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女孩】(3)
(1)https://bit.ly/2WcpAsI
(2)https://bit.ly/3uj3KjW
「我意思是,素清才剛去世,我們昨天還穿著去殯儀館的西裝,儀式剛完你就離開,說要開始將這份劇本拍出來,這樣太突然了…」
「會很突然嗎?」唐老闆。
「當然啊,要不是我在舞台劇有相熟的團隊,一日時間哪有可能齊集所有工作人員,再加上這份劇本…任誰都會怕被詛咒牽連啊。」牛佬差點就把「現在找到女主角所有人都鬆一口氣因為詛咒只會應驗在女主角身上」這句話衝口而出。
「是這樣嗎…那真是謝謝你了。」唐老闆。
牛佬鼻孔擴張,生氣得耳朵幾乎像火車般噴出煙霧:「你明白嗎?!舞台劇不是你想像中這麼簡單!」
唐老闆錯愕了一下,眼神深邃地望向別處,似是回憶著往事,驀地露出淺笑:「素清說過,只要肯踏出第一步,老實地朝目標進發,不管走多少冤枉路,最終都會走到終點。」
牛佬是素清的哥哥,用去世妹妹的說話來說服他,自然沒法反駁。
牛佬重重嘆一口氣,便回到排練室,他明顯感覺到整個排練室的氣氛變了,大家都假裝忙著手頭上的工作,連最喜歡偷懶的小白都拿起道具使勁地擦拭乾淨。
終於,他找到令氣氛突變的源頭。
女主角林嘉善回來了。
*(下一頁)*
從小時候我就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會特別幸福,亦相對地有些人會特別不幸,我彷彿像個「厄運病源體」一樣,以我為中心點不斷將厄運擴散開去,感染著周遭的人。
我的父母第一個受到感染,在我很小時候就意外去世了。父母的兩個家庭召開了家庭會議,討論應該由誰來接受我的撫養權,我坐在一旁聽著他們將我推來推去,這邊說經濟狀況負擔不了,那邊說已經有兩個子女照顧不來。
如果沒人接收,我就會被送往孤兒院,大家如此煩惱,只是因為過不了良心責備,但他們的眼神很明確地告訴我,我是個麻煩的存在。
經過一番討論,最後由我母親的姊姊收留我,直至成年為止。在阿姨家裏生活,他們幾乎完全當我不存在,起居飲食我都由自己打理,當我們共處一個空間,他們便只會用眼神來談話,我非常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整天躲在房間裏,當我在房間裏,才會聽到他們輕聲交談。
所以,如果我想得到幸福,就得靠自己「幻想」出來。
我的房間本來是一間雜物房,搬走幾件大型傢俱後,勉強騰出空間讓我生活,可能在阿姨眼中,我就跟雜物沒有兩樣。
在這個狹隘幽暗的空間,我可以盡情幻想出玩伴、朋友、甚至家人。在我的幻想世界裏,我的父母永遠不會死,也會永遠愛我。
這些幻想出來的小伙伴,陪伴我渡過艱苦的日子,在我成年的那一天,我便搬了出來自住,阿姨也沒想到我會這麼乾脆。長期幻想,逃避現實的後遺症是,我的思維漸漸傾向幻想的那一邊,現實對我來說只是痛苦的根源。
亦因為我將幻想出來的角色看成真實,令我的生活造成不便,我看過幾個精神科醫生,但他們都不明白…
我只想分辦出「真實」和「幻想」,而不是讓幻想消失。所以,我不久就放棄吃醫生開給我的藥物了。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分不清楚幻想與現實,還是不願意接受現實。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遇到一個演戲老師,他一眼就看上我有演戲天分,還不斷死纏爛打說一定要我試試看。
我並不討厭他,但當我跟他坦白說自己有「那個病」的事,希望他可以放過我,遠離所有人才是我這個厄運噴水池應該做的事。
「哈哈!有什麼關係!最好的演技就是沒有在演戲!因為你完全投入角色了!」
結果,我得到了更多演出的機會。老師是個有婦之夫,在外國有一個芭蕾舞老師的妻子,還生了一個可愛的胖寶寶。
