先把抗原作好,再送進體內引起免疫反應。不像前兩種,要在體內靠人體自己合成抗原。目前引起T細胞的反應比較弱,但因抗原不是呈現在細胞表面,因此不會到處擴散,也不會有自體免疫的顧慮。而為了彌補蛋白疫苗免疫反應比較弱的缺點,會添加免疫佐劑。像高端加了鋁鹽及CpG-1018,如果沒有加這兩個佐劑,高端可能不會成功。
4.#關於免疫橋接與保護力指標(CoP)
李秉穎醫師反駁「免疫橋接的標準,也應該要看T細胞反應,而不只是看抗體」的論點:
他指出,T細胞反應每個人變化很大,目前已經有很多實驗想要用T細胞來做一個CoP指標,沒有一個成功。而關於CoP:保護力關連指標(correlates of protection),他認為,T細胞功能是輔助身體B細胞產生抗體,因此抗體是最直接的指標。
對於細胞內感染,潛伏在細胞內的病毒/細菌,像是結核桿菌、帶狀皰疹病毒,是需要T細胞(殺手T細胞)。可是,對於像是從體外進來的新冠病毒,還是要看抗體(B細胞反應)。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沒有人納悶過為什麼凱心琳我每次開場都要講 "Hello World" 呢? "Hello World"的由來是什麼?為什麼程式語言 C 要叫 C? 為什麼 C++ 要叫做 C++? JavaScript 跟 Java 之間的關係?電腦程式語言有多少種?電腦為什麼要有桌面?滑鼠游標為什麼是斜的?還有...
「第一原理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Re: [閒聊] 第一性原理是否有很大本質上的缺陷?? - 看板Physics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閒聊] 有興趣成立一個第一原理專版嗎? - physics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問卦] 第一原理研究怎麼變得那麼紅啊??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問題] 有關第一原理使用的模擬軟體- phd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Re: [請益] 物化組未來的工作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第一原理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五)0900-1240 先修課程|應用第一原理於凝態材料理論與實 ...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第一原理計算材料科學ptt - Qruit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Re: [閒聊] 現實世界有哪些原理不明的科技-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測不準原理ptt的八卦,PTT、DCARD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測不準原理ptt的八卦,PTT、DCARD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評價] 106-1 李明憲第一原理計算材料科學- NTUcourse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評價] 106-1 李明憲第一原理計算材料科學-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心得] 《思考的框架》最實用的九種思維模型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請益] 物理博士有什麼建議的職缺? lovepork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問題] 物理的數值模擬適合用C++嗎? - c_and_cpp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請益] 物理博士有什麼建議的職缺? - 看板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第一原理計算材料科學ptt [問卦] - Vsqhy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清明》古诗三首PPT - 第一PPT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ptt第一】資訊整理& 第一ppt相關消息| 綠色工廠 - Easylife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分類:PTT流行用語| PTT鄉民百科 - Wiki Index | | Fandom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2022空氣清淨機ptt推薦9大必買品牌!抗過敏有用嗎?比較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10 篇PTT Marvel 版必看鬼故事!恐怖日本怪談 ... - 蝦皮購物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以電腦分子模擬探討PT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纖維之結構與 ... 的評價
- 關於第一原理ptt 在 快技巧!快速複製圖表樣式!製作PPT圖表的第一課!【商業 ... 的評價
第一原理ptt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正超前部署的,是1995年創立的PTT】
和杜奕瑾的咖啡,剛好約在台灣連續14天零本土病例的這一天,還是 #零確診 的一天。新聞這幾天開始討論豬揚撕破臉各種道歉與破折號究竟在說什麼;或討論嚴重疏失而奪走性命的KTV惡火歸責...。套句歐美最喜歡的:#我們的曲線剷很平了。台灣真的走到「後防疫時代」了嗎?戒心可以稍微放鬆嗎?或是稍微喘口氣的同時,還有什麼可以做更好的?
