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私人違法取證之證據能力,本件二審的論述摘錄⭕️臺灣高等法院105年上訴字第3105號刑事 ... 條之4開宗明義即謂「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因違 ... <看更多>
Search
Search
關於私人違法取證之證據能力,本件二審的論述摘錄⭕️臺灣高等法院105年上訴字第3105號刑事 ... 條之4開宗明義即謂「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因違 ... <看更多>
#1. 證據排除法則是否適用於私人不法取得證據? - 高點法律網
力,惟原判決認為我國刑事訴訟法之證據排除僅規定由國家機關違法取證之證據. 排除,並無包含私人不法取證之部分,因此仍適用該證據認為被告有罪。惟被告.
在刑事訴訟的私人取證中,認定上較國家的偵查蒐證來的寬鬆,除非私人有故意對被告使用暴力、刑求等方式,而取得證據,才會例外地,排除該證據之證據 ...
#3. 【實務見解掃描】刑事訴訟法– 私人不法取證 - 公職王
認為當私人違法取證的行為在實體法層次受到非難時,這個行為在訴訟法層次也應該受到一樣的評價,所以若該私人因為違法行為而取得之證據,在訴訟中必須加以 ...
然若私人取證行為或手段有違法,此違法之情節該當於犯罪構成要件而有刑罰,是否得因此私人取證行為違法,即必然導致該證據作為認定被告犯罪事實,在刑事訴訟上應受證據 ...
#5. 私人不法取證之證據之認定 - 首頁- 智丞法律事務所
證據之取捨、證明力之判斷及事實之認定,悉屬事實審法院自由判斷之職權,此項職權之行使,倘不違背客觀存在之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即無違法可言,觀諸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 ...
#6. 違法取得的證據不一定可以拿來用——刑事程序中的證據能力
違法取得的證據,站在保障被告應受合法刑事訴訟程序的角度,已侵害被告的權利,這樣的證據,有沒有作為證據的「資格」,在刑事程序中是否該排除或是被法官採納成為 ...
#7. 私人不法取證的證據能力|台北律師推薦 - 政理法律事務所
私人 不法取證並無普遍性,且對方私人得請求民事損害賠償或訴諸刑事追訴或其他法律救濟 ... 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如將私人不法取得之證據一律予以排除, ...
#8. 私人取得之證據在刑事審判上之效力-----以證據排除法則為中心
而即使立法者、或法官要從憲法層次上尋求規範之依據與造法,以創設私人取證之「證據能力」的排除法則,然不管立法、司法造法、甚至解釋憲法之理由為何,本文認為國家即使不 ...
#9. 禁止國家使用私人違法取得證據之理論基礎 - 政治大學
何形式參與私人違法取證行為的情況下,究竟有什麼刑事訴訟法或. 憲法上的理由(而不是刑法!),足以反對國家單純收受私人違法. 取得之證據作為裁判依據?唯有確立此一實質 ...
#10. 刑事訴訟法系列~『私人不法取證之證據能力』 - 李志正律師
按刑事訴訟法上「證據排除原則」,係指將具有證據價值,或真實之證據因取得程序之違法,而予以排除之法則。偵查機關「違法」偵查蒐證適用「證據排除 ...
#11. 私人錄音取證之證據能力 - 國試論壇
然而私人自行蒐集之證據若屬違法於刑事訴訟程序上的證據能力應如何評價, ... 私人之錄音、錄影之行為所取得之證據,應受刑法第315條之1與通訊保障及 ...
#12. 台灣創新法律協會- #關於私人違法取證之證據能力 - Facebook
關於私人違法取證之證據能力,本件二審的論述摘錄⭕️臺灣高等法院105年上訴字第3105號刑事 ... 條之4開宗明義即謂「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因違
#13. 本案例涉及私人不法取證之證據能力問題。 - 天秤座法律網
刑事訴訟 法上「證據排除原則」,係指將具有證據價值,或真實之證據因取得程序之 ... 將證據加以排除,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如將私人不法取得之證據一律 ...
#14. 論證據排除法則與警察因應之道 - 法務部
對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違法. 取證,法院必須調查並說明其取捨的理由,不. 得再漠視不理。為了程序正義而可犧牲實體真. 實,可謂是刑事訴訟上重大哲學思想的改變,. 而從「 ...