每次老師展示女兒的照片,他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我總是將自己投射在他女兒身上,如果我是老師的女兒,那有多好。我對老師有著特別的感情,但我很清楚,這並不是愛情,也許只是渴望父母的愛。
有一次我終於禁不住脫口而出:「老師,我想見見妳的女兒,可以嗎?」
「這…不太好吧,哈哈,她啊~害怕陌生人。」
我提出要求時,我注意到老師表情微妙的變化,他害怕我會傷害他的女兒。
那次之後,老師便漸漸疏遠我,我「那個病」亦開始發作,將我與老師的關係在一夜之間徹底搞垮了。
「嘉善啊…妳…突然出現在我家門,這不太好。」老師。
「老師不是說過,可以隨時找你嗎?」
「但…妳會嚇怕我的家人。」
「我很可怕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一直對老師有特別的感覺,但我知道不是愛情,也沒有拆散你們家庭的意思,但最近,我終於找到原因了。」我熱切地說,彷彿小孩終於找到謎題的答案一樣。
「什麼原因?」老師冷冷地回答,不時回頭望向屋內。
「我找到一個師傅,他能幫人看前世今生,他說我的前世有一個未婚夫,但因為當年正值戰爭不斷的年代,我們才被逼分開…」
老師重重嘆一口氣:「這全都是妳幻想出來的吧?」
「不!那是真的!老師就是我前世的…」說到一半,老師打斷了我。
「嘉善,我不介意妳有妄想症,但有時候,妳該醒醒了,分清什麼是幻想,什麼是真實。」
說畢,老師便返回屋內,之前也沒再接聽我電話。
我不斷回想,到底我有沒有找到那個師傅,他是真實存在的嗎?連我自己也沒法給予一個肯定的答案…
(待續)
2000 like達標 故事繼續~!!
《HElllO》原著小說,10月22日同步出貨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映初圖書館」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艾庭 內容簡介: ◎十年磨一劍,用十年的生命時光寫下直入人心的初試啼聲之作,今夏倍受矚目的新銳無冕作家。 ◎十個章節,九個角色,獨特的敘事方式,編織出跨越世代的動人故事。 ◎與同類型的《流》放在一起,擁有絲毫不遜色的故事張力! 我們渴...
禁不住意思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702)
確立左傾價值觀
1948年來香港在培正讀了兩年後,父親1950年讓我轉校到中共領導的愛國學校香島中學。記得剛踏足這學校時,真是耳目一新,與在培正時同學間的嬉鬧、冷漠、孤單完全不同,這裡的同學老師的親切友愛,就像大家庭一樣。在那裡四年,是我青少年成長和確立左傾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關鍵時期。老師真心相信「只有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可以救中國」,這信念推動他們的教學熱誠,而整個校風就洋溢互愛互助精神。我認識了許多好同學,包括後來成為妻子的梁麗儀。
那時的左派機構,在香港居次等地位。愛國學校的老師薪資低,畢業生的社會出路狹窄,而且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在這樣的機構工作、學習,所依恃的就是政治信念。
儘管教育的目的,是要學生「愛社會主義祖國」,但不是用硬銷的、不可違背的「洗腦」方式,而是循循善誘,老師和「幫助」你的同學都真誠相信他們說的一切,他們是希望你也「覺醒」「進步」,走上他們認為的光明大道。
當時閱讀的幾本書,對我政治信念的形成,起了關鍵作用。
