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聽一點 #623】為什麼湯姆・漢克拿不到第三座奧斯卡獎?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當我們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自己輸了的時候,心情就很糟糕喔!這樣子沮喪的情緒,它會降低我們的自信心,會讓我們更想要努力向上,這是人之常情。
可是呢,這樣的「社會比較」,也會引發其他的情緒和結果。至於是什麼樣的延伸效應呢?
跟你談一個人的狀態,這一個人是好萊塢的大明星,叫湯姆.漢克。他在1993年,跟1994年的時候,接連以《費城》和《阿甘正傳》這兩部電影,蟬聯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
而且呢很多影評,認為他後面的作品像《阿波羅13號》、《搶救雷恩大兵》和《浩劫重生》;在這些電影裡面,也展現了同樣等級的精湛演技。
不過如果你有留意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話,你應該知道,湯姆.漢克之後的這幾部作品,都沒有得奧斯卡金像獎;甚至於連入圍都沒有;原因是因為同業的演員,投給他的票不夠多。
所以很多人喔,會覺得他的演技毋庸置疑,而之所以沒有入圍,是因為很多人故意不投票給他。當然了!這些可能都是我們自己的推論,那至於是不是真的受到這個因素影響呢?
這一個案例就引起了賓州大學的教授,米克曼和史威哲他們的興趣。他們就認為喔,其他演員之所以沒有再次投票,提名湯姆.漢克;是因為如果他拿到三次奧斯卡獎,會讓人太感覺到嫉妒。
研究者為了證明這個理論,他們在英國的一家大型製造公司,進行田野實驗。他們發信給公司裡面的300位員工,告訴他們現在有一個新的員工獎勵計劃。
要他們提名公司裡面的一個同事,為「最佳員工」;而被提名獲獎的員工,會得到獎品,和組織上下的認可;每一季都會選出一個「最佳員工」。
但是呢,實驗人員設計了兩個不同的發信內容;有一半的員工是「控制組」,人資主管寄給他們的電子郵件裡面,包含了一張某個員工,正在獲頒獎項的照片,還有最佳員工的提名方式。
而另外一半的員工,就是「社會比較組」;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實驗組」。他們接到的Email裡面,除了剛剛「控制組」裡面的內容之外,會多兩行文字。這兩行文字,放在得獎員工的照片的下面。
它寫著哦:「這會是你哪位同事?如果你的同事贏得最佳員工,你覺得如何?」
驗實人員假設,大家光是想像到自己的同僚得獎,就會有嫉妒的心情。因此呢,「社會比較組」的員工,會比較不想要提名任何人。
在這個實驗的期間有7個月,公司記錄了所有員工的提名狀態。結果跟預期的一樣,「控制組」的員工提名的人數,幾乎是「社會比較組」的三倍。
其實「社會比較」會挑起的情緒不只是嫉妒,也可能會威脅到每個人的自尊心哦。這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當然會造成影響。
在密西根大學的教授加西亞,他的發現噢,他說當招募新員工的時候,會受到青睞的人通常他的強項,跟我們自己的領域是沒有衝突的,我們才會把他抓進來。
而更明顯的就是,如果有人在某方面的表現相當傑出,那就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不受到新進人員的挑戰,而做出一些有偏見的決定。
可能是把他的強項,詮釋成「比較沒有那麼強」,甚至於,詮釋成「相對比叫沒有具體的用處」。
如果一個很有創意、鬼點子很多的經理,他就會比較想要雇用細心一點的員工,而不會選一個可能比他還有創意的新人。
其實我們似乎在不經意的狀況底下,就會想要保護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而不是把專注力,放在提升組織的整體效能。
當我們跟比自己優秀,或者是跟自己一樣傑出的人,在某個領域一起較量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感覺到不安、嫉妒跟恐懼。
然而這些負面情緒,就會讓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產生偏見。當我們進入「社會比較」這種心理狀態的時候,往往我們會很容易畫錯真正的重點。
就像剛剛說的招募員工,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如何找到能夠提升組織整體效率的人,而不是去避免那個會搶自己位置的人。
那你可能會覺得在職場上,殺戮戰場、大家都很現實,這樣子講太不接地氣了;你講的都對,可是在實務上,大家也幾乎都會從「保護自己」做為出發點。
那麼我就舉另外一個,跟最近的時事有關。我們知道最近有一個金鐘主持人叫阿翔,他跟他的算是同事吧,謝忻,他們倆個的外遇事件;他們在路邊接吻被拍到,而且被批露。
那這整件事情的報導裡面,你會看到有很多、很多的篇幅,在著重在阿翔的原配,跟謝忻她們之間的比較。可是一個外遇事件的重點,到底在哪裡?
我們應該專注的是阿翔跟Grace,他們在這十幾年的感情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是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讓這件事情會衍生到現在的結果?
但是呢,你會發現大家好像都把專注力,放在Grace跟謝忻之間的比較。如果決定外遇與否的關鍵因素,是原配跟小三之間的比較;或者是丈夫跟小王之間的比較。
那我真的要去問所有有伴侶的人,當你在面對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是不是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啊?
難道你跟一個人的感情,並不存在於你跟他之間的經營,而是存在於你跟外面的那些人的比較,是這樣子嗎?
所以囉,談到這裡,如果「社會比較」它本來就會發生在我們的世界裡;那麼我反而關心的是,如果我是湯姆.漢克,我是不是能夠繼續演好電影?
那至於其他的同業,會不會把票投票給我,我想那不是我關心的;因為如果我是個演員,我真正的重點,是在於演戲;而不是在於想方設法,讓別人投票給我。
就如同面對親密關係,真正的重點在於你跟對方;而不是那些永遠都不缺的「競爭對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
社會比較 時 如何 保護 自尊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當我們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自己輸了的時候,心情就很糟糕喔!這樣子沮喪的情緒,它會降低我們的自信心,會讓我們更想要努力向上,這是人之常情。
可是呢,這樣的「社會比較」,也會引發其他的情緒和結果。至於是什麼樣的延伸效應呢?