#15. 私人不法取證@ 歷史長河中浮沉的經濟狐
刑事訴訟 法上「證據排除原則」,係指將具有證據價值,或. 真實之證據因取得程序之違法,而予以排除之法則。偵查機. 關「違法」偵查蒐證適用「證據排除 ...
#16. 劉昌坪/竊錄偷拍可以當證據嗎?告得成第三者嗎? - ETtoday
自行錄音、錄影等取證行為,若不涉及違法,如其內容具備任意性,原則上即無 ... 不法,私人亦可透過民事求償或刑事追訴方式以達到嚇阻效果,因此證據 ...
#17. 【民事違法取證之證據能力審查標準】~實務上案例整理
「民事訴訟法證據章節,關於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及其例外規定,並無刑事證據排除法則之相關規定,且私人取證方式若有非法情事,尚得依據民事侵權行為損害 ...
#18. Re: [問題] 私人不法取證的證據能力? - 看板LAW
薛智仁教授有寫一篇文章,內容論述精彩可以參考。(刑事程序上私人取證之證據能力, 2014) 簡單來說,私人如果要參與刑事追訴,只有「刑事訴訟法88條 ...
#19. 被告
程序 之核心,強制處分、證據、審判等章節皆圍繞此一核心而發展其內容!被告. 之權利及義務於刑事訴訟法有許多規定,其中較重要的是被告接受訊問「受 ...
#20. 私人不法竊聽竊錄取得證據之證據能力研究
人有強暴脅迫行為所取得之證據,則不得為做為審判中證據加以使用。 ... 第二款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上並無私人自行取證之法定程序..............90. 第三款訴訟程序上不 ...
#21. 刑事訴訟法授課大綱( 1) 成績計算 -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二、 司法警察依法逮捕販毒嫌犯A,於警車上閑聊時,A 承認有販毒行為, ... 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就該管案件,應於被告有利 ... 證據之效果。
#22. 違法取得之證據在民事訴訟上之證據能力- innv (@ivnn) - Matters
刑事訴訟 、民事訴訟各有規定違背程序規定之法律效果,例如民事訴訟上, ... 違法取證之違背實體法之行為,常見如竊聽、竊錄而違反刑法妨害秘密罪章之 ...
#23. 證據排除法則研究- 黃政龍
(一)當代刑事訴訟思潮—正當程序vs.犯罪控制. 欲探究美國法證據排除法則問題,有必要對聯邦最高法院之人權思潮有所認識。 原本,聯邦憲法有關人權保障之增補條款〔權利 ...
#24. 【民事違法取證】私人不法取得證據應否排除,應審查是否涉及 ...
而民事訴訟法採自由心證主義,非如刑事訴訟程序採法定證據主義,原則上對於證據能力並無限制(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參照)。民事訴訟程序之當事人應提出可供證明之材料 ...
#25. 最高刑裁摘要速報2021.9.22 - 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
刑事訴訟 法第455條之27第1項前段規定對於本案判決提起上訴者,其效力及於相關之沒收判決,乃因沒收第三人之財產,屬附隨於被告違法行為存在之法律效果,須 ...
#26. 2023實務最前線刑法X刑訴 - 新學林出版
Q1 等價客體錯誤的法律效果?‧1-25 ... Q2 犯罪行為人與第三人間就犯罪所得沒收之競合,應如何為處理? ... Q1 刑事訴訟程序中,被告與檢察官所負舉證責任各自為何?
#27. 法制法廉刑事訴訟法-108年地方特考考前衝刺
兩者最大之區別為何? 在理論上,起訴方式採卷證不併送制後,對於偵查、起訴與審判等階段之訴訟程序運作得以達成何種效果? Q5、試說明審判程序中,共同被告審判上之 ...
#28. 目錄
焦點6 法治國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 018. 焦點7 控訴原則之內涵與違反效果 ... 焦點2 被告於刑事訴訟程序中死亡之處理情形 ... 焦點1 訴訟行為之相關探討.
#29. 刑事訴訟法爭點地圖(2021 第3版國家考試法研院) | 誠品線上
內容簡介本書特色刑事訴訟法向來是令考生們感到頭痛的科目,不但在學習方式上與實體法大相逕庭,對於相關程序的瞭解若欠缺司法實務經驗,具體如何執行通常也難以想像。此外 ...
