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罕病兒童點一盞燈】
作者:林秀娟(奇美醫學中心講座教授 兼任遺傳諮詢中心主任)
國家衛生研究院 論壇「探討提升兒童發展遲緩篩檢、轉介通報、評估與早療成效之策略」議題召集人
林教授被延攬到國民健康局擔任局長時,極力催生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的通過,讓極少數一直在邊緣生存的罕病病人,獲得醫療上的保障。而罕病的用藥,也由健保給付或由衛生署專案補助費用。
另個推手是她的老師,前衛生署長李明亮。當初她一頭栽入極冷門的小兒遺傳醫學、並且努力不懈,以及現在參與兒童健康推展委員會,都是受到李明亮教授的鼓勵。
即使這條路並不輕鬆。遺傳疾病從檢查、確診、治療、到後續的照護,「每個環節都很棘手,」家裡有罕病兒的罕見疾病基金會副董事長曾敏傑,佩服林醫師的毅力,他強調,遺傳疾病相關的資訊及資源很少,醫生都得很用力去找論文、找藥、找奶粉,替罕病兒尋覓生機,「真的很辛苦。」
林秀娟說。「愈弱勢的族群,愈需要被關注、愈要放大燭光去照亮他們,」
(更多內容,詳: https://goo.gl/kmNGSL )
Reference:
1. 文章來源: 財團法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
2. 林秀娟 講座教授 (Shio-Jea Lin)
【現職】
國家衛生研究院 論壇「探討提升兒童發展遲緩篩檢、轉介通報、評估與早療成效之策略」議題召集人
奇美醫學中心講座教授 兼任遺傳諮詢中心主任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
【經歷】
成大醫院醫學系教授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
【專科醫師資格】
1.兒科專科醫師
2.遺傳及新陳代謝次專科
3.小兒內分泌暨新陳代謝次專科
【教職】
教授
童秀娟學歷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探討提升兒童發展遲緩篩檢、轉介通報、評估與早療成效之策略政策建言】
文/林秀娟 教授
「奇美醫學中心」- 講座教授 兼任遺傳諮詢中心主任
「國衛院論壇」- 探討提升兒童發展遲緩篩檢、轉介通報、評估與早療成效之策略議題召集人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預估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6-8%,我國自1993年起依《兒童福利法》將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納入法律規範,即積極建置相關政策措施以期能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也是政府目前極為重視的兒童福利服務。目前各縣市都已成立發展遲緩通報轉介中心、個案管理中心、聯合評估中心及早療機構等,提供整合醫療、教育與社政的服務。
(全文,詳:http://healthsurvey.nhri.org.tw/forum/?p=679)
Reference:
1. 完整文章,詳全文,詳:http://healthsurvey.nhri.org.tw/forum/?p=679
2. 林秀娟 講座教授 (Shio Lin Jea)
【現職】
國家衛生研究院 論壇「探討提升兒童發展遲緩篩檢、轉介通報、評估與早療成效之策略」議題召集人
奇美醫學中心講座教授 兼任遺傳諮詢中心主任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
【經歷】
成大醫院醫學系教授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
【專科醫師資格】
1.兒科專科醫師
2.遺傳及新陳代謝次專科
3.小兒內分泌暨新陳代謝次專科
【教職】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