「用國際標準來看,台灣這次防疫應變做的又深又快又好,很多人覺得因為SARS時期我們學到了經驗,我不覺得這是全部的原因」。
第一次專訪杜奕瑾,是這位創世神剛回來台灣創AI Lab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團隊在忙器材和現場設定,我在讀腳本,杜大大他就一個人忽然間出現在我的攝影棚。沒人去接他,他也沒有用一種飛天的氣勢降臨:就是安靜,就是觀察。開播前我們閒聊一下,開播後,我發現他鏡頭前後的人設完全沒差別,冷靜、溫和又清晰。3年來,我們陸續在各種演講碰面也都是一樣。而今天同一個人,#熱忱地跟我聊起社交距離APP。
簡單來說,#社交距離APP 是運用手機 #偵測藍芽訊號強度 的原理,讓你只要過去28天內,有和確診病患接觸超過15分鐘,就能立刻知道自己是高危險份子,得趕快去做檢查。這個APP會每15分鐘,針對每一個人隨機產生一個Hash ID。在完全匿名狀態下,精準紀錄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社交距離和社交時間。但這裡的重點是 #距離 和 #時間,誰是誰?誰跟誰?在哪裡跟誰?這些與特定個人有關的隱私資訊完全不重要。APP單獨篩選出有曾和確診病例相處超過15分鐘案例本身,過程完全匿名。 (#酒店女公關 再有難言之隱,再 #玫瑰瞳鈴眼 的劇情,擔心 #疫調 掀出多角與家庭革命這一類的,全不用擔心,社交距離APP用科技反而能填補疫調漏洞。)(針對這題歡迎留言發問,#我請神來答。)
因為一個APP就能精準掌握和確診病患的接觸史,所以誰需要去快篩這件事,能被用最科學的方式定義出來。好處有二:1) 大家不用成天擔心自己有沒有中標、要不要去快篩,#具體減少焦慮或恐慌 2) 政府不用有嫌疑就全面封鎖店家、行業或城市,#經濟活動能盡可能維持正常。這一切只要你下載APP,並且一鍵同意公佈自己的ID就好。這是便民護民、標準的科技防疫。
「國際不需再用代工製造大國來理解我們,那是一個基礎,但我們還有更多。」。杜奕瑾解釋目前APP已經在進行多版測試,會逐漸GA。我想他講的是台灣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機點,結合了研發、數據、平台整合,在防疫上敏捷行動,水到渠成。但我想跟他討論關鍵原因是什麼?是因為SARS我們嚇到了嗎?為什麼這次從口罩地圖、販賣機、群眾集資、Covid謠言查證,到AI Lab馬上要推出人工智慧醫生,協助判讀肺部X光片,判斷是否新冠肺炎確診...這一切成績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我們發現,#PTT鄉民精神功不可沒。
PTT鄉民精神不是在說站上的酸言酸語、推噓、八卦或資訊互通,這是PTT的一部分,但是拉大格局來說,PTT是 #專屬台灣的精神與文化習慣:開放,討論,碰到問題就 #上站集體解決,高手鐵定在民間,群眾力量無論從科學、醫學、設計、創新、闢謠、查證或任何角度,都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群策群力,討論結晶再交由 #民間專業 或 #第三方非營利組織發起,(蔡)#政府從旁聰明地整合資源、#尊重專業 #加碼推動,於是 #公民駭客 遍地開花:實名制口罩地圖、LINEBot、疫情數據網站、社交距離APP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
這些作品在網路上不斷被分享討論、又再不斷被優化或二創,彼此互相增強,不斷正向循環:台灣不僅有今天平坦的疫情曲線,更有大家共識一心、互相尊重的團結。
外媒可以分析說台灣有100多項超前管控,有公衛流行病學的部會首長,蔡總統理性溫柔,但雖然都是原因,但也都有點沒搔到癢處。如果把最底層的PTT精神抽開,另一個國家就算有上述條件,也不一定有台灣的成績。
#PTT精神是我們的汎金屬,#我們是Covid19世界中的瓦干達。
其實新冠肺炎不會是世界最後一場需要全力對抗的大流行病,台灣在詭局變化多端之金正恩到底在哪的世界角力中,也很有可能繼續被誤會、被忽略、被打壓。但只要我們的公民汎金屬儲量夠,一直很團結、很尊重專業(與專業的鄉民),那未來實在不用過度擔心緊張。
PTT精神是真正的超前部署,創立時間:1995年,當時讀資工系大二的杜奕瑾,在宿舍用486電腦和Linux及開放原始碼軟體架設完成。集體鄉民和那些上站看八卦吃滷味的夜晚完全融合在一起,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
第一原理ptt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張娟芬專欄:亡國感的逆襲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74
🌻 本文作者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分享
———(以下內文)————
「亡國感」,目前為止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它起於PTT,如果去查Google Trend,會發現「亡國感」首次在搜索引擎裡占有一席之地,是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這一週。三月二十四日發生的大事,是高雄市長韓國瑜進中聯辦。這個人在一片紅色疑慮之中贏得選舉,當選之夜即高調宣布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什麼呢?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之後,已無疑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緊緊縫合,要把臺灣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韓國瑜上任未及三月,立即出訪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示範地;並且走進了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一國兩制指揮中心。他事前沒有向陸委會報備,事後拒絕透露與中聯辦的聯繫經過與會商內容。就在這一串新聞事件裡,「亡國感」出現了。
流行語大抵如此:一聽就懂,心領神會,拿來就用;很快的,大家都琅琅上口了。在這個喜歡玩弄同音異字、以訛傳訛的大遊戲年代,「亡國感」又異變為更加俏皮的「芒果乾」。這樣的「亡國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定於一尊的標準定義,而反映了一種集體情緒。
#潛規則:我們要看對岸的臉色
二〇一九年初當我決定開設「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這門課時,驅動的力量也來自一種當時還無以名之的焦慮。這原不是我的守備範圍,但我感覺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生活,已經面臨毀壞的危機。對政治略有參與的公民應當早已習慣,民主經常是警鈴大作的。可是,中國的攻勢從「九二共識」到「一國兩制」,已經又逼近了一步,半島電視臺臥底採訪所揭露的中國滲透手法與深入程度,更是觸目驚心。我不禁自問,這是不是臺灣民主的最後一個警訊?