#30. 會台字第12664 號聲請釋憲案法律鑑定書 - 司法院
相對於檢警取證仍然受到法律的限制,例如調查通姦不得進行通訊. 監察(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5 條),搜索或身體檢查亦應受比例原則之拘束,私人取. 證行為不適用刑事訴訟法的 ...
#31. 刑事訴訟法 - Quizlet
(1)私人不法取證並無普遍性,且對方得透過其他法律救濟程序,無需藉助證據排除法則,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 (2)若一律排除,不僅使刑事被告逍遙法外,而 ...
#32. 通訊監察 - Global ETD Search
德國基於犯罪偵查目的之電信監察與談話監聽,主要規定在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00條a ... 而在程序法的層面,私人使用GPS取得證據之行為與私人不法取證有涉,本文於定義私人 ...
#33. 檢察官說法》惡狼自白「我強姦別人」 能定罪嗎? - 社會
然而違法取得證據者可能為國家機關,亦可能為私人,但縱觀刑事訴訟法上 ... 取證之動機,或來自對於國家發動偵查權之不可期待,或因犯罪行為本質上 ...
#34. 刑事訴訟法-輕鬆秒懂「證據」重要考點
法定調查程序:指法官於審判期日踐行調查證據時,依刑事訴訟相關法律所 ... 及效果者。 ... 被告疲憊不堪,藉此訊(詢)問以資非法取證(臺灣高等法院103 年度上訴.
#35. 刑事訴訟法(含概要)申論題庫彙編
(二)法院如欲使訴訟程序不致延宕,又不影響甲之權益,且能滿足丙、丁之願望,及適合實際需要,應為如何處置?其法律依據或法理為何? 四、被告甲成年人犯刑法第201條第1項 ...
#36. 取證無效- 審查證據方面的明顯錯誤- 量刑- 暫緩執行刑罰- 輔助人
原審法院未說明,為何相信輔助人和證人(B)和(C)的證言,而不相信上訴人和其他證人的 ... 相關刑事訴訟程序中附帶的民事賠償請求是必須遵守澳門《刑事訴訟法典》第60條 ...
#37. 第三部分:初步結論- 未來立法趨向與目前草案爭議問題
外,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因違背法定程序取得之證據,其有無證據能力之認 ... 除法則之方式將證據加以排除,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如將私人不法.
#38. 地方特考法制法廉刑事訴訟法考試準備方法重點總複習
在刑事訴訟法的強制處分行為中,所謂監聽處分,即通訊監察權,乃為國家 ... (另為竊盜犯行)者;因該監聽自始即不符正當法律程序,且執行機關之違法取證 ...
#39. 1B318 by 新保成出版社 - Issuu
私人取證 之證據能力判斷基準: 承前述,丙之取證行為應無不法,則其應有 ... 是刑事訴訟法雖對私人取證除聲請證據保全外,並無相關程序規定,然亦 ...
#40. 焦點判決-元照網路書店
2019/01/18, 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如何影響刑事犯罪所得沒收?和解金額若低於犯罪所得,是否應就不足部分再為沒收?—最高院106台上1877.
#41. 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_論假設偵查流程理論
在德國的刑事程序法學上,目前一致的看法都認為,並非在所有違反證據取得禁止規定的 ... 訴訟法,並於該次修法當中增列了許多關於刑事偵查機關違反取證規定法律效果的 ...
#42. 德美证据排除规则之放射效力研究 - 环球法律评论
从已有的美国宪法判例以观,在是否排除违法取证行为所产生的“衍生证 ... 〔5〕 [美]史蒂文·L·伊曼纽尔:《刑事诉讼程序》,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影印版),第285 页。
#43. 公務上自我保護之刑事法概念 - 嘉義縣人力發展所
私經濟行為係指國家非居於統治權地位,而係居於與私人相當之法律. 地位,在私法支配下所為之各種 ... 刑事訴訟程序所為通訊監察處分之取證行為,具有對人民隱私權等基.
#44. 【裁判字號】104,智易,62
刑事 被告之犯行之故,而私人不法取證並無普遍性,且對方. 私人得請求民事損害賠償或訴諸刑事追訴或其他法律 ... 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如將私人不法取得之.
#45. 新型態通訊監察工具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至少在法律層次,美國刑事訴訟法制就搜索、扣押、通訊監察等強制處分,原則上還是要求 ... 但為何最高法院在私人自行錄音錄影之情形,就是否排除證據此一重要審判程序 ...
