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研究需要大家支持!!!!] 📊
**今晚20:59截**
👉🏻記得最後禁submit先交到!👈🏻
.
麻煩大家幫幫手填+廣傳🙇♂️🙇♂️🙇♂️
.
民間記者會一直以嚟都希望以不同方法喺運動中尋求突破,民間研究係其中一個方向,今次民記再一次以「抗爭者心理健康」為題,推出新一份民調。
.
我哋明白今次份問卷係好好好長😭,因為我哋加入好幾個心理學界嘅標準量表,希望達至國際水平,提高民調結果認受性。
.
⭕️最終目標:收集大量香港抗爭者嘅精神壓力數據,然後寫成一份正式報告畀國際社會,🚨要求人道救援🚨!
希望大家可以俾少少耐性填咗佢🙏🏿🙏🏿🙏🏿,同埋Share出去畀朋友一齊填,萬分感謝!🙌🏿🙌🏿
香港人,填問卷!
問卷link:
https://www.citizenspc.org/survey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香港人反抗
#民間記者會
社會支持量表問卷 在 方.略.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文推推系列 #服務設計 #案例分享
本月 Service Design Network Taiwan 的好文分享主題改變了故事線,喜歡實際應用案例的朋友,不要錯過這篇!
這是一個運用服務設計,試圖為瑞典找回能改善在工作場所心理健康的解決方案:「心理健康急救箱」。文章將帶大家逐一了解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為什麼值得被重視、「心理健康急救箱」這個解方的如何形成、專案期間碰到什麼樣的挑戰、如何運用找到的洞見設計、測試、驗證可能的解決方案等。
雖然說是編譯,為了讓大家能夠沒有負擔的閱讀,聽說編輯台幾乎已經幫大家做了通篇翻譯喔!
#好故事一定要與好朋友分享
#服務設計學思達
#一起閱讀 #服務設計 #精神食糧 #服務設計的學思達
文章標題:變革的實際案例「心理健康急救箱」(The Manifestation of Change)
作者:Kristina Carlander,Doberman 設計總監;Sebastian Backström,Doberman 撰稿者
原文出處:Touchpoint Volumn.6 No.1 2014 April
| 編譯台前言 |
今天聽故事,不廢話。
| 本文 |
現今的瑞典,心理健康問題是請病假最常見的原因,瑞典組織為此每年付出高達17億歐元的成本。這個情況並非瑞典獨有,英國也已經證實病假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性,在大多數發展中的國家也同樣有類似問題。我們的行為與態度上能做些什麼以改善在工作場所的心理健康呢?
為了對抗這種日益增長的擔憂,許多瑞典公司、組織、政府與斯德哥爾摩的體驗設計公司Doberman,共同合作打造了一個「心理健康急救箱」,目標是讓人們從心理到生理都感到自然舒適。「儘管心理健康問題造成了這麼多的病假,卻很少有工作場所把這個現象視為一個問題。」瑞典國家心理健康的專案經理Rickard Bracken說道:「發起專案的主要動機就是為了更好地在早期階段採取行動與預防心理健康導致病假的問題」。
#1 「心理健康急救箱」的起源
「心理健康急救箱」的想法是一群設計與行為科學系的研究生與英國體驗設計公司Doberman一起合作而誕生的,由Hjärnkoll贊助支持,瑞典殘障協會Handisam所執行。透過「共同創造」的設計流程,把所有相關利害關係人都納入其中,如政府機關、私營企業代表、工作環境專家、人力資源專業人士、心理學家等,把所有利害關係人都納入創意過程的作法,是為了確保心理健康相關的不同層面問題都可以充分討論,同時,這種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共同努力的獨特共創過程也會影響到不同的領域,服務設計可以幫助這樣的轉變。Doberman的設計總監Kristina Carlander提到:「透過大家一起參與解決,我們快速消除了在工作場所中的精神健康問題的忌諱,讓同事、管理者、組織共同了解到,要防止因心裡疾病造成病假問題的關鍵在於『共同打造結構性的環境』」。
#2 三個挑戰
Doberman與Handisam合作,為工作場所打造了一個創新設計的健康服務生態系統。其中面臨最大的的挑戰是,「把觀點從應該是管理者的問題轉化為所有工作者的共同問題」,組織內部的人都要改變自己的觀點,而非只是由組織領導者去影響或教育這樣的變革;第二個挑戰是,「從多讀到多做」,解決方案要有一個清楚、簡單的行動路徑,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提出的書面報告;第三個挑戰是,健康服務生態系統必須如同工廠運作一般,能持續產生功效,服務提供必須將心理與生理層面的健康照護都轉化為實體產品的形式,因為實體產品就是服務的中心接觸點,能夠激發組織更多行為上的變革。如果「心理健康急救箱」能夠成為組織工作環境的一部分,這些挑戰將被克服並逐步打破忌諱。
#3 設計一個健康的過程
