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竭尽所能意思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竭尽所能意思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vengers: Endgame 观后感
Part 2。
内有剧透,请您自行斟酌。
主题:要是你能回到过去,你最想遇见谁?
Marvel 编剧安排time travel 的回到过去,让我们看见三种可能会发现的情境:
1。现在的你会遇见过去的爸爸。
2。现在的你会遇见过去的妈妈。
3。现在的你会遇见过去的自己。
要是你能回到过去,你最想遇见谁?
编剧厉害。他知道每个观众都逃不过这三个重要人物。也就是你的爸爸、你的妈妈还有你自己,这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个的人生三角关系。
来,吃完晚餐,有足够体力。我开场写了。
1。现在的你会遇见过去的爸爸。
编剧 安排 Iron Man (Tony Stark)遇见年轻的爸爸 Howard Stark,而且还是妈妈当天要把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
我们都知道 Tony 和爸爸的父子关系是我们主流社会最常出现的父子关系模式。父子之间的竞争、彼此排斥、产生误会、不沟通,比比皆是。
当初 Howard 送 年少的Tony 去寄宿读书,不让他和家人住在一起。儿子已经解读父亲不爱他。
Tony 曾经在 Iron Man part two 的时候这么说过他的父亲:“He was cold. He was calculating. He never told that he loved me. He never even told me that he liked me.”
人是很有趣的物种。为了不想继续伤害自己,我们的天性总会将那些又爱又恨的人推开,搁在一边。直到失去他之后,又觉得当初没有对他好一点,而感到内疚、自责及遗憾。人有时难免倾向自虐及虐他。
以前那个还在叛逆期中的儿子没办法了解做父亲的苦衷。直到现在的自己也像当初的爸爸有了孩子、有了家庭的担当,才能明白作为一个男人哪里只是当初从你那个狭隘的角度来做出发而已。
现在以一个成熟的自己来遇见过去的爸爸,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对眼前这个不完美的爸爸不再有任何不合理的期待,反而看见他的焦虑、爸爸对自己作为新爸爸的怀疑、他对新生命到来的紧张,爸爸其实只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男人。和自己一样,依然是跌跌撞撞摸索前行。
Tony 对年轻的 Howard 说:“我的父亲对我很 tough。不过我现在只记住他的好。I just remember the good stuff, you know? He did drop the odd pearl.”
Howard Stark: Yeah? Like what?
Tony Stark: “No amount of money ever bought a second of time.”
Howard Stark: Smart guy.
这一段对谈,很有意思。
当现在的自己遇见过去的爸爸,它不再是原谅及宽恕的课题。它已经超越这个课题。它是让你能带着一个更宽阔的角度看见这生命的两端。作为儿子Vs 父亲,作为男孩Vs男人,你都经历了这两端,你的经历对自己、对爸爸有了更深的谅解及同理。
所以 Tony 无需再指责父亲当初为何这么冷漠、无情、没有疼爱等等。
最后离别时,作为成年人的 Tony 拥抱着 成年人的 Howard 说:“谢谢你为国家做这么多。”
当初这也是他埋怨爸爸忽略成长中的他的一个 point。现在心里居然能为此升起了感恩。这个就是一个人成熟之后,带来的美好画面及格局。
其实这个成年后的Tony或许也不自知,他对社会及国家的归属感如此强大,其实这很大部分是源自于他父亲的身教。这归属感也显示了他对父亲的忠诚。也让他和爸爸,在生命层次上,有了更深的连接。
这部电影里头的这番父子对话,对我而言,是给成年儿子Tony 一份回顾生命的救赎及圆满,确实无比珍贵!
好了,说完Endgame 的父子关系。
来,我们再继续。
要是你能回到过去,你最想遇见谁?
2。现在的你会遇见过去的妈妈。
编剧安排现在的雷神(Thor)遇见过去的妈妈。
现在的雷神确实是最可怜的。爸爸不在了、妈妈不在了、弟弟也失踪了。连王朝都没有了。孤单一人。连自己的功能也被剥夺了,就是拯救宇宙这个责任都被 Thanos 拿走了。幸好还有这一群 Avengers朋友,真的。
昨晚我说:“失落让Thor变成一团肉”,这一点都不为过,说起来还是很惋惜的。所以编剧让 Thor 如此落魄,不纯粹博取观众的取笑而已。其实是很可悲的。
酗酒、忧郁还有肥胖,这三个行为症状让我们知道 Thor 真係好唔掂。
处于情绪混乱、失落爆灯的状况之下,其实Thor 最需要的就是母亲啊。
在心理学里,有功能的母亲确实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安顿下来。前提是这个母亲必须要有功能。失功能的母亲就是让孩子情绪波动无比的主要导因。
Thor 的母亲有灵性、聪慧及敏锐。她绝对有办法疗愈受伤累累的儿子。
当她看见现在的 Thor:“你不是我认识的 Thor。”
真的厉害。Thor就已经哭到不行了。痛哭的Thor抱着母亲说他爱她、他想念她。
Thor 和妈妈诉说他被 Thanos 打败。
Thor: I’m not supposed to be like everyone else, am I?
Frigga: Everyone fails at who they’re supposed to be, Thor. The measure of a person, of a hero, is how well they succeed at being who they are.
Thor: I really missed you, mum.