#46. 新聞自由與記者的侵犯隱私行為* - 所有出版品
本文討論記者採訪與報導行為若侵害隱私法益時,得否阻卻違. 法。有別於最高法院近期判決直接引用 ... 關,倘非依刑事訴訟法等法定程序,仍不得任意侵犯法律所保障的.
#47. 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跨國商務法律組碩士論文
刑事訴訟程序 的目的,不但在於發現真實,亦在保障人權,刑事. 訴訟法充分體現了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權利 ... “毒樹果實理論”要求法院將政府以不法行為所取得之證據(果.
#48. 通姦罪之憲法審查 - 成大法學
性自主權違反比例原則,刑事訴訟法第二三九條但書違反平等權. 之保障意旨,宣告二者違憲失效,使 ... 當目的,刑罰對於通姦行為具有一般預防之嚇阻效果,儘管以刑罰.
#49. 稅務調查於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之程序與證據利用規制簡析
違法取證之法律效果規定於稅捐稽徵法第3 章第6 節及2018 年11 月21 日刪除 ... 正當程序為何;本次全面引進證據利用禁止法則,其適用範圍及例外利用等內.
#50. 本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構服務之人員
刑法上的犯罪,指以各種之構成要件要素,明確地描述各種具有刑罰之可罰行為的構成 ... 刑事訴訟程序所為通訊監察處分之取證行為,具有對人民隱私權等基本權干預之 ...
#51. 刑事訴訟法1000題經典題庫
未上訴),第二審法院審理結果如發現兩個行為屬於裁判上一罪,且均成立犯罪,應如何 ... 1、形式訴訟條件:刑事訴訟條件係屬於程序上之事項,僅生訴訟上效果· 檢察官就 ...
#52. 私人違法取得之證據有証據能力 - 謝心味律師法律服務網
就公權力違法取得之證據,其證據能力之判斷,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已定有 ... 然就私人違法取證是否應予排除,併其排除範圍、排除強度為何,尚未見立法者將其意旨行諸 ...
#53. 【婚姻专业法律科普】婚外情、外遇、出轨应该怎么调查取证 ...
然而相关法律亦对律师取证作出了限制,如《刑事诉讼法》第42条禁止辩护律师 ... 对于私人不法取证,证据效力如何认定,是否可以进入诉讼程序,至今尚无统一观点。
#54. 衛星定位追蹤之刑責 - 交大法學評論
的使用在刑事訴訟程序上之正當性」,法令月刊,第53 卷第6 期,頁23-31. (2002)。 ... 問題概況及檢討參見薛智仁,「基於取證目的之私人竊聽」,台灣法學雜誌,第183.
#55. 司法院令 - 中華民國總統府
如能獲得確定終局有罪判決,固能達刑事訴訟程序中羈押被. 告當時預期的效果;倘偵查結果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或. 經法院審理後為無罪之判決確定,則一方面證明刑事 ...
#56. 在他人車上安裝GPS合法嗎? - 時事評論 - 元曦法律事務所
此觀最高法院101台上5182號刑事判決明揭:「按私人錄音、錄影之行為,雖應受 ... 蓋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法(包括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中關於取證程序或其他 ...
#57. 營業秘密構成要件及司法實務淺介
侵害營業秘密之行為類型化及刑罰化 ... 刑事訴訟法上「證據排除原則」,係指將具有證據價值,或真實 ... 顯得失衡,且縱證據排除法則,亦難抑制私人不法取證之效果 ...
#58. 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判決
的使用在刑事訴訟程序上之正當性],法令月刊,第53 卷第6 期,頁23-31. (2002). ... 問題概況及檢討參見薛智仁,[基於取證目的之私人竊聽],台灣法學雜誌,第183.
#59. 台灣民事訴訟法簡介及基本原則- 張文郁
若原告於檢疫程序中為訴之變更、追加或被告提起反訴,致其訴之全部或一部,不屬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二項之範圍者,除當事人合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外,法院應以裁定改用 ...
#60. 臺東地檢署偵辦張靜律師涉嫌妨害秘密罪等案 - 監察院
聲請羈押理由:檢察官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01條規定,認為被告經檢察官訊問後犯罪嫌疑 ... 另從比較法的觀點來看,基於拘捕行為與羈押審查的關係,先行於羈押審查程序的 ...
