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的是,蔡政府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要打假訊息,聲稱是中共在進行認知戰撕裂台灣社會,但這些假訊息如果不是指揮中心開記者會宣布,全台絕大多數民眾完全不知所云,無人分享少人跟讚,結果鬧這麼大一齣,竟是綠營網路寫手甚至是黨工反串製造,再由綠營立委及網紅寫手擴大散播,如此形成中共認知作戰的綠色供應鏈,根本是民主之恥,胡搞中央共認知戰,自毀長城的民進黨蔡政府,最好算一算,「狼來了」還要喊幾次才過癮。>
政治做為一門騙術,還是有底線的,不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搭配親綠寫手的「反串文」,自導自演所謂「中共認知戰」,引爆網路炸雷,不能不重新衡量民進黨的政治道德底線。網路文串文不是新鮮事,但這起事件是比行政院前發言人丁怡銘上班時間梗圖駡在野黨(違反行政中立)更嚴重的政治醜聞。
正因為府院黨與指揮中心如此慎重其事,大張旗鼓,「反串文」事件才會鬧到不可收拾,原因很簡單,當立委王定宇言之鑿鑿指控PTT已經中共網軍佔領,主張以國安法嚴辦,其威脅已經不只是可能涉及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單一帳號的貼文,而是涉及碰觸國安三法的整個網站存亡, 依據國安法影響國家安全者,「得重罰7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罰金最高一億元。」這既要奪人自由,還讓人傾家蕩產,鄉民豈能不群起「維權」?
「鄉民的正義」讓真相十二小時逆轉,搞了半天,PTT裡鼓吹移除「疾管家」的「中共同路人」,正是民進黨的自己人─老師是不分區立委范雲、前老闆是民進黨高雄市長陳其邁、老婆任職民進黨網路部─就是網軍司令部…;事發後,當事人承認立場親民進黨,做了自以為有趣的「反串」,但和老婆工作無關,也沒拿民進黨的錢,基本上,就是表白非拿錢辦事的「網軍」;利用他(或相互利用)的王定宇,輕描淡寫甩鍋,「用反串來凸顯問題,確實不可取,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爛攤子丟給寫手,不干他的事,就像租屋緋聞事件爆出,也不干他的事一般;民進黨則說他非黨工,不受僱於民進黨,但認為他的「反串」是提醒而非號召刪除(疾管家),民進黨不具名高層也說該追究是「始作俑者」,換言之,他不是指揮中心該辦的人,却是府院黨或所謂「高層」要保護的人,那不能不問,民進黨想法辦的是誰?
府院黨舖天蓋地的「中共認知作戰」,却成了羅織入民於罪的網羅,年輕世代寫手却成了以恐嚇鞏固權力者安全感的幫兇,完全無視此舉已經逾越底線─不只是政治道德的底線,而是人品的底線,難怪前立委郭正亮會氣到大駡「蟑螂窩」,這是繼「黑道入黨」之後,又一件民進黨過去幹不來的事;這不是網軍「反串帳號」被爆的第一樁,誰還記得被民進黨網軍逼死的外交官蘇啓誠?民進黨可曾有一絲絲愧悔?民進黨讓年輕人只知權術,而且是低劣的權術,道德認知全崩壞,連基本的人品與政治道德都給不了,蔡英文如何侈談給年輕人一個更好的國家?
風評:蟑螂也有國家隊?民進黨自產自銷的「認知戰」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04345
#民進黨 #國家隊 #親綠寫手 #反串文 #認知戰 #PTT #網軍 #國安法 #王定宇 #中共同路人 #自己人 #范雲 #陳其邁 #民進黨網路部 #親民進黨 #疾管家 #民進黨網軍 #蘇啓誠 #愚民 #假訊息 #綠營立委 #網紅寫手 #黨工反串 #蟑螂窩 #國家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簡單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傳統好味【蒜香鹹蛋炒米粉】鹹香濃郁、蓬鬆Q彈,讓你上癮不停筷! 「如何簡單掌握鹹香的鹹蛋黃呢?」 「想知道金沙與米粉組合的料理!」 歡迎來到我們的「金沙料理」時間 今天我們要用什麼主題 來做廣受大眾好評的「金沙料理」呢? 就是米粉啦~好啦不管什麼組合, 金沙料理都不會讓你失望! 但今天只教你炒這道「...