第一堂課,我放導演鄭有傑二〇一一年的短片,《潛規則》。一組人準備拍電影,外景選在一個學校操場的司令臺。但是導演看起來又愁又怒,原來司令臺的背景是好大一面國旗。美術說,「我避不掉。」導演說,「到時候片子賣不進去怎麼辦?」最後,最資淺的工作人員拿來鐵撬,大家合力將那塊國旗背板撬下,在國旗歌聲中,工作人員歡喜大喊:「要——倒——了——!」
當那個國家象徵轟然倒下,只見導演兩眼發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好像快要中風。背板後的牆面久未經日照,顯得有點蒼白。那裡畫著一面巨幅秋海棠,上面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我問:「『潛規則』到底是什麼?明白地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毫不扭捏的,第一個答案就直指核心:「我們要看對岸臉色。」
對。就這麼簡單。
「潛規則是誰訂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糊了,有人說是自願的,有人說是歷史與市場造成的,有人說也可以不要遵守啊。其實這注定是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誰制訂的。
我再問:「潛規則與法律或政策有何不同?」
「法律的話,感覺遵守法律跟制訂法律的人仍然是平等的。可是潛規則感覺是下對上的,要一直去猜測那個規則,想要討好在上位的人。」一個學生說,法律非遵守不可,潛規則卻有選擇的空間。另一個說:法律寫在那裡,可以去鑽它的漏洞,但是潛規則卻逃不開,因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第三個人自動出面整合了雙方的論點:「法律之所以能鑽漏洞,是因為它很明確地寫在那裡,邊界很清楚,所以知道從哪裡鑽過去。潛規則逃不開,是因為它很模糊,也沒人把它講清楚,所以就算一個人選擇要服從潛規則,也可能逃不開。」我說:「對啊,就像小熊維尼,他本來是個卡通人物,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變敏感了。」
如此討論一輪,潛規則漸漸現形:它不經民主程序、冤無頭債無主,因此無法修正、無法討價還價,卻有著貨真價實的影響力。短片裡說得很明白,不避掉國旗的話,電影就進不了中國市場。電影這麼燒錢的產業,要不顧慮市場,實在挺難的。拍了背景有國旗的戲並不會被抓去關,但是會血本無歸,這使他們決定趨吉避凶,遵守潛規則。
這部短片,距今八年。那時候,「不能出現國旗」還是低調、委婉、檯面下的原則,業界人士知道,但心照不宣。近年的潛規則已經不再低調了,要周子瑜、戴立忍公開道歉,都是刻意張揚的霸凌,目的是殺一儆百,唯恐你不知道!潛規則就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各種政治象徵全面獵殺,是中國對臺灣的政治審查。
如果你參與某個活動,被警察抓走,然後從高處墜落,或者從海裡浮起,但一律以「無他殺嫌疑」迅速結案;我們知道這是政治。這裡面有國家動用的公權力,有壓迫者、有受害者。潛規則看起來卻不是這樣,它看起像「個人選擇」、「市場機制」、「你自己願意的」;「不爽不要做啊,不爽不要來啊!」潛規則用的是經濟手段,國家公權力僅隱身其後,讓事情看起來不是「壓迫者欺負受害者」,而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掩護其政治本質。
《潛規則》為「中國因素」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所謂「中國因素」就是:臺灣的許多事情,是被中國「決定」的。其「決定」的方式,不一定是用政治影響,也可能是用經濟。
但是,為什麼?臺灣的事情,不是應該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嗎?
「亡國感」這個集體情緒,它的核心就是這一句提問。臺灣的事情,為什麼不是用民主的方式決定?為什麼是由一個我們從未授權也無法影響的政權來決定?那民主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民主食材
我在「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用了一款簡易遊戲「Democracy Cake」,由挪威的人權組織RAFTO(Rafto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設計研發、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引進,他很有創意地將這遊戲譯為「民主雞蛋糕」。每一組發一個蛋糕盤,然後提供二十幾種民主的「食材」,例如「言論自由」、「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媒體」、「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自由公平的選舉」、「公民投票」、「反歧視的法律」、「社會福利」、「正當程序」、「宗教與信仰自由」、「隱私權」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用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民主雞蛋糕」。
一桌子食材,看起來都像好東西,但是蛋糕盤只放得下六片蛋糕。協商與爭辯自不可少,但他們考慮的因素是什麼?一位學生寫道:「在選擇良心食材時不論哪一項都非常難以取捨,突然有個念頭覺得我們過得其實很幸福,這些食材其實圍繞著我們四周,或許臺灣民主仍然有其進步、改善空間,但大抵來說我們過的很自由,自由到這些食材像是理所當然就該存在的,像是天賦的,捨棄哪一塊都怪彆扭的。」
另一位學生說:「這些良心食材,每一個現在看起來都好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可是真要選六個來堅守,又尤其一想到我們很有可能將在之後失去這些權利,就更要選得戰戰兢兢。」