設計服務與物件的流程,是由設計團隊與各種利害關係人一同共創工作坊開始,討論「心理健康急救箱」要放在哪、要有哪些內容、什麼樣的風格、怎麼樣設計能產生最佳效果。這些討論發展出一些快速,粗糙的服務原型,在各式各樣的工作場域中,進行了各種測試並持續了數周。其中有趣的發現是,確實有很大量的忌諱發生在工作場域中,而人們通常不會公開討論,大多是保密;另一個發現是,使用嚇人的統計數據以說明心理健康相關問題的危險性,人們多認為太嚴肅而無法奏效。
Doberman藉由這些發現,做了更一步的微調並打造了急救箱最基本的原型,除了常見的ok蹦與繃帶以外,在頂部有一個顯眼的精神健康自我評估量表,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提醒人們反思自己的情況,而不是給予正確的答案,目的是幫助人們及早注意到心理健康問題,否則很容易就忽略掉問題。此外,急救箱還提供能幫助同事揭露心理疾病跡象的外帶小卡,上面包含了所有相關的重要資訊、電話熱線號碼與QR碼,能直接聯繫治療師與網站,提供快速的協助。急救箱將被放置在休息室、列印室、更衣室與其他共享但不過度公共的空間。「心理健康急救箱」本身就是整個服務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它是組織變革最具體的象徵與證明。
#4 測試、測試、測試
「心理健康急救箱」原型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測試,從2013的9月至12月這段時間,在瑞典的各種工作場域中已經超過1000人曾接觸過。在測試之前,進行了定量問卷調查與定性研究,在測試一段時間後,也發放了另一評估態度與使用習慣變化的問卷,並搭配一系列的後續訪談以挖掘更多深入訊息。
迄今為止的結果是令人鼓舞的,結果顯示人們對於生理與心理健康的關注並沒有差異,但他們表示,會開始使用「心理健康急救箱」是因為公司提供的心理健康計劃,而他們並沒有特別察覺。目前正進行更全面性的分析並很快將發布結果,「心理健康急救箱」希望夠讓更多一般的瑞典人能夠接觸到,設計團隊的期望是在幾年後,對於心理疾病的態度可以盡可能地改善,讓大眾了解到察覺自己的心理疾病就如同身體受傷一般,是很正常的健康問題。
#5 成本
整個計畫是由一群私人企業與政府組織資助,而有趣的地方就在於「由公部門與民間企業共同合作以解決社會問題的挑戰」。Kristina Carlander說道:「透過發展一連串的方法去聆聽使用者的聲音,探索與改善心理疾病議題,能夠看到民間企業表現出如此的決心是很鼓舞人心的」。
Doberman從整體觀點來估計,如果「心理健康急救箱」能阻止一個人因心理疾病請病假,就意味著專案的成本已經回本 --- 也就是一個人停止請長期病假所產生的成本。對於相關的利相關利害關係人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除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外,因長期病假產生的財務影響,會讓公司與組織在執行像「心理健康急救箱」這種專案時的窒礙難行。
策劃/責任編輯:沈美君 (Diane Shen) 編譯:湯士賢 (Chris Tang)
社會支持量表問卷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查看社交媒體頻繁的人,感到憂鬱情緒較不常查看者高出2.7倍,一週中花最多時間於社交媒體上的人,罹患憂鬱症風險則為一般人的1.7倍。"
=>作者是高風險群,檢討檢討
文中對於社群網路關係
在真實人際關係上的定位
講的非常清楚且有具體的建設性
非常值得細讀的文章
從心理師的眼光看社群網路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
( 杏語心靈診所治療師 呂佳珍 )
一位年輕小姐個案來找我,跟我描述心理上種種的問題,說為什麼在臉書上看到自己的同事、朋友、同學,都過得比她過得好?這位年輕女子,時髦的打扮,年輕又優雅,還擔任公職,年收入豐富又穩定,卻面露憂愁的對我訴說她的苦惱。我靜靜地望著她,心裡想的是在這個年輕一代畢業基本薪只有22K的年代,能夠在公家機關擔任公職,又是鐵飯碗,可以吃一輩子,著實是相當不錯了,她到底在煩惱些什麼? 女子細細道來,我才發現她每天上班,下班後沒有什麼嗜好興趣,下班後長時間流連在上網,觀看臉書,和臉友互動中,因為個性比較被動羞怯,也不善於社交生活,下班後也不知道該如何打進同事朋友的社交圈,看到同事圈下班後常常相約出去玩,就心存羨慕。只能在臉書上比較活躍。她從臉書上,從一個個逐漸增加的讚,和朋友留言分享的互動中,得到些許的肯定支持,及快樂,但卻也被設限在這個網路虛擬世界的框架中,頻頻看到不同的朋友、對象出來曬恩愛、或炫耀每天吃了什麼大餐,去了哪邊旅遊,出國了幾次,穿得美美美的,無非是想讓別人知道自己過得有多好。長久下來給個案帶來極大的壓力,好像自己總是過得平淡,總是怎麼過都沒有別人過得好。原本是帶給她情緒支持及紓壓療癒的社群網路,現在反而成為她比較不完的心頭恨及情緒困擾的源頭。 也造成女子她常常和先生抱怨的導火線。先生及治療師也不止一次的勸導她,他們只是每次都把光鮮亮麗的一面展露出來,現實狀況才不是這個樣,你看到的月領22K的人還能去看電影,吃大餐、出國,買名牌包,用IPHONE 7¸出國血拚,這些有時只是他們敢消費、甚至分期付款或貸款來消費的。但是女子怎麼勸說都聽不進去,完美主義及愛比較的爭勝情緒常常困擾她的生活。