「社 群 成 癮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Mr.K 領先時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心得] 兩本書讓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養成新習慣-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問卦] 有沒有社群媒體成癮的八卦-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問卦] 有沒有社群媒體成癮的八卦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社群焦慮斷捨離:30日不碰臉書與IG!我的戒斷實驗報告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偶像崇拜與網路社群成員行為之影響關係 以PTT+SuperJunior ...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社群績效行銷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ig搜尋紀錄自己不見-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台灣好玩景點推薦- 焦慮症吃藥pt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台灣好玩景點推薦- 焦慮症吃藥ptt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問卷] 網路社群軟體及成癮性之相關研究- 看板Q_ary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大佳婦產科ptt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解構台灣最大網路社群批踢踢(PTT) - 今周刊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社區發展季刊140期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萬克適ptt - anitaborriello.it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手機遊戲成癮定義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手機遊戲成癮定義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手機遊戲成癮定義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GQ TAIWAN: 國際中文版 2019年9月 - 第 3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萬克適ptt - mikkohaikonen.fi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 台北精神科ptt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當我沒註冊不能玩PTT 好讀版?免帳號登入批踢踢App 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掌握未來二十年的主流市場解構台灣最大網路社群批踢踢(PTT)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被社群媒體操控的人生: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社群網站PTT難成「台灣版臉書」【文/黃智銘《今周刊 ...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網路成癮在PTT上討論健康、保健文章/新聞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孩童教養課程|數位科技使用篇|黃靜涵姐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慮病症ptt - 閒聊為什麼憂鬱症會有病識感? 看板prozac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Kawhi Leonard Ptt - Leaderfit' Formation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閒聊] 小朋友打電動真的會電玩成癮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萬克適ptt - rusindelar.cz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跑團故事】不只是鄉民也是跑者PTT 路跑社#管他的就跑我的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摩斯漢堡優惠ptt - bettimask.fr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最肥衛生所4】PTT禁忌張爸文始作俑者當年台大校醫就是 ...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從PTT鄉民有約到台北市長大選,看線上直播如何創新玩社群?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萬克適ptt - jardineriagerardoparejo.es 的評價
- 關於社 群 成 癮 ptt 在 麻古奶茶dcard 的評價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Mr.K 領先時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也有嚴重的手機成癮嗎?每天滑手機到半夜,筋疲力盡都還不願休息?
手機成癮是現代人的通病,大家總名義上不斷從手機吸收著新知,但卻又什麼都沒獲得。
這篇文就來談談手機成癮的症狀、會帶來的影響,以及從實作面分析該如何改善手機成癮症狀。
想改掉手機成癮,就認真看看這篇貼文,並且收藏起來時時回顧提醒自己:「別再滑了!」
﹏﹏﹏﹏﹏﹏﹏﹏﹏﹏﹏﹏﹏﹏﹏﹏﹏﹏﹏
🔷 你還記得幾天前滑手機看了什麼嗎? 🔷
﹋﹋﹋﹋﹋﹋﹋﹋﹋﹋﹋﹋﹋﹋﹋﹋﹋﹋﹋
先來問問大家以下三個問題:
1.還記得「昨天晚上」,你滑手機看了些什麼嗎?
—— 我記得我看了篇理財的文章,但內容...好像記不得了
2.還記得「7天以前」,你滑手機看了些什麼嗎?
—— … 誰知道呀
3.還記得「一個月前」,你滑手機看了些什麼嗎?
—— …… 我怎麼可能知道
如果你很認真回想了上述問題,你會發現:「你什麼都不記得,就算你心急也沒用」
手機對一般人來說可以增添生活的色彩,但對於手機成癮的人來說,手機已經接近成為生活的重心,甚至是生活的全部。
就上述的例子,除非刻意地做資訊保留或知識管理,否則很殘忍的要跟大家說:
「你過去在手機上瀏覽的一切,你都不會記得。如果你的生活只有手機,那你的生活就一無所有。」
﹏﹏﹏﹏﹏﹏﹏﹏﹏﹏﹏﹏﹏﹏﹏﹏﹏﹏﹏
🔷 為什麼我無時無刻,總是想滑手機? 🔷
﹋﹋﹋﹋﹋﹋﹋﹋﹋﹋﹋﹋﹋﹋﹋﹋﹋﹋﹋
大家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在上下班時,看看那些跟你一起搭公車、搭捷運、在路上走路的人,有多少人是低著頭看著手機,用眼角餘光在通勤的?
