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是什麼時候接觸到桌遊「狼人殺」的了。最早接觸到應該是十幾年前,回校園找學弟妹時,學弟妹說他們現在流行玩「殺手遊戲」,然後我們就在操場司令台上圍坐一圈,聽著主持人命令「夜幕降臨、殺手現身......」
這個遊戲規則很簡單,舉一個例子:這一局十個玩家裡,藏了三個殺手,每天晚上大家低頭閉眼後,三個殺手會抬頭商量淘汰一名玩家;白天大家抬頭睜眼後,主持人宣佈某某玩家淘汰,大家就要輪流發言他認為誰可能是殺手,並且投票表決誰是殺手,並將之淘汰。遊戲的勝負,就是當三個殺手都被淘汰,那就是一般玩家贏;或者一般玩家人數減少到一定程度時,那就是殺手贏。
這與以前玩的遊戲大不相同,以前大部分各種桌遊,贏家只有一個。但是這「殺手遊戲」則是「陣營遊戲」,你在中途被淘汰了不代表輸,只要你的那個陣營最後得到勝利,就算被淘汰的你也一樣是贏家。如同打躲避球一樣,被球K中出局不要緊,只要你的隊伍最後獲得勝利就行。
因為粉絲團不少書友未曾接觸過狼人殺,我再講得更細一點。你如果從未聽聞過這遊戲,此時一定會疑惑:殺手比手畫腳討論殺人時,一般玩家是閉著眼的,白天要怎麼猜測誰是殺手?其實這遊戲裡的一般玩家當中,有幾個人是有「功能」的,比如可以在殺手淘汰(殺)某玩家之後,抬頭睜眼決定要不要救人、可以證驗某玩家是好人還是殺手等等,如此一來好人陣營就有線索了。你可能又會說:「好人可以驗證某玩家是好人或壞人的話,那他不就馬上可以把壞人抓出來?這樣遊戲很快就結束了啊?」但是一回合(一晚)只能驗證一個玩家,驗證的玩家也不見得就恰巧是壞人,而且壞人也可能跳出來謊稱自己才是能驗證別人身份的角色......總而言之,這是一個自由發言、自由表演的邏輯思考遊戲,沒有哪一局會與另一局一模一樣。
近幾年,從本來的「殺手遊戲」演變為「狼人殺」的桌遊,從桌遊界紅到電視、網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娛樂百分百的「凹嗚狼人殺」節目。桌遊擴充出來有特殊能力的角色也越來越多,使得遊戲更變化多端。在某一次桌遊展的時候,我跑去與一群陌生人玩了兩局狼人殺,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我也不斷在思考:怎麼將這款遊戲全盤臺語化?
在YouTube上我們能找到幾段影片,玩家也嘗試用臺語玩狼人殺。但是一來大多玩家臺語並不標準,遊戲過程只能成為笑料橋段,對於臺語的生活化並無太大裨益;二來牌局中「狼人」、「狼王」、「預言家」、「女巫」、「騎士」等角色,用臺語去翻譯有點困難,逐字硬念出來更是彆扭。
為什麼這些角色名稱用臺語念出來彆扭呢?原因很簡單,我們的臺語生活經驗中,並沒有「狼人」、「騎士」等詞彙。所以我決定:不僅是把狼人殺的語言全盤臺語化,更要把整個遊戲的情境、角色,全盤本土化。
我花了一年時間構想、考察,終於把原本設定在中古世紀歐洲獵殺狼人的情境,改為日治時代臺灣農村要揪出老虎精的故事。因此我將「狼人」改為「虎精」,「狼人殺」之名也改成了「掠虎精」。我一共設計了三十個角色,有些與「狼人殺」角色功能相同,有些則是從臺灣民俗發想,創造出來的獨立功能角色。
除了情境、角色全盤本土化,我也編寫了萬字華文/臺文說明書供玩家參考,將「狼人殺」常用的「術語」也翻譯為臺語詞彙,並加上音標。
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有亮眼的包裝。我找來我認為繪製臺灣風情最有味道的洪福田老師,幫我設計角色與外盒。福田兄自己也是懂行的人,我還沒交代怎麼畫,他交出來的圖稿就令人眼前一亮,處處都是民間故事和西川滿的彩蛋;幾乎是每張卡牌,都能獨立寫一篇文章,述說其角色的典故故事。
這套「掠虎精」的包裝,完全就是向西川滿的御用畫家——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兩位前輩致敬的美術設計!
