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計的觀點,看疫情發展趨勢]
統計,根據數據與事實做科學化的趨勢分析。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蒐集「足夠量」的事實數據,作為預測未來趨勢的基礎。
針對疫情,我們可以用統計的技術,蒐集事實數據,預測疫情是否會繼續擴散或收斂。
先看 #確診個案數之變化:
若呈指數成長,表示嚴重擴散中;若呈指數收歛,表示疫情會開始穩定,阻絕成功。
經過「校正回歸」後,目前台灣地區的確診數是呈線性收斂之狀態。
但是,觀察疫情只看到確診數的變化,是不夠的,還有二個重要參數,要考慮:
- #陽性率
#確診數人數占檢驗人數的比例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陽性率應在5%以下,表示篩檢量夠用。
如果陽性率超過10%,就意味著我們可能漏掉很多個案,篩檢做得不夠,不足以了解實際情況。
即使確診數呈線性收斂,若陽性率上升,表示存在隱形的病毒擴散因子,未被掌握到,通常是群聚傳染。
- #確診個案地區分佈之變化
若新增確診個案之地理分佈區域不是持續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範圍,而是隨著時間軸逐步發散,表示帶原者的移動控制有破口,隔離需要加強。
#樣本要足夠大! #才有科學說服力
今天離5月28日不到4天。從5月14日到5月28日,15天,上述三個參數的觀察期間,是否足夠,以及是否收斂,是5月28日決定全國疫情三級警戒維持、調升或調降的關鍵。
#廣篩?
張誠
Search
確診個案地區分佈之變化 在 擴散性高能外電新聞波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隨著首都圈和中部地區暴雨特報的擴大,危機警報 ... 兒案件進行調查,其中已死亡個案增至34宗】 ... 領土變化:烏克蘭奪回了巴赫穆特郊區的一些土地( 大約3公里^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