妈妈说的真好。Thor 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这是很难免的,他经历了多少次困境,他都有办法承接及克服。他已经被世界赋予拯救者的位置。可是这一次,他彻底被打败。
因此妈妈重新为他定义成功。如何定义一个人以及一个英雄,是看他如何成功地让自己成为自己。意思浅浅,并非要他征服世界、成为第一等等。
简单来说,就让 Thor 成为唯一的自己。其实这句话,也是可以和我们自己说的:成为唯一的自己。
说实在的,这人间,我们很难找到如此神级般的妈妈。如此豁达、有智慧。
我们人间的妈妈要我们成为他们心中的孩子。来来去去都是那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会照顾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要听话、努力读书、要懂得孝顺、养育之恩等等等。
我们人间的妈妈很少叫孩子去冒险,很少叫孩子去寻找自己、成为自己。其实不是没有,只是这人间很少。少到有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很乖的孩子,对我而言,不再是礼物,而是种负担。
所以Thor 的母亲那些对白,我相信一定会引起我们很多观众的共鸣。这些话语都是自己内心对妈妈给予自由的渴望。
最后 Thor 要离开之际,他想要告诉母亲2013年的那个当天妈妈会被杀死。
Thor: I have to tell you something.
Frigga: No, son. You don’t. You’re here to repair your future, not mine.
Thor: But this is about your future.
Frigga: It’s none of my business.
你看。这是一位多么有智慧的妈妈。
这位母亲深懂回到过去的忌讳。你回到过去,改变过去,整个未来就被干扰了。就像 butterfly effect 这样。
好有深度的母亲啊。我们有谁不渴望拥有这样的母亲啊。
Thor 被母亲重新调整之后,我们熟悉的男神 Thor 终于回来了。重新出发。
受伤的男人,其实很需要被母性及灵性抚慰,才能再重新出发。男人是如此,男神更是如此。
好了,说完Endgame 的母子关系。
来,我们再继续。
要是你能回到过去,你最想遇见谁?
3。现在的你会遇见过去的自己。
有三个角色遇见过去的自己。
第一个遇见自己的是 Hulk。
现在的 Hulk 遇见那年很愤怒的自己。在失去伙伴的当儿,Hulk 算是最有功能的一位英雄。他成功地让自己的头脑及身躯整合在一起。他无需再“分身”地活着。
因此他看见当初愤怒的自己,他用调侃自己的方式,模仿过去自己所做的一切。
这几幕真是滑稽、也真是好。
调侃别人的缺点只是显示你这个人很low。可是调侃过去自己的不足显示你已经不在乎过去的那些缺点了。因为现在的你能驾驭心中所有的资源。你已经强大到能让身心灵整合,试问还有什么东西是你不可以自我调侃的呢?
Hulk 这个态度,我给一个 大 like。
第二个遇见自己的是 美国队长 Steve。
美国队长就是强壮、耐打。其实这一幕也没有什么心理分析可言。
单单看美国队长打美国队长,就已经很好看了。
现在的美国队长打败过去的美国队长,他也调侃过去的自己:“nice america ass”。哈哈哈。
第三个遇见自己的是 Nebula。
现在的 Nebula及以前的Nebula,完全是两个人。
这让我想起我当初照顾一个临终老人家,他曾经和我说:“当初所有我认为对的,原来都是错的。”
现在的 Nebula 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重组六颗宝石,无非就是要消灭爸爸Thanos的愿望。然而当初的她就是不断跟随爸爸的步伐,竭尽所能协助爸爸圆梦。
其实这个角色很苦涩。里外不是人。里外都是鬼。当她知道过去的自己很错很错,其实她比谁都更难过、更讨厌自己。
所以她被过去的自己虐待,羞辱,她也选择忍。直到最后,她把过去的自己给杀死。
其实我心里看了是难过的。当一个人杀死过去的自己,她也没有了过去的那个脉络了。我是被震撼到的。
毕竟它不符合我内心的信仰。我相信人即便有多错,即便无法原谅自己,也需要祝福自己。很多人就是没办法跨过这个祝福自己,所以选择自尽。我是很惋惜的。
即便多错,我们都可以祝福自己。这是我的相信。我记得我在善终这本书有提起刚才说到的那位临终老人家,我记得我是这样写的:“即便你活着的最后一天,你还是值得拥有美好的生命。”
4。除了遇见爸爸、妈妈、自己,当然编导还安排了第四个可能性,那就是:遇见当初自己钟爱的人,而编剧故意不让他们有对话的机会。captain america 的这个遇见旧情人的部分,我就不剧透了。要是说完了,你都不用去看了。
***
终于写完了。借着endgame这个脑洞题:要是你能回到过去,你最想遇见谁?
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现在的你最想遇见过去的谁呢?
你希望和 ta 说什么呢?
你又希望听见ta说什么?
Endgame 是一部赞到不行的电影。
不是一些人想像中如此肤浅的机器人电影。
这十年,我没有看完22部,不过也至少看了有十多部,所以对这一部“结局”,我非常有感触及共鸣。
它值得我再花时间写这 Part 2 的观后感。
Part 1 你可以在我的fanpage自行寻找。
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这么长的文章,你要是是能读到这里,
请你让我和你说一声真的谢谢。很厉害你。
时间这么多,不如自己也写一篇观后感吧。
以量
01/05/2019
#Endgame
#我其实也很想写G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