一本是我早前提及的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顯淺、生動,通俗的語言,通過許多具體故事和形象來講唯物論、辯證法、社會發展規律等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大道理,我讀時十四五歲,讀後認為自己已經認識了這些哲學道理。艾思奇,原名李生萱,筆名是愛(艾)、馬克思(思)、伊理奇·列寧(奇)的意思。《大眾哲學》1934年至1935年在《讀書生活》半月刊連載,1936年出版單行本。從抗戰到中共建政的整個時期,在宣傳中共的思想意識上起了很大推動作用,許多年輕人不會看馬列的原著譯本,只看《大眾哲學》就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真理,並以此成為他們的思想武器,引導他們走上追隨中共革命的道路。在國共鬥爭中,國民黨有學問的人很多,但沒有人以通俗語言、通過講哲學的方式寫出這樣的書。國民黨的對策是將此書列為禁書。現在看來,《大眾哲學》根本不是哲學,而是政治宣傳,是為達到當時中共的政治目的而寫的。
一本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寫的《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英文本在1937年出版。中譯本有許多名稱,為了逃避國府的查禁,用得最多的書名是《西行漫記》。我少年時購入的版本,書名是《長征25000里》,是1938年出版,1949年重印的版本。美國記者斯諾,在1936年通過一些人的介紹、聯絡,進入中共西北根據地延安,進行了三四個月的採訪後,寫成這本巨著。通過對毛澤東和中共高級領導人周恩來、彭德懷、朱德等的採訪,生動地講述了中共紅軍在國民黨圍剿中大逃亡的「25000里長征」,建立西北根據地的「民主政府」的面貌,其中最突出和生動的,是由毛澤東自述的「一個共產黨員的來歷」。後世有關毛澤東早年的成長和活動的資料,許多都來自這裡。
斯諾不是共產黨的信徒,他以自由記者的身份,帶著當時無法理解的關於革命、紅色政權、蘇區的文化政治經濟、共產黨人的信仰等疑問,如實報道他的所見所聞。在當時來說,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以至全世界,都彷彿撥開了中共的神秘面紗,展現了斯諾筆下的中國共產黨的面貌。這本書迅速被譯成多國文字,並由暢銷書而成為經典著作。在中國廣大地區,影響力尤其驚人。當時許多年輕人都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而奔赴紅色根據地,或直接間接為中共奪取政權效力。
在中共建政之初,我讀到這本書,也禁不住對中共革命者為建立新中國的努力無限敬佩,亦嚮往這種革命生涯。
斯諾所寫,是不是中共紅色根據地的真貌?毛澤東和其他幾位領導人的事跡是否真實?
我想到的是,在美國作家Barbara W. Tuchman所寫的《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一書中,記載了抗戰期間,有幾位記者訪問延安回到重慶,向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讚揚共產黨人廉潔奉公、富於理想和獻身精神。宋美齡感觸良深,默默地凝視長江幾分鐘後回身,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們講的有關他們的話是真的,那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有嘗到權力的真正滋味。」
已經嘗到權力滋味的蔣夫人這句睿智而感傷的話,可惜當時沒有被傳播。而在斯諾訪問延安後幾年,紅色政權在西北較為穩固,就開展了鬥爭運動,而我那16歲的小姑姐也在那次的所謂「搶救運動」中被批鬥,並抑鬱而死。
在中共建政後,好長的一段時間,這本當年鼓舞了無數青年投奔延安的《西行漫記》,居然沒有再重版,後來重版也只是因應斯諾再訪華而作「內部發行」。我對此未有深究,但相信必有中共認為不適宜在掌權後公諸於眾的原因。中共的政策此一時彼一時,沒有真正要堅持的理念,一切都以有利於掌權者權力為依歸。
