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逃亡
#揚巴爾斯魯德的故事 #德國占領挪威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納粹德國盯上位於斯堪地那維亞,戰略位置方面擁有潛在價值的挪威,因此暗中計劃著侵入該地區的行動。
儘管挪威當局保持嚴格的中立國立場,但是在1940年4月時,納粹發動了威瑟演習的襲擊,佔領了丹麥及挪威,最終不但徹底控制波羅的海的主要港口,也如願占領了挪威。
不過在徬徨歧路的情況下,挪威底下的流亡武裝力量仍然抵抗著納粹的統治,並暗中招募更多的反派軍一同勇敢對抗納粹。
揚·巴爾斯魯德(Jan Baalsrud)即是其中一位,他在1941年加入了挪威獨立公司1(NOR.IC1),這個組織為英國的特種作戰執行團體,在其領導者馬丁·林格(Martin Linge)和英國軍方的訓練下,該組織的挪威成員則有著對納粹進行突襲和破壞任務的能力,他們最出名的任務便是『破壞挪威德軍重水廠行動』。
-
1943年3月,挪威嚴酷的冬季尚未結束,在經過兩個月的蘇格蘭訓練後,揚和其他11位突擊隊員組成的分遣隊進行了代號:『馬丁紅行動』(Operation Martin Red),他們的目標是破壞駐紮北部的納粹空中基地和空中控制塔的任務,揚的個人行動則是要游到水下,在駐紮港旁的水上飛機放置磁性水雷,以便摧毀任務目標。
然而他們在準備這次秘密任務的過程中,曾尋求與當名抵抗運動成員取得聯繫。
不巧的是,他們聯繫到那名人士並不是抵抗運動的成員,只是與成員恰巧同名的平民店主,店主擔心對方的來意可能是德國人的測試,因而擔心起自己的生命安全,在當天稍晚,店主立即向蓋世太保報告了談話內容,揚一行人的行動也因此曝光。
得知行動失敗後的第二天早上,12個人迅速回到裝滿炸藥的漁船上試圖逃跑,然而德國護衛艦在得知消息後,立刻來到附近的峽灣攔截了漁船。
突擊隊員做出了艱難的抉擇:那就是炸毀自己的船,他們點燃了延時保險絲擠進救生艇試圖逃跑,然而德國人卻火速小艇開火,殺死了其中一名成員,漁船也在爆炸中遭到擊沉。
剩下的10個人在慌亂中於冰冷的海水被逮捕,並轉交給蓋世太保處決。
除了揚,
揚成功逃脫了追捕,當時他在冰冷的北極水域上岸後,踉蹌地躲到山溝裡
凍僵的他在發現了一名士兵正要靠近他時,便失措的拿出左輪手槍將他擊斃,並逃亡到更偏僻的雪丘。
-
在接下來的九周,揚成為納粹蓋世太保搜捕的對象,因此揚必須要小心翼翼的行動,並向居住在當地的挪威平民尋求幫助。
此刻,他的目標是越過邊界進入未被攻陷的中立國瑞典,如此一來便能安全躲避納粹的搜捕,
他必須要繼續前進,如此以來才不會使幫助他的無辜平民捲入一切。
然而在惡劣的環境,和艱難的雪地步程中,揚的身體狀況並非如訓練般強悍,在逃亡不到幾天,他的雙腳便因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而嚴重凍傷,腳趾甚至也出現壞疽的症狀。
幸運的是,揚在途經每一個村子時都得到多位平民的善意,除了透過地圖的引導得知前往瑞典的方式,還獲得了應急補給、新靴子和繃帶,考慮到他雙腳不便行走的因素,還有人特地給他滑雪板,方便他能在雪中移動。
然則在遭遇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後,不僅讓他失去了方向感,甚至還遭遇一場雪崩,使得揚連同遭到波及,在雪堆中生生活埋了幾天。
當他飽受著暴晒和雪盲症爬出時,滑雪板早已在衝擊中毀壞了,揚本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產生了幻覺,腳的傷勢也幾乎快要無法走路了。
-
在強忍著劇痛的步行下,精疲力竭的揚在三天後找到了一座小村莊,並在當地抵抗運動成員阿斯拉克(Aslak Fossvoll)的協助下藏在穀倉裡。
阿斯拉克等人為了躲避蓋世太保的盤查,將揚搬到更靠近邊境的地方,設法將無法行走的揚綁在擔架上,穿越峽灣將他運到另一處的小棚屋裡休息。
在小棚屋的這段期間,長期沒受到緊急救治的揚,因無法忍受壞疽帶來的痛苦,便進行將完全腐爛的大腳趾和腳趾死肉切除的應急手術,並孤獨一人的等待援助。
到了幾天後,村民們再次越過峽灣,將揚安置在更遙遠的岩石裂縫,以便能聯繫到附近的薩米遊牧民族,能夠使用雪橇,與正在遷徙期的馴鹿們悄悄進入瑞典,並希望揚能在堅持幾天的時間。
此刻的揚已經虛弱到幾乎沒有任何知覺,
一日夜裡,當他發現壞疽早已蔓延全部的腳趾,在逼不得已的絕望下,
揚忍痛截初剩餘的九個腳趾,甚至還曾一度考慮自殺。
幸運的是,上天並沒有辜負著他。
最終,揚如願等到了村民,並在薩米人的協助下沿途躲避納粹部隊,在透過雪橇和馴鹿的指引下。
成功進入了瑞典,結束這場浩劫的煎熬時光。
-
抵達瑞典不到一年後,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不用腳趾走路,已康復的揚則返回蘇格蘭,開始協助其他的挪威抵抗組織成員接受訓練,