#61. 以高雄地方法院105 年度易字第110 號判決為例
司法審判實務上私人安裝GPS 追蹤器被判有罪的刑事判決並不少,但關於司 ... 偵查手段應該遵循得程序規範為何,以及如何應用傳統令狀原則的例外都未置一.
#62. 103年保障法制座談會及專題講座紀錄彙編(續)
一、人事行政行為舉證責任相關問題座談會-以因 ... 乙說:行政程序中應有證據排除法則之適用,因基於法 ... 議題三﹕本人認為若要採刑事訴訟的標準,恐怕過於嚴.
#63. 刑事訴訟法 - 小雄律師
狹義:指起訴至裁判間之訴訟程序,即審判程序。 ... 「構成訴訟程序」所實施「合於訴訟法上定型」之行為,並「足以發生訴訟法上之效果」。
#64. 刑事訴訟法要旨 - Tycho Brahe 的選擇- 痞客邦
刑事訴訟 法要旨(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2004.09,4版、下冊,2013.09 ... 典型者:合法搜索而來的日記證據,由於取證行為並未違反程序規定,使用該 ...
#65. 請版上土木人探討--錄音筆
私人 不法取證原則上無證據排除原則的適用分類:刑事訴訟法 ... 藉助證據排除法則之極端救濟方式將證據加以排除,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如將私人不法取得之 ...
#66. 刑事诉讼法中的侦查概括条款 - 法学研究
关键词:侦查概括条款特别授权条款法律保留原则侦查程序自由形成原则. 一、问题之提出.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
#67. 法學新訊 - 律小編的法巢
楊律師首先針對訴訟的成因與學員們進行互動,請學員們思考訴訟開啟的目的為何?並就常見的民事、刑事、行政與強制執行程序逐一進行介紹,簡要講述案件 ...
#68. 例解刑事訴訟法I:體系釋義版(11版) - 博客來
國家公權力對人民基本權利之限制與干預,厥於刑事訴訟程序中為甚,司法機關為取得 ... 於審判中陳述意見之證據能力第五項私人違法取證第八節嚴格證明程序及證據調查 ...
#69. 臺中分院105.11.22.一百零五年度選上訴字第1414號刑事判決
(一)按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法(包括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中關於取證程序或其他有關偵查 ... 之極端救濟方式將證據加以排除,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如將私人不法 ...
#70. 近年刑事訴訟法修正與實務發展趨勢
惟沒. 收雖非從刑,但其法律效果仍屬一. 種處罰(給行為人帶來痛苦為其目. 的),程序上沒收之宣告與刑之宣. 告相同,係由法院為之(參見刑法. 第40條)。
#71. 美國刑事訴訟法中搜索與隱私權間的關係(下) - 台灣法律網
控訴政府非法搜索與扣押,需有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所欲保護的合理期待的隱私權(reasonable exception of privacy),且政府的行為(state action)已不合理的侵犯。
#72. 「如何落實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平正義與人權保障」公聽會報告
立法院第9 屆第4 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如何落實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平. 正義與人權保障」公聽會 ... 第一個討論提綱了,相關罰則增訂以後,還包含實際執行效果。姑且不.
#73. 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論網路釣魚偵查之證據 ...
年,關於被告訴訟程序上的保護,及相關取得證據的證據能力認定,早已 ... 且「陷害教唆」可能係私人行為,未必是偵查機關所發動,故與司法警察.
#74. 由酒駕強制抽血論侵入性強制處分之憲法要求 - 台灣新社會智庫
既不正面闡明憲法所要求之正當法律程序所指為何,大法官選擇採取較偏向體系性比較的手法。意即,若類似干預強度的手段在程序保障相對嚴謹的刑事訴訟程序中 ...
#75. 伍、其他強制處分@ 刑訴小站:: 隨意窩Xuite日誌
1、 認定屬重大干預基本權之行為:臨檢實施之手段:檢查、路檢、取締或 ... 然其規範主體係「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無適用於私人取證之情形。
#76. 私人不法取證在刑事訴訟上有無證據能力 - 陳沛加- 痞客邦
「私人不法取證係基於私人之地位,侵害私權利有別,蓋私人非法取證之動機,或來自對於國家發動偵查權之不可期待,或因犯罪行為本質上具有隱密性、不 ...
