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然會有一些迎來送往的事情,需要你入戲或演戲。怎麼去理解呢?人在交往中,會不自覺地讓自己成為一個演員,遇傾心的就入戲,逢周旋的就演戲,僅此而已。
於人生來說,太入戲不好,容易負重和受傷;太演戲也不好,容易淺薄和圓滑。
合適的態度,是在用心者那裡,你做一個更用心的人,一心報一心;在帶著各種面具的演員那裡,你也要做一個出色的演員,以逢場作戲對逢場作戲。
人在年輕的時候,會排斥這些,以為人生大可不必如此苟且。年老的時候回看,苟且也必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為這個世界不可能為你一個人而純粹,它是複雜的,你就簡單不起來。
當然了,你可以特立獨行,但這樣的結果,你會在這個世俗的世界顯得格格不入。格格不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會為此而混得灰頭土臉,四處碰壁。
也就是說,你敢任性,它就敢絕情。世俗世界不會以柔情似水,為你的特立獨行買單。
與他人往來,是人的社會性的一部分。人的社會性,決定你必然要活在人群中,必然要跟別人相往來,你不可能獨自活成一個星球。
人在猿猴的時候,就是群居的。從猿到人,社會性讓彼此的交往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人與人的交往變得文明,有了超越動物性的美感。
一隻離群獨居的動物,是不會獨自活很久的。相同的,一個缺少他人幫助的人,也會喪失前行的拐杖和眼睛。
人終究是要處世的,積極入世比消極避世,更有意義。在愛和溫暖那裡,你可以看到他人於你的意義,在被需求和被重視那裡,可以看到自己於他人的價值。
每個人都是彼此的價值和意義,所以這個塵世就有了溫度。從某種意義上講,與人交往,與這個世界交流,會讓自己看到更廣闊的天地,進而獲得更多前行的路。
積極入世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衛大會與台灣:拒向中國低頭,繼續穩健爭取支持】
最近台灣的疫情開始有一些傳開的趨勢,先提醒大家共同做好防疫措施,一起來繼續圍堵病毒!
說到病毒,今年(2021)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於5/24舉行,日前報名時間已經截止,台灣再次沒有收到邀請函,因此無法直接受邀參加。對此,外交部表示我們將會努力爭取到最後一刻。如果大家有在注意國際新聞,應該可以知道,近年來在國際上表達支持台灣的國家、民間團體,都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尤其在這波疫情之下,台灣的公衛體系表現有目共睹。然而,我們仍然【因為中國的緣故】,被排除在世衛組織之外。
對此,台灣社會有幾種反應,但很多都需要特別予以反駁,或者拿出來討論。
▍拒絕「中國模式」
首先最需要嚴正反駁的是中國國民黨主張的模式:「只要和中國達成協議,就可以參與世衛。」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政治人物或者是前外交人員紛紛跳出來強調,只要和中國之間協調,台灣就可以參與世衛大會。
第一,這種說法有很明顯的謬誤,因為我們不知道中共會提出怎麼樣的要求。從2016年以來,是中共方面主動切斷和台灣的許多聯繫,並且不斷要求我們必須要承認這個、承認那個。我們不可能知道,假設我們聽了中共的話而去談什麼共識、什麼原則,他們就會對我們好一點。對方話都講得很明白,整天說要武統、整天譴責台灣搞台獨、整天說台灣挑釁中國,難道我們隨意講個什麼他們愛聽的話,中共就會對台灣好?(憑常識都知道不可能)
第二,這種模式根本不值得也不應該推廣。
中共方面一直以來都強調同樣的一點,就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在符合『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參與全球衛生事務也做出了妥善安排。」
換句話說,如果台灣要參與世衛,意思就是台灣方面認可了一個中國原則(也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然後由中國替台灣安排世衛大會的位子。
各位讀者們可以想想看,你願意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嗎?你願意承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必須由中共安排嗎?