最後在戰爭結束後,揚親自見證了國家的解放。
他終於得以放下長時間的煎熬壓力,立刻前往奧斯陸
與他的久未見面的家人們再度團聚。
而揚超乎想像的生存經歷和渴望活下去的決心,不僅僅被挪威人視為國家英雄之一,直到至今他的行動都依然被挪威人所惦記。
#專欄圖片為1957年電影九條命劇照
#二戰的逃亡故事真的聽起來很心酸 #下次再來介紹阿德里安卡頓德維阿特的故事
#留言收當初收留揚的小棚屋和本次參考資料
空中浩劫第二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422新加坡聯合早報
*【歐洲藥管局:全球逾300起接種疫苗後血栓個案】
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分析處處長阿萊特發佈的資料,其中287起病例用的是阿斯特捷利康疫苗、8起涉嬌生疫苗、25起涉輝瑞疫苗、5起涉莫德納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64
*【避免影響經濟復甦 印度疫情急速惡化但不會全國封鎖】
印度總理莫迪發表電視講話強調,封鎖只是最後的手段,並呼籲地方當局“應盡力避免”,以確保經濟不受影響。他說:“他們(地方政府)應竭盡所能避免封城,並把注意力集中在爆發疫情的區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66
*【專家:印度感染人數大幅上升 或與超級變種B.1.617病毒有關】
印度是全球冠病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累計超過1500萬人感染冠病病毒。近來,印度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呈大幅上升趨勢,有專家擔憂這可能和印度冠病病毒變種B.1.617有關。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一樣,印度去年就發現冠病病毒變種。科學家新近將其命名為B.1.617,並稱之為超級變種。這一變種的棘突蛋白發生雙重突變,比原始菌株更具感染力。據印度方面的資料,在疫情嚴重的邦,超過60%的患者感染的都是B.1.617新冠病毒,超過了英國冠病變種的覆蓋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68
*【希望儘早達群體免疫 泰增購3500萬劑疫苗加快接種速度】
除了已訂購的約6500萬劑冠病疫苗,泰國當局今年內還將向兩三家供應商訂購3500萬劑疫苗,以便加快接種速度,希望早日重開邊界,讓旅遊業再次帶動經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2-1141157
*【報告: 以色列55%民眾已接種疫苗 有效降低冠病感染和死亡率】
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冠病接種率最高的以色列,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都在逐步下降,這顯示,接種冠病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這項根據以色列全國接種計畫進行的“即時”研究發現,以色列開始為60歲以上的人接種冠病疫苗後,該年齡層的住院率和重症患者的降幅最大。在50至59歲的人民開始接種後,他們的感染率也出現下降趨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67
*【普丁:俄計畫在今秋前通過疫苗接種實現群體免疫】
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在莫斯科發表國情諮文時表示,俄羅斯計畫在今年秋季前通過疫苗接種實現對冠狀病毒的群體免疫。普丁說,冠病疫情尚未被完全戰勝,他要求俄相關機構繼續做好病毒防控工作,保障醫療體系正常運行,保障疫苗生產供應,鞏固抗疫成果,嚴防疫情反撲。他高度評價俄羅斯研發的三款冠病疫苗,並呼籲全體公民進行接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116
*【消息:中朝將在五一前後恢復貨運列車】
知情人士透露,關閉邊境15個月後,中國將恢復與朝鮮之間的貨運列車服務,與朝鮮的貿易開始反彈。負責跨境貿易的運輸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橫跨鴨綠江、連接丹東與朝鮮新義州的大橋將在“5月1日前後的某個時間”,部分重新開放貨運列車服務。這位人士還說,目前還沒有確定恢復客運的日期,因朝鮮仍擔憂疫情。中國也嚴格限制入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2-1141278