跟你談一個人的狀態,這一個人是好萊塢的大明星,叫湯姆.漢克。他在1993年,跟1994年的時候,接連以《費城》和《阿甘正傳》這兩部電影,蟬聯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
而且呢很多影評,認為他後面的作品像《阿波羅13號》、《搶救雷恩大兵》和《浩劫重生》;在這些電影裡面,也展現了同樣等級的精湛演技。
不過如果你有留意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話,你應該知道,湯姆.漢克之後的這幾部作品,都沒有得奧斯卡金像獎;甚至於連入圍都沒有;原因是因為同業的演員,投給他的票不夠多。
所以很多人喔,會覺得他的演技毋庸置疑,而之所以沒有入圍,是因為很多人故意不投票給他。當然了!這些可能都是我們自己的推論,那至於是不是真的受到這個因素影響呢?
這一個案例就引起了賓州大學的教授,米克曼和史威哲他們的興趣。他們就認為喔,其他演員之所以沒有再次投票,提名湯姆.漢克;是因為如果他拿到三次奧斯卡獎,會讓人太感覺到嫉妒。
研究者為了證明這個理論,他們在英國的一家大型製造公司,進行田野實驗。他們發信給公司裡面的300位員工,告訴他們現在有一個新的員工獎勵計劃。
要他們提名公司裡面的一個同事,為「最佳員工」;而被提名獲獎的員工,會得到獎品,和組織上下的認可;每一季都會選出一個「最佳員工」。
但是呢,實驗人員設計了兩個不同的發信內容;有一半的員工是「控制組」,人資主管寄給他們的電子郵件裡面,包含了一張某個員工,正在獲頒獎項的照片,還有最佳員工的提名方式。
而另外一半的員工,就是「社會比較組」;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實驗組」。他們接到的Email裡面,除了剛剛「控制組」裡面的內容之外,會多兩行文字。這兩行文字,放在得獎員工的照片的下面。
它寫著哦:「這會是你哪位同事?如果你的同事贏得最佳員工,你覺得如何?」
驗實人員假設,大家光是想像到自己的同僚得獎,就會有嫉妒的心情。因此呢,「社會比較組」的員工,會比較不想要提名任何人。
在這個實驗的期間有7個月,公司記錄了所有員工的提名狀態。結果跟預期的一樣,「控制組」的員工提名的人數,幾乎是「社會比較組」的三倍。
其實「社會比較」會挑起的情緒不只是嫉妒,也可能會威脅到每個人的自尊心哦。這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當然會造成影響。
在密西根大學的教授加西亞,他的發現噢,他說當招募新員工的時候,會受到青睞的人通常他的強項,跟我們自己的領域是沒有衝突的,我們才會把他抓進來。
而更明顯的就是,如果有人在某方面的表現相當傑出,那就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不受到新進人員的挑戰,而做出一些有偏見的決定。
可能是把他的強項,詮釋成「比較沒有那麼強」,甚至於,詮釋成「相對比叫沒有具體的用處」。
如果一個很有創意、鬼點子很多的經理,他就會比較想要雇用細心一點的員工,而不會選一個可能比他還有創意的新人。
其實我們似乎在不經意的狀況底下,就會想要保護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而不是把專注力,放在提升組織的整體效能。
當我們跟比自己優秀,或者是跟自己一樣傑出的人,在某個領域一起較量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感覺到不安、嫉妒跟恐懼。
然而這些負面情緒,就會讓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產生偏見。當我們進入「社會比較」這種心理狀態的時候,往往我們會很容易畫錯真正的重點。
就像剛剛說的招募員工,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如何找到能夠提升組織整體效率的人,而不是去避免那個會搶自己位置的人。
那你可能會覺得在職場上,殺戮戰場、大家都很現實,這樣子講太不接地氣了;你講的都對,可是在實務上,大家也幾乎都會從「保護自己」做為出發點。
那麼我就舉另外一個,跟最近的時事有關。我們知道最近有一個金鐘主持人叫阿翔,他跟他的算是同事吧,謝忻,他們倆個的外遇事件;他們在路邊接吻被拍到,而且被批露。
那這整件事情的報導裡面,你會看到有很多、很多的篇幅,在著重在阿翔的原配,跟謝忻她們之間的比較。可是一個外遇事件的重點,到底在哪裡?
我們應該專注的是阿翔跟Grace,他們在這十幾年的感情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是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讓這件事情會衍生到現在的結果?
但是呢,你會發現大家好像都把專注力,放在Grace跟謝忻之間的比較。如果決定外遇與否的關鍵因素,是原配跟小三之間的比較;或者是丈夫跟小王之間的比較。
那我真的要去問所有有伴侶的人,當你在面對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是不是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啊?
難道你跟一個人的感情,並不存在於你跟他之間的經營,而是存在於你跟外面的那些人的比較,是這樣子嗎?
所以囉,談到這裡,如果「社會比較」它本來就會發生在我們的世界裡;那麼我反而關心的是,如果我是湯姆.漢克,我是不是能夠繼續演好電影?
那至於其他的同業,會不會把票投票給我,我想那不是我關心的;因為如果我是個演員,我真正的重點,是在於演戲;而不是在於想方設法,讓別人投票給我。
就如同面對親密關係,真正的重點在於你跟對方;而不是那些永遠都不缺的「競爭對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社會比較 時 如何 保護 自尊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自私與自尊我跟一位編輯談過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比較 東方的想法,是希望同時注意團體與個人,比例上有些不同,有時甚至團體要多於個人。先後順序不同、比例不同,但最後都可能走到同一條路上。 ... <看更多>
社會比較 時 如何 保護 自尊 在 [試題] 瞿海源社會心理學期中考- 精華區NTU-Exa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課程名稱︰社會心理學
課程性質︰
課程教師︰瞿海源
開課學院:ꨊ開課系所︰社工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07.4
考試時限(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有大約十題題目忘記了
約90提出自題庫 10提老師自己出
1-6「有其美國文化中產階級文化的背景。」「大體上只是在喋喋不休爭論一些問題」
「學者本身有自戀及封閉傾向。」請問這些批評是針對何種理論?
