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擊巨富,禁令腰斬教培…習時代的中國夢,真的是劫富濟貧嗎?】
一邊毫無預警直接出手整頓校外教育培訓行業,近乎腰斬了整個行業,各種股票慘賠,無數人隨之失業,另一邊,三胎政策正式上線;中央主打「共同富裕」,強調處理貧富差距…
這些頗具爭議的社會政策調整在很多人看來像極了「割韭菜」,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整頓教培行業,可以讓富人不能通過「砸錢」補習把孩子送進名校,窮人的孩子就有了競爭的機會。
這似乎也印證了為何近幾年中國社會「反資本」的陰謀論層出不窮,在越來越長的工時,越來越看不到希望的社會上升渠道,越來越大的個人壓力和越來越膨脹壟斷的巨型互聯網企業面前,許多中下層或是剛剛實現了階級流動的小中產已經不能只寄希望於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打擊競爭對手也是一種實現階級躍升的「捷徑」。正如舉報已經變成了許多行業擠壓對手的重要手段…
而近期的這一系列社會改造工程背後,習時代希望改造出一個怎樣的中國?https://bit.ly/3Dwz9n0
#相關閱讀
【帝國時代:中國巨型互聯網公司的「壟斷」之路】https://bit.ly/2MXmKCO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深度 #資本主義 #習近平 #中國政治 #評論
同時也有2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00的網紅女子健心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在的我們身處於資訊前所未有方便發達的時代中,但也導致我們每個人都壓力山大、焦慮不停,身心都慢性發炎的狀態下就會發生很多身心健康失調的問題!於是今天我們邀請到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也是《不焦慮的心理課》的作者,黃揚名老師,和大家聊聊:如何跟各種焦慮和平共處?當各種負面情緒和自我否定現象來襲時,要怎麼化解...
「社會改造」的推薦目錄:
社會改造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東亞國家百年生育政策的反思〕
東亞文化中,歷來有重視生育的傳統,近年生育率持續低迷,讓大眾對於生育補助等相關政策有諸多討論,不久前也有某護理師譏諷他人沒有生小孩報效國家引發的爭議。
但這樣的生育文化,其實在這百年間,也有不小的轉變,今天我們就以1920年代為開端,回顧並反思東亞各國的生育思潮和政策。
▌節育思潮登陸中國
1922年,美國著名節育運動者Margaret Sanger訪問中國,並舉行了公開演講,她在演講中,闡述了「節育」的概念,大力宣傳使用科學方法避孕的節育,並進而論述了生育節制的意義、節育的概況及不同的生育觀。
Sanger主張「婦女解放的必要條件,並不在參政權,而在能夠支配自己的身體。」因此反對傳統以墮胎、殺嬰的方式限制人口,也不贊同馬爾薩斯以禁慾、晚婚來節育的主張,而應以使用保險套、子宮帽等物品阻隔精子流動的機械法來進行避孕。
除了對於婦女解放的關懷外,她也認為節育不只能幫國家控制人口的數量,也有助於提升國民的質。
▌撼動知識分子的演講
Sanger的演講不僅帶動了後續諸多機構正式在中國推行節育,更引發知識界一系列對於人口和節育問題的重視,掀起了一波婦女解放狂潮。包含《婦女雜誌》在內的諸多雜誌甚至為此發行了〈產兒制限專號〉,讓節育觀念的討論正式躍上公眾視野。
知識分子為何如此踴躍地參與這場節育運動?
民國史學者呂芳上教授分析,節育這個來自西方,打著科學旗幟,又以婦女解放、社會改造做號召的運動,正迎合了亟欲追求現代化的五四知識分子們棄舊迎新的心理需求。
▌支持or反對?