*【習近平今天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 拜登上臺後中美元首首度同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將出席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領導人氣候峰會。屆時將上演拜登上臺百日以來、中美元首首度同台,同時也為兩國近日開啟應對氣候危機的合作進一步注入動能。受訪學者指出,習近平與會體現中國目前很看重與美國在氣候領域的合作,希望利用雙方有限的共同點,多少穩定動盪的兩國關係,同時進一步塑造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422-1141174
*【拜登氣候峰會召開在即 世界領導人計畫發表講話】
拜登將于本周召集數十個國家領導人,舉行為期兩天的視頻氣候峰會,旨在加強全球氣候變化行動,恢復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公信力。受邀的所有40個國家的領導人均表示同意參加4月22日開始的峰會活動,拜登試圖借此證明美國致力於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災難性後果。20多位世界領導人計畫在會議上發表講話;他們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英國首相強森、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洪、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和印度總理莫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2-1141255
*【美參議院委員會通過戰略競爭法案應對中國】
美國參議院一個委員會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一項在人權和經濟競爭課題上向中國施壓的法案。美國國會議員也推出另一項法案,希望政府能出資數十億美元用於技術研究,以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通過《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後,參議院全體議員將審議此法案。委員會成員呼籲美國在應對中國方面,採取更多措施。委員會在這項法案進行數十次修正,包括迫使美國官員,而不是運動員,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2-1141285
*【孟晚舟獲准將引渡聽證會推遲到8月】
加拿大一法院批准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將她的引渡聽證會推遲到8月以便其法律團隊可以檢查潛在新證據的要求。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副首席法官Heather Holmes裁定,最後三周的辯論將在8月3日或前後開始。原定法庭辯論是下周開始,並於5月中旬結束。孟晚舟的律師本周辯稱,他們需要時間來審查根據華為與滙豐銀行所達成協議而提交的部分刪節檔。該律師團隊已經收到了其中一些檔,其他檔預計將在四到六周內送達。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2-1141275
*【伊朗總統要求伊核協議得到嚴格執行】
伊朗總統魯哈尼21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伊朗希望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得到嚴格執行,“一個字不能少,一個字也不能多”。伊朗通訊社援引魯哈尼的話說,伊朗不想要其他版本的伊核協議。魯哈尼做出此番表態的背景是美國國內有聲音,要求美國政府借助新一輪會談將伊朗導彈專案、伊朗地區角色等問題也納入協議。魯哈尼說,圍繞伊美兩國恢復履約問題,本輪伊核會談應明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美國解除對伊制裁;第二步是伊朗核實制裁解除情況;第三步是伊朗完整履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2-1141270
