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香港 港事大排檔】全球十大古怪節日其實不古怪—長洲太平清醮
(精彩節目內容 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30/id/124237
「建醮、做醮」對台灣民眾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民間傳統祭典,無論是慶成、祈福、消災或超度,每逢大型醮典期間總是全鄉總動員,熱鬧非凡!而在香港的離島長洲,每年農曆4月也都會舉行「太平清醮」,不僅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 #全球十大古怪節日 」,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到訪。
其實,已有一、兩百年歷史的長洲 #太平清醮 一點兒也不古怪,它的起源與「驅除瘟疫」有關。而隨著時代推進,太平清醮後來又增添了新的元素—「飄色巡遊」及「包山嘉年華」,近年反倒成為節慶亮點。
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即將在下週登場,為了防疫、避免群聚,今年和去年一樣取消了飄色與搶包山活動,不過為了承襲驅除瘟疫的傳統,仍維持各項祭祀科儀、神功戲演出以及派發「平安包」等習俗,而原本高15.5米的3座大包山也縮水成4.6米。
無論如何,太平清醮承載著長洲居民的共同記憶,它不僅凝聚了鄉里社區的向心力,隨著各種宗教儀式與相關活動的舉行,許多精湛的傳統技藝也隨之保存下來,成為文化保育的助力;而在疫情仍然嚴峻的當下,太平清醮更發揮了「驅瘟逐疫,保境安民」、安定人心的力量!
想更了解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太平清醮儀式如何進行、什麼是「飄色巡遊」?本集節目專訪香港文化組織「程尋香港」聯席創辦人之一、歷史研究者 #溫佐治 老師一起來分享!
#黃美寧 #每周五下午三點首播 #港事大排檔 #溫佐治 #太平清醮
「這樣看香港」節目電子信箱:nin@rti.org.tw 或 hk@rti.org.tw
更多精彩節目可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節目名稱「這樣看香港」收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燒街衣習俗你又知幾多?拆解七月鬼節神功戲擺位!(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神功戲習俗」的推薦目錄:
神功戲習俗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重溫昔日盂蘭】潮式酬神糕點 件件精美如藝術品
今年缺欠盛大盂蘭勝會,人神無法同樂。看不了氣氛熱鬧的神功戲,欣賞不了紮作與潮繡之美,同時,失去認識潮式祭神糕點的機會。餅、糖、糕、包等,色彩鮮艷而形狀特別,每樣都是傳承潮人文化的藝術品。然傳統潮州製餅業日漸式微,餅家多退而求其次,以機械取代人手製作。
全文:https://bit.ly/3jnyxFp
七月盂蘭節,常見五穀和農產品造成的祭祀食品,常用花生做材料,因酬神要拜齋,雞豬等等「五牲」亦用花生糖製成。「就像酒一樣,不同年份的花生,水分不同,製作方法和溫度也有所調整。」潮州人愛吃花生,選花生亦有一番學問。他們將花生稱作豆仁,用模子製成豆仁團,寓意團結、團圓,祈求豐衣足食。
每年盂蘭勝會,花費不菲以準備祭神的食品,多的達十餘萬,少的亦有兩、三萬,放在台上的糖果餅食,已是不變的傳統習俗。據一些潮籍人士說,幾十年來酬神糕點的味道幾乎沒有改變,但很少人會像過去一樣、酬神後分給小孩子吃,事後都成了擺設品,求個吉利。
#盂蘭節 #盂蘭勝會 #香港 #非物質文化遺產 #紮作 #竹棚 #神功戲 #平安米 #傳統 #傳承 #民間習俗 #農曆七月 #鬼節 #我就是我
- - -
延伸閱讀:
神功戲「破台」儀式需禁語 戲棚有公雞坐鎮
https://bit.ly/2EyLX2p
派平安米為香港盂蘭獨有
https://bit.ly/3hzAw9c
坊眾有情義 但當局嚴密監控令習俗頻危
https://bit.ly/3lnqbQ3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神功戲習俗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溫昔日盂蘭】紮作與潮綉藝術 盂蘭祭品有經有典
猶記得某晚神功戲,戲班在登場前,播放了一首現代曲《水手》,在吵雜的鑼鼓聲中,隱約聽到:「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驕傲無知的現代人不知道珍惜,那一片被文明糟踏過的海洋和天地⋯⋯」而疫情下的盂蘭勝會,不是取消,便是儀式與規模驟減,冷情不如從前。
全文:https://bit.ly/3jnyxFp
盂蘭勝會中,用於酬神祭鬼的紙紮是典故的化身,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震懾鬼魂、維持陰間秩序以分衣施食,勝會必有「鬼王」坐陣。紮不同大小「鬼王」時,務求傳神,故臉部比例最難處理。另有大紙馬、仙鶴、金童玉女等紙紮祭品,全靠紙紮師傳不分晝夜,用好畫功好剪好趕工,才能確保各個儀式順順利利。
紮作以外,不得不提潮人盂蘭文化裏的優雅刺繡。刺繡上一般掛滿佛、菩薩及護法,圖案花樣融合潮州木雕、潮彩、潮州木偶等民間工藝,豐滿浮突有起伏。繡線用金線、銀線、絨線混合針繡,產生絢麗色彩。神壇裝飾的豐富和用心,儼然一場潮州民俗工藝展。
苦無年輕人傳承這民俗節日,卻是多個盂蘭勝會籌辦者的憂慮。四周摩登大樓高聳,眼前是不搭調的華麗竹棚,以及色彩豔麗奪目的紙紮、潮綉,只聽交錯的時代齒輪,咔嚓咔嚓。
#盂蘭節 #盂蘭勝會 #香港 #非物質文化遺產 #紮作 #潮繡 #竹棚 #神功戲 #平安米 #傳統 #傳承 #民間習俗 #農曆七月 #鬼節 #我就是我
- - -
延伸閱讀:
神功戲「破台」儀式需禁語 戲棚有公雞坐鎮
https://bit.ly/2EyLX2p
派平安米為香港盂蘭獨有
https://bit.ly/3hzAw9c
坊眾有情義 但當局嚴密監控令習俗頻危
https://bit.ly/3lnqbQ3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神功戲習俗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燒街衣習俗你又知幾多?拆解七月鬼節神功戲擺位!(靈凶翻騰半夜講呢啲 D100)
神功戲習俗 在 香港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14, 神功戲已3年沒有舉辦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香港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14, 神功戲已3年沒有舉辦- 盂蘭節只剩下街頭拜祭 ! ... <看更多>
神功戲習俗 在 長洲太平清醮第二組: 神功戲儀式流程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神功戲 儀式流程. 1.請神: 一般規定戲棚的位置在神廟的對面,讓菩薩可觀看戲曲演出。 2.拜先人: 倘若開戲當地有戲行子弟的靈位或墳墓,便需進行這儀式。 3. ... <看更多>
神功戲習俗 在 傳統文化| 神功戲的由來,習俗及禁忌| 知識井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歡迎收看今集《知識井》,今集是介紹 神功戲 的由來, 習俗 及禁忌。 如有任何意見, ... 神功戲 #粵劇#華光先師#太平清醮#盂蘭勝會#傳統 習俗 #戲棚#知識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