節育學說在中國開始提倡後,有擁護者,也有反對者,因為推動節育觸動了傳統習俗中的兩大禁忌,一是公開談「性」事,一是「絕子絕孫」、「無後為大」的忌諱。
圍繞著節育展開的討論反映了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界的新舊觀念衝突,生育和婚姻的觀念衝突更是核心之爭。
支持節育者的主要論點包含:節育控制人口能使國家興盛、有利於婦女解放等等;反對者則多從傳統有後主義的思維出發,認為節育和傳統生育觀念不符、會造成性氾濫及違反天地好生之德,也不乏有論者抱持富國強兵的國族思維,主張「產兒限制是民族自殺」,將削弱國家和民族的力量,因此反對推行節育。
▌節育與婦女解放的糾葛
到了1930年代,社會大眾已逐漸接受節育觀念的傳播。但隨之而來的挑戰是,在Sanger的觀點中,避孕理應是保障女性權益及達成婦女解放的手段,本應被視為「權利」的工具,卻在政府的介入下,這項權利彷彿轉變為義務。
家庭間的私事被公共化,變相再度成為對女性的壓迫,使她們再度交出了自己對於生育的掌握權,只不過不是交給夫家,而是交給國家。
這樣的糾葛在二戰後越演越烈,尤其是在戰後的東亞諸國。
▌東亞的人口控制政策
到二戰為止,人口一直被視為是國力的象徵,節育也從未正式成為國家政策。但在1950年代後,人口爆炸之聲響起,經濟發展掛帥下,人口的迅速增長被認為是制約國家進步,走向現代化的瓶頸。
此外,美國觀察接受美援的盟國,發現美援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被近乎失控的人口成長所抵銷,這並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他們積極施壓被援助國推動節育計畫。
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日、韓等東亞各國紛紛展開全國性的家庭計畫,以人口壓力及經濟發展考量壓倒「母性自主」之說,由國家與醫療高度介入節育行為,帶來急速的人口轉型。
▌臺灣的家庭計畫
臺灣的人口問題自1950年代開始浮現,人口增加太快、密度又太高,在這樣龐大的人口壓力與經濟發展對抗下,節育論戰再度爆發。
政府先於1965年首度認可了節制生育概念,並成立「家庭計畫推行委員會」,正式以官方機構推行避孕方法,並在美國的壓力下,以「促進農村衛生」的理由,協助超過60萬名婦女採用子宮內避孕器進行節育。
1969年,政府正式制定人口政策,讓1970至80年代成為政府介入節育最甚的時期,在「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孩子不嫌少」的口號下,人口增殖數大幅下降,到了1983 年提前達到「出生替代」的目標。
▌少子化與助孕科技公費補助
然而到了近年,矯枉過正的結果,反而使原先積極控制人口的東亞各國面臨生育率過低的窘境,尤其臺韓兩國更是長年盤據生育率最低國家的位置,並持續探底。
國家這時又得轉變為積極鼓勵生育的角色,並將目光注視到體外受精(IVF)等人工協助生殖科技上,吳嘉苓的跨國研究團隊就發現,少子化成為臺日韓三國施行公費補助助孕科技的重要推力,三國也分別於2015、2004、2006年推出相關的國家政策。
這固然是對於許多難孕家庭的福音,但女性主義者也警覺當國家介入助孕補助,尤其是結合促進生育政策後,可能造成的強迫性母職現象。
▌結語
綜觀百年來東亞的人口政策發展,不難發現生育控制的決策權從來不屬於女性與個人,而是牢牢掌握在男性、家庭、族群或國家的手上。
早年,節制生育對女性而言,本屬犯罪行為,其後在節育運動的倡導下以解放女權的號召推展,但結果是使權利在國家的介入下變成了義務,之後更在與經濟和少子化的掛鉤下,成為東亞國家生命政治的介入對象。
當然我們也並非無視出生率過低的現象和國家鼓勵生育的不得已,只是希望提供一個反思的視角,並期待有朝一日,生育與否的決策權能真正掌握在當事人手中。
社會改造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森林兄弟到自由之鏈——立陶宛🇱🇹的百年追求】
今晚,你應該來認識一下這個國家的歷史:立陶宛。
台北時間今天(22)下午,立陶宛政府宣佈將贈送臺灣 2 萬劑 AZ 疫苗,作為去年臺灣捐贈 10 萬個口罩的回報。立陶宛的外交部長並在推特上表示:
「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照應。」
回顧立陶宛的歷史,自由對他們的確是得來不易、必須珍惜之物。
立陶宛面積比台灣稍大,但人口只有 279 萬。如果你打開地圖,會看到它夾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也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讓立陶宛的近代史充滿血淚斑斑。
立陶宛在中世紀便出現過獨立政權,而後又跟波蘭結盟,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一度國力鼎盛、文化燦爛。但十八世紀後期,卻遭到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三次瓜分,慘遭亡國,最後被併入俄羅斯帝國。
在一次大戰期間,立陶宛又被德國佔領。直到 1918 年,德國戰敗,立陶宛和鄰居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羅的海三國),才得以用民族自決的名義,宣告獨立,享受了短暫的民主與自由。