□1.心理社會學
□2.社會心理學
□3.象徵互動論
□4.迷亂理論
1-8社會心理學者從事實驗研究的傳統與美國早期的什麼主義有關?
□1.社會主義
□2.自我主義
□3.行為主義
□4.存在主義
1-14下列有關象徵互動論的敘述何者正確?強調人際間的互動和意義的解釋
側重在社會刺激〈Social Stimuli〉研究課題包括集體行為和面對面的互動
用參予觀察的研究法來進行問題的探討研究多以非實驗的抽樣調查方法進行
□1.
□2.
□3.
□4.
1-16葛根(Gergen 1973)認為社會心理學:
□ 1.其研究發現具有普遍性(universality)
□ 2.這類知識可以像科學那樣累積起來
□ 3.理論的發展不會改變社會心理現象
□ 4.不能像科學那樣尋求一般通則
1-17哪個理論特別強調在社會互動裡獎賞和懲罰的影響力?
□ 1.象徵互動理論
□ 2.角色行為理論
□ 3.增強理論
□ 4.認知理論
1-19象徵互動論:A.由行為主義哲學家喬治‧密德創立ꄊBB.又稱為芝加哥學派ꄊBC.人類的社會是由具有自我的個體所組成、
D.個體的行為是一種建構,也是一種釋放ꄊBE.強調人際間的互動、
F.強調意義的解釋ꄊBG.釋放是人們經由對情境特徵的注意和解釋而完成的ꄊBH.人類的行為是一種主動的建構過程ꄊBI.對實用主義及社會學主義強烈的批評ꄊC以上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2-1關於基模(Schemas)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 1.會幫助我們組織記憶中的資訊
□ 2.導引我們對人事物的推論和判斷
□ 3.會幫助我們做正確判斷,不會誤判
□ 4.基模複雜性高時,較不會做出極端判斷
2-3假裝精神分裂症患者向醫生報告假名和假裝有幻聽的問題,並在就診時表現
正常,及並無幻聽。而醫生判定此人為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上情況即稱為醫生的:
□1基模
□2社會認知
□3社會知覺
□4態度
2-4 曾經有假先知出來預言說世界末日要到了,很多的信徒都跟隨他,即使在之
後他的預言失敗了,還是有些人不離不棄,下列哪一個選項可以解釋?
□ 1. 不和諧的作用(dissonance effect)
□ 2. 動機的作用(incentive effect)
□ 3. 平衡論(balance theory)
□ 4. 以上皆不是
2-5 認知是組成態度的重要元素,當對事物的認知產生不一致的時候,
人們會傾向於:
□1.不在意認知失衡所帶來的心理壓力
□2.接納已發生的行為,即使和本身的態度相反
□3.藉由態度的改變來改善認知因素間的不和諧關係
□4.強迫自己接受所有的不一致性
2-6根據Heider提出,Rosenberg 和 Abelson改進的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下列哪個選項的狀態一致?
□1.三正;三負
□2.二負一正;三負
□3.三正;二正一負
□4.三正;二負一正
2-7下列關於態度功能的敘述何者錯誤:
□1.態度提供我們有意義的環境,並指導我們的行為
□2.態度定義自我及維持自我價值
□3.態度使我們承認威脅自我形象和判斷的感覺和思想
□4.態度提供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去評估對象
2-12 在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應用上,假若今天你非常想就讀台大社工系,
但因為父母的認知與你不同,並不希望你選填其志願。面臨此兩難下,
參考平衡理論的論點,最適合的方式也許是哪一種?
□1.與父母鬧翻,執意選社工系
□2.試圖說服父母,並告知社工系的資訊,也許並不像他們想的一樣
□3.放棄台大社工系,選擇其他系
□4.表面遵從父母決定,私底下怨恨他們
2-14「新聞媒體報導核能電廠的危險性後,觀眾對核能電廠的態度產生了改變」
請問以上敘述中,觀眾的態度受到何種影響所形成。
□ 1.classical conditioning
□ 2.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 3.觀察學習
□ 4.以上皆是
2-15下列關於「刻板印象」的敘述何者錯誤?
□ 1.當一個人相信他所屬的群體是被以刻板印象來看待的時候,他會表現出較
好的那一面以導正人們的觀點
□ 2.刻板印象不一定是負面的,但大多數的刻板印象都包含負面的成分
□ 3.刻板印象讓我們根據很少的資訊,去形塑出他人給我們的印象或去預測他
人的行為
□4.刻板印象常會使我們過度類化,認為所有屬於這個群體或社會類型的人都
有某種特質
2-16「幫助我們獲得獎賞和遠離懲罰。」此屬於態度的何種功能?
□1.知識功能
□2.價值呈現功能
□3.自我防禦功能
□4.功利主義功能
2-17 根據實驗,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拿到較低報酬的,感受到較大的態度不一致
□2.拿到較低報酬的,較容易改變態度
□3.拿到較高報酬的,對於實驗抱持正面看法
□4.拿到較高報酬的,對於說謊有一個好的藉口
2-18 關於認知不和諧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內容,下列敘述何者為
非?
