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生性拖延,但現實治療大師Wubbolding 表示:「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出計劃,就是計劃好了要讓自己失敗!」
於是過年前一天就嘗試計劃要念的範圍,把一天的範圍唸完之後就允許自己休息(一個正增強的概念)總算是在開工之前把這兩本書「大致翻完」了。比我想像當中花的時間更久!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我一邊讀的時候一邊發現,原來一個心理師要考到執照至少要念這本書三遍,第一遍是在考研究所的時候,第二遍是在課堂修業的時候,第三遍是在諮商心理師考試的時候。
我以前常常在想,同樣的東西念這麼多遍有什麼意思?直到今天突然有一點點明白,隨著專業的訓練增加、實習的經驗、還有年齡的成熟,這些生活經驗會慢慢的回扣到閱讀的內容。或許在唸第三次的時候,會發現書裡面講的一些東西並不一定是真的,各種治療的方法也有書上說沒有談到的優點跟缺陷。尤其是如果讀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入對其中一個學派了解之後,會發現這本書根本就只是目錄而已(難怪作者會在每一個章節後面加上這麼多的延伸閱讀)。
#諮商研究法
至於左邊這本書,我很慶幸當年碩士考的是心理學研究所,裡面談到的大多是量化的研究設計技術,一邊讀的時候一邊有一種回到大學在念心理實驗法的感覺。但同時也發現2個很重要的差別:
1.諮商的研究更重視「參與者的狀態」,畢竟參與實驗的人相對於一般的受試者,有一些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總不能夠把一個憂鬱或者是焦慮的人丟在一個非常不利的實驗情境,這是不合倫理的。
2.相較於藥物或者是心理學實驗,諮商相關的研究要操弄的變項可能要更為小心,如果治療師本身是研究材料,就不得不考慮到治療師本身特質的影響。
有慶幸的地方就有喪氣的地方。比較悲慘的是我對於質性研究的了解有限,這本書又只有一個章節簡單地提到,唸起來模模糊糊;高等的統計部分也只是簡單帶過,看了跟沒看一樣都不知道在做什麼。後面提到一些方案評鑑,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讀起來覺得好像在打高空炮;最後提到論文寫作,感覺有是邀要要寫過的人才知道箇中的滋味⋯⋯。
總之,我在想左邊這本書可能當作「研究生使用手冊」作為參考書(做研究做到一半就翻一下)比起教科書來得更適合。
然後有一個小小的murmur ,或許可以echo 這幾天有關於 #愛莉莎莎 新聞的討論:這整本書都在寫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效度威脅(翻譯蒟蒻: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研究,每個研究都限制),所以不論是相對嚴謹的醫學研究,或者是所謂的「個人體驗」,都只反映了浩瀚無垠的世界裡面的一部分,我們只能夠盡量完備研究方法,減少誤差。科學並不是什麼至尊無上的東西,但至少提供了一種相對嚴謹的方法來檢查「如果我發現的東西是錯的,那麼是哪裡錯了?」
或者,有一個更科學哲學性的探問是:以我們的能力,真的有機會可以完全了解客觀的事實嗎?還是,你相信我們只是活在「相對主觀」的世界裡面,各種現象透過每一個人的濾鏡,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結論
雖然短短1000多個字就簡單講完了這五天來唸書的心得,但這五天其實真的是痛不欲生啊~好幾次都想要中間放棄,因為啃起來實在是太累了⋯⋯我也想要打電動、出去玩、放鞭炮(?),可是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要面對的任務,年紀大了唸了這麼多也不曉得吸收了多少,就只能期待記得住的都會考,記不住的都變成氣質。
對了看完之後我對於「要成為心理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又有一個新的頓悟:你要可以忍受無聊,忍受花很多時間在念書、解論文、做研究,甚至研究的結果不如預期等等⋯⋯。
雖然就我所知,許多人是因為自己曾經受到心理治療而療癒,因為生命受到啟迪,想要踏入這一行,了解自己也幫助別人。我覺得這個動機很好,但可能要同時考慮比較現實的事情是——要通過相關的訓練與考試,真的是不容易啊~
總之明天雖然就要開工了,但實際上我已經開工了好幾天了。放假的好處是不會受到其他「俗事」的影響(例如工作),明天開始又要左手工作、右手讀書、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用下巴敲鍵盤來寫論文⋯⋯。
雖然百廢待舉,但我想到我老闆跟我講的一句話:「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關關不說,但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道阻且長,有走就有希望。
僅以此文章分享給在準備研究所、公務員或其他考試的戰友。
#讀書筆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吳中文實務實習期末心得 前言: 在去年接到林伯謙主任電話,詢問是否能提供學弟妹電腦公司的實習機會時, 第一時間覺得能替母系東吳中文系做些事覺得非常高興,因為自己當學生的時候, 就得到許許多多老師學長姐的照顧,想來還記憶猶新,如今有能力替系上學弟妹做些事, 總覺得理所當然。 主要目的: 1.中文...
