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核能在太空駐足】
#太空的時代沒有非核家園 #小英新產業可參考
蔡總統於就職演說定調台灣未來六大產業方向,其中包含進軍航太產業(雖然我不知道進軍哪個部分啦)。但正好,NASA最近要帶你看看甚麼叫太空時代的動力裝置,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 賴清德 副總統不妨藉機切入!
▋阿提米斯計畫
NASA目標是到2024年將人類任務送上月球,這項名為月神Artemis的計畫,包括太空發射系統火箭,獵戶座太空船,地面探索系統以及研發。NASA估計,要使機組人員登上月球表面,包括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女性,將耗資350億美元。2024年後,NASA希望每年開展一次人類飛行任務,並在2028年之前實現月球探勘的永續作業。
而月神計畫也將提供至關重要的經驗,為未來登陸火星之旅鋪路。其中,一項重大工作將涉及弄清何種電力系統(包括從未在月球表面進行過測試的電力系統,例如核電)將最能支持未來的駐點。工程師在權衡其選擇權時必須回答的核心問題是,是否可以將必要的材料安全地送上月球,以及諸如核分裂之類的系統能否在如此惡劣條件下可靠運行。
每種電源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要考慮。數十年來,太陽能電池組已經可靠地在太空中提供了再生能源,但在從未獲得任何照明的地方(如月球上資源豐富的隕石坑)太陽能就毫無用處,在火星多風,多塵的表面上,太陽能電池板也難以收集足夠的光,使其成為為生命維持系統供電的危險選擇,電池和燃料電池目前的壽命有限,充其量只能使用輔助電源...
▋核動力的太空運用
一種為太空梭提供動力的核裝置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產生器TGR,其依靠鈽238的衰變產生的熱量運行。自1960年代以來,這些發電機就已在火星探測器上使用,並將空間探測器發送到太陽系的外緣,例如旅行者號飛船和卡西尼號。儘管是科學任務的主力軍,但提供的數百瓦功率,僅足以將無線電信號發送回地球或為相機供電。
而地球最普遍的核能取得途徑還是核分裂技術,由於質能轉換的優勢,它將能持續數年在小空間提供連續、可靠的動力源。1960年代,許多科學家認為,用於太空的核分裂反應爐將緊隨放射性同位素發生器之後。1965年,美國發射了一顆名為SNAP-10A的小型核分裂衛星,但由於電氣問題,它在發射後僅43天就失敗了,成為一塊太空垃圾。在接下來的20年中,蘇聯則發射了31枚類似衛星。
在那之後,由於設計問題和預算激增,用於太空的新型核反應爐開發在停滯了。工程師們希望立即從這些系統獲得先進的性能,從而導致複雜而昂貴的設計,太空用反應爐設計開始不受歡迎,直到NASA Glenn Research Center和美國能源部開始著手一項名為Kilopower的聯合計畫,目標是為太空開發一種新的核反應動力系統,該系統能夠產生約10 kW的電能。
▋Kilopower
只要四個類似的反應爐,就能輕易提供40kW的功率,以供六名機組人員在火星上生活所需。Kilowpower的模組化與密合型設計,大幅減少重量,以往核反應爐系統設計為12-14公噸 (6-7噸反應爐加備用),而單個Kilopower反應爐的重量僅為1.5噸,成了它能夠上太空的關鍵。
燃料爐芯大約相當於紙巾卷的大小,僅重28公斤,由約8%的鉬和92%的高濃縮鈾組成。核材料被氧化鈹反射器包圍,該反射器將中子反彈到堆芯中以驅動裂變反應。放在鐵心內部的是一根純碳化硼棒,它吸收中子,從而調節核反應功率。緩慢移開碳化硼棒後,中子開始撞擊鈾原子,開始連鎖反應。裂變產生的熱量通過充滿鈉的熱管傳遞到一組史特林引擎,透過活塞驅動,將熱量轉化為電能。最後,反應爐還包括一個散熱器,用於消除多餘的熱量,將其散發到太空中。
目前反應爐開發在經過多項測試與實驗後,已經證明可以順利發電,且維持5KW的輸出後順利關閉,待更多優化後,持續推進至10Kw的目標。
▋核子保防與輻射安全
當然,鑑於鈾的潛在危害人類以及其作為核武器材料的風險,有些人對高濃縮的鈾燃料持懷疑態度。但將鈾運到月球並與反應堆並排工作是安全的,鈾發出的弱α粒子無法穿透紙或皮膚,爐芯周圍的屏蔽層也將防止太空人受到任何輻射(宇宙射線可能更強)。而將反應爐廢料也將被屏蔽並單獨放置。