我想應該很多。
大多數人滑手機,大多都是集中在兩種使用主題:「娛樂消遣、社群交流」
娛樂消遣:像是傳說對決或是抖音、Youtube
社群交流:Dcard、Ptt、FB、IG
而讓你無時無刻都想要在手機上娛樂、社交的原因,我簡單整理以下兩點:
1. 貪圖短暫的快樂
2. 追求表面的社交
下面就跟大家來詳細分析一下
﹏﹏﹏﹏﹏﹏﹏﹏﹏﹏﹏﹏﹏﹏﹏﹏﹏﹏﹏﹏﹏
🔷 滑手機帶來短暫快樂,但滑完卻很空虛? 🔷
﹋﹋﹋﹋﹋﹋﹋﹋﹋﹋﹋﹋﹋﹋﹋﹋﹋﹋﹋﹋﹋
你也有感受過滑手機當下快樂,但滑完把手機放下、回到真實世界後,卻感覺到無比空虛,甚至會在心裡問自己:
「我剛剛做了什麼?我花了多久時間?」
小心,你已經嚴重成癮了。
在我們滑手機時,那些軟體廠商為了讓我們長時間被黏住,因此會設計很多快速反饋的機制。
這些快速反饋不斷不斷與你互動,以此讓你腦袋產生「多巴胺」,創造一種似快樂但非快樂的感受。
這種黏住使用者的機制叫「使用者黏著度」,我們軟體工程師們寫軟體,都會去探討如何讓大家被軟體黏住、離不開,離開了又想回來用。
(怎麽樣,很可怕吧,都是人類自己在設計害其他人類XD)
在滑手機中場休息的短暫脫離,你會有一種「突然解放、突然不受控制不知道要去哪」的感受。
但休息後,又會受到機制的影響,為了追求那短暫的快樂,再次拿起手機開始繼續被制約。
在生活或政治上,很多人在追求著制度上的自由,但其實真正貼近生活讓我們不自由的,就是那個你每天拿在手上當寶貝的小東西:
「手機」
﹏﹏﹏﹏﹏﹏﹏﹏﹏﹏﹏﹏﹏﹏﹏
🔷 人是必需要「社交」的動物🔷
﹋﹋﹋﹋﹋﹋﹋﹋﹋﹋﹋﹋﹋﹋﹋
你在下班後會開始狂滑朋友的IG限動,滑完感覺自己很瞭解對方當下的生活嗎?
這其實是「表面社交」。
現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大家都改用網路在交流,但大多數人在進行的都是「無效的表面交流」。
我們已接收對方的生活資訊為樂,但卻忽略與對方生活有交集的機會,只渴望單方面的資訊獲取,而並沒有打算深入交流。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天會想要不斷滑貼文、看限動,但看完了好像也沒有要做什麼的原因。
﹏﹏﹏﹏﹏﹏﹏﹏﹏﹏﹏﹏﹏﹏﹏﹏﹏
🔶 怎麼戒除手機成癮?如何實際行動 🔶
﹋﹋﹋﹋﹋﹋﹋﹋﹋﹋﹋﹋﹋﹋﹋﹋﹋
因為篇幅關係,簡單跟大家說三個戒除手機成癮的小方法與思維,大家可以實際運用試試看:
1. 對「開始」慎重:
在做每個決定前,把「開始」這個動作變得慎重。
找回對於是否要開始滑手機,或是要開始看書、開始與朋友約吃飯等等行為的主控權。
2. 對「停止」果斷:
當成癮發生,我們很多人都會意識到自己進入成癮狀態,但無法自拔。
嘗試一下訓練自己果斷的能力,有個簡單的案例可以嘗試:「起床」。
嘗試明天聽到鬧鐘就馬上起床,看看自己是否能在成癮狀態下果斷停止當前行為。
3. 控制「外部 vs. 內部影響」:
”外部影響“ - 手機放遠一點、關掉所有社群遊戲與廣告通知、開飛航模式
“內部影響” - 找尋內在認真的動力、觀察自身行為,找出成癮破口、冥想
對抗成癮,我們得先意識到「自己正在成癮」,才能嘗試「改變」。
#高效研究室
#手機 #手機成癮 #拖延症 #專注 #專注力 #注意力 #注意 #成癮 #沉迷 #沈迷 #主控權 #時間管理 #提升效率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傳統好味【蒜香鹹蛋炒米粉】鹹香濃郁、蓬鬆Q彈,讓你上癮不停筷!