這是我對於外國傳來的「狼人殺」進行的一次「轉譯」,不只是詞彙和句讀的語言翻譯,更是將情境和角色根植於臺灣民俗的大移植。
今天我終於收到卡牌的試印,花了一年的成果,即將奔向終點,難掩興奮之情,特地介紹這套臺語狼人殺桌遊——「掠虎精」給大家。
補充:此為新北市教育局本土語輔導團所發行,為公家出版品,規劃新北市每個國小將會配發一套,但目前沒有管道對外販售。
#標注你愛玩狼人殺的朋友
#猜猜看什麼角色有什麼功能
--
更多西川滿、立石鐵臣與宮田彌太郎的美書,就在星期天!
講題:如何測量一個西川滿等於多少臺灣價值
時間:11/29 (日) 14:00-15:3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紀州庵文學森林)
活動資訊:https://kishuan.org.tw/activity_detail753.htm
(此為收費講座)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奧之細道風景] #垂水遺跡:山寺名所旁的隱藏版秘境 / 李長潔 . 山形縣的山寺,地勢靈奇,立石寺依山建立,是眾所皆知的松尾芭蕉指定名所。就在這兒附近,有一個隱藏的幻境,雖然不有名,但其風景卻幽暗深邃,叫做「垂水遺跡」,遺跡空間詭秘地令人充滿想像,相傳曾有平安時代天台宗大師「#円仁」(也稱 #慈覺...
立石 有名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台灣民俗狂熱日本教師遇上地表最強文學少女】
#日治時期師生戀
如果問起是怎麼和妻子黃鳳姿相遇的,這位日治時期的台灣民俗文化狂熱份子池田敏雄大概會說出:「我在龍山公學校任教的時候,她是我的學生。」這種現在說出來可能立刻就會警車鳴笛聲大響的話。當時的公學校相當於現今的國小,而池田敏雄與後來成為妻子、在日治時期有著「文學少女」稱號的黃鳳姿第一次相遇,便是在對方還只是個小學生的時候。
池田敏雄於1923年隨著養父母從日本遷到台灣,就讀臺北市旭小學校(現東門國小),隨後進入臺北第一師範就讀。1935年,22歲的池田敏雄在畢業後任教於龍山公學校(現龍山國小)。那時的他對台灣民俗文化非常感興趣,甚至到了會穿著漢服跑去廟裡,特地和裡頭的台灣人學習台語、學唱台灣民謠的地步。
而身為一個台灣民俗文化狂熱份子,當然要無所不用其極的將嗜好塞入生活的每個角落,就連在學校也不例外。他以「湯圓」為題,要求學生們寫一篇相關的作文,如此一來他便能藉此窺視更多台灣在地的民俗文化。
這時一篇文筆流暢、詳細詮釋了湯圓在台灣民俗文化中意義的文章,出現在池田敏雄眼前,使得他大為震驚。而文章的作者,正是當時作為池田敏雄班導生的黃鳳姿。黃鳳姿是土生土長的艋舺人,從小便常聽爺爺與母親分享許多和家鄉有關的習俗及故事。
當擁有好文筆與知道許多在地文化故事的女孩,碰上對台灣民俗文化求知若渴的青年,兩人一拍即合。池田敏雄不斷鼓勵黃鳳姿將更多知曉的在地故事分享出來,幫她尋找管道及機會發表文章(後來在課堂上書寫湯圓的作文,被刊登在由西川滿主編的《台灣風土記》創刊號上。),他也因此有機會拜訪黃鳳姿的家人,能深入了解台灣的民俗與文化。黃鳳姿更在極短的時間內累積了足以集結成冊的篇章,並於194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七娘媽生》(書序與書籍裝幀分別由在日治時期也十分有名的西川滿與立石鐵臣擔任,足以凸顯黃鳳姿在當時的重要性)。
之後黃鳳姿更在11歲與16歲時,分別出版了第二與第三本著作,作品不僅在台灣,也在日本出版銷售。但第三本著作《台灣の少女》出版時正逢皇民化運動展開,台灣在地民俗相關的書寫容易被視為帶有政治上的反動意識,在當時十分敏感。池田敏雄還因此「包裝」了黃鳳姿的書寫,說其之成功是代表日本在台灣母語教育的成功,因此而躲過了一劫。
從9歲寫出第一篇文章得到班導師的讚嘆,還在16歲時就已經出版了三本書,就算以現在來看,為其安上一個「地表最強文學少女」的名號也不為過。
這樣一路走來的兩人,在認識將近十年,也就是黃鳳姿18歲的那年結了婚。據說一開始池田敏雄還差點被地表最強文學少女給打槍,因為在黃鳳姿的儒家觀念裡並不允許師生戀,還是經過母親的一番勸說,最後才讓這門親事得以成真。
身為日本人,卻對台灣相關文化極度狂熱的池田敏雄,與小小年紀便能用日語流暢書寫台灣地方文化風俗的女孩黃鳳姿。兩人的相遇,不僅是在彼此的人生裡,更在台灣文學史上開出了一朵奇異的花。
文@阿高
圖@
參考資料:
1. 留啟華,〈從台灣文學少女到帝國文學少女-- 日治時期國語「綴方」教育與「作家」黃氏鳳姿的誕生〉。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2. 邱各容,〈臺灣的文學少女:黃鳳姿 臺灣兒童文學100年鈎沉系列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40期(2010年8月)。頁15-19。
3. 活水來冊房,〈台灣最著名的詠絮才女:黃鳳姿〉,(來源:http://ngtsinlam.blogspot.com/2012/08/formosagirl.html,2012.08.20)。
#黃鳳姿 #池田敏雄 #地表最強文學少女 #台灣民俗文化狂熱份子
#九歲初識十八歲結婚 #雖然感覺很香但仔細想想有點危險啊
立石 有名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奧之細道風景] #垂水遺跡:山寺名所旁的隱藏版秘境 / 李長潔 🏞
.