對於這種系統,最壞的情況是整個反應爐於於火箭發射中炸毀,但霧化和分散的鈾顆粒對一公里內的人所造成的劑量也僅背景輻射千分之一,比乘坐飛機飛行時從太陽輻射中獲得的劑量還少。
當然,核分裂反應爐的未來將不僅取決於技術上的成功,還取決於足夠的資金,國會的支持剛好補足這缺口。反應爐的使用除了通過尚未確定的更多安全性和可靠性測試外,還需要「飛行合格」,這意味著它必須能夠承受發射時承受的重力和月球上看到的極端溫度的影響。
期待我們近期能盡快看到近一步測試成果。
_ _
國際間已經在計畫用核能系統搭載潛艦或太空電力系統時,我們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認為沒有核電後的核能人才卻只能去做除役,Are you blind ? 小英 ~ 你看看,你要打造的太空產業,Nuclear Can Help ~
畢竟「太空的時代,沒有非核家園」
▋參考資料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centsci.0c00382
碳化硼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用3D列印重塑核能未來】
#不怕產線停產 #特別造一個專屬零件不困難
核工業以保守著稱,基本上,核反應爐仍在使用半個世紀前夢想的技術。「不壞就不修」的心態是管理建造新核電廠的內在風險和高昂成本的一種方式(當然壞了一定會修啦,只是用厘語來表示這行業的保守以及避免滋事),但它也扼殺了行業的創新。當然這不代表建造反應爐就可以硬幹,缺少計算評估。核工業發展如此緩慢來自於對災難安全評估的反覆計算,畢竟計算失誤的代價是巨大的,沒人願意重蹈歷史災難覆轍。
但是,規避風險並沒有阻止其他同樣惡名昭著的行業採用新技術。例如航空航太產業,現在許多公司正用3D列印出印整架火箭,無人機或是推進器。核電廠又有何不可?
當然可以,而且正在實踐中,
3D列印,也稱為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可通過直接從3D模型轉換為實際零件來簡化製造過程。可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和設計靈活性,並消除傳統的製造限制。3D設計和打印提供了高品質與低成本錢的選擇,特別是用於製造備件以及創建原型,而原型通常需要巨額成本來建立新的生產線。3D列印產線中的更動幾乎只是程式上的調整。
▋這些年,使用3D列印的核電廠
2017年,西門子首次商用化地在核電廠安裝在3D列印零件且持續安全運行,實現了行業的首度突破。因為核能部門對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嚴格要求,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畢竟核電廠所使用的組件必須堅固,可靠,耐高溫,並且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經受更多的監管和質量保證工作。
GE-Hitachi能夠以在核電操作範圍條件內對3D列印的零件與傳統零件進行測試和比較,結果程度相當。同時大幅度地減少浪費並將生產時間減少90%。西屋成功在伊利諾的核電廠安裝了3D列印的頂針堵漏裝置。該設備用於幫助降下燃料束至反應爐芯。這樣方法有助於滿足各種小批量,高關鍵工廠組件的需求,西屋也已經使用了3D列印打造出發電機的模具、支架以及承軸。
最近,能源部位於伊利諾州的Argonne國家實驗室開始使用3D列印進行高階核廢料分離回收,從而使可回收利用的核燃料廢料數量增加到97%。3D列印出了一組離心器,從而消除了零件故障的可能性。
材料方面,瑞典3D列印公司Additive Composite和Add North 3D與Uppsala大學一起開發並發布了一種新的碳化硼複合長絲,適用於輻射屏蔽。該材料的名稱為Addbor N25,由碳化硼和共聚酰胺基質組成。碳化硼是已知的最硬的材料之一,因此已用於許多極端應用,例如坦克裝甲和防彈背心。該材料還具有很高的中子吸收能力,因此非常適合用於核輻射屏蔽。
▋最近的重大突破
而較大的組件(例如用於SMR的壓力槽)可以使用包括3D列印,粉末冶金熱壓(將金屬粉末壓製成固體形狀)和電子束焊接等方法。這些都降低了製造成本和時間。