*【以色列:敘利亞一枚導彈在以南部爆炸】
以色列軍方22日說,敘利亞一枚地對空導彈在以色列南部爆炸,這一事件在秘密的迪莫納核反應爐附近的一個地區啟動了警報。以色列目前沒有傷亡或損壞的立即報告。以色列軍方說,為了回應敘利亞的導彈發射,它襲擊了敘利亞的數個導彈連,包括發射導彈的導彈連。敘利亞國家通訊社當天報導,敘利亞防空部隊攔截了以色列向戈蘭高地方向的攻擊。報導說:“防空部隊攔截了火箭並擊落了其中大部分的火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2-1141279
*【美國再制裁緬甸兩國營企業】
美國財政部將緬甸國有木材和珍珠企業列入制裁黑名單,稱這些企業被用來為軍事政權創造收入。美國財政部對負責木材和珍珠出口的“緬甸木材企業”(Myanmar Timber Enterprise)和“緬甸珍珠企業”(Myanmar Pearl Enterprise)實施制裁。制裁旨在通過禁止美國個人和公司,包括在美國擁有分行的銀行,與這兩家公司做生意,以此限制這些公司進入全球貿易和金融系統。制裁還凍結了兩家公司在美國管轄下持有的任何財產。華盛頓希望借此舉對緬甸軍方施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2-1141259
*【緬軍人政府鎮壓行動 導致25萬人流離失所】
緬甸軍人政府對反政變示威者的鎮壓行動,已造成約25萬人流離失所,這引起聯合國關注。聯合國將派代表在東協特別峰會舉行前,與各國高級官員討論緬甸局勢,並希望有機會與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會談。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安德魯斯在推特說:“消息指緬甸軍政府的攻擊已經造成約25萬人逃離家園。全球必須立即應對這場人權浩劫。”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2-1141160
*【美國佛洛伊德案12人陪審團一致裁定 跪壓黑人致死白人員警罪名全部成立】
美國非洲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員警Derek Chauvin跪壓頸部致死案週二宣判,陪審團一致裁定,Derek Chauvin被控的三項罪名全部成立,刑期將在八周後宣佈,最高或判75年監禁。美國多地民眾獲知裁決後隨即上街,為正義得到伸張而歡呼。美國總統拜登形容,這是美國向司法公正邁進的一大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69
*【承認國際法“主權免除”原則 韓法院駁回慰安婦向日索賠請求】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昨日審理韓國慰安婦等20人控告日本政府訴訟案,承認國際法上的“主權免除”原則,認為國家的行為、財產不能在他國法院審判。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昨日作出二審判決,駁回20名韓國慰安婦受害人及遺屬要求日本政府賠償的請求。首爾中央地方法院表示,哪個案件適用於國際法上的“主權免除”,原則是由行政機關做決定,不適合由法院做決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70
*【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 三個最熱年份之一】
聯合國報告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三個最熱的年份之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世界氣象組織發佈的“2020年全球氣候現狀”報告。世界氣象組織的這56頁年度報告記錄了氣候系統的指標,包括陸地和海洋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融冰和極端天氣。報告還強調了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移徙和流離失所以及糧食安全的影響。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2-1141171
*【泰巨型浮動太陽能源場 本月完工預計6月啟用】