#77. 論監聽之證據排除- 司法新聲 - YUMPU
參張瑜鳳, 刑事訴訟程序中有關監聽之研究, 張瑜鳳, 刑事訴訟程序中有關 ... 監察之聲請要件、 執行程序與法律效果等未以法律明訂, 而以上開之行<br />.
#78. 偷偷錄音錄影取證可以嗎? - 免費法律諮詢
根據最高法院刑事判決的判例,都肯定私人錄音的在刑事上的證據能力,也就是說,這些偷錄音取得的對話紀錄,可以在法庭上當作證據使用,法官可以用來作為判決有罪的理由。 2 ...
#79. 美國司法體系概述Outline of the U.S. Legal System -
民事案件中,糾紛通常發生於私人之間,不過政府有時也可能成為民事訴訟的一方。刑事案件則是由政府對個人 ... 在某些案例中,同一行為可能導致刑事程序與民事訴訟。
#80. 論刑事訴訟中私人違法取得證據的證據能力 - 壹讀
總之,凡由國家偵查機關委託、授權、指示、教唆的私人取證均非私人不法取證的範疇。3、所謂的「違法」指私人取證的行為違反了刑事實體法而非刑事程序法, ...
#81. 例解刑事訴訟法II-案例解析版 - 第 25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另有學者認為:私人違法取證固無證據排除法則之適用,惟法院基於維護司法正潔性之觀點, ... 而屬國家偵查機關之公權力取證,自應遵循我國刑事訴訟法規範之合法取證程序, ...
#82. 月旦法學雜誌第229期 - 第 14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由於憲法未明文規定違法取得之證據皆不可使用,因此違反程序之效果為何, ... 於訴願人的方向假定證據取得為違法,惟刑事訴訟法的取證規範僅拘束國家,不及於私人行為。
#83. 109年刑事訴訟法焦點速成+近年試題詳解二合一高分寶典
而私人不法取證並無普遍性,且對方得請求民事損害賠償或訴諸刑事追訴或其他法律救濟機制,無須藉助證據排除法則之方式將證據加以排除,即能達到嚇阻私人不法行為之效果, ...
#84. 刑事訴訟法(下): 律師.司法官.法研所 - 第 3-5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此外,若非國家而屬「私人」取證,則進入「私人違法取證」的討論(本節「渠」)。 ... 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 之公務員因違背法定程序取得之證據 ...
#85. 111年刑法及刑事訴訟法 [一般警察] - 第 17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尚需面臨民事、刑事之訟累,在結果上反而顯得失衡,亦難有抑制私人不法取證之效果。是偵查機關「違法」偵查蒐證與私人「不法」取證,乃完全不同之取證態樣,兩者所取得之 ...
私人取證之行為在刑事訴訟程序之效果為何 在 Re: [問題] 私人不法取證的證據能力? - 看板LAW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薛智仁教授有寫一篇文章,內容論述精彩可以參考。(刑事程序上私人取證之證據能力,
2014)
簡單來說,私人如果要參與刑事追訴,只有「刑事訴訟法88條逮捕現行犯」算是有明文規
定。
其他像是「私人和國家機關合作取證」(例如線民)或是「私人自行搜集犯罪證據」,法
皆無明文規定。
也就是說,私人取證到底合不合法?如果不合法,效果為何?立法者都沒有講。
如果是前面國家跟私人合作的情形,學說與實務皆會認為這時線民係「國家手足的延伸」
,
那麼該取證行為還是具有國家性,可以適用刑事訴訟法取證相關的規定。
(當然這種情形還可以討論到底是機會提供型、創造犯意型等等問題,不是這裡的重點,
就不多討論)。
回到「私人自行搜集犯罪證據」怎麼辦的問題。
如果按照歷來法院的見解,對於私人「違法」取證的效果:
1. 有認為應「一概排除證據能力[註1]」。
2. 也有認為可以「類推刑事訴訟法158條之4權衡[註2]」或是「類推刑事訴訟法156條
排除不具任意性[註3]的證據」。
3. 亦有認為,只有在私人取證行為「重大侵害人性尊嚴」時才能排除證據能力。
(私人「合法」取證當然就可以用,不用討論了,像是得對方同意後錄音、在無隱私期待
的大街上偷東西被拍照)
最高法院近期的見解看似採「類推158-4跟156」的方式;遵從「依附性證據使用禁止[註
4]」的法理,並承認「自主性證據使用禁止原則[註4]」的適用。
但薛智仁教授對此有所批評。教授覺得「依附性證據使用禁止」的規定,不能拿來用在私
人違法取證的情形。
因為憲法上給予人民的基本權,是個人拿來對抗國家的防禦武器,但是私人取證行為既然
不具備國家性,自然不生干預基本權的性質。不過最高法院承認「自主性證據使用禁止」
的概念,薛老師是肯定的。
老師覺得:
1. 私人刑求而得的自白或證詞,應適用自主性證據使用禁止原則。
(所以可以進一步討論有無對基本權造成過大侵害,基本上暴力手段取得的證據,都會排
除證據能力,可以參考具有我國內國法效力的ICCPR第7條跟歐洲人權公約!)