但為了這個獨立地位,立陶宛從 1918 年到 1920 年間,就打了三場造成數千人傷亡的對外戰爭,包括跟不久前才經歷十月革命、建立共產政權的蘇聯。
蘇聯對立陶宛一直虎視眈眈。
二戰期間,蘇聯與德國兩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根據該條約的附加秘密協定,波羅的海三國被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兵不血刃,就吃掉了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
【森林兄弟】
二戰期間,夾在德國與蘇聯間的立陶宛,成了強權衝突、砲火交錯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蘇聯政權立陶宛民眾,感覺共產政府族群政策、社會改造措施太殘暴,結果納粹德國在入侵蘇聯時,波羅的海三國民眾竟然倒戈德軍,據說當德軍開進波羅的海三國時,一些鄉村婦女甚至用木盤裝著牛奶、麵包和雞蛋跑出來迎接德軍。
直到 1944 年,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蘇聯紅軍的鐵蹄再次逼近波羅的海。這三個國家許多人對於蘇聯佔領時期的日子仍然刻骨銘心,不甘心再度淪亡於史達林之手,紛紛自發組織成為游擊隊抵抗蘇聯紅軍。
這些妄圖螳臂擋車、以游擊戰爭方式反抗蘇聯占領的「土匪」自稱「森林兄弟」,其職業構成非常多元,草根色彩濃厚,有軍人、農民、學生、工人、知識分子、鄉下教堂的神父等等。
在這三個國家之中,立陶宛人的抵抗最激烈,規模也最大。僅在 1944 年到 1946 年短短兩年間,蘇聯就在立陶宛消滅森林兄弟 13,502 人,逮捕 15,528 人。而在同一時期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打死的和逮捕的加起來還不到 6,000 人。
蘇聯官方喜歡罵森林兄弟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納粹法西斯餘孽」,對於這些反抗之人更是毫不留情,如果他們遭到俘虜、虐殺或戰死,殘破不堪的屍體會被帶到各個村莊、學校巡迴展覽,以震懾潛在的「土匪」。
蘇聯情報單位也通過嚴刑拷打,重金賄賂,吸收變節者,希望瓦解森林兄弟的反抗勢力。他們也建立假游擊隊,打著森林兄弟的旗號,到鄉下燒殺劫掠,使得村民們人心惶惶。
當時曾有立陶宛的年輕人逃出鐵幕,要向世界求救。其中一人,是年僅 26 歲的尤奧紮斯.盧克薩(Juozas Lukša-Daumantas),他打算將共產政權在立陶宛實施的暴行與民眾的激烈抵抗公諸於世,呼籲外界干預,請求西方國家出手援助。
但當時西方情報機構被蘇聯間諜滲透得一塌糊塗,西方國家想針對蘇聯採取秘密滲透行動,全部慘遭失敗,甚至還讓自己情報落入蘇聯手中,反而幫助蘇聯鎮壓「森林兄弟」。
就連盧克薩的兄弟四人,三個被蘇聯的專政機關打死,一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勞改營。他的父親,更被蘇聯情報單位拖出家去參觀兒子的屍體,當場就瘋了,幾個月後撒手人寰。
【自由之鏈】
在共產鐵幕下度過數十年的立陶宛,一直到了二十世紀末葉才有機會重見光明。
1989 年 8 月 23 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二個多月,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三國人民,選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的五十年這一天,舉辦了一場震撼世界的和平示威。
大約有 200 萬人走上街頭,他們手扣著手,牽起一道超過六百公里的人牆,穿過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國家的領地,因此被稱為「波羅的海之路」,或是「自由之鏈」。
現場有人唱歌,有人悼念,有人手持蠟燭,有人高舉國旗。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表態追求獨立的決心。自由之鏈的畫面,傳到了全世界,也感動了全世界。
但蘇聯政府卻說,這只是一群極端份子的小打小鬧。
兩年之後,蘇聯解體,立陶宛終於得以再次宣告獨立,重獲自由。
從這段歷史中,立陶宛記取了教訓。2019 年,立陶宛的國安報告,將中國間諜活動列為國安威脅。今年四月,立陶宛不惜得罪中國,退出北京出資主導的「17+1」論壇。《德國之音》的評論指出,立陶宛知道:
「面對專制政權,小國最重要的政治資本就是尊重。要想贏得對方的尊重,就必須表明立場,並做好為此付出代價的準備。」
而今天,他們又再一次表明了立場:
「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照應。」
致自由。
——————
*延伸閱讀:
- 那群受困鐵幕,卻不願低頭的波羅的海孤軍──「森林兄弟」
https://bit.ly/3qtUp7b
- 歐洲史上獨一無二的貴族民主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
https://bit.ly/2SmLlEq
- 鬥智一輩子、就是要比你強的兩人:波蘭國王與立陶宛大公
https://bit.ly/3iZvIxp
- 評論:立陶宛挑戰中國 風險雖大 卻是明智之舉
https://p.dw.com/p/3rcZP