真的戰戰兢兢,我看著他們把一片片蛋糕放上盤子,又拿下來。「每一個食材在被丟棄的同時,總是會有人提出在臺灣過往經驗中遇到缺乏此食材的恐怖情況,最後食材又會被順利救回。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臺灣歷史的認識較深,讓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但也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每個食材都變得非常重要,就無法選出最重要的六個食材。」綜合討論時,有一組幽幽地說:「我們想要做一個三層的蛋糕!」
這是在桌遊與手遊中長大的世代,在高解析度影像中長大的世代。一款珍珠板貼上彩色紙的陽春遊戲,卻讓他們認真到產生選擇障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東西「之後可能會失去」。
可以想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言論自由」、「自由與公平的選舉」等等,是很受歡迎的食材。但有一組出人意表地選了「社會福利」。據說那是蛋糕盤上的最後一個空位,一位組員唸出「社會福利」卡片背面的定義:「政府應促成全面的支持系統,以確保人民能擁有健康、接受教育、經濟穩定」,真誠地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初衷。我認為有社會福利,才會成為一個有愛的國家。」那想必是莊嚴的一刻,全組的人都感動了。一位組員寫道:「原本還在爭論效益或結構的組員都同時安靜下來,神情從冷靜理性轉為溫柔,最後大家一致通過,將社福列入食材。」另一位組員瀟灑地總結:「社會福利是討論後決定釋出的立場,即便在層級上是較後期的目標。但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建立民主雞蛋糕只是第一階段。遊戲卡裡也有幾十個對民主的攻擊,我稱為「黑心食材」,例如「政府監控」、「言論審查」、「選舉詐欺」、「歧視」等等。第二階段的玩法是請同學運用他的民主雞蛋糕裡的六個成分,來抵擋這些「黑心食材」。這個民主遊戲來自北歐,難免有隔靴搔癢之處,因此我根據臺灣處境的特殊性,另外加了三個臺灣版的「黑心食材」:「以商逼政」、「資訊戰」與「非官方談判締約」。太過切身了,同學說看到這三項,「腦袋抽痛了一下」。
面對攻擊,無力與挫折全部都跑出來了。「訊息戰、以商逼政、非官方締約一出現,瞬間就擊潰我們所有的良心食材,除了立法和司法,我們別無他法,而且還遠不及打壓這些早已滲透到民間的黑心食材,玩到最後大家都想放棄民主了。有一組說『用所有的黑心食材都可以對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好衝擊,確實這些大家這麼用力抵抗的不民主的『惡勢力』不斷逼近,為什麼我們還要堅守民主?常常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會這麼質疑。」
「我們拿著良心食材想要拼湊出防禦姿態,但卻發現這該怎麼擋?怎麼擋都有漏洞……我們拿著良心食材去對抗這些邪惡,突然感覺像是天安門事件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幕:『肉身抵擋坦克』。」
有一位同學想起了我在課堂上放的紀錄片,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記得那時看完中嘉併購案的片段後感受到的是一股很重的無力感,即便我們獲得了資訊卻無能為力,在面對這三個中國因素的問題時我也感受到了一樣的無力。我開始回想紀錄片裡的中嘉併購案,當時有一群人發起了抗爭活動,雖然並沒有受到大媒體的關注,但那股力量是由人民的憤怒而起的,而那也正是我們最能夠直接參與的,也就是集會自由。」
「把所有良心食材一併加進來之後,好像還是遠不及抵禦黑心食材的進攻,真的令人非常絕望。可是,其實上這堂課的同學都是盟友吧?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大家一起想,總會有辦法……雖然亡國感並沒有減少一絲,但是對於自己所捍衛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我想說話、想當好國好民、想在政府底下擁有人權,所以即使我堅信的民主力量遠小於獨裁,我們還是得團結一致對抗。」
#向內擠壓的委屈中蓄積著向外爆發的能量
這是我對於「亡國感」的體察。在他們臉上,我讀到對民主的珍惜:每一塊「蛋糕」都不想放棄,因為認識到每一塊都重要。我讀到對於民主的深刻思考:我請他們說說各組的雞蛋糕成分有何異同,其中一組解釋,他們沒有選「社會福利」、「隱私權」、「受教權」,因為「我們盼望良善的立法、司法體制,和言論自由能帶給公民的民主素養,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項目」。在有限的蛋糕盤裡,他們沒有選擇某一些,是因為那些可以從更為基本的元素推導而得;這些食材在他們眼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原料而已,他們已經想到了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只是知道氯是什麼、鈉是什麼,而且知道氯加上鈉會變成一種讓食物好吃的調味料,如果將氫、氧和鈉加在一起,則可以用來做肥皂或通水管。
我也讀到擔憂、挫折、無力、絕望……與不甘願。還不願意投降或放棄的那種不甘願。這些情緒看似矛盾:擔憂、挫折、無力、絕望都是坐以待斃,不甘願卻是起身反抗。但如同前述兩段引文所示,這相反方向的兩種情緒,可以共存於同一個人的同一段表述。「亡國感」似乎不是一個單一向度的感受,它不僅是字面上看起來的被動、放棄、不作為而已;在向內擠壓的委屈之中,向外爆發的憤怒在蓄積。作用力產生反作用力,「亡國感」的內裡,有一個想要「逆襲」的驅力。
#亡國感真正悼亡的對象為何
值得追問的是,「亡國感」的悼亡對象為何?有人說,醒醒吧,你沒有國家,哪來亡國感?這是所謂臺獨。有人說,容納我們民主生活的,是中華民國臺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我的國家。這是所謂華獨。「亡國感」是哪一種?
