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在面對文物的清理與保存時,往往費盡心力尋找最適合而且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文物破壞性的方式來進行。因此,清理文物的方式不像我們平常將衣物洗去髒污那樣的,能夠使用化學藥劑或是刷洗的方式來進行。面對生物性的無損,有的時候就要使用生物性的處理方式來清潔。
我們都知道細菌中有食肉細菌的存在,也知道這些細菌是一般情況下參與屍體分解的成員之一,但是它卻被博物館人員用來清理屍體滲出的生物性殘留影響到大理石雕像的污漬。尤其諷刺的是,原本作為墓葬裝飾品的大理石雕像如今成為了博物館文物,而原本墓葬的主人卻成為了污染源需要被清理。這樣的反諷自然也顯示出了兩套不同的文化價值,一個是歷史上的社會階級與喪葬體系,另一個則是當代的博物館文物保存體系。
————————————
文藝復興貴族屍水汙損米開朗基羅雕像,科學家出動肉食細菌清潔
距今將近500年前,亞歷山德羅‧德‧麥地奇公爵(Duke Alessandro de Medici)受了與美艷寡婦共度春宵的誘惑,結果遇上了遠房表哥雇用的刺客,一命嗚呼。這位佛羅倫斯統治者的遺體被安放在他父親的墳墓裡。
現在呢?他在「漏水」。
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和修復師在2019年注意到,由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設計建造的麥地奇小聖堂(Medici Chapel)大理石雕像,比過去看起來更髒。雖然早在1595年就有雕像被汙染的記錄,但當時沒有可以除汙的工具。
2019年11月,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發現了污漬背後的原因:除了膠水和石膏隨時間積累而成的化合物,還有未經適當防腐處理的亞歷山德羅滲出的屍水。亞歷山德羅的屍水,滲入了裝飾他父親墳墓的《昏》和《晨》兩座雕像。義大利國家新技術機構(Italian National Agency for New Technologies)的生物學家安娜‧羅莎‧斯普羅卡蒂(Anna Rosa Sprocati),從她1000多種細菌目錄中,精挑細選了各種細菌測試除汙效果。有些成功有失敗,有的細菌不僅吃人類遺骸,連細緻的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產自義大利卡拉拉,羅馬萬神殿、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皆是使用此種大理石)都吃。但教堂博物館方認為,細菌比刺激性化學物質或研磨劑更有效。
斯普羅卡蒂的全女性團隊挑選出最被看好的八種細菌,在教堂祭壇後面進行了測試,接著才把測試有效的細菌放到朱利亞諾‧迪‧羅倫佐‧德‧麥地奇(Giuliano di Lorenzo de' Medici)的墓,《晝》與《夜》兩座雕像上。細菌成功清除了《夜》頭髮上和眼睛裡的殘留物。
在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短暫停工之後,斯普羅卡蒂的團隊用微生物凝膠,把她們手上最棒的肉食細菌——無花果沙雷氏菌(Serratia ficaria)SH7——放到被汙染的墳墓上。
麥地奇小聖堂博物館莫妮卡‧比蒂(Monica Bietti)告訴《紐約時報》:「SH7吃掉了亞歷山德羅。」修復師瑪麗娜‧文森蒂(Marina Vincenti)說:「它吃了一整夜。」
這種待遇搞不好還是頭一遭,因為麥地奇家族通常習慣處在佛羅倫斯食物鏈的頂端。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3790?fbclid=IwAR0xfy3bUYfORMF1vpI7TkC1URQ4-bnzpqssN1k1lnvixOBpZRYro1g_Xb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就是有這樣民間高手,寫毛筆字都寫不好了,他刻的比我好看百倍。 -------------------------------------------------------------------------------------------------------- 相關版權抖音所有,本頻道...