□ 1.決定後不協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論是指人一旦做了選擇後,就會主觀的
認定自己做的選擇是最好的
□ 2.會產生決定後不協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於人容易在決定以後,把對於關
於決定不良的態度與想法消除
□ 3.有時人處於被迫的順從下,容易產生相反於態度的行為
(Counterattitudinal Behavior)
□ 4.在相反於態度的行為(Counterattitudinal Behavior)的實驗中(by Festinger)同樣
進行一個無趣的實驗,但是拿20元的受試者比拿1元的受試者,覺得實驗有趣
多了
2-21請就「價值觀」、「信念」、「態度」及「意見」四名詞,分別按照影響程度由
深到淺(影響時間長短由長到短)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 1. 信念迳價值觀迳態度迳意見
□ 2. 態度迳信念迳意見迳價值觀
□ 3. 價值觀迳信念迳態度迳意見
□ 4. 意見迳信念迳價值觀迳態度
2-23「將人視為團體或某一類人的一個成員」係指:(a)刻板印象(b)以偏概全
(c)團體基模
□ 1. (a)、(b)
□ 2. (b)、(c)
□ 3. (a)、(c)
□ 4. 以上皆非
2-24若假裝精神分裂症患者向醫生報告假名和假裝有幻聽的問題,並在就診時表
現正常,及並無幻聽。而醫生判定此人為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上情況即稱為醫生
的:
□1.態度
□2.社會認知
□3.社會知覺
□4.基模
2-25在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中,涉及態度改變的有失調效應及誘因效應,請問哪
一敘述最符合失調效應:
□1.在可以選擇要不要從事與態度不一致行為的情況下,從事所得到的獎賞越
多,態度變遷越大。
□2.在不能選擇要不要從事與態度不一致行為的情況下,從事所得到的獎賞越
多,態度變遷越大。
□3.在可以選擇要不要從事與態度不一致行為的情況下,從事所得到的獎賞越
少,態度變遷越大。
□4. 在不能選擇要不要從事與態度不一致行為的情況下,從事所得到的獎賞越
少,態度變遷越大。
2-26以下資料和基模的關係,何者較敘述正確?
□1.若一實驗參予者被給予和自己基模相矛盾及無相關的資料,事後回想到無關
的資料會比較容易
□2.基模像是一部動態照相機,可以將外界的聲音和圖像快速的嵌入
□3.事件基模也就是有關重要的社會事件的基模、腳本,也就是所謂的刻版印象
(stereotype)
□4.若一實驗參予者被給予和自己基模相符、矛盾和無關的資料,事後回想到相
符、矛盾資料的機會會比想到無關資料的機會來的大
2-28關於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和Mental Maps,以下何者為非
□1.懶散 不負責任以及不可靠的特質在認知地圖中非常靠近,因此當人們觀察
到某個人有懶散的特質時,人們傾向認為這個人也同時擁有不可靠跟不負責任的
人格特質。
□2.在Mental Maps上,好的特質常常會聚集在一起,可見人們在評斷一個人的
時候,當他有某些好的特質就會把其他好的特質也加諸於他。
□3.Mental Maps的兩個軸是intellectual跟social。
□4.根據halo effect,人們會特別重視第一印象。
2-31對於「基模複雜性較高的時候,較不會有極端的判斷產生」這一句話所包含
的概念,下列何項論述有誤?
□1.由於對黑人存有刻板印象,人們會對學業成績較好的黑人刮目相看
□2.基模在判斷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3.極端的判斷可以用「覺得成績和某一黑人一樣差的白人,一定比那黑人來得
差」來作為例子
□4. Linville & Jones於1980年所作的實驗可加以印證
3-2「影響來源者經由獎勵或懲罰來鼓勵或威脅目標對象改變行為」這句話解釋
了下面哪個名詞?
□ 1.態度變遷
□ 2.說服
□ 3.順從
□ 4.服從
3-5請問下列關於社會影響的敘述何者有誤?
□ 1.當遇到學費調漲議題的時候,由學生代表出面擔當說服者,最有說服力的
原因是因為說服者違反了對自己的利益,增加了「可信賴度」。
□ 2.一個人的外表吸引力會影響說服力。
□ 3.順從和服從的差別並不大,主要的差別來自於「影響來源者」的不同。
□ 4.「免疫」的原理如同注射疫苗一樣,先給目標對象一點敵對的看法,再放
送你想要他接受的消息,會比較容易。
3-6下列配對何者錯誤?
□ 1.行使合理的權威---服從
□ 2.改變態度---說服
□ 3.在被說服前提供目標對象反方論點---預先警告
□ 4.注重訊息來源者的專業度---次要途徑
3-8請問以命令(orders)的方式造成態度改變(attitudes change)會出現下列哪
一項應?
□ 1.說服
□ 2.順從
□ 3.服從
□ 4.隨從
3-9下列關於態度變遷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1.身為一個提案的贊成者,向大家詳細說明正反兩方的想法最有說服力
□ 2.當本身涉入程度高時,論述強度比來源的專業性重要
□ 3.越困難的議題只能提供單方向的意見,以避免目標對象有所混淆
□ 4.社會影響論的主要概念:影響力為強度、專業性、來源數的函數
3-10 關於社會影響與說服,下列哪個敘述為錯的:
□ 1.同樣的訊息內容,不管由誰來說,只要訊息是正確而可靠的,對原先反對
者接受的程度即沒有影響。
□ 2.說服者若違反對自己的利益就最有說服力
□ 3.說服力與個人外表吸引力有關
□ 4.若說服者被認為和目標對象有相類似的目標,就愈有說服力
3-13一位檢察官和一位罪犯各自陳述是否應強化執法機構,該罪犯所持立場有違
自己的利益,而贊成強化執法機構,在這種情形下,罪犯變得很有說服力,甚至
可以與檢察官匹敵,乃是因為:
□ 1.來源之專業性強
□ 2.目標之立場涉入
□ 3.來源之可信度高
□ 4.來源之吸引力強
3-15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1.說服者愈有吸引力,愈具說服效果,尤其論辯弱時,吸引力影響更大
□ 2.目標對象(the target)對議題涉入愈深愈不易被說服
□ 3.論辯來源並非愈多說服力愈好
□ 4.對高程度涉入議題的人而言,論辯強度比來源專業性更重要
3-16下列何種情況對於說服者的可信賴度(trustworthiness)是較無益處的?