在同學的作業裡,「國」的問題鮮少被提起。兩千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世代,成長於全球化的年代,國界已不似先前那樣銅牆鐵壁,他們對國族的情感與看法,恐怕很難用黑白分明的「非此即彼」來劃分。有的人幼年在中國長大,因為父母是臺商,中國和臺灣都是他的故鄉。有的人曾經在中國就學,有的人固定往返中國,因為父母之一是中國人。有的人擁有臺灣以外的其他國籍。有的人是新移民之子。有的人認真在評估,畢業後要不要去中國找工作。一位同學表達得很好:「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國』是一個太難解的概念。臺灣史獨立成冊了,但我們的國名裡沒有這兩個字。」他們拒絕中國因素,並不是因為對中國有敵意,也不是因為對中國欠缺瞭解,而是因為臺灣有民主,中國沒有,他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臺灣的生活才是有尊嚴的人的生活。
國族主義最需警戒的,不外乎兩點,其一是身分的排他性,其二是它經常召喚個體為國家犧牲。「亡國感」雖然有這個「國」字,卻很難被界定為一種國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因為「亡國感」的話題總是環繞著「民主」這個概念,而非「國族」;有亡國感的人總說著民主機制的毀壞,以及如何可以重建、強化。他們並不想像一個圍牆高聳的國族共同體,要入會得經過嚴格的血統審查——他們自己原不是血統純正的人。民主的原則是盡可能讓大家都享有公民權利(inclusive citizenship),而非排除他人;民主的政府採取三權分立,從人民的立場來避免國家侵犯基本人權。「亡國感」是朝向民主前去的,而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在它的反方向。
有解嚴前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那種「亡國感」:「今日不做自由的鬥士,明日就成海上的難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退一步即無死所」;那些國慶閱兵、晚會、排字、大會操、軍歌比賽,講究「數大便是美」、「整齊畫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那些「萬眾一心」、「我愛中華」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是的,那些活動就是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要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要你為自己做為一個小螺絲釘而感動,要你團結,要你愛國,要你支持政府。那種亡國感絕對不容許你談多黨政治、民主制衡、基本人權;甚至你只是要求國會全面改選,他都說這樣會亡國。是的,那種亡國感就是賣弄國族主義的威權統治手法。
今日的「亡國感」是那種手法的反方向。君不見,「亡國感很重」的年輕人總是好想突破同溫層,好想跟長輩溝通,為了自己在乎的議題狂寫臉書,去捷運站之類的熱鬧地方當小蜜蜂,收集連署,製作短片丟上網,用無窮無盡的公民參與去實踐民主。
「亡國感」的「悼亡」對象,不是任何一國,而是民主。「亡國感」只是一個現成的詞語,方便溝通。他總不能說:「啊,我最近『亡民主感』好重!」這樣誰聽得懂?說「亡國感」,雖不精確,卻一聽就懂。遂成流行。
「亡國感」甚至不是一種悼亡。不是一種現在式或者過去式的哀嘆:「我們已經亡國了,好慘啊!」而是未來式,一種警世明言:「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民主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現在——」。「亡國感」不是句點,而是起手勢,重點總在於,為了不要讓現在還享有的可愛的自由消失,我們現在趕快來做點什麼?
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攝影:蔣銀珊)
這是藝術大學裡的一堂通識課,學生的主修是電影、戲劇、動畫、美術、音樂、傳統音樂、劇場設計、新媒體藝術,他們本來不是對政治特別有興趣的人。但是,對民主的珍惜與體會,在這個歷史時刻變得巨大而急切,因為他們感到,「以後可能會失去」。所謂「這個歷史時刻」,就是中國積極向外輸出專制影響力的這一段時間,就是中國因素滲入臺灣骨髓的時刻。
有人擔心,亡國感是政治操作,或者將在總統大選中成為政治操作的議題。其實民意政治的基本原理極為簡單,就是民眾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大聲說出來,而候選人想辦法說服民眾: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投給我別擔心。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所有重要議題,都應該是選舉的影響因素啊。誰積極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和平協議,誰就會獲得「亡國感」一族的青睞。背離民心者在選舉中落敗,本是選舉制度的設計初心。
「#有錢就有自由」,只有在民主國家才會是天理
課堂上也有另一種意見,是不打算捍衛民主的。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認為臺灣的兩黨惡鬥,不太會像是民主的在進步,而是在濫用,那要民主有什麼用?我個人會覺得專制體制會更讓我們的經濟往上升起,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那我在想的是保持著民主有什麼用呢?我個人會覺得有了麵包才能夠談這些之後的生活限制,那你有錢了不喜歡極權專制,那移民就好了啊!何必因為為了保持民主,而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快餓死,那維持民主功效在哪?」
他的意思是先拚經濟,有錢了就有自由,因為有錢就可以移民,可以任意選擇要當哪一國人。這推論裡有幾個關乎事實的環節,值得拆解檢視。其一是他認為只有專制才能拚經濟,民主不能;其二是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現況是大家都快要餓死;其三是他認為專制並不危及人民移民的自由。這也就是常見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說法。他很禮貌地寫說希望聽聽老師的看法,所以我在課堂上仔細提出事實的說明,不過,那堂課他並沒有出席,此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這位同學理所當然地覺得「有錢了就有自由」,好像那是天理。那恰好是因為他在民主的制度裡長大,習慣了這種民主框架裡的資本邏輯。在專制國家,那才不是天理。專制國家的人都知道,自由是國家的恩賜特許,而不是權利。他可能不知道,他恰好選擇了一個他最不能接受的制度。小魚也覺得用鰓呼吸是天理,你既是一條小魚,為什麼要跳上岸來呢?