《大眾哲學》和《西行漫記》兩本書,對中共在國共鬥爭中佔取社會意識的上風,大有幫助。
對我年輕時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影響另一本書,是一本蘇聯小說。下一篇再談。(31)
圖1,中學一次郊遊與同學們合照,後排左一是我,前蹲者右一是梁麗儀。
圖2,1938年初版、1949年重印的《長征25000里》(西行漫記)。
禁不住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公講鬼】《十年未晚》(6)
==下半部分有繁中華語版==
(1)https://bit.ly/3g8i0oT
(2)https://bit.ly/3pySM7G
(3)https://bit.ly/3v2RUJx
(4)https://bit.ly/3zk9tIl
(5)https://bit.ly/3vvpbNI
當遇上家寶,阿公先瞭解整個人物關係圖,動機亦好自然咁浮上水面,更加能夠確定阿公嘅推測係正確嘅,潘叔唔知喺邊度學識半桶水嘅道術,能夠見到小鬼,喺鬼屋畫符咒,將周圍嘅小鬼養喺鬼屋入面,等待復仇嘅一日來臨。
家寶、婷婷、小鈞三個小朋友一齊嚟到荔園,絕對唔可能係巧合,而係潘叔嘅精心安排。
佢哋嘅父母,家寶父親李卓榮、婷婷父親周凱明同埋小鈞嘅母親王敏,三人從中學就係好朋友,讀同一班,有共同嘅喜好,亦都有共同嘅欺凌對象--潘叔。
畢業後,佢哋仲有聯絡,一齊讀大學,工作上亦有互相扶持,偶爾出嚟聚餐會,會一邊飲酒一邊傾返中學時嘅往事,每次講到欺負潘叔嘅時候,三個總係笑到臉紅耳赤,彎腰飆淚。
呢啲青春往事,每次諗返起都係咁好笑。笑到夠喇,就摸住酒杯感嘆:「真係歡樂燦爛嘅青春啊~」
然而,對於潘叔嚟講,中學發生嘅事就只有絕望,多年嚟好似夢魘咁纏繞住佢。
學校有一隻狗,叫阿財。係校工養嘅,用嚟防止有賊走入學校。
某一日,周凱明咁啱見到阿財喺學校門口大便,佢就用膠袋將新鮮得冒煙嘅糞便裝起,然後偷偷丟入潘叔嘅書包入面。
「老師!阿潘個書包好臭,我懷疑佢帶違禁品。」上堂嗰陣,周凱明以宏亮嘅聲線報告老師,令本來昏昏欲睡嘅同學都精神抖擻起嚟,視線全部集中晒喺阿潘個書包度。
佢哋知道,今次有好戲睇喇。而老師用狐疑嘅眼神望住阿潘。
「我、我無啊!」阿潘一臉茫然。
「或者會唔會係…佢嘅午餐呢?聽講阿潘有食屎癖好。」李卓榮附和,班上開始傳出竊笑聲。
阿潘心知不妙,結果老師打開佢個書包,課室頓時臭氣衝天,食屎潘呢個名就喺嗰 日得返嚟。
當然喇,欺凌少不了暴力毆打,有一次,李卓榮雙手拎住張椅子,跳起再坐落阿潘身上,佢宛如灰熊一樣嘅身軀,將阿潘嘅盆骨當場壓碎。
阿潘痛到瞓喺地下慘叫,咁啱落課鐘響起,全班同學都離開課室,無一個人理佢。最後,係佢咬緊牙關,自己企起身行去醫院,結果仲要住院一個月。
出院後,阿潘唔敢再返學校,但又唔敢同父母說明狀況。只好每日假扮上學,喺附近嘅餐廳等到放學先返屋企。終於學校接受唔到阿潘長期缺席,將佢踢出校。
以中途退學嘅學歷,當然搵唔到舒舒服服嘅工作。盆骨有永久後遺症,就連體力勞動嘅工作都做唔掂。
幸好,阿潘搵到一間酒樓做服務生,仲喺嗰度結識咗而家嘅老婆,生咗瑋晴呢個寶貝女。
但佢嘅生活並無因此而擺脫惡夢重回正軌,十年後嘅某一天,不唔知係邊個同學,竟巧合地揀咗佢工作嘅酒樓舉辦舊同學聚會。
當晚,王敏發現到佢,於是欺凌嘅遊戲又開始喇。佢畀咗雙倍價錢酒樓經理,要求潘叔成晚淨係幫佢哋斟酒。
當潘叔行入包廂,就見到一堆熟悉嘅臉孔,熟悉嘅笑容,熟悉嘅蔑視眼神。
所有同學都長大咗,佢哋都著住成熟嘅西裝,一副事業有成嘅樣,但佢哋嘅行徑一啲都沒變。
嗰晚,因為潘叔呢個「餘慶節目」大家都玩得非常盡興。從佢哋嘅談話內容得知,三人都已經結咗婚,有一個幸福美滿嘅家庭。
潘叔體內嘅怨憤幾乎忍唔住要爆發出嚟,連呼吸都會呼出黑色嘅煙霧。呢班惡魔,將佢嘅人生搞成咁,憑咩可以有咁幸福嘅人生?!