石雕工具 在 小吃貨安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疫情😷關係一直想出國🧳渡假的我,這次來到了有菊島之稱的🔹澎湖🔹
一下飛機✈️,管家就已在機場等候囉❗️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一路上還會細心介紹著澎湖的特色與景點,讓第一次來澎湖的我能很快熟悉這個美麗的小島🗺💖
民宿🏘位於湖東衛石雕潮間帶公園⛲️
於馬公市區的中間地帶,超級方便暢遊北環人文景觀、馬公市容街景及南環的自然地質👍👍👍
一下車🚘就看到南歐風格的別墅和前面一大片海景🌊潮間帶✨
天啊!心裡大喊著📢📣📣太美了♥️
走進大廳,整棟民宿充滿藝術畫作情調的設計讓人彷彿置身歐洲小藝廊,不必飛出國就能擁有在🌍異國度假的風情🇮🇹🇫🇷🇧🇪
慢慢品味,仔細品嘗,你會發現,交誼廳或是各個房間都有不同的畫作大都與澎湖的人文風景有關,且出自🖼藝術創作家鄭美珠,再加上有些📚書籍的擺設,整個散發出文藝氣息與書香氣息,不說還以為來到的是畫廊,不是民宿呢。
這種藝術品與民宿的交錯結合,滿足了各種感覺神經,讓旅客生活上的豐富度爆表💯
但礙於此次旅程時間有限,無法一直陶醉沉浸在文藝氣息的民宿裡,
不然誰想離開這充滿藝術熏陶的仙境。
對囉!👇👇👇
Check in時管家很貼心💋的帶我先領取這次旅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摩托車🏍️
期待一下我的騎車環島的旅程吧🛵.....
📍馬里布Malibu 海景民宿
🏠馬公市東衛里5-8號 Penghu, Taiwan
☎️069217137
#小吃貨安安 #澎湖民宿 #馬里布海景民宿 #malibu #penghu #penghutravel #travel#民宿#海景 #海景民宿 #藝術家 #異國風情 #artist #beach #南歐 #小島#life#motorcycle #hm#popdaily #安安愛旅行
石雕工具 在 徐榛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20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石動曼波」即將在10月24日盛大開幕!「 #石動曼波-石雕藝術特展」已正式開展,邀請全國朋友一睹為快!
大家知道嗎?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今年25歲囉!雖然石雕是「靜」的藝術,但是,透過藝術家創作時「動」的過程,揮舞手中的各式工具,創造出一件件鬼斧神工、令人驚豔的藝術品,如同一場曼妙舞姿的演出,因此,本屆的主題訂為「 #石動曼波」,每一件作品都呈現花蓮在地不同文化脈絡。
文化局也以 #石動曼波 這個理念籌劃了 #石雕藝術特展,在9月27日已經正式開展囉!齊聚法國、義大利、荷蘭、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多位雕塑大師的藝術作品,共計56件,讓民眾可以搶先目睹本次國際石雕藝術季的曼波之舞,也體現花蓮藝術的底蘊。
榛蔚常說,花蓮的土很黏,吸引很多觀光客來旅遊、甚至長住,而花蓮的石頭也是貫穿森川里海的生命源頭,石雕藝術更是花蓮最獨一無二、最能展現文化脈絡的一門藝術。國際石雕藝術季,讓花蓮與世界接軌,更讓世界看見花蓮之美,誠摯邀請全國好友們一同來到花蓮,欣賞花蓮石雕之美,感受動靜之間最特別的文化體驗。
#2020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時間:10月24日-11月22日
🏢地點:石雕博物館
ℹ️官方網站:https://www.hccc.gov.tw/StoneSculpture
🔗粉專:https://m.facebook.com/Hualien.Stone.Sculpture
#展覽資訊請看留言區
石雕工具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就是有這樣民間高手,寫毛筆字都寫不好了,他刻的比我好看百倍。
--------------------------------------------------------------------------------------------------------
相關版權抖音所有,本頻道僅做蒐集之用,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

石雕工具 在 氣動工具-木雕與石雕操作示意照片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氣動工具-木雕與石雕操作示意照片 by MLTools 看了就知道有多實用! 31 Likes4 comments. 牛陸面and 30 others like this. 3 Shares. MLTools. 你好,我個人是從事雕塑 ... ... <看更多>
石雕工具 在 手作石頭雕刻新手玩雕刻女郎DIY 玩石雕鐵丸石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DIY #手作#雕刻#測試#新手新手DIY石雕刻-手作鐵丸石女郎喜歡我們的影片,可以按讚、開啟訂閱小鈴鐺~ 新手鐵丸石雕刻過程~使用 工具 說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