「如何簡單掌握鹹香的鹹蛋黃呢?」
「想知道金沙與米粉組合的料理!」
歡迎來到我們的「金沙料理」時間
今天我們要用什麼主題
來做廣受大眾好評的「金沙料理」呢?
就是米粉啦~好啦不管什麼組合,
金沙料理都不會讓你失望!
但今天只教你炒這道「蒜香鹹蛋黃炒米粉」
保證讓你打片天下無敵手
輕鬆收攏老饕們的味蕾
還不趕快學起來啊!
-
🌈簡單哥小技巧:「生鹹蛋」與「熟鹹蛋」?
市售鹹蛋分為「生鹹蛋」及「熟鹹蛋」,生鹹蛋因鹽分滲入並不會使蛋白固化,而糕餅業便會取用已固化的鹹蛋黃部分去製作,另也適合用於絞肉料理;而熟鹹蛋是將生鹹蛋再加熱後,使蛋白受加熱作用凝固而成喔!
-
(今日份量:2人份 )
🥣需要準備的材料🥣
👉五花肉 190克
👉蒜泥 20克
👉蒜酥 20克
👉鹹蛋黃 2顆
👉米粉 130克
👉紅蘿蔔 30克
👉高麗菜 150克
👉水 1.5米杯
👉醬油 1大匙
👉蠔油 1/2大匙
👉鹽巴 1小匙
👉胡椒 1小匙
-
⚠️簡單哥小提醒⚠️
1大匙 = 1湯匙 = 15ml
1小匙 = 1茶匙 = 5ml
-
🥘開始簡單製作🥘
①熱一鍋水下米粉、鹽巴,待滾起後1分鐘起鍋
②米粉起鍋剪短後,上蓋燜Q
③下些許油,爆香三層肉
④高麗菜絲、紅蘿蔔絲入鍋翻炒
⑤加入蠔油、醬油、水、鹽巴、胡椒均勻攪拌
⑥縮汁至剩1/3時,下米粉及蒜泥一起拌勻
⑦中小火熱油,將鹹蛋黃炒至起泡
-
❤️簡單哥感謝大家的觀看❤️
🍳粉絲敲碗的鍋子資訊🍳
簡單哥目前使用的鍋子是
「德國雙人290週年小紅鍋」
百貨專櫃與MOMO購物網已經上市哦✨
➤MOMO購物網 https://easybrofood.pse.is/ZWILLING
你實際「按讚」「分享」「追蹤」👍
是我拍片的動力哦!🎬
喜歡我的朋友歡迎加入我✌️
➤Line官方帳號 @easybrofood
➤簡單閒聊Podcast https://pse.is/3azapd
➤史上最實用貼圖上線拉 https://pse.is/U3DC6
➤IG帳號 Easybrofood
➤YouTube頻道 https://pse.is/wenyc
➤FB粉絲頁 https://pse.is/xd3y9
➤簡單哥大家庭 https://pse.is/tvlet
➤ Line社群小家庭 https://pse.is/wgrn4
有各位的支持,我會更加努力拍更多好吃又簡單的美食給各位,感謝💕
-
#蒜香鹹蛋炒米粉
#金沙料理
#炒米粉
#傳統美食
#簡單料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RZK3XWuGPQ/hqdefault.jpg)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顏值高の【黃金泡菜】經典比例必收藏,教你手作美味好過癮!
讓大家久等啦!
繼上次簡單哥做了台式泡菜之後
好多網友紛紛來詢問啊,到底怎麼做「黃金泡菜」呢?
黃金泡菜 輕甜 微辣 卻不麻舌
配飯配菜、甚至送禮都很適合啊!
也因此黃金泡菜是如此廣受大眾的喜愛!