這個答案應該是很明顯的,台灣不需要、也絕對不能夠主動去跟中國下跪。但很遺憾,每年世衛大會召開前,都還是有非常多人跳出來主張我們要對中共卑躬屈膝。
拒絕中國所提出來的中國安排模式,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
▍這麼多國家挺台灣,為什麼我們不用表決來闖關?
第二個需要提出澄清和討論的點在於,有許多人說台美關係現在非常好、又有許多國家發聲支持台灣,那為什麼我們不要發起在世衛大會進行表決呢?(除了由祕書長發邀請之外,另一個進入大會的途徑是由全體會員國投票)
這個道理說來很簡單,就是「不要去打必輸的戰爭」。對世界各國外交來說也是如此的。你說為什麼美國不自己提案然後去表決?為什麼其他國家在發聲之餘,不提案來打表決戰?這道理很明顯,因為現在如果要玩數人頭的遊戲,那一定投不贏中國啊!
我們要知道,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要跟中國對幹,必須要付出的政治成本和經濟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這是由於在西方大國長期的天真(自私?)政策之下,養大了中國這隻國際政治巨獸。
現在,有愈來愈多國家和政策圈的人們都已經醒過來,體會到中國帶來的威脅。然而,要和這隻巨獸對抗並沒有這麼容易,尤其在現在這個全球化、經濟互賴的世界。
現在在各大國際組織當中,中國的勢力都非常龐大,他們能夠拉到的「人頭」(國家數目),就是足以阻擋掉任何跟台灣相關的議案。
這次世衛組織跟去年一樣,完全無視美國的直接呼籲。去年龐培歐前國務卿就已經明白指出,世衛祕書長自己就有權力邀請台灣參加世衛大會,不需要經過全體會員同意。今年布林肯也講過幾乎一模一樣支持台灣的聲明,並且同樣直接點名世衛組織不應該再受中國影響。
美國正試圖奪回主導權。過去川普採行的方式是不理會國際組織,直接退出。這種方式很直接明白,就是另起爐灶,不過,這種方式最被政策圈的人們反對之處在於,這樣子更不可能奪回主導權,而且要拉到足夠國家來響應新成立的組織也會是比較困難的。
現在的拜登政府採取的作法是,從盟友開始拉攏起,將台海問題國際化。例如美國積極地促成,和日本、澳洲等盟友一起談台灣議題,而且也成功促成七大工業國外長會議(G7)發聲明支持台灣加入世衛,以及關切台海局勢。中國方面要不就是來個相應不理,或者用複製貼上的方式聲明譴責。但我們也必須要注意,中國繼續砸龐大的資源在國際組織上面,包括聯合國和世衛。叫他們多出一點會費時可能不一定情願,但額外拿錢出來資助的時候就很會了。
台灣方面的外交政策作法主要是從「交朋友」開始做起,目前看起來的成效也是很不錯的,例如除了美國國會每年都會提決議案支持台灣之外,最近法國國會也史無前例地以304:0的姿態通過決議案,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包括世衛。最新的兩則新聞,一個是斯洛伐克🇸🇰國會外交委員會於5月11日表決通過決議案,支持我國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這也是該國首次通過類似的決議案。另一則新聞是歐洲議會當中有來自三十個國家、超過千位議員支持台灣。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要體認到,與中國的對抗是長期的對抗,我們要沉住氣,多了解現實狀況與各個戰場的條件如何,這樣才能夠用更好的方式為台灣爭取到更多支持。穩健地爭取更多人支持我們才是台灣外交最重要的原則;至於向中國求取好處,無異是與虎謀皮罷了。
#LetTaiwanHelp
➤ 補充1:另外有一個必須要澄清的事情是,很多留言總是會說,外交聲明沒什麼用。事實上,光是要讓各方一起達成相同的外交聲明,本身就是一個大工程。在國際關係方面,表態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外交動作,這也會牽涉到各國內部針對外交政策的辯論和後續的方向。所以,千萬別再說聲明「只是說說」,因為,「說說」本身就很不容易呢!
➤ 補充2:有些人會說,台灣沒參加WHA不也都過得很好嗎?