「研究生碩士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HOKK fabr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心得] 學、碩士差別?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研究所與大學生的差別??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为什么要读研?| 本科与研究生的区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討論] 研究所生涯和出社會工作哪個痛苦?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討論] 研究所生涯和出社會工作哪個痛苦? - WomenTalk 的評價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HOKK fabr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F HAPPENINGS✨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捕捉到了他一生中最快樂、最悲傷、或最難忘、最遺憾的時刻。🕐
當相互矛盾的意思交織在一起,困難衝突出現,影像語言如何構成一些非決定性的含義?於語言符號和影像之間,又是否存在著無形且無法被「完美」定義的資訊?韓國藝術家Lee Dae Chul通過這場名為PLEASE, DRAW WATER的個展一探究竟。展覽中的作品多以平面活三維方式呈現不同的英語字母和韓語的輔音和元音,不同的混合交疊和排序堆積再把這些語言符號組合成全新的視覺影像。💭
正如令觀者似懂非懂的展覽名字一樣,藝術家Lee Dae Chul試圖以語言符號述說自己對世界的觀點,同時有意地保留語言符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為觀者留有自我詮釋的空間,這樣亦允許了意義差別的生成。🌏
PLEASE, DRAW WATER展覽現正在韓國首爾藝術空間Art Delight舉行,無法親身前往的觀眾亦能在Artland線上平台虛擬觀看是次展覽。🖥
A LITTLE ABOUT
生於1979年,韓國藝術家Lee Dae-chul的創作主要受80年代、街頭藝術和普普藝術的啟發,字母的三維立體表達是其標誌性創作元素。畢業於弘益大學雕塑學系和弘益研究生院,後來在倫敦藝術大學獲得美術系碩士學位。自2009年舉辦了他的第一場個人展覽後,他在韓國內外共舉辦過6場個人展覽,並通過100多場聯合展覽中展示了他的藝術作品。🇰🇷
PLEASE, DRAW WATER by Lee Dae-chul
🗓 即日起至2021年1月17日
📍 Art Delight , Hoenamu-ro 7, Yongsan-gu, Seoul/Artland平台虛擬展覽
🎟 Free
#HFHAPPENINGS 👉🏼Brilliant Things To Do In Asia. 走進亞洲各地有趣的展覽和活動
#pleasedrawwater #leedaechul #artdelight #artdelightgallery
#HFINASIA #HOKKfabrica #原來不只一種模樣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期是畢業潮,很多人選擇讀研究所,或者直接畢業工作,你是哪一種選擇呢? 說說我的故事…
2012 年,我順利考上研究所,到嘉義讀書,這是我第一次離家長期住在外面,也是第一次南下住一段時間。因為過去都是在臺北生活,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很獨立了,但到了嘉義之後才知道,離家的生活竟然是如此孤獨。第一周周末,室友還沒抵達,我看著媽媽、姊姊與阿姨的車開走,竟然默默流下眼淚,才意識到真的要開始獨自生活了。
在這之前,我是一個出去購物都不會看價錢、也沒有採買過生活用品、自己整理垃圾的人,甚至外宿的掃具、清潔用品,都是先前在當地讀書的朋友留下來給我的,這時才知道,原來一個人住在外面,要準備這麼多東西。
長期在臺北生活的我,一開始很不習慣嘉義的生活,因為中正大學周遭沒有什麼店家,頂多就是校園附近的小吃,如果要像在臺北一樣逛夜市、看電影等,就得騎車到市區,車程大約半個小時。
但是第一學期我並沒有機車,等於我的生活範圍就是在學校與學校外面方圓一公里內的商店,所以每個周末只要一下課,我就會搭客運回臺北,完全不在意車程三小時有多累。
當時也不覺得三小時能做些什麼事情,一點都不覺得浪費,只覺得自己跟嘉義格格不入,甚至坐客運坐到睡覺起來睜開眼睛看著窗外景色,就能分辨自己正經過哪一個縣市。
研究生生活是相當苦悶的,對於從私立夜間部升學到國立研究所的我來說,可以說非常衝擊、挫折且缺乏自信。我的研究所同學,有些本來就是就讀國立大學的學生,有些則是私立前段的學生,每次上課我就能感受到滿滿被「洗臉」。
當時的課程是每周幾乎要翻譯一百頁以上的英文論文或期刊,並且在課堂上發言討論或是導讀。基本上我是很怕在課堂上說話的人,很怕講錯,更怕被當成焦點,再加上根本看不完那些英文論文,被問到的時候總是回答得很空泛。