泰國一個規模將是全球最大之一的浮動太陽能源場即將在本月完工,預計6月正式啟用。這個巨型太陽能場在泰國東北部烏汶府的詩琳通水壩上,14萬4417片太陽能板覆蓋著121公頃的水面,面積相當於50個足球場。能源場啟用後將能讓泰國減少對高度污染的煤炭火力發電的依賴。這是泰國規模最大的水力與太陽能發電及儲存綜合能源專案的一部分,由泰國最大電力生產商之一的格林姆集團(B.Grimm)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合資開發,規劃發電力容量58.5兆瓦。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2-1141158
*【印尼潛艇峇厘島北部海域失聯 艇內53人恐已沉沒700米海溝】
印尼海軍一艘潛艇在峇厘島北部海域失聯,到昨晚截稿前,潛艇內53名在執行訓練任務的人員仍杳無音信。搜尋隊在出事地點附近海域發現漏油痕跡,估計潛艇可能已沉沒到約700米深的海溝。印尼國防部昨晚發聲明說,空中搜尋隊發現了油蹟,海軍已派遣兩艘有聲納探測器的艦艇前往搜索。同時,印尼已請求新加坡、澳大利亞和印度協助搜尋,這三國已準備好隨時伸出援手。據瞭解,出事潛艇是在週三淩晨4時30分失聯,當時它正進行魚雷演習,但沒有依時通報演習結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2-1141156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介入 特斯拉深夜再回應】
就特斯拉在上海車展遇到維權一事,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監部門維護消費者權益。特斯拉表示,願全力配合提供車輛原始資料,無論檢測結果如何都接受。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佈消息,上海車展上特斯拉車主維權引發關注,市監局已責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監部門維護消費者權益,同時強調企業要履行品質安全主體責任,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和服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2-1141276
*【中國駐澳使館對澳洲取消一帶一路協議強烈不滿】
澳洲宣佈取消維多利亞州政府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與框架協議。中國駐澳使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2-1141253
*【巴基斯坦部長稱中國大使在爆炸案中逃過一劫】
巴基斯坦一家酒店的停車場21日發生爆炸案,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農融當時正好下榻在這家酒店,但巴基斯坦部長Sheikh Rashid Ahmad證實,農融在爆炸發生時不在這家酒店,因此逃過一劫。據路透社報導,這起爆炸案發生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城市奎達,目前已造成四人死亡,11人受傷。巴基斯坦塔利班宣稱對這起爆炸案負責。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2-1141273
*【馬國發行8億美元的可持續發展伊債】
馬來西亞財政部說,馬國發行了8億美元的10年期信託債券,這是世界上首個美元主權的可持續發展伊斯蘭債券(sukuk)。馬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說,馬國也發行了5億美元的30年期信託債券。由於超額認購達到6.4倍,馬國將伊斯蘭債券發行規模從最初的10億美元上調至13億美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2-1141283
*【俄羅斯宣佈驅逐10名美國駐俄外交人員】
俄羅斯外交部4月21日宣佈,美駐俄使館10名外交人員為不受歡迎人士,要求其在5月22日前離境。俄外長拉夫羅夫16日宣佈,俄羅斯將驅逐10名美國駐俄外交人員,以回應美方日前對俄實施的新制裁,並將8名美國政府官員列入“黑名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124
空中浩劫第二季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week 21學習心得
1.看了國家地理頻道拍的這集空中浩劫---復興航空空難,檢討了該次失事的原因。
空中浩劫系列之前看了蠻多集,但這集時空都特別近,看了很有感觸。
https://goo.gl/nyQy1z