山形縣的山寺,地勢靈奇,立石寺依山建立,是眾所皆知的松尾芭蕉指定名所。就在這兒附近,有一個隱藏的幻境,雖然不有名,但其風景卻幽暗深邃,叫做「垂水遺跡」,遺跡空間詭秘地令人充滿想像,相傳曾有平安時代天台宗大師「#円仁」(也稱 #慈覺大師)在此修行。其實攜帶著媽媽好像也不好去深山探秘,就沒有安排去遺跡,但因為沒看到山寺知名的水墨雪景,一氣之下,臨時跟媽媽說:「走!我們一起去冒險!」(媽媽眼神死)
.
▓ #墓園旁的秘境入口
.
在立石寺根本中堂的東邊1公里處,可以見到一座千手院。跨越過JR仙山線,便可以進入院境。就在院境旁的靈園旁,即通往垂水遺跡幻境的山道。媽媽:「你確定是這裡嗎?通過人家家不好吧!」(看著墓碑),「吼,#你甚麼墳墓沒看過有差這個嗎?」(繼續走入墓園)。很快地,我們登上了山區。
.
因為前夜下了雪,混著冬季的落葉與爛泥,滿路濕滑。途中我摔跤了兩次,新購入的相機還撞擊地面,真羨慕媽媽有登山杖可以拄著。這條山路並不十分好走,沒有階梯,甚至幾段路況頗差,需要踏入水漥或是攀上土坡。經過數十分鐘,尚未遇見其他登山者。
.
▓ #山寺的地質學
.
接近山頂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樹木後稍微露出的一面巨大山壁。山壁岩石裸露,呈現崎嶇樣貌,規模不一的大小山洞並置,岩石表面還呈現蜂巢般的網狀凹洞,看著半餉,密集恐懼症似乎有點發作。根據地質研究(田宮良一,2015),奇特的地貌是一種化學的風化(chemical weathering),因為整個東北的奧羽山脈屬於第四紀火山,土地富含硫酸鈉、氯化鈉,容易容於水中,故形成現在看到的蝕洞樣貌。
.
▓ #垂水遺跡的規模
.
垂水遺跡包含四個部分,中央巨大洞穴裡的「#稻荷神社」,兩旁為「#垂水不動尊」、「#古峯神社」、「#円仁宿跡」。円仁宿跡岩窟,相傳為立石寺開山祖慈覺大師修行之處,可能性不可考,想多為軼事。垂水不動尊,則是在石洞中流下的小瀑布中,設立祭祀空間,放置一座尊者石像,故做「垂水」。而中央奇異形式洞穴裡的木製稻荷鳥居,有著奇幻的面容,從內外不同面向觀之,都有特別的風景。從垂水遺跡宗教形式來看,反映出日本的神佛習合特徵。在稍遠一點的山道上,還有修驗僧的修鍊場,可以推測,這一帶可能是修驗道與狩獵者在山上的避安處,因此帶著神聖的性質。
.
當年慈覺大師初到東北,看見垂水岩地形莊嚴,便開始構想建立山寺,所以據說千手院以上的山區,如「#峰の浦」,被稱之為「#元山寺」,也就是「#最初的山寺」之意。不過從史實上來考量,慈覺大師年世已高,第二次來訪山寺地區的可能性並不高,或許由弟子安慧作為立石寺開基始祖比較說得通。
.