圖片來源:By L. Vasauskas - Europeana 1989, CC BY-SA 4.0, https://bit.ly/3qfzO6m
社會改造 在 女子健心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在的我們身處於資訊前所未有方便發達的時代中,但也導致我們每個人都壓力山大、焦慮不停,身心都慢性發炎的狀態下就會發生很多身心健康失調的問題!於是今天我們邀請到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也是《不焦慮的心理課》的作者,黃揚名老師,和大家聊聊:如何跟各種焦慮和平共處?當各種負面情緒和自我否定現象來襲時,要怎麼化解?讓我們消除生活中的不安和混亂,找回身心的能量!
------------------
🌟加入【女子健心療書會】 一年帶你讀完100本精選好書❤️ 馬上點擊報名連結加入,一起成長:https://pay.weread.com.tw/redirect/bypass/peipei/?channel=podcast
------------------
節目中將與你聊聊的內容有⬇️
00:00:00 節目精彩擷取
00:01:32 節目開場
00:02:50 如何用正確心態面對各種焦慮與負面情緒?
00:05:00 如何不被情緒駕馭,成為情緒穩定的人?
00:09:14 情緒顆粒度
00:15:26 如何轉化覺得自己不行、不夠好的自我懷疑與否定情緒?
00:22:27 社會集體『體態焦慮』,如何化解?
00:26:28 繁忙的生活如何管理好自身能量,避免焦慮?
00:30:54 2個幫助緩解焦慮的思維工具
00:37:02 節目總結
-------------------------
⭐️ 看本集音頻文章:https://girlpoweroom.com/anxiety/
-------------------------
本集節目由統一陽光贊助播出,統一陽光無加糖豆奶,是首瓶通過A.A.100%驗證無添加,無加糖、無添加的優質豆奶,原料只有非基因改造黃豆跟水,即使無添加也香濃爽口,momo、康是美、博客來網購熱賣中,點連結一起嚐鮮➡️https://pse.is/3mr38t
-------------------------
✨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能持續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給你聽吧❤️
👉🏻贊助連結:https://pay.firstory.me/user/ck7a2gx3ms2vl0873fv7w0gsn
💌訂閱免費健心電子報
⬇️來這邊找來賓黃揚名博士:
■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phd
■ 購書:不焦慮的心理課: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283?sloc=main
⬇️來這邊找主持人Peipei:
歡迎寄信到: 💌
girlpoweroom@gmail.com
或是在IG上給我私訊:
🔍Peipei的IG帳號【peipeifitlife】
🔍女子健心室的IG帳號【girl_power_room】
------------------------------------------------------------
👇🏻在其他平台上收聽女子健心室Podcast:
-Firststory:https://reurl.cc/yZpgv2
-Spotify: https://reurl.cc/Mvz9xL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WdOyZy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nzYyjd
-Pressplay、Anchor、Castro、Pocket Cast、Breaker
------------------------------------------------------------
👇🏻其他資源:
臉書私密社團:https://reurl.cc/9EnxNY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GVNQy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健心電子報:https://artisanal-pioneer-9065.ck.page/10f6acb1ea
Peipei的新書:https://reurl.cc/Mvz9pk
------------------------------------------------------------
👇🏻聯絡資訊:
歡迎寄信到: 💌 girlpoweroom@gmail.com
在IG上追蹤我、給我私訊:
🔍Peipei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eipeifitlife/
🔍女子健心室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oaKIHd3FQ/hqdefault.jpg)
社會改造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時代的產物新文化運動月來了
#真正難得增長民智改造社會
來聽大歡迎!