#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寫定的未來
以上是我從「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上,捕捉到的「亡國感」的面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民主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既無力又亟欲奮力一搏的集體情緒;「亡國感」本身就蘊含了「逆襲」的能量。
這門課到六月時接近尾聲,那卻是香港抗議「逃犯條例」的開端。我清楚記得當時,各界一致認為「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包括上街抗爭的人。大家平心靜氣地「知道」香港立法會的生態就是那樣,平心靜氣地「知道」不可能贏;香港人上街只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們課程結束放暑假了,香港人卻在街頭上一天一天地創造奇蹟,那麼多的人從各處冒出來,終於擋下了不可能擋下的,令歷史為他們轉彎。如鍾耀華所寫:「歷史從來都是在創造不確定性,稍稍挪移其彈道。香港的反抗走到此刻,中共未贏我們未輸,是大家的努力。」
人們六月的時候不能預測香港,現在又何能以失敗主義論定臺灣?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已經寫定了的未來。臺灣的前途仍然在於,珍惜民主的人們能夠發揮多少能量,對中國因素的作用力展開逆襲。民主自由是臺灣的理想,我們的百年追求;而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本文摘自《亡國感的逆襲──臺灣的機會在哪裡?》,新書係失敗者聯盟及春山出版編輯部共同策劃。由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作者,正面且直接的對於亡國感現象進行拆解,希望能從中找出抵禦、甚至是「逆襲」亡國感的方式。)
第一原理ptt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沒有人納悶過為什麼凱心琳我每次開場都要講 "Hello World" 呢?
"Hello World"的由來是什麼?為什麼程式語言 C 要叫 C? 為什麼 C++ 要叫做 C++? JavaScript 跟 Java 之間的關係?電腦程式語言有多少種?電腦為什麼要有桌面?滑鼠游標為什麼是斜的?還有好多好多疑問!電腦科學軟體工程的世界中真的有很多奇怪的事,讓我們一起和軟體工程師 Tim (Richard?) & Kid大探究竟吧!
其實想做這一集已經很久了,題目也老早就準備好了~只是願意參與的工程師真的不多呀😂 感謝Tim跟Kid的用心參與!!
📢 📣 📢 本頻道影片內容有輸出成 podcast 📢 📣 📢
雖然這一集用 podcast 聽可能有點混亂,但還是有輸出成音檔唷!
可以在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請大家多多支持呀!!🙏🏻💁🏻♀️
這集會聊到...
Overview 💬
🔹 "Hello World"的由來是什麼?
🔹 為什麼程式語言 C 要叫 C?
🔹 為什麼 C++ 要叫做 C++? C#?
🔹 JavaScript 跟 Java 的關係是什麼?
🔹 printf 的 f 是什麼意思?
🔹 電腦程式語言有多少種?
🔹 電腦為什麼要有桌面?
🔹 工程師口中都是什麼蟲 bug? ?
🔹 滑鼠游標為什麼是斜的?
🔹 第一台電腦的名字?
🔹 PHP代表?
【㊫ 電腦科學/軟體工程 學習資源 📖】
全端工程師密技 Full Stack Eng - Career Path (Codecademy)
https://bit.ly/3niTwLN
前端工程師密技 Front End Eng - Career Path (Codecademy)
https://bit.ly/32K1eql
用Scala學習函式程式設計
https://bit.ly/2IF0Thv
Scala 函数式程式設計原理
https://bit.ly/3kBQXTb
平行程式設計
https://bit.ly/3pCeaZf
Android 應用程式開發 專項課程
https://bit.ly/3lGCUwW
普林斯頓大學 電腦科學 演算法 基礎理論
https://bit.ly/3nxomAh
Go 語言學起來
https://bit.ly/35AWhlv
Parallel, Concurrent, and Distributed Programming in Java 專項課程
https://bit.ly/2IGnlH4
Java 軟體工程基礎課程
https://bit.ly/3fa4gJi
全端開發 跨平台手機app 開發 完整課程
https://bit.ly/2UCGWum
#php是個人快樂鬆餅 #HelloWorld是在哈囉 #冷知識大賽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每隔週星期四晚上9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愛屋及烏】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Untyped對啊我是工程師
Podcast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L5GRMXmq1MRsliQt43oi2?si=3zgvfHlETeuGfp9rIvwTdw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untypedcoding@gmail.com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工程師。
【Disclaimer 聲明】
Some links are affiliated.