在我們即將推出的新一季podcast第一集當中,就會邀請特別來賓為我們來談這個主題喔!新節目再過兩天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簡單來說,WHA裡面討論的議題相當多,參加WHA的討論,除了可以結交各路朋友之外,我們也可以在這樣的場合和我們的友邦一起進行非常多有意義的合作和共同聲明。
至於各種傳染病相關資訊什麼的重要性,那就更不用說了。
本文內容已刊登於 上報 。網頁好讀版:https://reurl.cc/bz0Nkl。
#台灣因為不相信中國再加上政府及人民上下一心
#比全球多爭取到超過一年的時間來因應疫情
#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守下來
➤ 回顧
【G7聲明關切台灣:史上首次美歐共同對台海事務表態】
https://reurl.cc/ZQ00NM。
【國務卿呼籲世衛高層立刻邀台灣加入WHA】
https://reurl.cc/Q7yya9。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積極入世意思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港台民眾支持特朗普是理性選擇 但要接受他有其極限】
人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準確度,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準確度。換句話說,對美國可以「期望」甚麼、對這次結果是得是失的判斷,都是由發言者對自己地位的認識 (或錯判) 構成。
港台人撐侵者比反侵者更要本真
香港內部,這次有很多評論家和民眾都旗幟鮮明支持特朗普。這是香港處境和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國部份義利相結合的自然現象。美國打了關稅戰、迫中國重新尊重美資的自由和產權;大力向台灣賣武器、通過保障法案,「友台」強度超過了冷戰中後期以來任何一屆總統;對於香港則落實了民主人權法案、接受某些難民、提升香港問題到他們的鎂光燈之下、制裁主要官員等等。
雖然在利益上,中美鬥爭激化,其實也是將香港推入動蕩和風險。然而「大眾倫理」在 19 年之後已被刷新,以攬炒、加速、焦土形容,不一為之,他們認為香港首先要犧牲,才可能造成動勢,才可能打擊中國;而且也對多邊主義、國際進步大台、被玩爛的國際規則之遺害,是身同感受 (由聯合國剔取香港自決權利開始),所以港人支持特朗普是具體而合乎理性,更為本真 (authentic)。反侵派其實沒有特別支持拜登,因此他們的 ground 甚至比撐浸派更不穩固,如浮沙建屋,這跟美國民主黨的最大公因數其實只是「反侵」一樣,之後一定面臨分裂一樣。香港反侵派的表述,是因為自己光譜的對立面支持侵,所以就順理成章借此舒發「菁英民粹」。
香港反侵派的主要目標,是反民粹、維護話語權、抓住民調、主流傳媒、民主制度等逝去的榮光,他們表面上是反對侵,但內裡更想舒發的,是 2010 年以來自己備受挑戰和失落的權威。例如香港很多人不信民調,所以他們說要相信美國民調,但最後還是證明民調誇大拜登支持、嚴重低估特朗普選票等等;例如香港一向是進步主義、偽裝西人文明的另類樂園,這個大論述近年也被拆解挑戰到面臨存在危機,於是他們說「侵粉」入戲過深,但自己其實也一樣入戲;
本地侵粉是自身生死存亡而誘發的立場,本地反侵派的共識則是借他山之石,築固自己與「民眾」的距離,劃出一個神聖的象徵空間;因為他們一向睥睨天下,但多年來也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菁英民粹」的意思是,他們並不接受香港的利益立場,已經因為中國政治大變而與西方分道揚鑣。例如香港人是對 美國 BLM 沒感覺的、對美國環保是沒感覺的、對 LGBT 是沒感覺的,因為這確實不是香港自己對美國議程的核心利益。如果你甚麼都關注,那你就是反過來沒關注任何事;甚麼都關注,就是沒有核心利益。
台灣的經驗和心境