它的風味與台式、韓式的泡菜大不同,特別迷人啊~
好啦,簡單哥也不吊大家胃口啦
馬上就來教大家做這道開胃的「黃金泡菜」!
(今日份量:10-12人份)
🥣需要準備的材料🥣
👉大白菜 700克
👉紅蘿蔔 300克
👉蘋果 1顆
👉豆腐乳 3塊
👉鹽巴 7克
👉辣椒 10克
👉蒜頭 25克
👉薑 30克
👉糖 70克
👉白醋 6.5大匙
⚠️簡單哥小提醒⚠️
1大匙 = 1湯匙 = 15ml
1小匙 = 1茶匙 = 5ml
🥘開始簡單製作🥘
①將洗淨的大白菜切片
②加入鹽巴,將大白菜及紅蘿蔔絲均勻攪拌,使之出水
③熱鍋下油,炒出紅蘿蔔素
④把薑、蒜頭、辣椒、醋、豆腐乳、糖放入調理機,並與蘋果、紅蘿蔔一起打成泥
⑤醃製20分鐘後,翻動幾下使大白菜均勻出水
⑥將醃製一小時的大白菜,擠出多餘的水份
⑦將打成泥的調味料,與醃製的大白菜均勻攪拌
⑧最後將黃金泡菜在室溫下發酵30分鐘,再放入冰箱一天
❤️簡單哥感謝大家的觀看❤️
🍳粉絲敲碗的鍋子資訊🍳
簡單哥目前使用的鍋子是
「德國雙人290週年小紅鍋」
現在可以在百貨專櫃與MOMO購物網選購哦✨
你實際「按讚」「分享」「追蹤」👍
是我拍片的動力哦!🎬
喜歡我的朋友歡迎加入我✌️
➤簡單閒聊Podcast https://pse.is/3azapd
➤史上最實用貼圖上線拉 https://pse.is/U3DC6
➤IG帳號 Easybrofood
➤YouTube頻道 https://pse.is/wenyc
➤FB粉絲頁 https://pse.is/xd3y9
➤簡單哥大家庭 https://pse.is/tvlet
➤ Line社群小家庭 https://pse.is/wgrn4
有各位的支持,我會更加努力拍更多好吃又簡單的美食給各位,感謝💕
#黃金泡菜
#小菜
#泡菜
#豆腐乳
#簡單料理
#居家料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t6pgCLlCQI/hqdefault.jpg)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月見蒸蛋】”自製肉餅”加了「整顆蛋」美味大升級,蛋香滿滿的一吃就上癮!
「下飯料理還有些什麼?」
「豬絞肉怎麼做出不一樣的料理?」
簡單哥今天分享一道豬絞肉料理,
這道料理非常熟歡迎,
料理方式簡單,
還會跟大家分享,
如何讓整道料理口感大提升
想知道要怎麼做,
趕快來看【月見蒸蛋】吧
(今日份量:4-6 人份)
🥣需要準備的材料🥣
👉剝皮辣椒 7條
👉剝皮辣椒汁 50克
👉絞肉 600克
👉醬油 2大匙
👉辣椒 10克
👉蔥 30克
👉薑10克
👉蛋 3顆
👉糖 適量
👉太白粉水 適量
👉黑胡椒 適量
👉鹽巴 適量
⚠️簡單哥小提醒⚠️
1大匙 = 1湯匙 = 15ml
1小匙 = 1茶匙 = 5ml
🥣開始簡單製作🥣
①絞肉加入鹽巴黑胡椒拌勻
②拌均勻後加入糖、蔥、蒜、剝皮辣椒拌均勻
③加入太白粉水、醬油拌均勻並摔打到出筋
④熱鍋下油,下絞肉抹平壓出三個洞
⑤轉小火後把蛋打進去上蓋燜燜熟蛋白
⑥加入辣椒、香油、繼續燜熟即可完成
簡單哥感謝大家的觀看❤️
你實際「按讚」「分享」「追蹤」👍
是我拍片的動力哦!🎬
喜歡我的朋友歡迎加入我✌️
➤簡單閒聊Podcast https://pse.is/3azapd
➤史上最實用貼圖上線拉 https://pse.is/U3DC6
➤IG帳號 Easybrofood
➤YouTube頻道 https://pse.is/wenyc
➤FB粉絲頁 https://pse.is/xd3y9
➤簡單哥大家庭 https://pse.is/tvlet
➤ Line社群小家庭 https://pse.is/wgrn4
#豬絞肉
#蒸肉餅
#月見蒸蛋
#剝皮辣椒
#簡單料理