□ 1.說服者違反對自己的利益
□ 2.說服者是所欲說服之事的專家
□ 3.說服者態度誠懇且鍥而不捨
□ 4.說服者被認為和目標對象有相類似的目標
3-18下列關於態度變遷的敘述何者錯誤?
□ 1.資料來源越專業,目標越容易改變態度。
□ 2.在任何情況下,提供雙向的資訊都比提供單向的資訊更容易引起態度變遷。
□ 3.訴諸恐懼的訊息有中度的說服力。
□ 4.說服者若是違反自我利益較易引起態度變遷。
3-20請問下列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當人們批判性的思考訊息的內容時,我們說他們是採取說服的周邊路線,
是被論證的力量與品質所影響。
□ 2.當人們不用心思考訊息的內容,反而注意其他線索時,他們是採取說服的
中央路線。
□ 3.對於說服性溝通的反應,人們比較容易被表面印象所影響,而比較不受邏
輯論證的影響。
□ 4.對於高度投入的參與者,說服是基於論證的強度,而非來自專家的訊息來
源。
3-22當說服別人時,除了表達自己所抱持的論點,也將反面的觀點提出,這類訊
息稱之為two-sided messages,這類訊息與只提供單方意見的one-sided messages相
比,有甚麼樣的特點?
□ 1.論點比較單純
□ 2.訴求比較強烈
□ 3.較少的偏見
□ 4.訊息容易被掌握
3-23訊息(message)是說服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訊息特徵將會影響到
目標對象對訊息之評估。下列對訊息之敘述何者錯誤?
□ 1.一般而言,在一定程度之內,訊息差距愈大,愈容易導致態度的變遷。
□ 2.由高信譽的來源者所發出之訊息在高度訊息差距的情況下能造成最大數目
的態度改變。
□ 3.訴諸恐懼時,應於訊息中提供目標對象一明確的行動方針,用以避免懲罰。
□ 4.雙面訊息(two-sided messages)適用於原先對該立場持支持態度以及對該議題
不甚瞭解之聽眾。
3-24若訊息接收者(target)原先就對說服者傳達的訊息有些贊同,此時說服者應該
用何種方式進行遊說會更加有效?
□ 1.單面訊息的提供
□ 2.雙面訊息的提供
□ 3.差異訊息的提供
□ 4.引發接收者的恐懼
3-25以下敘述何者為非?
3-25以下敘述何者為非?
□ 1.在面對說服時,目標者(target)對訊息的了解越多,越會使用中心途徑(central
route)來處理訊息。
□ 2.在Milgram的假電擊實驗中,受試者(施予電擊者)與實驗同謀(假裝被電擊者)
越靠近,受試者對施予電擊的指令服從度越高。
□ 3.一般而言,說服者(source)的專業度、可信度和吸引力會影響說服力的大小。
□ 4.當運用邊緣途徑時,目標者(target)通常只注意表面的訊息,例如說服者
(source)的外表特徵等。
3-26請問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 1.同樣的訊息內容由一位博士和一位乞丐來傳遞是會有不同效果的。
□ 2.論證越訴諸強烈的恐懼所達到的說服效果越好。
□ 3.不管相信與否,目標群眾比較願意專心傾聽可信度較高的來源者。
□ 4.三個來自不同來源的訊息比來自單一來源的相同訊息說服力要強。
3-28在探討涉入程度,對人被說服的影響力高低時
□ 1.低涉入者重視論述強弱
□ 2.高涉入者重視論述強弱
□ 3.低涉入者重視來源吸引力
□ 4.高涉入者重視來源專業程度
3-33何謂stereotype threat?
□ 1.人類在衡量事物時常受刻板印象影響而不自知
□ 2.刻板印象之內涵本身即為負面
□ 3.當團體的成員相信刻板印象為真實存在之威脅,其表現會受限於此刻板印
象,甚至更差
□ 4.刻板印象的存在將使得社會上不平等的情況愈發嚴重
3-34希特勒曾說:「群眾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他們了解很少;相反的,他們的
遺忘能力很強。」希特勒相信人們無能處理資訊,因而在宣傳計畫中相當倚重口
號、制服、遊行樂隊、旗幟以及其他象徵的運用。對希特勒來說:「集會並非只
是演說的場合,而是精心策劃的舞台演出──佈景、燈光、背景音樂以及進場的
時機都要設計得使觀眾產生最大的狂熱。」試問下列何者符合題目敘述?
□1.希特勒的目標對象在處理訊息時採取周邊路線。
□2.觀眾在集會時為了減少認知失調而改變態度。
□3.希特勒以語言上的請求要求觀眾順從。
□4.在集會中,說服的來源為佈景、燈光、背景音樂以及進場的時機。
3-36引發恐懼的說服方式有其影響力,但在何種情況下反而無法達到效果?
□ 1.提供避免之道,可能使人心存僥倖
□ 2.恐懼太極端,可能使人感覺到威脅
□ 3.舉證歷歷,讓人覺得來源是有根據的
□ 4.輔以理性勸說,曉以大義
3-40遇到反對的人時要怎樣做 ?
□ 1.提出正面的意見
□ 2.順從他的意見
□ 3.提出正反兩方面的意見
□ 4.堅持自己的意見
3-41社會影響與說服可使目標發生態度變遷(Attitude change)、順從(Compliance)
、或服從(Obedience)等行為改變,其中目標也可拒絕影響與說服。其中某一種拒
絕心理是源於目標的獨立和自由受到威脅而產生,請問為以下下列何者?