松尾芭蕉對山寺吟詠:「#寂靜的蟬聲滲入山岩中」(閑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似乎在這裡更能得到一種驗證。
|
#垂水遺跡地點:山形県山形市大字山寺 千手院
#參考文獻:
1. 田宮良一. (2015). 山形県の地質環境と温泉.
立石 有名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奧之細道風景] #垂水遺跡:山寺名所旁的隱藏版秘境 / 李長潔
.
山形縣的山寺,地勢靈奇,立石寺依山建立,是眾所皆知的松尾芭蕉指定名所。就在這兒附近,有一個隱藏的幻境,雖然不有名,但其風景卻幽暗深邃,叫做「垂水遺跡」,遺跡空間詭秘地令人充滿想像,相傳曾有平安時代天台宗大師「#円仁」(也稱 #慈覺大師)在此修行。其實攜帶著媽媽好像也不好去深山探秘,就沒有安排去遺跡,但因為沒看到山寺知名的水墨雪景,一氣之下,臨時跟媽媽說:「走!我們一起去冒險!」(媽媽眼神死)
.
▓ #墓園旁的秘境入口
.
在立石寺根本中堂的東邊1公里處,可以見到一座千手院。跨越過JR仙山線,便可以進入院境。就在院境旁的靈園旁,即通往垂水遺跡幻境的山道。媽媽:「你確定是這裡嗎?通過人家家不好吧!」(看著墓碑),「吼,#你甚麼墳墓沒看過有差這個嗎?」(繼續走入墓園)。很快地,我們登上了山區。
.
因為前夜下了雪,混著冬季的落葉與爛泥,滿路濕滑。途中我摔跤了兩次,新購入的相機還撞擊地面,真羨慕媽媽有登山杖可以拄著。這條山路並不十分好走,沒有階梯,甚至幾段路況頗差,需要踏入水漥或是攀上土坡。經過數十分鐘,尚未遇見其他登山者。
.
▓ #山寺的地質學
.
接近山頂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樹木後稍微露出的一面巨大山壁。山壁岩石裸露,呈現崎嶇樣貌,規模不一的大小山洞並置,岩石表面還呈現蜂巢般的網狀凹洞,看著半餉,密集恐懼症似乎有點發作。根據地質研究(田宮良一,2015),奇特的地貌是一種化學的風化(chemical weathering),因為整個東北的奧羽山脈屬於第四紀火山,土地富含硫酸鈉、氯化鈉,容易容於水中,故形成現在看到的蝕洞樣貌。
.
▓ #垂水遺跡的規模
.
垂水遺跡包含四個部分,中央巨大洞穴裡的「#稻荷神社」,兩旁為「#垂水不動尊」、「#古峯神社」、「#円仁宿跡」。円仁宿跡岩窟,相傳為立石寺開山祖慈覺大師修行之處,可能性不可考,想多為軼事。垂水不動尊,則是在石洞中流下的小瀑布中,設立祭祀空間,放置一座尊者石像,故做「垂水」。而中央奇異形式洞穴裡的木製稻荷鳥居,有著奇幻的面容,從內外不同面向觀之,都有特別的風景。從垂水遺跡宗教形式來看,反映出日本的神佛習合特徵。在稍遠一點的山道上,還有修驗僧的修鍊場,可以推測,這一帶可能是修驗道與狩獵者在山上的避安處,因此帶著神聖的性質。
.
當年慈覺大師初到東北,看見垂水岩地形莊嚴,便開始構想建立山寺,所以據說千手院以上的山區,如「#峰の浦」,被稱之為「#元山寺」,也就是「#最初的山寺」之意。不過從史實上來考量,慈覺大師年世以高,第二次來訪山寺地區的可能性並不高,或許由弟子安慧作為立石寺開基始祖比較說得通。
.
松尾芭蕉對山寺吟詠:「#寂靜的蟬聲滲入山岩中」(閑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似乎在這裡更能得到一種驗證。
|
#垂水遺跡地點:山形県山形市大字山寺 千手院
#參考文獻:
1. 田宮良一. (2015). 山形県の地質環境と温泉.

立石 有名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奧之細道風景] #垂水遺跡:山寺名所旁的隱藏版秘境 / 李長潔
.