相較我的同學,一個個都能隨意接話講上十到二十分鐘,不只是照著書中的想法,而是有自己對論文內容的見解,每周在這樣的課程洗禮下,我完全感受到什麼叫做實力的差別,也深深明白「這就是被我浪費的大學四年」。
其實,人生有很多事情會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的來到你面前,讓你去判斷、去做決定。
我這時所體驗到的那種無助感,就是我當年走在夜間部報到教室路上的猶豫──「如果四年後跟日間部的學生差異很大,怎麼辦?」
相同的考驗換成不同形式,一次次出現,就是要讓你有再一次機會,選擇與當時不同的道路,親自走一回,去體會如果作出不同選擇,人生或許會往下一步前進,只要你願意徹頭徹尾改變,就能幫助自己在更長遠的道路上,培養出能更迅速「選擇正確道路」的能力。
當我意識到在學識上的程度短期內無法跟上別人時,我能做的,就是先培養起閱讀習慣,因為大學四年我真的沒有讀到什麼書,做報告、上臺發表的能力雖然是有,但我卻像是個空殼,沒有內容、沒有思考、沒有核心價值。
你可能認為,自己在大學的時候沒有認真上課、浪費生命、抄抄寫寫,但是相信我,你那四年在期中、期末考前用火箭速度讀的書,加起來絕對比我大學四年還要多很多,也更深奧。
我當時認知到,我要做的就是趕緊補足大學四年在知識上的缺失,只不過那時的我專注力相當差,連一本書、一篇文章都沒有耐心讀完。
我只得從每周的百頁論文開始慢慢讀,到著手寫自己的畢業論文時,能好好靜下心英翻中,翻譯完每一篇英文文章、做摘要,並完成橫跨兩岸的學術研究,完成小論文到上海復旦大學發表,碩士畢業論文也跨海在上海政法大學發表,是國際認證的著作,等於受到國際學術圈的肯定,這些真是始料未及。
從過去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才引發了前進的動力。如果沒有被環境挑戰,並認真面對自己的問題,我相信我至今仍會是那個沒有自主意識、缺乏認知、人云亦云的人。
很多人說,這個時代大學生滿街跑,研究所的學歷根本不重要,甚至還瞧不起研究生,認為工作靠的是實力不是學歷。我不會否認這些人的想法,因為每個人所經歷的不同,但對我而言,如果要讓我再做一次選擇,我一定還是會在當年去讀研究所。
因為讀研究所或者花時間精進自己,不論是何種方式,從來就不是為了那張文憑,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是那幾年的紮實訓練中,你的邏輯思考能力會受到框架與架構影響,愈趨有條有理,進而影響你的做事方式,並在潛移默化或刻意練習下磨練,有條不紊的整理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
-文章部分擷取凱倫新書《人生不是單選題》 書籍預購中:https://shopee.tw/product/1758904/4252287711/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東吳中文實務實習期末心得
前言:
在去年接到林伯謙主任電話,詢問是否能提供學弟妹電腦公司的實習機會時,
第一時間覺得能替母系東吳中文系做些事覺得非常高興,因為自己當學生的時候,
就得到許許多多老師學長姐的照顧,想來還記憶猶新,如今有能力替系上學弟妹做些事,
總覺得理所當然。
主要目的:
1.中文系所學實用化。
2.寫作能力與網路行銷。
3.資訊融入國文教學。
4.培養第二專長,並取得專業證照。
課程進度:
1.介紹TQC證照的種類
2.介紹人員別證的項目與取得方式
3.雲端教學概說
4.Powerpoint2007電腦證照進階級試題解說
5.Word2007電腦證照進階級試題解說
以上36小時
6.考場業務實習44小時
以上共計80小時
教學心得:
安排上大體符合目前中文系學生電腦職能的最低標準,
藉由這樣的學習與考試過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職場與目前所學有很大的落差,
如何將所學與未來職場銜接,是每個高年級中文系學生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考場實習的過程中,讓他們真正實際看到眾多考生認真準備考試的過程,
尤其高職生考證照的風氣很盛,技能方面的訓練高於大學生很多,
技職體系的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的大學生最大的差別是對專業證照認同度差異極大,
技職體系的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幾乎都有證照考試的習慣,
在實習中,恰好也遇到證照達人何明緯,畢業於台科大電機碩士,目前擁有230張以上證照,
給實習學生很大影響,原來社會上兢兢業業努力考試的人這麼多,
學習知識不能只是漫無目的的學習,而要能被驗證,更要能經世致用,
這樣的學習才真能在畢業之後被社會所用。
當然不可否認人文素養的重要,但人學素養的養成與專業技能互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的。
要能有本體,也要知道怎麼用,兩者結合的好,自然能激盪出許多創意,並用於現代生活,
符合知識經濟的數位時代。
東吳大學,中文系,實務實習課程,吳老師,湜憶電腦,Word2007,Excel2007,PowerPoint2007,民權西路捷運站,線上教學,雲端計算,(吳老師提供)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吳中文實務實習期末心得