□ 1.預先警告(Forewarning)
□ 2.免疫(Inoculation)
□ 3.權威命令(Authority order)
□ 4.抗拒(Reactance)
3-42在社會影響的類別之中,順從(Compliance)與服從(Obedience)兩者的相同之處
在於?
□ 1. 影響來源者是否能控制給予獎懲的力量
□ 2. 影響來源者使用的方式
□ 3. 有無透過權威的正當性
□ 4. 使得目標對象的想法或行動因而有所改變
4-1何者非團體迷思的成因:
□ 1.缺乏形成決策的規則
□ 2.團體對異議之壓力
□ 3.團體人數眾多
□ 4.全體一致性
4-3 蕭遠是演辯社的領導者,在運作社團時,他應如何避免團體迷思?
□ 1.偏重自己想討論的主題
□ 2.當小花有異議時,尊重且鼓勵質疑
□ 3.不讓程度不夠的毛毛發言
□ 4.當文凱故意唱反調時,立即將他開除退社
4-5下列有關避免團體迷思的敘述,請選出正確組合: 甲、領導者鼓勵提出異見
乙、領導者不偏 丙、要無異議的少數服從多數 丁、避免再次考量的會議
戊、分成若干獨立小團體。
□ 1.甲乙戊
□ 2.甲丙丁
□ 3.甲丙戊
□ 4.乙丁戊
4-6團體迷思常會造成一些盲點導致錯誤的決策。下列何者是因為對團體過度
高估,而產生的團體迷思?
□ 1.對團體內異議份子壓抑
□ 2.對外面的其他團體有著負面的刻板印象
□ 3.團體內部意見太過一致
□ 4.對團體的目的有絕對符合道德的錯覺
4-11下列影響從眾的因素中,何項因素會使得從眾程度減低:
□ 1.全體一致
□ 2.對團體的高吸引力
□ 3.對未來互動的高預期投入
□ 4.相信自己的能力
4-13實驗中,百分之多少的人至少有一次的從眾情形?
□ 1. 75%
□ 2. 70%
□ 3. 65%
□ 4. 60%
4-15下列何種從眾行為為最不明顯?
□ 1.當全體都一致時
□ 2.當有一個人意見不同時
□ 3.當有一個人意見不同時,但她的意見十分極端時
□ 4.對團體內未來互動有較高期許時
4-16少數發揮影響的原因為:
□ 1.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
□ 2.個體預期對未來互動的投入
□ 3.性別之一致性
□ 4.人數稀少
4-18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 1.革命或改革是少數人影響多數人
□ 2.Informational influence通常發生在一個團體缺乏有知識的領導者時
□ 3.少數人雖持異見,但只要堅持己見,通常仍可成功說服多數人
□ 4.通常少數人欲說服多數人時會採用強制性的方法使多數人妥協
4-19下列關於團體中多數影響及少數影響的敘述,何者為非?
□ 1.少數影響較多數影響更常透過”中樞途徑”來影響吾人之態度變遷。
□ 2.多數影響多為”規範性影響”,而少數影響多為”知識性影響”。
□ 3.面對多數影響,吾人較容易謹慎思考。
□ 4.少數影響多為態度上的轉變,而多數影響多為行為上的順從。
4-21當我們決定要穿什麼衣服去參加畢業舞會時,為了能夠留給別人好印象,以
及避免尷尬,我們會盡量穿「正確的」服裝,儘管我們不一定真正喜好正式的服
裝,但是我們仍然如此做,因為大家認為在此場合這是適當的。亦即在受
____________的情形下,從眾往往只是公開行為上的外在改變,私底下的看法並
不一定會有改變。提出____________的學者支持這一點,並認為這正是多數影響
與少數影響的不同。
□ 1.規範性影響;單一過程論
□ 2.規範性影響;雙過程論
□ 3.訊息性影響;單一過程論
□ 4.訊息性影響;雙過程論
4-22對少數影響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1.雖然在一些案例中少數影響被證明為有效果的,但在多數時候它們不能成
功。
□ 2.當少數企圖發揮影響力時,其過程通常為改變目標對象之態度而非使其順
從。
□ 3.少數影響常使用的方式為說服或舉例(exemplification)。
□ 4.嚴格而堅決的協商風格比起彈性化的協商風格,前者能獲得更好的說服效
果。
4-25多數影響(Majority influence)與少數影響(Minority influence)至今為許多社會心
理學家所討論,請問下列何者相關比較論述為是?
a.雙過程論(Dual-process view):多數影響(Majority influence)-社會比較過程(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少數影響(Minority influence)-確證過程(Validation process)
b.單一過程論(Single-process view):質同量不同
c.雙過程論(Dual-process view):多數影響(Majority influence)-確證過程(Validation
process) 少數影響(Minority influence)-社會比較過程(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d.單一過程論(Single-process view):量同質不同
□ 1.bc
□ 2.ad
□ 3.ab
□ 4.only b
4-26規範的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會發生於團體成員為了避免懲罰、得到獎勵
因而盡力遵從規範或達到團體期望,請問造成規範的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的
主因為何?
□ 1.訂定規範者的權力很大
□ 2.規範是一種天命
□ 3.團體內部成員渴望被團體接納
□ 4.若不遵守規範就會因此成名
4-27下列何者為關於規範性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的敘述?
□ 1.在危機發生卻又缺乏知識不知怎麼辦才好時,最容易受到規範性影響
□ 2.受他人影響是一時的,而非持續的
□ 3.藉由從別人那裡得到的資訊以確認什麼是對的
□ 4.希望符合他人期待,以得到獎勵或避免懲罰
4-28當你一個人時,你比較不會想去搭雲霄飛車,而一群人在一起時,你比較會
想去搭,是因為:
□ 1.合理化
□ 2.團體極化
□ 3.團體思考
□ 4.團體合作
4-29經過團體討論之後,加強了團體原有傾向的現象是:
□ 1.從眾行為
□ 2.團體迷思
□ 3.團體極化
□ 4.少數影響
4-31即使是不正確的意見,但在下列何種情況下,仍然有可能對於他人的判斷,
造成強大的影響力?