以上事例是網路先進科技所帶來的影響,先進方便性帶來的速度、便利、時尚,潮流,有一項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社群軟體讓人更覺寂寞、被孤立,經常使用社群軟體的「臉書世代」年輕人,亦即所謂的「千禧世代」雖然擁有更多的虛擬社交圈,但其實比上個世代的人更加孤單寂寞。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英國「全國建築商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執行的調查顯示,「千禧世代」年輕人有89%表示自己為寂寞所苦,但55歲以上族群只有70%有如此感受。
調查指出,年齡介於18至34歲的「千禧世代」,比上一代擁有更多的「網路朋友」。他們「網路朋友」的比例,比「現實生活朋友」多出6倍以上。
同時,另一份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報告也指出,花費太多時間瀏覽推特、Snapchat、Reddit和Tumblr等社群媒體的年輕人,感覺自己被社會孤立的機率愈高。「可能引發妒忌情緒,曲解他人擁有較幸福且成功的人生」。
研究執筆人米勒博士(Dr Elizabeth Miller)解釋:「我們還不清楚使用社群媒體和感覺社會孤立這兩者出現的先後順序」。米勒說:「有可能是他們在現實社會被孤立,讓年輕人轉而使用社群軟體,或是使用社群軟體的時間增加,使人感覺被真實世界孤立,也可能兩者同時存在。就算是人們先感覺到被社會孤立,花時間上網似乎也無法減少這種被孤立的感覺」。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使用社群軟體超過2小時的受試者,覺得自己被社會孤立的機率是每天瀏覽不到半小時者的兩倍。
除了長時間使用社群網站交友之人,更有孤獨感之外,研究還顯示這些人因為寂寞,更容易相信網路上結交的陌生人,也因此更易成為網路詐騙受害者。有36%自覺寂寞的受訪者承認,他們曾被網路詐騙。
由此可知,年輕人需多培養興趣,並多參與社交活動,如同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所言「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幸福感的來源」記得,網路上的朋友都是「虛擬」的,珍惜現實生活的真實關係,才能讓你活得更快樂。
另外,今年3月大家健康雜誌引用一篇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指出: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與他人互動,尤其對年輕人而言,容易出現憂鬱情緒!
該研究發表於2016年4月《憂鬱和焦慮》期刊,研究對象為1,787名19至32歲的美國人。受試者於2014年填寫一份問卷,詢問其這一年間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包含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Twitter、Tumblr等美國人常使用之社群媒體),同時以「病患自我報告之結果測量資訊系統憂鬱量表」評估其憂鬱風險及徵兆。結果發現,參與者每週平均使用不同形式的社交媒體頻率為30次,每天約使用61分鐘;超過1/4的參與者呈現高度憂鬱傾向。受試者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與罹患憂鬱症風險成正相關:查看社交媒體頻繁的人,感到憂鬱情緒較不常查看者高出2.7倍,一週中花最多時間於社交媒體上的人,罹患憂鬱症風險則為一般人的1.7倍。
身為照顧普羅大眾的心理健康的諮商心理師,自覺應該將正確的訊息,提供給需要的人,以上是擷取可信媒體的部分報導,但是,也是鼓勵社會大眾,慎思明辨您在網路、推特、Line、臉書所看到的訊息,並盡量別讓它誤導了您的人生,及重要的選擇。尤其是有家庭的夫妻,更是別讓長期沉迷於網路虛擬世界,中斷了您與摯愛的家人、孩子、青少年/青少女,了解、溝通的機會,否則,關係及影響力一旦失去了,就為時已晚。建議使用社群媒體時,應當分享與分擔朋友的生活起伏,切勿只是羨慕他人生活,好景、美食、逗趣外,也能看見友人的需求與脆弱面,並給予同理、支持。若朋友於社群媒體上經常出現負面情緒發言、上線頻率改變,或是突然消失於社群,則須回歸現實生活,透過面對面的互動,釋出問候與關懷。此外,不善交際者因對現實人際互動較為敏感,隱身於網路可以降低與他人面對面互動的壓力,因而於社群媒體上更加活躍。若過度沉迷於社群媒體且無其他生活重心,容易僅注意到他人過度美化的生活表象,及過於在意網路上他人的評論與按讚數,當出現頭痛、睡不好、心悸胸悶、易怒、沒耐心、減少與他人互動、對原本喜好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可能代表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親友需提高警覺。
~圖片取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