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week 21學習心得
1.看了國家地理頻道拍的這集空中浩劫---復興航空空難,檢討了該次失事的原因。
空中浩劫系列之前看了蠻多集,但這集時空都特別近,看了很有感觸。
https://goo.gl/nyQy1z
復興航空用了曾經在其他家航空有不良紀錄的此次失事機長,該機長在緊急狀況容易衝動,不遵守SOP,在一個引擎壞掉後,錯誤的直接關掉另一個正常的引擎,最後飛機失去動力。副機長曾想阻止機長,但因為機長直接命令,就退縮了。
整件事如果分析起來,也不會只是機長的錯,只是一連串的錯誤同時發生,就釀成災難,讓我想起了蒙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的第25個傾向:
https://goo.gl/58Xhfx
"魯拉帕路薩傾向:
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後果
一個生活實例: 麥道飛機公司的乘客疏散測試
在銷售新飛機前,必須通過政府測試,為了貼近現實,不能只找年輕人
於是麥道安排許多老人扮演乘客,開始疏散測試
第一次測試在早上,許多人受了重傷
下午竟然繼續測第二次,又一堆人受了重傷
開始分析:
"獎勵超級反應傾向" : 要通過測試才能賺錢
"避免懷疑傾向" : 為了消除懷疑,馬上再做第二次測試
"權威誤導傾向" : 過度遵從政府指示,所以找了一堆老人
"避免不一致傾向" : 因為說好測兩次,不想改變,於是腦殘繼續測
"社會認同傾向" : 員工一定覺得不妥,但看到大家沒說話,自己就沒反對
"確認偏見"(包含在"避免不一致傾向"內) : 一開始以為必定通過測試,忽略了第一次測試的重大失敗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 原以為會過的測試沒過,麥道失去理智,就像賭徒,失去一大筆錢後急於扳平
以上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 產生如此可怕結果
避免上述其中一種傾向,可能就會阻止此災難發生"
老實說,這些心理誤判就算真的熟知,也不一定真的能避免,特別是緊急狀況,更容易失去理智。
例如權威誤導,在慌張忙亂時,容易依賴權威,如果這時候權威也是裝鎮定給出錯誤決策,那就真的會悲劇。
不過正因為如此,更應該平時多練習並抵抗其影響,這樣真的遇到了,才有一點機會保持冷靜。
2.前幾天去上海旅遊,雖然已經知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很方便,但實際用起來還是挺有感覺的,除了店家掃我的QRcode,我也可以自己掃店家貼在牆壁上的QRcode,自己輸入金額付錢,付完後店家馬上會被通知,整個付款流程不需要經過店員的手,特別是小攤販,店員可以持續做他的食物,不會被打斷。
之前在一場三馬同台的座談會,馬明哲說20年後信用卡會消失,科技落後的銀行未來真的會受到很多挑戰。放支付寶的利息也比放銀行高很多,銀行沒法吸存款就被廢一半武功了,這兩年中國的銀行有分化趨勢,零售業務差的銀行利差愈來愈爛,吸儲能力是關鍵之一。
3.白木屋慘賠的分析文
https://goo.gl/4dESJj
最近看了一些企業case study,還有自己的親身體驗,愈來愈覺得做出消費者黏性高,可不斷回購的產品是最重要的事。
前陣子巴菲特和Musk在辯論護城河的事,Musk認為產品服務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不被侵蝕,而巴菲特認為一些傳統領域例如糖果,品牌非常重要。
其實兩者講的東西不太衝突,巴菲特也沒有不創新,事實上他那些傳統企業也都想辦法用創新的方式讓效率提升。
但個人認為在所有護城河分類中,"品牌"這項確實在我心中是非常有疑慮的,過去的時代,資訊不透明,大家只能看電視廣告,自然只敢買一直打廣告的,而現在曝光管道多元,任何一個小店家都可以靠自己做到萬人粉絲團,所有客戶也都是商家的宣傳工具,只要產品好,就會被廣泛宣傳(當然口碑不好也慘了)。這對消費者當然是好事,真正好的產品會浮出來,而那些大企業不能只再靠砸廣告了,必須專注把產品做好才行。這也是P&G的衰敗原因之一。
https://goo.gl/fNJjdh
而巴菲特曾說永遠不賣的可口可樂,也面臨碳酸飲料的衰退。(不過可口可樂趕緊買了Monster股權,Walmart沒買亞馬遜表示遺憾,趕緊拿個京東亡羊補牢)
https://goo.gl/6Z7aRr
年輕人現在愛喝氣泡水、能量飲料,甚至在家買一台氣泡水機器
https://goo.gl/sq6tGt
看到很多看似很穩定的傳統產品,都是從年輕人被突破,年輕人求新求變,特立獨行覺得酷。
因此,對於那些品牌看似強大而享有高估值的股票,我是挺質疑其未來的穩定性。(剛好第一季消費食品大廠都慘慘)
不過其他護城河,例如網路效應,規模效應,我仍然是相當贊同的。
此項問句未來會列入我的檢查清單:
"消費者第一次買了你的產品後,是否因為某些原因非得繼續跟你買?"