山形縣的山寺,地勢靈奇,立石寺依山建立,是眾所皆知的松尾芭蕉指定名所。就在這兒附近,有一個隱藏的幻境,雖然不有名,但其風景卻幽暗深邃,叫做「垂水遺跡」,遺跡空間詭秘地令人充滿想像,相傳曾有平安時代天台宗大師「#円仁」(也稱 #慈覺大師)在此修行。其實攜帶著媽媽好像也不好去深山探秘,就沒有安排去遺跡,但因為沒看到山寺知名的水墨雪景,一氣之下,臨時跟媽媽說:「走!我們一起去冒險!」(媽媽眼神死)
.
▓ #墓園旁的秘境入口
.
在立石寺根本中堂的東邊1公里處,可以見到一座千手院。跨越過JR仙山線,便可以進入院境。就在院境旁的靈園旁,即通往垂水遺跡幻境的山道。媽媽:「你確定是這裡嗎?通過人家家不好吧!」(看著墓碑),「吼,#你甚麼墳墓沒看過有差這個嗎?」(繼續走入墓園)。很快地,我們登上了山區。
.
因為前夜下了雪,混著冬季的落葉與爛泥,滿路濕滑。途中我摔跤了兩次,新購入的相機還撞擊地面,真羨慕媽媽有登山杖可以拄著。這條山路並不十分好走,沒有階梯,甚至幾段路況頗差,需要踏入水漥或是攀上土坡。經過數十分鐘,尚未遇見其他登山者。
.
▓ #山寺的地質學
.
接近山頂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樹木後稍微露出的一面巨大山壁。山壁岩石裸露,呈現崎嶇樣貌,規模不一的大小山洞並置,岩石表面還呈現蜂巢般的網狀凹洞,看著半餉,密集恐懼症似乎有點發作。根據地質研究(田宮良一,2015),奇特的地貌是一種化學的風化(chemical weathering),因為整個東北的奧羽山脈屬於第四紀火山,土地富含硫酸鈉、氯化鈉,容易容於水中,故形成現在看到的蝕洞樣貌。
.
▓ #垂水遺跡的規模
.
垂水遺跡包含四個部分,中央巨大洞穴裡的「#稻荷神社」,兩旁為「#垂水不動尊」、「#古峯神社」、「#円仁宿跡」。円仁宿跡岩窟,相傳為立石寺開山祖慈覺大師修行之處,可能性不可考,想多為軼事。垂水不動尊,則是在石洞中流下的小瀑布中,設立祭祀空間,放置一座尊者石像,故做「垂水」。而中央奇異形式洞穴裡的木製稻荷鳥居,有著奇幻的面容,從內外不同面向觀之,都有特別的風景。從垂水遺跡宗教形式來看,反映出日本的神佛習合特徵。在稍遠一點的山道上,還有修驗僧的修鍊場,可以推測,這一帶可能是修驗道與狩獵者在山上的避安處,因此帶著神聖的性質。
.
當年慈覺大師初到東北,看見垂水岩地形莊嚴,便開始構想建立山寺,所以據說千手院以上的山區,如「#峰の浦」,被稱之為「#元山寺」,也就是「#最初的山寺」之意。不過從史實上來考量,慈覺大師年世以高,第二次來訪山寺地區的可能性並不高,或許由弟子安慧作為立石寺開基始祖比較說得通。
.
松尾芭蕉對山寺吟詠:「#寂靜的蟬聲滲入山岩中」(閑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似乎在這裡更能得到一種驗證。
|
#垂水遺跡地點:山形県山形市大字山寺 千手院
#參考文獻:
1. 田宮良一. (2015). 山形県の地質環境と温泉.

立石 有名 在 禁断ボーイ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禁断ボーイズのアプリが登場!禁玉ボーイズ ダウンロードはこちら!】
http://kindan-tr.goodroid.co.jp
【問い合わせは公式Twitterまで!】
https://twitter.com/vaz_goodroid4
↓禁断ボーイズサブチャンネ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Y7ZuKqLG_QSScSkPxe1NA
・ファンレターは
〒150-0001
東京都渋谷区神宮前3-1-30
Daiwa青山ビル4F
「株式会社vaz 禁断ボーイズ ◯◯←メンバー名」宛
までお願いします。
企業案件、お仕事の依頼は⬇️
http://vaz.co.jp/contact/
・VAZ公式HP
http://vaz.tokyo/
-----------------------------------------------------
こんちゃー
禁断ボーイズです。
禁断ボーイズ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indai_boys
いっくん Twitter
https://twitter.com/16kun1
モーリー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norry_zZ
メサイア Twitter
https://twitter.com/hippotamus_0721
田中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akastanaka
#禁断ボーイズ #美女 #元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