潘叔唔敢話自己係好人,但佢哋肯定就係「惡」,惡有惡報,唔通只係呃小朋友嘅大話?
散席後,其中一個已經唔記得叫咩名嘅同學,覺得畢竟係同學一場,咁樣做太無禮貌,特意封咗大利是同卡片畀潘叔,話以後有咩需要幫忙,可以搵佢。
當係贖罪劵啊?潘叔嗤之以鼻,將卡片丟埋一邊,直至幾年之後,佢搵到一份荔園嘅清潔工。某一日,公司可能想吸引更多客人嚟樂園玩,將一大疊免費玩機動遊戲嘅優惠劵派畀員工。
潘叔無將呢疊優惠券送畀佢個女瑋晴,反而搵返張卡片,聯絡個舊同學,拜託佢將優惠券不動聲色咁送畀李卓榮、周凱明和王敏。
然後,潘叔就每日都期望住佢哋嘅光臨。
佢哋個仔女嘅光臨。
2000 like 、200 share有下集!
《阿公講鬼4:魑魅》預售開始!
7月出貨!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VljXG4gAA
*********
**繁中華語版**
*********
當遇上家寶阿公才瞭解整個人物關係圖,動機也很自然地浮上水面了,更能確定阿公的推測是正確的,潘叔不知從哪裏學來的半桶水道術,能夠看到小鬼,在鬼屋畫上符咒,將周圍的小鬼養在鬼屋內,等待復仇之日。
家寶、婷婷、小鈞三個小孩一同來到荔園,絕對不可能是巧合,而是潘叔的精心安排。
他們的父母,家寶父親李卓榮、婷婷父親周凱明和小鈞的母親王敏,三人從中學就是好朋友,讀同一班,有共同的喜好,也有共同的欺凌對象--潘叔。
畢業後,他們依舊有聯絡,一起念大學,工作上也互相扶持,偶爾出來聚餐會,會一邊喝酒一邊聊到中學時的往事,每次說到欺負潘叔的部分,三人總是笑得臉紅耳赤,彎腰飆淚。
這些往事,每次回想起都這麼好笑。笑到夠了,便摸著酒杯,舒一口氣說:「真是歡樂燦爛的青春啊~」
然而,對於潘叔來說,中學發生的事就只有絕望,多年來像夢魘一樣纏繞著他。
學校有一隻狗,叫阿財。是校工養的,用來防止學校有小偷。
某天,周凱明剛好看到阿財在學校門口大便,他便用膠袋將新鮮得冒煙的糞便裝起來,然後偷偷丟進潘叔的書包內。
「老師!阿潘的書包好臭,我懷疑有違禁品。」上課時,周凱明以宏亮的聲線報告老師,讓本來昏昏欲睡的全班同學都精神抖擻起來,視線全集中在阿潘的書包。
他們知道,有好戲看了。老師用狐疑的眼神看著阿潘。
「我、我沒有啊!」阿潘一臉茫然。
「或許是…他的午餐?聽說阿潘有吃屎癖好。」李卓榮附和,班上開始傳出竊笑聲。
阿潘心知不妙,結果老師打開他的書包,課室頓時臭氣衝天,吃屎潘這個名字就在那天得來。
當然了,欺凌少不了暴力毆打,有一次,李卓榮雙手拿著椅子,跳起再坐在阿潘身上,他宛如灰熊一樣的身軀,把阿潘的盆骨當場壓碎。
阿潘痛得在地上滾動慘叫,剛好下課鐘響起,全班都離開課室,沒有一個人理他。最後,是他咬緊牙關,自己站起來去醫院,結果還要住院一個月。
出院後,阿潘再也不敢返回學校,但又不敢跟父母說明狀況。只好每天假裝上學,在附近的餐廳待到放學。終於學校受不了阿潘長期缺席,將他踢出校。
以他中途退學的學歷找不到舒舒服服的工作。盆骨有永久後遺症,就連體力勞動的工作也不行。
幸好,阿潘找到一間酒樓當服務生,還在那裏結識了現在的老婆,生下瑋晴這個寶貝女兒。
但他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擺脫惡夢重回正軌,十年後的某一天,不知是哪個同學,竟巧合地選了他工作的酒樓辦舊同學聚會。
當晚,王敏發現了他,於是欺凌的遊戲又開始了。她給酒樓經理付了雙倍價錢,要求潘叔一整晚幫他們斟酒。
當潘叔走進包廂,便看到一堆熟悉的臉孔,熟悉的笑容,熟悉的蔑視眼神。
所有同學都長大了,他們穿上成熟的西裝,一副事業有成的樣子,可是他們的行徑一點也沒變。
那晚,因為潘叔這個「餘慶節目」大家都玩得非常盡興。從他們的談話內容得知,三人都已經結了婚,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潘叔體內的怨憤幾乎禁不住要爆發出來,連呼吸都會呼出黑色的煙霧。這群惡魔,把他的人生搞垮了,憑什麼可以有這麼幸福的人生?!