近日美國能源部另一個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Lab的團隊完成了3D列印核芯(Nuclear Reactor Core)的初步設計,是能源部計畫Transformational Challenge Reactor, (TCR)的主軸。儘管大多數零件仍由常規組件製成,但反應爐芯將完全由碳化矽3D打印而成,碳化矽是一種非常堅固的材料,幾乎無法熔化。圓柱芯為鈍銀,在其中心排列的不規則非角形燃料組件。這就是所有核反應發生的地方,它將負責保持和控制鈾燃料裂變反應的成分。儘管目前設計和印刷的核芯高度不到一英尺半,但這一個比啤酒桶大的反應器將能在2023年上線時貢獻3MW的發電能力,相當於1000個家戶的用電量,
TCR是一種先進的氣冷反應爐,使用氦氣作為冷卻劑,氣冷反應爐具有極高的燃料效率,因為它們在很高的溫度下運行,研究團隊認為3D列印反應爐芯其相對曲折複雜的幾何設計將使效率進一步提高。一旦反應爐啟動,3D列印也將幫助核能工程師更為了解爐芯內部情況,以往必須從外部監視,但在新設計中將允許嵌入式感測器直接從核心提供數據。
TCR爐芯在幾週內就能完成列印。過程中,機器視覺演算法將同步從紅外熱像儀和其他傳感器吸取數據,訓練背後的AI,以幫助其確定在列印過程中是否發生任何缺陷。這也同時減少後續龐大的檢測認證費用,例如一顆螺絲成本可能十幾元,以往的製程中由於缺少監造數據,後續認證費可能高達600萬元。
研究團隊表示:「核電不可能是唯一不採用任何新技術的行業」「我們想打開水閘,在這個國家看到先進的核能。」「因此,與所有其他行業一樣,核能正通過3D列印,新材料應用這兩個新流程進入未來。」
回到核四重啟,府方目前標準藉口中常提到許多零件已經停產...這大概把上面所有公司和強大的美國國家實驗室都當白痴看吧。「Am I a joke to you ?」姑且不論產線是否存在,備品是否足夠,在核工業導入3D列印的現在,生產單一核電廠專用零件一點都不困難,甚至可能更便宜更省時。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V6WZ1b
https://reurl.cc/Qdalb0
碳化硼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週日焦點科普夜】
這個時間,是我們的焦點科普夜,上週有哪些重要的焦點新聞呢?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一起再來回顧一下!
➡一、為什麼人會有指紋
https://goo.gl/Ik8dKZ
➡二、海外博士回台補助
https://goo.gl/Xt2zTh
➡三、又瘦又肥的泡芙人
https://goo.gl/JJINQT
➡四、自製果皮清潔劑
https://goo.gl/ICS8YM
➡五、茶葉蛋綠綠的地方有毒?假的啦!
https://goo.gl/SmOXbj
➡六、新型仿生貝殼碳化硼複合陶瓷防彈衣
https://goo.gl/OWHK4r
#科技大觀園 #週日焦點科普夜 #多聽多看學科學
碳化硼 在 碳化硼-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飛比價格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碳化硼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碳化竹蓆、碳化木板、睡綿綿嚴選純炭化竹涼蓆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碳化硼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碳化硼 在 碳化硼-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飛比價格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碳化硼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碳化竹蓆、碳化木板、睡綿綿嚴選純炭化竹涼蓆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碳化硼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