前言:
在去年接到林伯謙主任電話,詢問是否能提供學弟妹電腦公司的實習機會時,
第一時間覺得能替母系東吳中文系做些事覺得非常高興,因為自己當學生的時候,
就得到許許多多老師學長姐的照顧,想來還記憶猶新,如今有能力替系上學弟妹做些事,
總覺得理所當然。
主要目的:
1.中文系所學實用化。
2.寫作能力與網路行銷。
3.資訊融入國文教學。
4.培養第二專長,並取得專業證照。
課程進度:
1.介紹TQC證照的種類
2.介紹人員別證的項目與取得方式
3.雲端教學概說
4.Powerpoint2007電腦證照進階級試題解說
5.Word2007電腦證照進階級試題解說
以上36小時
6.考場業務實習44小時
以上共計80小時
教學心得:
安排上大體符合目前中文系學生電腦職能的最低標準,
藉由這樣的學習與考試過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職場與目前所學有很大的落差,
如何將所學與未來職場銜接,是每個高年級中文系學生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考場實習的過程中,讓他們真正實際看到眾多考生認真準備考試的過程,
尤其高職生考證照的風氣很盛,技能方面的訓練高於大學生很多,
技職體系的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的大學生最大的差別是對專業證照認同度差異極大,
技職體系的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幾乎都有證照考試的習慣,
在實習中,恰好也遇到證照達人何明緯,畢業於台科大電機碩士,目前擁有230張以上證照,
給實習學生很大影響,原來社會上兢兢業業努力考試的人這麼多,
學習知識不能只是漫無目的的學習,而要能被驗證,更要能經世致用,
這樣的學習才真能在畢業之後被社會所用。
當然不可否認人文素養的重要,但人學素養的養成與專業技能互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的。
要能有本體,也要知道怎麼用,兩者結合的好,自然能激盪出許多創意,並用於現代生活,符合知識經濟的數位時代。
東吳大學,中文系,實務實習課程,吳老師,湜憶電腦,Word2007,Excel2007,PowerPoint2007,民權西路捷運站,線上教學,雲端計算,(吳老師提供)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研究所與大學生的差別?? - 閒聊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研究所與大學生的差別?? ... 業界其實有很多老闆不喜歡用碩士和博士. ... 有著噁心能力的研究生,到不至於老闆都不用目前我認識跟我同屆的研究生(今年 ... ... <看更多>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为什么要读研?| 本科与研究生的区别!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元芳你怎么看?啵~-------------------------------------------------------------------------------------#留学#考研# 研究生 # 硕士 生活#学习#人生# ... ... <看更多>
研究生碩士差別 在 [心得] 學、碩士差別?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最近ㄧ堆討論串都是有關於學士會不會比較不好升遷、要不要唸在職碩之
類的問題!
基本上這些問題分兩大類
1.唸碩士是純為學歷(包含在職碩)
2.認真準備,以考上四大為目標(不
含在職碩)。
主要差別在於強不強!怎麼說呢! 相信大家都有大學唸台清交成的朋友
,這些人能考上熱門科系的台清交,代表他們高中時夠努力,而且底字很
好;但不代表大學的東西學的好,因為有些人到大學就玩爛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可以考上四大碩,則代表他們大學夠努力,大學的基本
學科學的不錯,但研究所還不知道...所以,為什麼要唸好的研究所?
是因為你可能高中不夠努力,所以大學必需更努力學好!
況且,普遍的工作,只要大學的學科很強,就夠cover了!
結論是,如果你只是要學歷,沁菜唸個碩班就好,當然這種出社會後很可
能被學士屌打!
但若是要認真準備,考上很好的研究所,而且碩班不混,相信這樣出去的
實力不會差到哪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84.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12606948.A.A08.html
※ 編輯: mathlover (111.82.84.114), 12/07/2017 10:06:25
※ 編輯: mathlover (111.246.106.70), 12/07/2017 18:19: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