潘叔不敢說自己是好人,但他們肯定是「惡」,惡有惡報,難道是假的嗎?
散席後,其中一個已經忘記名字的同學,覺得畢竟是同學一場,這樣做很不好意思,特意給潘叔一封大利是和卡片,說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可以找他。
贖罪劵嗎?潘叔嗤之以鼻將卡片丟到一旁,直至幾年之後,他找到一份荔園的清潔工。某天,公司可能想吸引更多客人前來,把一大疊免費玩機動遊戲的優惠劵派給各員工。
潘叔並沒有將這疊優惠券送給他的女兒瑋晴,反而找回那張卡片,聯絡那個同學,拜託他將優惠券不動聲色交給李卓榮、周凱明和王敏。
然後,潘叔就每日期望著他們的光臨。
他們子女的光臨。
(待續)
2000 like 、200 share有下集!
禁不住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映初圖書館」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吳艾庭
內容簡介:
◎十年磨一劍,用十年的生命時光寫下直入人心的初試啼聲之作,今夏倍受矚目的新銳無冕作家。
◎十個章節,九個角色,獨特的敘事方式,編織出跨越世代的動人故事。
◎與同類型的《流》放在一起,擁有絲毫不遜色的故事張力!
我們渴望未來,沉湎過去,
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之間,
被現實逼迫做出抉擇。
泊一
「贈與映初圖書館予陳小銳……。」
我打開父親鎖在生鏽信箱裡的遺書,發現父親將名下一座荒廢封存二十幾年的「映初圖書館」指定贈與一位自己完全陌生的女孩,於是我在阿水伯的引導下鑿開圖書館的密室,試圖從父親遺留在裡頭的信件、日記中找出關於女孩的蛛絲馬跡……當我看著一張背面寫著「小銳,泊一,一九八七年。」的兒時舊照片時,才發現好像有些埋藏在深處卻未曾遺忘的記憶在我腦中漸漸甦醒……於是我寄出了一張又一張的邀請函。
小銳
「將過去,還給擁有它的人。」
最初收到時,看到上面寫著「時空膠囊邀請函」,我以為是廣告手法,可是看到裡頭的舊照片,卻發現小時候的自己竟然在上面,所以我按照邀請函的資訊前往映初圖書館一探究竟,那裡有個人說他叫泊一,說要聘請我當館長,說是他父親的遺願,還說我的Bachan跟他父親是好朋友,可是他說的我全都聽不懂……Bachan已經不在了,瑪爾得也失蹤了,這世上愛我的人都離我而去,胡安,你也是。
Bachan
「小銳,Bachan走了,妳要好好照顧自己……。」
我給小銳留了遺言,把我這輩子隱瞞她的事情都寫下來,想讓她知道,Bachan最疼愛的是她,最放不下的也是她。我不太清楚那個男孩叫什麼名字?可是我知道他一定是個很不錯的人,才會讓我聰明的乖孫女這樣喜歡,可是我很不忍心,常常看著她為了他累到莫名其妙昏倒,每次看她這樣受罪,我心裡就很難受……所以我為她做了一些安排,也去見了江教授最後一面,把這些年來埋藏在心底的話都告訴他,不想帶著這些祕密一起進棺材。我希望最後跟她說這些,能讓她原諒她的阿姨,我的女兒地心。
陳地心
「別想了,誰沒有過去。」