2. 如果是私人竊錄竊聽呢?
老師認為要去界定該取證行為對「祕密通訊自由」跟「隱私權核心領域」侵害的程度。侵
害高就不能用,侵害低就可以。
至於怎麼界定,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從內容導向,要視內容有無高度的「屬人性質」;第二種是從形式導向,老師舉
了兩個例子,分別是「隱密的自我對話」跟「與高度信賴關係之人的對話」,老師覺得這
兩個都涉及基本權所保護的核心領域,不容被侵害!
(這邊附上老師的帥話:「考量每個人都應有最後一吋可以不必懷疑害怕、自由分享感受
的空間,所以不論內容的性質,都應採形式導向來界定。」)
所以結論就是,私人「違法」取證時,若涉及暴力或詐欺等極易使證據內容不可靠(通常
是供述證據)的取證行為,就應該討論自主性證據使用禁止原則,若對基本權侵害巨大,
無證據能力;而私人偷錄音、偷錄影之類的違法取證,則要看取得的內容,有無涉及基本
權核心領域(有涉及則ㄧ樣不可使用)。
看到這邊,h大提出的那兩個問題,你覺得答案是什麼呢?
我4分割線
[註1]你問我什麼是證據能力?自己google!(注意美派德派用語上會有一點差異)
[註2]158-4就是鼎鼎大名的違法取證權衡法則(去看一下法條你就懂了!很好懂)
身為林鈺雄老師的信徒,還是要在這裡偷強調,158-4並非以權衡理論為依歸!而是ㄧ提
供各理論發展的平台!所以當然要用最讚的三階段審查基準說咯!
[註3]任意性,其實是用來判斷「供述證據(ex.自白)」證據能力的用語。刑訴法156
條1項說,被告之自白非出於強暴、脅迫、利誘、詐欺...或其他不正方法,且與事實相符
者,得為證據。可以知道,只有出於被告自由意志而為之自白,才具有「任意性」。
[註4]「依附性」和「自主性證據使用禁止」是什麼?
其實依附性使用禁止,指的就是,因爲證據依附於國家違法的取證行為,所以產生不能使
用的效果。自主性使用禁止,指的則是該證據本身如果使用,會對基本權侵害過大而且無
法通過比例原則,所以不能用。前者(依附性)像是未得搜索票就搜索到的手槍,因為搜
索行為違法所以手槍無證據能力(我知道還有很多無票搜索的例外>_<這裡不討論);後
者(自主性)像是在通姦罪(已除罪)開庭的時候大聲朗誦被告的「情慾日記」,因為對
被告隱私權侵害過大,所以不能用該證據。(為什麼要舉情慾日記的例子呢~因為幾乎每
本教科書都會舉這個例子,可能因為這是德國法上傳統的案例吧,總之很逗所以印象深刻
)
如果對刑事訴訟法有興趣,大推林鈺雄教授所寫的「刑事訴訟法實例解析」(最近改版了
)。頁數不多,但內容極精彩,而且跟國家考試和法研所考試高度正相關。(另外坊間參
考書也推Jango所寫的刑事訴訟法題型破解,筆者獲益良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切勿盡信。如因本文而遭受任何不利益,筆者不負責,如果有
錯誤,歡迎指教討論***
※ 引述《hawls (世間法是無常、苦和無我)》之銘言:
: 自己最近在研究這個問題(非法律科系)
: -
: 之前有則新聞....(原文吃光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611754120.A.39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