上面有些連結是回饋連結,如果你透過這些連結購買商品,我可以得到一些小獎勵,但不會影響到你購買的價格,甚至會是更低的價格!謝謝你的支持💕
第一原理ptt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是一名投資新手,有一點錢,應該投資什麽好?】
我個人最常收到的問題就是
Spark 我有一點錢,我要怎樣投資好?
你們是不是也想問我這個問題
是的話就留言“我也是!”
假設有10個人想開始投資,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
通常,有 5個什麼也沒做,
另外 3個人開始看電視的財經節目和雜誌,
1個人看書,1個人實際開始投資。
那對於這個問題
【投資新手有一點錢,應該投資什麽好?】】的答案
當然是因人而異的嘛
不同的人就適合不同的投資產品
今天不説原理,
我直接就給大家投資方法
再判斷那一種投資適合你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
5種簡單的投資方法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36 投資原理
0:54 什麽是投資和交易
1:34 五個簡單的投資方法
8:39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9jV5Dy
繁體
https://bit.ly/30yWJx0
英文
https://bit.ly/2ZQsbHT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拍賣屋買不買?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嗎?
https://bit.ly/2ZLCrBa
.
為什麼投資股票感覺賺很慢?他投資兩年居然賺了40%!
https://bit.ly/3f99Zi3
.
如何把EPF的錢變更多?回酬超過6%!
https://bit.ly/2CA5L4h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簡單容易的投資方法 #簡單投資致富 # 新手投資入門懶人包
第一原理ptt 在 3cTim哥生活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有豪雅錶的潛水錶以及F1賽車錶 浪琴LONGINES年曆錶 豪利時ORIS 雷達Rado
現在Podcast也可以聽得到Tim哥的科技午報了
https://apple.co/2IupRwH
訂閱Tim哥生活副頻道⬇︎
http://bit.ly/36gDKs7
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2LoUuox
我的Line@生活圈⬇︎
@237mhhsl
訂閱3cTim哥主頻道⬇︎
http://bit.ly/2MgPy4H
訂閱Tim嫂頻道⬇︎
http://bit.ly/2PEnHMZ
訂閱眾點旅人頻道⬇︎
http://bit.ly/2QaY1vS
訂閱Jade Lin林瑋婕頻道⬇︎
http://bit.ly/2D2YK8O
想知道更多3C第一手資訊?⬇
【3cTim哥趨勢預測 系列】http://bit.ly/31y57M6
【Apple 蘋果每月一爆 系列】http://bit.ly/2KPzdEd
跟Tim哥學3C小技巧⬇
【Apple蘋果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NXsIyP
【Android安卓小技巧 系列】http://bit.ly/2LE4kWy
觀看3cTim哥Apple系列影片⬇
【Apple蘋果開箱】http://bit.ly/2LE4M6R
【Apple iPhone 系列】http://bit.ly/2Z6NwsO
【Apple iPad 系列】http://bit.ly/303gknn
【Apple Mac 系列】http://bit.ly/2N5Fkqo
【Apple Watch 系列】http://bit.ly/304F5jc
【Apple其他產品 系列】http://bit.ly/2MioZiN
觀看3cTim哥Android系列影片⬇
【Android安卓高階旗艦機 系列】http://bit.ly/2LDGSZx
【Android安卓中階手機 系列】http://bit.ly/2Z1Y4JP
【Android安卓萬元以下手機 系列】http://bit.ly/2z5qF6l
觀看3cTim哥開箱影片⬇
【3cTim哥家電開箱】http://bit.ly/2v49Uai
【3cTim哥電腦開箱】http://bit.ly/2n0UM8Z
追蹤3cTim哥即時動態⬇︎
instagram☛http://bit.ly/2HCZ52j
facebook☛http://bit.ly/2JyOGGK
TIM X OLI 🛍️ 3C購物
官方網站▶️ https://goo.gl/jW7cny
App Store▶️ https://goo.gl/67foDK
Google PlayStore▶️ https://goo.gl/l6B5Zp
*圖片內容截取自Google搜尋網站
**音樂與音效取自Youtube及Youtube音樂庫
#男錶推薦 #機械錶 #手錶
第一原理ptt 在 [閒聊] 有興趣成立一個第一原理專版嗎? - physic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1年1月28日 — 另外第一原理其實背後也有很深的理論背景像是model, DFT, TD-DFT,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7.248.1 (臺灣) ※ 文章網址: ... ... <看更多>
第一原理ptt 在 [問卦] 第一原理研究怎麼變得那麼紅啊??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0幾年前從事第一原理研究的人還不是很多那時候第一原理領域在物理系還是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4.149.227 (臺灣) ※ 文章 ... ... <看更多>
第一原理ptt 在 Re: [閒聊] 第一性原理是否有很大本質上的缺陷?? - 看板Physics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peter大,我想你誤解了Anderson文中所說的"第一性原理"的意義了.在物理的
學術圈,當我們提到第一性原理這個字眼的時候,確實指的是一個很小的領域,也
就是利用DFT進行材料計算這個領域.但是這並不是Anderson所指的第一性原理.