那天艾娜對我這麼說,我沒想過會再見到她,就像我沒想過映初圖書館會死而復生,所以我跟方哥把那張邀請函給擱下了。我痛恨過去,因為那造就了現在痛苦不堪的我,可是當我再次見到艾娜,我禁不住想起自己與她初次相遇時,那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自己。但我永遠不可能回到那個時候,只要小銳還在,這輩子我只能不斷憎恨別人,也憎恨自己,所以我告訴她,妳不適合和瑪爾得那樣的女孩子交朋友。
瑪爾得
「妳說,什麼樣的母親會背叛自己的女兒?」
小鋭問我的時候,我說,「很多母親都會背叛自己的孩子的。」沒錯,我的母親艾娜,她背叛了我,我和她的關係因為一個身上流著中國北方血液的男孩小金而決裂。我痛恨她的滿口謊言,看到他們,我就快要不能呼吸,所以我必須逃跑,越遠越好。小銳對不起,我只能先離開妳,我需要找到我的爸爸,還有另一個我。
小金
「有些人,冒險一次就毀了一輩子,你不是瑪爾得人生該出現的角色……。」
一開始我不太懂艾娜對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可是當她激起了我另外一種慾望時,我開始懂了。分開那一天,我用最惡毒的話,狠狠地侮辱貶低瑪爾得,然後看著她崩潰、跪在地上大哭,向我道歉乞求原諒。她是真的愛我嗎?我不知道。在艾娜的公司上班,跟著她四處旅行,開展了我的眼界,我依戀她,不同於瑪爾得,她讓我學會了及時行樂。
艾娜
「媽咪妳知道,人是很孤單的……。」
和瑪爾得在一起大約有一半的時間,我不得不承認,我討厭自己的孩子。我年輕犯下的錯,唯有自己扛下,也因此一直活在懊悔裡,因為我在那個年代把愛情和人生的自由畫上等號,所以只能是個悲劇人物。幾年下來,我從未原諒自己對父母親的背叛,竭盡心力地與爸重建江山,想以瑪爾得向爸證明,我這輩子或許不是個成功的女兒,但會是個成功的母親。可諷刺的是,瑪爾得說得沒錯,我是個失敗的母親,我背叛了她。
雪倫媽
「妳不要碰我!」
到頭來,我和琳達一樣,都是用熱臉去貼她的冷屁股。小銳的怒吼,讓我想起她離開公司那天,最後對我說,「謝謝雪倫媽。」然後便走出辦公室,急忙從後門消失了。那一刻我發現,我對她的這份感情,原來在小銳心中,也不過是按下一個刪除鍵就消失了。我一直對初次見面時自己那句「我不相信七年級生說的話」耿耿於懷,或許我欠她一個道歉,才讓她對我有所誤解,即便現在這樣令人心疼的告別時刻,她也還是無法相信我們。
胡安
「我發誓我死前都不會離開妳的,傻瓜。」
我在小銳去西班牙留學前這樣對她說,我告訴她我會等她回來,可是我真希望她可以不要走,不要浪費我們可以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因為我們最寶貴最無價的,就是時間。小銳對我一無所知,她為什麼和我在一起我也不知道,遇到她我第一次知道,愛一個人,這麼困難。我還沒聽到她說她愛我,也還沒看到她寫的第一個故事,可是我沒時間了。
作者簡介:
吳艾庭,出生成長於1980年代的台灣台北,在紐西蘭、美國、西班牙留下追求外語的足跡,最後於英國倫敦大學取得大眾傳播碩士學位。畢業後返回城市偏郊,開發英文創意教育,2010年移居他鄉,開始在書寫的國度裡創作故事,目前居住於新加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gITe9L9p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