復興航空用了曾經在其他家航空有不良紀錄的此次失事機長,該機長在緊急狀況容易衝動,不遵守SOP,在一個引擎壞掉後,錯誤的直接關掉另一個正常的引擎,最後飛機失去動力。副機長曾想阻止機長,但因為機長直接命令,就退縮了。
整件事如果分析起來,也不會只是機長的錯,只是一連串的錯誤同時發生,就釀成災難,讓我想起了蒙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的第25個傾向:
https://goo.gl/58Xhfx
"魯拉帕路薩傾向:
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後果
一個生活實例: 麥道飛機公司的乘客疏散測試
在銷售新飛機前,必須通過政府測試,為了貼近現實,不能只找年輕人
於是麥道安排許多老人扮演乘客,開始疏散測試
第一次測試在早上,許多人受了重傷
下午竟然繼續測第二次,又一堆人受了重傷
開始分析:
"獎勵超級反應傾向" : 要通過測試才能賺錢
"避免懷疑傾向" : 為了消除懷疑,馬上再做第二次測試
"權威誤導傾向" : 過度遵從政府指示,所以找了一堆老人
"避免不一致傾向" : 因為說好測兩次,不想改變,於是腦殘繼續測
"社會認同傾向" : 員工一定覺得不妥,但看到大家沒說話,自己就沒反對
"確認偏見"(包含在"避免不一致傾向"內) : 一開始以為必定通過測試,忽略了第一次測試的重大失敗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 原以為會過的測試沒過,麥道失去理智,就像賭徒,失去一大筆錢後急於扳平
以上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 產生如此可怕結果
避免上述其中一種傾向,可能就會阻止此災難發生"
老實說,這些心理誤判就算真的熟知,也不一定真的能避免,特別是緊急狀況,更容易失去理智。
例如權威誤導,在慌張忙亂時,容易依賴權威,如果這時候權威也是裝鎮定給出錯誤決策,那就真的會悲劇。
不過正因為如此,更應該平時多練習並抵抗其影響,這樣真的遇到了,才有一點機會保持冷靜。
2.前幾天去上海旅遊,雖然已經知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很方便,但實際用起來還是挺有感覺的,除了店家掃我的QRcode,我也可以自己掃店家貼在牆壁上的QRcode,自己輸入金額付錢,付完後店家馬上會被通知,整個付款流程不需要經過店員的手,特別是小攤販,店員可以持續做他的食物,不會被打斷。
之前在一場三馬同台的座談會,馬明哲說20年後信用卡會消失,科技落後的銀行未來真的會受到很多挑戰。放支付寶的利息也比放銀行高很多,銀行沒法吸存款就被廢一半武功了,這兩年中國的銀行有分化趨勢,零售業務差的銀行利差愈來愈爛,吸儲能力是關鍵之一。
3.白木屋慘賠的分析文
https://goo.gl/4dESJj
最近看了一些企業case study,還有自己的親身體驗,愈來愈覺得做出消費者黏性高,可不斷回購的產品是最重要的事。
前陣子巴菲特和Musk在辯論護城河的事,Musk認為產品服務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不被侵蝕,而巴菲特認為一些傳統領域例如糖果,品牌非常重要。
其實兩者講的東西不太衝突,巴菲特也沒有不創新,事實上他那些傳統企業也都想辦法用創新的方式讓效率提升。
但個人認為在所有護城河分類中,"品牌"這項確實在我心中是非常有疑慮的,過去的時代,資訊不透明,大家只能看電視廣告,自然只敢買一直打廣告的,而現在曝光管道多元,任何一個小店家都可以靠自己做到萬人粉絲團,所有客戶也都是商家的宣傳工具,只要產品好,就會被廣泛宣傳(當然口碑不好也慘了)。這對消費者當然是好事,真正好的產品會浮出來,而那些大企業不能只再靠砸廣告了,必須專注把產品做好才行。這也是P&G的衰敗原因之一。
https://goo.gl/fNJjdh
而巴菲特曾說永遠不賣的可口可樂,也面臨碳酸飲料的衰退。(不過可口可樂趕緊買了Monster股權,Walmart沒買亞馬遜表示遺憾,趕緊拿個京東亡羊補牢)
https://goo.gl/6Z7aRr
年輕人現在愛喝氣泡水、能量飲料,甚至在家買一台氣泡水機器
https://goo.gl/sq6tGt
看到很多看似很穩定的傳統產品,都是從年輕人被突破,年輕人求新求變,特立獨行覺得酷。
因此,對於那些品牌看似強大而享有高估值的股票,我是挺質疑其未來的穩定性。(剛好第一季消費食品大廠都慘慘)
不過其他護城河,例如網路效應,規模效應,我仍然是相當贊同的。
此項問句未來會列入我的檢查清單:
"消費者第一次買了你的產品後,是否因為某些原因非得繼續跟你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