在這紛亂的時代,過去的歷史記憶,是幫助我們走向下一個百年的關鍵。當前台灣社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如何穩固台灣的民主、自由、和平、與多元價值,是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
一百年前,1921年,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為喚醒臺人掙脫日本帝國施加的人身、思想枷鎖,在靜修高等女學校禮堂創辦「 #臺灣文化協會」,透過設置讀報社、文化講演、活動寫真放映等活動,「謀文化之向上」,以實現蔡培火所言的「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理想。
2021年,文協成立的百年後,我們為了紀念文協先人追求新知、對抗當權者的新文化精神,特別在代表威權壓制臺人的 #臺北北警察署、今日的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宣告北市文協百年系列活動正式起跑。
今日,柯文哲市長將邀請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執行長蔣朝根、 #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執行長戴寶村、 #臺灣文學學會 理事長黃美娥和後代家屬們共同與會,暢談文協百年之於當代臺灣社會的意義,以及下一個文協百年的啟發與展望。
10:30 在線等,一起來!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zByhRYYVMM/hqdefault.jpg)
社會改造 在 朱立倫 I’m Er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有好好聽過年輕人的聲音嗎?
這些年,有許多年輕人一直在國民黨奮戰,也到各個地方歷練,有著亮眼的表現。我們除了聽聽他們的真心話,更要為找回整個年輕世代,一起努力。
找回年輕人,不是依靠表面年輕,而是思維真正跟上社會潮流,連結議題社群,和年輕世代的議題價值站在一起。
如何讓這個黨「真正年輕化」?重點在於「求才」。我們怎麼樣吸引到社會上好的人才願意加入國民黨?
我認識一群很愛中華民國的年輕人,在社會新創、科技、金融、美學設計、媒體數據、地方文史、國際外交等領域非常傑出,但他們不一定想進入現在的國民黨工作,為什麼?
當他們會考慮科技業、外商或新創公司,國民黨跟這些企業的文化、環境與提供的未來差別在哪裡?
不管在工作環境、氛圍的改造,或是議題路線和價值的調整上,我們要真正改變,讓年輕人感覺到有希望、感覺到國民黨不只是「百年老店」,更能夠活化歷史資產、連結世界思潮與海外華人社會,就像是一個國際級的大企業,讓年輕人放手打造一個有魅力的「百年品牌」。
我會引入國內外盛行的「MA儲備主管」制度,用企業化思維找到各類專長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國民黨可以有機會實踐不同的議題與興趣,學習規劃與執行公共政策的務實經驗,歷經不同部門輪調歷練後到地方政府、議會或立法院甚至社會團體去歷練,未來要當專業幕僚、要挑戰選舉,都可以!
讓國民黨連結社會力與不同議題社群,成為年輕人參政、實踐對公共事務理想的大平台。只有黨中央這個心臟強起來,才能讓人才如同血液輸氧一般可以輸送到各個地方,成為各地執政縣市、黨部最好的人力資源後盾。
把社會力帶回來,把年輕人都找回來。
現實的困難,我們一起面對,
改變的夢,我們一起實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nV5xk_Q9sM/hqdefault.jpg)
社會改造 在 社會改造實踐家-梁漱溟-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社會改造 實踐家-梁漱溟 ... 思考不是負擔,思考是一種樂趣。 工作不是負擔,是對國家、對社會,甚至對人類的責任。-梁漱溟梁漱溟他給「學問」下了一個定義 ... ... <看更多>
社會改造 在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 Taipei, Taiwan - Interest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 Interest. Like. Liked. About. Interest. Page transparency. Facebook is showing information to help you better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