所以臨近選舉的時候,一些人也對香港人不支持 BLM 之類進行情緒勒索、暗示香港人不支持這種事情就沒資格要求美國跨海支持,也是陷入了道德主義政治 — 又是他們說,美國的外交政策絕對由本國利益出發,那香港人是否在每個議程跟他們一模一樣看法,又有甚麼關係?日理萬機的美國一線政客難道上連登看到自己被人鬧,就會因而改變外交政策?大家理性上都知道這是誇大其辭,但當你洞察發言者自身的利益立場,就不會覺得奇怪,項莊舞劍,並不是真的想玩劍術,而是在乎自己在 (幻想出來) 的全球階級鏈之中稍為高於香港一般人的自我感覺,當然具體上學術、民調、傳媒、機制的神聖性,也是他們的利益所在。
例如自己是玩民調的,就很難承認美國民調已經連續兩次非常不準確;自己是主流傳媒的,就很少會公開反對連播 cut 掉特朗普的做法,頂多是平衡道理,有碗話碗可能同時損害自己的權威。
反侵派向香港人喊話應該尊重美國制度的時候,他們沒理解自己的對象是絕對的「民粹」(這裡是中性用詞),即這班香港人就是香港制度崩壞的直接受害者,他們本身就不信「制度」的了,也因此更加容易相信美國的制度也正被侵食。而實際上起碼第四權就已經進入自我失守和混亂。所以叫香港人要相信美國制度,是突然之間拋棄了本地的政治 context,機械式餵食一套美國觀念,甚至嘲諷香港人是「港燦」。甚至你會有一種疑問,究竟他們是游說外國,還是幫外國游說我們。這是非常危險的。
最真實的問題是,香港近年的經歷和主體意識,已經導致一般人的對外視野並不永遠只是拉著外國進步白人的衫尾,他們了解到自己被「國際規則」出賣的歷史,也了解到道德口號之下,政治真實的一千度灰諧。如果要求人民對 BLM、環保、LGBT 的看法要跟美國某些群體完全一樣,只是美國中心論,忘記了自己是東方人、香港人。認為人民對 BLM、環保、LGBT 的看法要跟美國完全一樣,國際線才做得下去,那便是夾帶私貨的勒索式論述。自身的信仰和聯合世界兩件事,其實是兩件事。正是因為信仰有不同,所以才要有人技巧性地磨合雙方、求同存異。
美國一向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台灣人還是一直努力在華盛頓和美國搞他們的人脈。可能也有台灣菁英對民眾說,既然美國也不支持,我們自身也要反對獨立,才可以跟美國佬搞上,這就混淆了手段和初衷。初衷是為了保存獨特的香港,而不是隨便找個老細將自己賣出去。如果香港人是這樣,我是美國也會看不起這班人,絕對應該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香港人不應純粹因義氣而塑造「非此不可」的總統觀,但同樣也不應該純粹因為「反民粹」的意氣和私利而認為人民的傾向就是次等。美國選民的意願應該被尊重,同樣的邏輯也該應用到香港人 — 這班沒票的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和信仰支持某一個人,是有 ground 的,為甚麼要成為美國內鬥的尾巴?
台灣的做法,是很快承認拜登的勝果。蔡英文和賴清德據報都在網上發了賀文。有些人說他們過於現實、甚至忘恩負義;但實際上他們必須向國民的利益和現實負責,即使內心對侵政府感恩戴德,作為領袖人也要放在心裡,民間怎麼看是另一回事。台灣肯定是冷戰和西方聯合政策下的被出賣者,他們對於國際政治的冷酷和人走茶涼,肯定比我們感受更深,但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極為深沉,這一方面可能是學日本人的。在選舉之前,台灣反而更加低調、更加緩和,肯定是在準備侵一旦選輸的結果,也對將來的逆風有了各種準備。現在台灣又被排拒在世衛大會,他們當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現實是這樣也要迎難而上。
特朗普的外交功績有好多,但他本人有其極限。Trump 破壞了很多人、很多國際組織、很多境外集團的既得利益,如果菁英建制派沒有阻止他順利當選,就證明他過去四年做的事沒有入肉;既然入肉,他就多數要中途中箭下馬。在全國進步派圍剿下,特朗普打了一場漂亮的硬仗,但他不是超人,他總有一天會停下來。個人希望他有實據能夠翻盤,但那也只是多了四年,今日的情況將來總有一天要面對。