□ 1. 歧異的少數人所持的意見
□ 2. 多數人所持的意見
□ 3. 年紀較輕的人所持的意見
□ 4. 團體中同一背景的人所持的意見
4-32看電影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生在某個場景中,有大概二三十個人笑了(假設
那天整場有一兩百人,這電影很賣座,是客滿的狀況),結果整場的人都會一起
笑。雖然你不覺得好笑,卻也跟著笑了。試問這是基於何種原因,使你有這種行
為產生?
□ 1. private conformity
□ 2. public conformity
□ 3. self conformity
□ 4. consistency
5-1.當人們在自我評價時通常會集中在以下哪四點:
□ 1.能力、人格、自主、價值
□ 2.價值、自信、人格、自尊
□ 3.自尊、能力、角色、人格
□ 4.自主、自信、自尊、價值
5-6.關於「物理我」(physical uniqueness)的敘述哪一個是對的?
□ 1.每個人一生下來就能知道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個體
□ 2.嬰兒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感知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 3.重複告訴嬰兒他的名字對於他自我的感知沒有幫助
□ 4.貓也能意識到自己和外在環境是有所區隔的
5-7.嬰孩在社會層面獲得自我的過程中,下列能力何者較早出現且非常重要:
□ 1.瞭解自己的知覺與想法是私有的
□ 2.認出鏡中的自己
□ 3.分辨出自我與他人外在形貌的不同
□ 4.學會自己的名字
5-8.關於內在對話(internal dialogue)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 1.透過內在對話來修正自己的行為
□ 2.發展區分個人和他人的能力
□ 3.學習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別人的行為
□ 4.學習用象徵系統或語言來表達內在的思想
□ 4.我們能清楚知覺到他人對我們的評價
5-10.下列關於自我的描述何者為非?
□ 1.猩猩有自我知覺但老鼠沒有
□ 2.自我是I和Me不斷交替的過程
□ 3.自我知覺是天生的,小嬰兒出生時就知道自己身體與外在環境的界線
□ 4.會知覺自己比他人複雜
5-13.並非天生具有自我的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的能力,而是逐漸發展而來的,
下列發展階段,何者是獲得自我(acquire a self)最重要的?
□ 1.學會如何分辨自我與他人
□ 2.懂得自己是在自然自語或與人交談
□ 3.開始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想法
□ 4.學會自己的名字
5-16.整體自尊與角色身份的自我評價相關聯下列何者正確
□1父母評價對女孩影響大;朋友評價對男孩影響大
□2父母評價對男孩及女孩影響皆較大
□3父母評價對男孩影響大;朋友評價對女孩影響大
□4父母評價對男孩及女孩影響皆較小
5-17.請問對自尊發展至為重要的是:
□ 1.身分承諾
□ 2.作為回饋
□ 3.親子關係
□ 4.社會比較
5-18.下列哪些選項為保護自尊的方法?(甲)操縱評價(乙)選擇性的訊息處理(丙)選擇性的社會比較(丁)選擇性的社會承諾。
□ 1.甲乙丙
□ 2.乙丙丁
□ 3.丙丁
□ 4.甲乙丙丁
5-20.以下何種狀況不屬於單純維護自尊的反應,已經算是高自尊的危險性了?
□ 1.選擇和對自我有共同看法而避開對自我想法不一樣的人交往
□ 2.注意和自己評價一致的訊息
□ 3.在自我價值受威脅時會有攻擊行為,容易生氣和人敵對,否認他人批評甚
至攻擊批評者
□ 4.以上皆非
是 選擇性的身分承諾
5-22.關於”self-esteem”的敘述何者正確:
□ 1.朋友的評價對男孩的自尊影響較大
□ 2.低自尊者容易注意和自己評價不一致的訊息
□ 3.整體的自尊是各種自我評價依據其身份突顯性加權的總和
□ 4.擁有權力小的職位者,由於行動上的自由有限,無法獲得有利於建立
自尊的作為回饋
5-23.在發成績單的時候,我是一名學生,拿到了考卷,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不
夠聰明,對於唸書我實在是不行。而在運動場上,我是一位運動員,我總是可以
跑在前頭,我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我感到很光榮,在這裡找到了我自己。以上所
述主要是在說明?
□ 1.自尊
□ 2.角色取得
□ 3.自我分化
□ 4.情境自我
5-24.黑人女孩與黑人男孩互動時,會意識到自己是女生;但與白人女孩互動時,
會意識到自己是黑人。請問這是社會心理學中哪一個概念?
□ 1.刻板印象
□ 2.情境自我
□ 3.維護自尊
□ 4.社會身分
5-28.影響自我基模的身分受文化的牽絆很多,在這裡我們把文化區分成哪兩種?
□ 1.菁英主義和社會主義
□ 2.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
□ 3.威權主義和極權主義
□ 4.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5-29.下列有關「概化他人」及「重要他人」的敘述,何者正確?
□ 1.概化他人是指對社會化影響最大的特定人士,例如父母、老師。
□ 2.兒童會將概化他人的態度和期望內化成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 3.重要他人是指不曾與我們接觸過,但卻默默影響我們生活的人物。
□ 4.以上皆非
5-31.小孩通常在何時開始是到想法和知覺是私自的?
□ 1.兩歲
□ 2.四歲
□ 3.六歲
□ 4.八歲
5-32.請問根據實驗,小嬰兒最早大約可以在幾歲的時候認出鏡子中的自我?