#居家料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Muob0mnDEA/hqdefault.jpg)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問卦] 有沒有社群媒體成癮的八卦-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概幾年前就發現有事沒事就拿出手機開始滑臉書、IG、PTT 滑完之後關掉螢幕,過沒幾分鐘就又拿出來滑著相同內容不斷下滑更新,毫無意義。 但只要一恍神或放空就會開始 ... ... <看更多>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問卦] 有沒有社群媒體成癮的八卦PTT推薦- 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概幾年前就發現有事沒事就拿出手機開始滑臉書、IG、PTT 滑完之後關掉螢幕,過沒幾分鐘就又拿出來滑著相同內容不斷下滑更新,毫無意義。 ... <看更多>
社 群 成 癮 ptt 在 [心得] 兩本書讓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養成新習慣- 看板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網誌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2-books-to-quit-social-media-addiction/
==========================================================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的綜合應用
==========================================================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以下簡稱《為什麼》)的作者 Charles Duhigg
是一位得過普立茲獎的記者,書中他引用許多研究文獻和實際案例來佐證和剖析他對於「
習慣迴路」和「改變習慣」的觀點。書中列舉了許多生活、學界、業界的實際故事來說明
習慣迴路,為整個論述的過程增添了許多色彩。作者也提到改變習慣的執行指南,以及用
例子說明這套方法的效用。
《原子習慣》的作者 James Clear 則從心理層面出發,先解釋了習慣對於個人發展為何
會帶來巨大差異,接著再用絕大部分的篇幅,說明他提倡培養新習慣、戒掉舊習慣的四個
步驟。跟前一本比較起來,《原子習慣》更像是一個行動手冊,先說服你改變習慣為何重
要,再給你處方教導你如何執行。
----------------------------------------------------------------------------
★選讀這兩本書的原因
自從iPhone推出「螢幕使用時間」的統計和提醒後,我發現自已使用社群網頁的時間就一
直居高不下(臉書和PTT)。雖然自己知曉,但沒有個好方法來貫徹,總是不斷地落入發
願、嘗試、失敗的迴圈。
每個人都有想要戒掉的「壞」習慣,舉凡情節重大的例如酗酒、抽菸、嗜吃;生活習慣例
如昂貴的咖啡、漫無目的逛網頁、滑手機爬社群媒體。
另一方面,人們也有想要建立的「好」習慣。例如固定的運動時段、閱讀書籍的時間、寫
筆記記錄生活。
但是習慣這檔事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大部分人都會遇到虎頭蛇尾的挫折感,剛開始熱切地
改變習慣,但過了一兩週就打回原形。然後我們再來怪罪自己缺乏恆心和意志力,沒能好
好地維持。到底為什麼改變習慣這麼難?