空中浩劫 第 二 季 在 台灣航空福利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最航空版的最大條新聞大概就是"聯合航空之芝加哥空中浩劫". 雖然最後證實聯航並不是因為超賣拉人,不過超賣的情況不分男女老幼種族和航空公司,通通有機會中獎. 萬一哪一天遇到超賣的情況該怎麼面對?? 就讓我們遇過3次超賣經驗的A小編娓娓道來...
🔎機位超賣旅客如何處理🔎
今天有一個機位超賣被拉下來打的新聞, 小編有遇到三次機位超賣, 一次在國泰航空櫃台有賺, 一次在聯合航空登機口沒賺. 一次德航在德國, 經驗分享給大家喔!
機位超賣現象其實相當常見
美國聯合航空日前因機位超賣,將一名華裔乘客強行拉下飛機,過程引發爭議。但其實機位超賣現象在台灣也一樣,尤其是各旅遊旺季,航空公司為了怕有客人臨時取消行程或更改時間而造成空位, 都會有這樣的措施,同時在大家沒有看的機票條款中也放入了保護的文字。
😎機位超賣是什麼
航空公司會依照收集的數據, 利用統計學的方法,將每個班機的機位超賣一些,,例如一架有200個座位的班機,銷售約203個座位,而通常在這購買機票的人中,有3人可能會因為取消或臨時改期而未登機,但如果剛好未登機的人只有1人, 機位數不夠時,就會請部分旅客轉搭其他班機。
😎航空公司處理方式
首先,地勤人員會尋找自願者轉搭下一班飛機或是改搭其他班機,小編也遇過三次, 第一次是國泰從洛杉磯到香港轉台北超賣, 地勤問小編可不可以改坐華航晚一小時航班直接到台北(到台北還早了一個多小時), 再補貼100美金現金, 小編還要求會員卡的Asia Mile要照常記錄, 最後成交。若沒有自願者,地勤人員可能會依照各種可能如報到先後順序、機票艙等等標準,強制要求旅客下機,非廉航通常會安排下班飛機。
😎已經有登機證還有可能被拉位嗎?
還是有可能, 小編在第二次是有登機證, 從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 聯合航空在登機門當場喊價, 晚二小時的下班飛機, 100美沒人舉手, 200美也沒人. 喊到300美金時小編和一群人舉手可惜沒賺到。
😎旅客如何處理
最划算的做法當然是保旅遊險,以平安險100萬選有不便險的方案, 5天只要200左右. 不但能立刻舉手拿航空公司的補助,還有不便險行程延誤最高可理賠25000. 就算坐廉航也不用怕. 目前網路投保平安險最高可到1000萬,提醒平安險還是建議依自身需求規劃購買適足的保障喔.
😎在Check in 櫃台.
地勤人員會詢問旅客是否願意改搭其他班機,通常如果改附近的航班影響比較小, 會有小額的補貼,如果是很大的改動如隔天, 通常會有較大的補貼. 國泰和華航並不是同一個聯盟的, 但小編第一次的經驗其實他們是可以互通的.
😎在登機門
第三次在德國, 登機門口, 服務人員問有沒有託運行李? 回答有直接下一位. 小編想由於航空公司怕恐攻, 所以SOP是旅客要和託運行李在同一班飛機上, 不然要把行李拉下來, 避免行李炸彈. 把行李拉下來挑出一個乘客的行李, 再把其他的放好. 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一般如果有托運行李就可以比較心安, 萬一被選上也可以要求要拿行李.
😎廉價航空怎麼辦
廉價航空的運輸條款,是最可怕的, 基本都是只退費請乘客自己改訂及處理, 雖然實務上小編沒有遇到過不讓小編上的, 但條款上不管阿桃, 阿虎, 香草都一樣可怕. 所以搶到便宜的票不要高興的太早, 如果錯過班機或任何原因上不了機, 最多退你買的促銷價全款, 請自己買全額票。所以坐廉航的保不便險特別重要.
業界最狂的富邦旅平險,班機延誤一樣是從4小時就可以理賠,理賠金額從定額5千元(4~5小時)到最高的實支實付2.5萬元(6小時以上) ,而且台灣出發一樣可以獲得理賠。 還包含行李延誤實支實付最高2萬元(6小時以上)保障,另外像是因意外導致行李箱面目全非也可以有實支實付最高1.25萬的賠償(需負擔自負額750元) 。
♥出外要人幫,旅遊保富邦!出國保好不便險,讓你玩的沒有後顧之憂!線上投保專線 https://goo.gl/Js1P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