□ 1. 6個月~1歲
□ 2. 1歲~18個月
□ 3. 18個月~2歲
□ 4. 2歲~3歲
5-33.人對於自我的感覺會逐漸成熟,以下情形中何者最晚出現
□ 1.正確使用代名詞”你”和”我”
□ 2.認識到想法和知覺是私自的
□ 3.發展出推論他人想法和期望的能力。
□ 4.可以認出鏡子中的自己
6-1.孩童從參加棒球校隊中習得校隊的紀律與作戰精神,是基於下列何種社會化 理論觀點?
□1.發展論
□2.社會學習論
□3.詮釋論
□4.社會結構影響論
6-2.孩童學習養育他的社會裡的共享意義,而且根據社會、次文化、團體文化
不同,是根據何種理論?
□ 1.社會結構影響論
□ 2.發展論
□ 3.社會學習論
□ 4.詮釋論
6-3.社會化的過程中,有一派主張需要經由與他人溝通,有長期的社會互動,為
下列哪一理論的觀點
□ 1.發展論
□ 2.社會學習論
□ 3.詮釋論
□ 4.社會結構影響論
6-5.新角色和舊角色在價值與身份上有衝突稱之為:
□ 1.角色不連續
□ 2.角色斷層
□ 3.角色差異
□ 4.角色衝突
6-6.佑佑上社會心理學這門課從來都沒遲到過,是因為老師規定只要同學全勤,
老師就會給這位同學的期末學期成績加五分。請問,依照Kohlberg的道德發展模
式,佑佑上社會心理學這門課從來都沒遲到過的原因是屬於那一期的哪一階段?
□ 1.成規期(conventional stage)第三階段
□ 2.前成規期(preconventional stage)第二階段
□ 3.前成規期第一階段
□ 4.後成規期(postconventional stage)第五階段
6-8.就Kohlberg的道德發展模式而言,以下何種階段屬於成規期((Conventional)
9-15歲)所做道德判斷的依據?
□ 1.認同社會(好孩子)取向,為了討他人喜歡,免人討厭而遵守規則
□2.社會契約取向,為了遵從代表大多數意志的規則,為了避免侵犯他人的權利
□3.享樂功利取向(hedonistic)為獲得獎賞而遵守規則
□4.普世的倫理原則,為堅持原則而遵從規則
6-10.根據Kohlberg’s Model對道德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 1.因為害怕因果循環,這輩子吃豬肉,下輩子被豬吃,所以選擇吃素,這是
處於前成規期(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 2.為了減少肉品的消耗,使種植飼養牲畜穀物的農田改為種植人類食用的農
作物,或將用來飼養牲畜的牧場恢愎雨林,使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解決,所以吃
素,這屬於後成規期(postconvetional morality)。
□ 3.隨著動物權的發達,動物也有免於害怕恐怖的權利,因此吃素,這屬於前
成規期(postconvetional morality)。
□ 4.因為師父說:「吃素有很多功德」,所以吃素,這屬於前成規(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6-11.在Kohlberg的道德發展模式有以下幾個階段,請選出正確的順序。(a)享樂
功利取向,為獲得獎賞而遵守規則;(b)認同社會〔好孩子〕取向,為了討他
人喜歡,免人討厭;(c)普世的倫理原則,為了堅持原則;(d)社會契約取向,
為了遵從大多數意志,避免侵犯他人權利;(e)遵從與懲罰取向,為避免受懲
罰和麻煩(f)權威和維持社會秩序取向,為尊重權威和維持社會秩序。
□ 1.a-c-f-e-d-b
□ 2.e-a-f-b-d-c
□ 3.f-b-a-c-e-d
□ 4.e-a-b-f-d-c
6-12.對於Piaget和Kohlberg的道德判斷理論評價的相同點是:
□ 1.忽略性別差異
□ 2.強調個人,忽略情境
□ 3.忽略社會互動
□ 4.以上皆是
6-13.最初能夠讓小孩做出判斷的方法是:
□ 1.賞罰
□ 2.道德
□ 3.對錯
□ 4.效益評比
6-14.對於Kohlberg道德發展模型的批評下列何者有誤?
□ 1.強調個人而忽略情境下的影響
□ 2.忽略文化差異
□ 3.忽略性別差異
□ 4.忽略社會互動
6-15.父親參與養育子女的方式主要是透過:
□ 1.教導子女各種知識
□ 2.以擔負家中經濟來源的角色為楷模
□ 3..促成孩子體力技能的運動或體力遊戲
□ 4.提供子女飲食和滿足子女生活需求
6-17.以下那一項描述與離婚帶來的影響不吻合?
□ 1.雖多帶來負面影響,但偶而有正面影響
□ 2.根據對英國及美國的研究指出,婦女多因而晚婚或選擇不生育
□ 3.對於離婚的傷害治癒時間不確定
□ 4.7~16歲者,其學業與心理受影響
6-18.有關離婚對子女社會化的研究發現:
□ 1.不是一時的危機,是一個過程
□ 2.離婚者的子女心理適應差但長期健康狀況不受影響
□ 3.時間可療癒
□ 4.離婚者子女離婚率較高
6-19.相對於「威權」而言,「權威」有哪兩個特點?
□ 1.體罰+准許(permission)
□ 2.體罰+溫暖
□ 3.控制+准許(permission)
□ 4.控制+溫暖
6-21.父母在小孩成功的整理完房間後,給予糖果以表獎勵,使小孩下次更為主動的整理房間。以上是社會化中的哪個過程?
□1.工具性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2.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
□3.內化﹝internalization﹞
□4.角色扮演﹝role taking﹞
6-22.關於母親就業對子女的影響何者為是?
□ 1.子女在青少年時期犯罪率較未就業高
□ 2.子女對性別角色偏見多
□ 3.不是工作本身的影響,而是工作是否與母親角色產生衝突
□ 4.子女多較早投入職場
6-23.關於母親就業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1.母親在子女青春期工作,子女高中畢業比例低
□2.研究發現結果不一致
□3.不是工作本身的影響,而是工作與母親角色的衝突發生作用
□4.母親就業使子女性別角色偏見減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