讀完這兩本書,或許會讓你豁然開朗;甚至更進一步,應用書中所學培養自己的新習慣。
本文除了摘錄兩本書中精華,也舉出我的親身經驗。
----------------------------------------------------------------------------
★如何改變習慣
《為什麼》花了近半篇幅,反覆地舉例、論證一個難以撼動的事實:生物會本能地受習慣
牽引著,走過的生活軌跡和行為模式,都是受到環境的「提示」,以及完成行為後的「獎
勵」所制約。我們對於獎勵的渴望是強烈的,如果沒特別思考其他的可能途徑,我們總會
不加思索地採用舊的習慣行為來獲得這份獎勵。
書中舉例青少年時期就借酒澆愁的人們,透過酒精獲得了精神舒緩和放鬆的獎勵,即使成
年之後仍會採取同樣的行為來滿足這份渴望。因此潛意識裡就會埋藏著,喝酒是最有效可
靠的解憂方式。
所以該如何改變習慣?用一句話和一張圖足以總結《為什麼》的精華:如果想改變習慣,
最佳方式就是:你必須保持舊的提示,並提供舊的獎勵,但插入一個新的行為模式。
《原子習慣》作者是個以改變習慣成名的部落客,他主張要改變習慣必須先從改變心態做
起,「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例如想要培養讀書的習
慣,心態不該把目標放在每個月讀兩本這種結果上,而要打從心底認同自己要成為一個讀
書的人。
有了正確心態的基礎後,就可以遵循建立新習慣四步驟:1) 讓提式顯而易見、2) 讓習慣
有吸引力、3) 讓行動輕而易舉、4) 讓獎勵令人滿足。反之,若要戒掉舊習慣,則用同樣
的步驟朝反方向操作。
----------------------------------------------------------------------------
★戒掉社群網站成癮
《為什麼》是我約莫今年1月讀完的,當下決定運用書中流程,戒掉每天閒逛社群網站的
習慣,尤其是臉書和PTT。後來透過朋友推薦再接觸到《原子習慣》,以下把兩本書綜合
運用的6個步驟和結果做個分享。
1.認出慣性行為
身處科技業的我,下班回家後很累、很無聊,開始社群網頁的無盡迴圈,不斷看各種動態
、新聞和參與各種社團討論直到洗澡睡覺。
2.做實驗找出獎勵
每一天測試一種行為,記錄事後的情緒和想法,持續兩週:1) 玩電腦遊戲、2) 看電影和
影集、3) 單純閱讀書籍、4) 不瀏覽網頁,只參與社團討論、5) 只瀏覽網頁,不參與互
動。經過交叉測試,前兩項讓我發現想要的不是娛樂。
分析自己閒逛社群網頁的習慣,是為了接觸新資訊、看新聞。參與社團討論大多是分享資
訊給網友,而不是批評和閒聊。所以我想要的獎勵是「獲取新資訊和分享想法」。
3.改變身分認同的心態
我設定自己成吸收資訊的分享者,想培養的習慣是透過閱讀吸收資訊和寫作分享觀點。
4.使舊習慣隱而不見、讓它困難重重
起初,我把手機上的臉書和PTT軟體藏在層層資料夾裡,但最後總是能以最快的手順開啟
它們。一週後,我把這兩個軟體從手機上刪除。其次,在電腦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設定某些網頁只有在特定時段可以使用。例如臉書和PTT我設定只有
22:00-22:30 允用。
5.插入新的行為模式、讓它輕而易舉
把沒在看的書收到櫃子裡,桌上只放兩本正在看的書,避免自己分心。買了事務板夾,夾
著廢紙隨時做閱讀筆記。
6.讓獎勵令人滿足
新的習慣開始在 Medium 平台發文,滿足於拍手數和追隨者增加的感覺。
舊的習慣則改變成,參加閱讀和寫作相關的社團,分享跟討論的內容更為聚焦,也有助於
新習慣的發展。
◆ 結果
截至目前,完全戒斷手機上的社群網站。電腦上的使用,也僅止於特定時段,雖然偶爾會
因為發文關係偷偷解鎖,但之後應該會朝向更有規律的使用方式。
但是要完全戒斷社群網站是何其困難的事情,尤其是經營社群和保持人群聯繫,忽略社群
的龐大流量和群眾效應是很可惜的事。我採用的折衷做法是《一週工作4小時》書中提到
「批次化處理」的方法來克服。
與其無時無刻地盯著社群網頁,不如改成每天、每兩天、甚至每週才撥出固定的時間,一
次性地瀏覽、處理社群網頁的事務30分鐘,其他時間一律不看。這個做法的好處除了省下
時間之外,更能夠讓自己聚焦精力在想要專心完成的事務上。
----------------------------------------------------------------------------
★要先習慣自律,唯有透過自律才能真正自由
讀完這兩本書後,讓我想到經典名作《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 Mortimer J. Adler 有
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True freedom is impossible without a mind made free by discipline.
|想獲得真正自由就必須高度自律。
我們想要改變習慣,莫過於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多的人生自主權。
透過有效的習慣改造指南,轉化那些虛擲時光、百害無益的舊習,擺脫直覺式、本性式的
思考和行為模式,打造出高度自律的生活。懂得掌握習慣的規律並調整之,形塑自己理想
中的生活樣貌,才能達到身心靈的真正自由。
|習慣不會限制自由,而是創造了自由。事實上,沒能掌握習慣的人往往擁有最少的自由
|。—《原子習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03.2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60002785.A.45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