你問台灣人,這樣「下注」難道不怕侵翻盤嗎?國際政治沒有「炒車」的,侵合法回來的話,他們照樣跟他交打道。侵或任何做大事的人、整個體系,都不會在乎這些。只有低層次的人才會在乎誰人「反骨」,做生意不是講意氣而是講利益。同樣道理,即使拜登要親中,也不會因為香港所有人接受了全套美國價值而有所改變,他不親中的唯一可能就是國會體系、企業、游說團體、國安系統的節制,而不是我們內心下了甚麼注。
慎防所有人跌入「世界無法改變」的自我實現預言
人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準確度,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準確度。當你認識到香港在世界權力鏈處於極下游位置,就不會誤以為自己的網絡「民情」會導致天崩地裂,除非你是想偷渡自己的利益立場;而真心相信這些的,其實就像去年香港有人搞集會支持加泰反警暴,有一些連登國際專家繪形繪聲地說:美國和歐盟不支持加泰獨立,所以我們不能聲援,否則會得罪美國和歐盟,他們就會不理會香港。
最後還真是有很多人信,但搞完之後美國聲都唔聲,之後還因為理大之戰而快速通過了民主人權法。那個國際視野帖文最近還在被不斷「回帶」鞭屍。這次無論支持還是反對侵,都是跟美國至少一半人選民站在同一陣線。美國人投票,自然不會在乎香港怎樣被對待,他們可以更在乎關乎自身的稅制、種族、貿易戰、醫療、宗教等等,這是合理的,正如香港最在乎美國的中國政策,也一樣合理。說得難聽就是他們在乎冰川融化多過香港人會死,也是合理的。我們不可以要求美國人像香港那樣思考,反之亦然。除非你直說香港人就是低等,要學美國人東西岸菁英一式一樣才是走在潮流尖端 ,那我就沒話說。
美國亂成一團,意見極化紛芸。民主黨的激進左派在進迫中間建制派、共和黨拿住了參議院,在眾議院也有新斬獲,這對美國人來說,肯定比起「遠東」一個戰時地區的人民內心怎麼想、在網上怎樣議論,要切身得多。而對香港更切身的是,群眾是存在的,被否定的群眾只會走向更極端的光譜。當所謂公共輿論界無法提供全面而符合本地脈絡的角度,兩邊就只會慢慢走向老死不相往來。一邊是繼續對群眾支持誰人藐嘴藐舌,人身攻擊侵粉沒有學歷或者「讀左咁多書都無基本邏輯」;一邊是走向光明會控制一切、深層政府無可擊敗的陰謀論。美國《衰仔樂園》對 「美國自製 911」 之類陰謀論的看法,就是人們確實需要陰謀論,因為他們希望是美國政府製造撞機事件,而不願相信第三世界恐怖份子可以做得到。
陰謀論的基本敘事,是神秘的深層機構控制一切,這並不是說沒有深層機構,肯定有,但這種論述在日常生活和香港的絕對化,符合了人們內心想放棄、認命、安心於「一切無法改變」的「對中現實主義」。當形勢如此險惡、政治如此令人失望,人口中的大多數人一定不是永遠會爬起來的 Rocky,而是變成習得性無力或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他們內心到這個階段就會更願意相信中國無敵、美國衰落,因為他們不想掙扎下去,潛意識便會計劃自身的精神崩潰和「本 pea」。就像外國主流傳媒越是對人民藐嘴藐舌、進步派搞「浸粉清算名單」,他們就更相信另類右翼和陰謀論,然後主流傳媒又真理部上身玩 fact check cut 直播成癮,人們就更不相信他們,變成惡性循環。積極的虛無主義者若無法引導失望的民意,人民就會被消極的虛無主義者接收。
積極入世意思 在 入世、化世的不同點 文 聖嚴法師・圖 倪善慶... - 人生雜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戀世──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入世,實際上,那是戀世; 「戀」的意思是貪戀、留戀、 ...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必須積極並且普遍地推展兩項工作:(1)修習佛法的禪定和智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