A在文章中所說的是真正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
"透過求解多體薛丁格方程就可理解所有物理性質"
這個觀念.換言之,它所說的第一性原理的就是多體薛丁格方程.這樣的批評不只
是針對DFT,而是整個凝態理論.因為無論是複雜如DFT,還是簡單如tight-binding
model,我們總是從寫下一個Hamilotian出發.這個Hamiltonian無論多質樸,還是多
花俏,它總是某一種單粒子的薛丁格方程加上各式各樣形式的多體交互作用.
但A質疑這件事本質就是錯的.為什麼? 它文章中講得很明白,就是因為自發性對
稱破缺!(所以不要在誤解文中的第一原理的意義了)
我認為A的質疑是沒錯的,多體物理在除了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薛丁格方程,以下簡
稱MBSE,manybody schrodinger equation)之外,還存在著一個更高的指導性原則,
那就是自發性對稱破缺(以下簡稱SSB),無論你的第一性原理(指的不是DFT,而是任
何以寫下Hamiltonian為出發點的計算)計算如何精巧,如何高超,如何處理更多更
豐富的多體交互作用項,但只要把自發性的對稱破缺一引進來,基態就只能瞎猜.
猜不對,通通都吃大便.事實上SSB在主宰著自然界的規律上,遠遠超過了MBSE.
你問,SSB真有如此重要? 當然啊,試試看,如果你把一堆原子丟在一起形成分子,請
問這些原子有哪些可能的結構與組合? 無窮多吧? 但在特定的條件下,它們只會自
組裝成特定的結構.問題是你如果暴力的用MBSE計算,任何一種結構都是可能的,真
正的基態應該是這些所有可能結構的疊加.但很奇怪,最終自然界只會選擇一種特定
的結構讓它們穩定存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Zee的場論裡面提到的SSH model.
一個一維晶格,假設每個site都是等價的,但一旦考慮進了SSB,最終會穩定存在的
一維結構就只能是一的不對稱的晶格(長短鍵交錯),而不是一個對稱的結構(各鍵長
相等),其結果就導致了一個金屬-絕緣體相變,這個現象後來被稱為家喻戶曉的
Pierce instability,這幾乎成了解釋自發性對稱破缺的經典習題.很奇怪不是嗎?
完全對稱的Hamiltonian,但最後自然界允許的存在竟然卻是一的不對稱的解.
這還只是結構上的.如果你考慮更微觀的,在電子結構上的,那就更數不清了. 最簡
單的例子就是磁性.在Hamiltonian上,除非你刻意的外加磁場,不然你永遠只會得出
沒有磁性的解(spin up & down對稱).但事實上是,自然界中到處充斥著磁性物質.
因此在實務上,多體物理裡面根本不存在任何第一原理計算,因為除了第一原
理之外,自然界還存在一種更高的指導原則,叫自發性對稱破缺.而我們所在做的,只是
試圖建構一個Hamiltoian,而這個Hamiltonian剛好存在一個自發性對稱破缺的解可以
與自然解相對應.
是啊,凝態物理已經走到這麼前面,各種材料的技術已經如此發達了,但對於主宰這
些現象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竟然還是一知半解.我們唯一知道的是,除了薛丁格方程之
外,還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叫做自發性對稱破缺.它就好像上帝的手一樣,在背後無形的
推動每一個電子,每一個原子,每一個分子,甚至整個宇宙安安份份的各就其位.
它們走向有序的過程也許毫無章法可言,它甚至接受你隨意的擾亂它們走向有序的
過程,但最終走向有序的結果卻是一致的! 不可思議吧!
我們當然對於這隻手也不是毫無了解.我們知道它仍是熵增定律的體現,我們有一些
基本的統計力學模型,可以描述為什麼明明是兩個對稱的相卻無法共存(主要是時間
尺度的問題). 我們有一些粗糙的方法可以透過計算自由能來比較哪個相更可能存
在.我們大致上有一些很粗淺的對於開放系統的熵增理論.很豐碩了.但很遺憾,無論
我們如何窮盡人類的智慧,最遠也許就只能走到這了.
兩百多年過去了.物理學家還是在問同樣一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熵?
================================================================
後記:
以前大學的時候念熱統計物理,從熱物的卡諾機闡明熱二律,一直走到s=kln(w)出
現,我一度以為自己懂了什麼是熵了,但長大了才知道,關於熵,我除了知道怎麼寫
這個字之外,其他一無所知.甚至任何試圖用語言對這個觀念所進行的描述,我都感
覺是不完備的,是偏頗的,是粗淺的.也許要與之和平共處,唯一的方式就能是:
接受它! 而且不要試圖從根本上理解它.
--
★人生中最溫暖的夏天是在紐約的冬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9.237.42.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499819365.A.29D.html
※ 編輯: pipidog (169.237.42.114), 07/12/2017 08:32:49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