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籬遊樂場】有一種快樂童年,叫有得去石籬遊樂場玩。
召喚葵涌、石籬街坊,你認得出這些相片中的遊樂場嗎?這座夢幻遊樂場依山而建,在沿著山坡的大型渦紋壁畫旁,是分為三層建設的遊樂設施,包括滾軸溜冰場、巨型滑梯、混凝土水管陣、迷宮陣……給一班細蚊仔無拘無束地爬上爬下、你追我逐,即使隔著相片也能感受到那時的歡樂氣氛。只可惜,如此美好的遊樂場,後來只能留存在人們的回憶之中,因為它在九十年代便已被拆掉、消失於時代巨輪中。
從事藝術及城市策展、研究的樊樂怡,一次無意中見到一批五彩繽紛的遊樂場舊照,其設計大膽而富藝術感,遠勝今時今日安全但無趣的模組式遊樂場設施。根據相片背景建築,她隱約推斷它位於葵涌石籬邨一帶,這令她感到十分驚訝,因為自己在葵涌生活多年,竟從未聽聞此遊樂場。她的好奇心一發不可收拾,更自發展開了長近五年的研究。
關於本地遊樂場的資料、文獻向來少之又少,樊樂怡幾經追查,才還原了石籬遊樂場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石籬遊樂場是Paul Selinger在一九六九年留給香港的作品。Paul是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六十年代曾於港大校外課程教雕塑,活躍於本地藝壇,亦與韓志勳、呂壽琨、何弢、石漢瑞等本地名師、名家均有交情。
Paul的兒子在港出世後,他有感香港的孩子值得擁有更美好的遊樂體驗,於是便向賽馬會提出他的構想。他的理想在各方支持下,成功克服諸多限制、困難,最終在石籬一片空地實現出來,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發揮、敢想敢玩、挑戰自我的探奇遊樂天地,成就他們快樂的童年回憶。Paul更親自為遊樂場的建造過程拍攝了紀錄短片,名為《A DREAM THAT CAME TRUE》,可見他為石籬遊樂場傾注了無數心思、心血。
Paul Selinger的赤誠之心令樊樂怡深受感動,她希望讓更多石籬人、香港人知道,香港曾經有這位默默付出、盡心盡力為香港創造了美麗遊樂空間的偉大藝術家。近日,她的研究成果——《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出版,詳細記錄了石籬遊樂場和多個本地遊樂場的故事,並嘗試梳理遊樂空間、國際潮流以及本地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填補了遊樂場在本地史中的空白位置。
圖片來源:the Estate of Paul Selinger
---
延伸閱讀:
日本建築大師藤本壯介 城市裡築構夢中的森林
https://bit.ly/3zpBOM9
【粗獷建築】Be Brutal!不從主流 粗中見細 粗獷建築教會我們的事
https://bit.ly/3hnD7VA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遊樂場 #石籬 #葵涌 #建築 #設計 #石籬遊樂場 #香港老照片 #集體回憶 #PaulSelinger #香港抽象遊戲地景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00的網紅南道不知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牌商看設計其實 不是那麼單純從視覺表達的張力去看 而是從商品所溝通的對象去看設計的對錯 更不是去看設計師的個人風格 香港石漢瑞設計前輩曾經說過一句話 他希望消費者看到設計是想到企業商品 而不是想到石漢瑞 這也很明確地告訴我們 其實要以消費者依歸為設計 才是好的設計 顯示較少內容...
石漢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謝以色列香港總領事館 Israel in Hong Kong | 以色列在香港
的邀請
恭喜三位得獎者🎉🎉🎉
[以遊未盡 攝影比賽 ]🇮🇱 評判團為我們選出的
第一名是:Kok Hung Fuk
第二名是:Andrew Yam
第三名是:Annie M W Ho
恭喜
非常感謝大家參與這個小小的遊戲,在未能去外國旅行的時候,讓我們可以回憶和欣賞一下以色列的風景,希望在很快的未來,大家可以再次踏足以色列。
再一次多謝我們的五位評判 周慧敏 Vivian Chow、李純恩、石漢瑞、鄧達智, Kimman Wong 黃劍文,以及獎品贊助機構 AHAVA Hong Kong、FRANCIS、Premier By Dead Sea。
#以遊未盡
#IsraelSceneUnseen
石漢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正所謂,在香港做設計慘過食屎,社交媒體上不時會看到從事設計行業的人訴苦,甚至有「香港做設計慘過食屎協會」。設計在香港不算是討喜的職業,人工低工時長,又或者遇上難以理解的客戶的話,更是叫人難受,而被稱「香港設計之父」的Henry Steiner(石漢瑞)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
#石漢瑞 #平面設計 #HenrySteiner #HKDI
HKDI Gallery
全文:https://bit.ly/3bZD5AS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銅鑼灣Desk-one溫室、glue咕嚕館、PMQ Humming Books;(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旺角Desk-one溫室、榆林書店、博勢力書店(尖沙咀)、夕拾x閒社(觀塘);(新界)神話書店、荃灣Desk-one溫室;(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 ◤ ◤
「致死難與抗爭,緬甸」徵稿,5月31日截稿。《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石漢瑞 在 南道不知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品牌商看設計其實
不是那麼單純從視覺表達的張力去看
而是從商品所溝通的對象去看設計的對錯
更不是去看設計師的個人風格
香港石漢瑞設計前輩曾經說過一句話
他希望消費者看到設計是想到企業商品
而不是想到石漢瑞
這也很明確地告訴我們
其實要以消費者依歸為設計
才是好的設計 顯示較少內容

石漢瑞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現年85歲的#石漢瑞 #HenrySteiner ,傳媒稱他「香港設計之父」,設計界封他為「神」,但他給自己的身份只有一個──設計師,一個有尊嚴、為客戶解決問題的專業設計師,僅此而已。想知道他的設計理念,他對於HSBC新字型,以及香港的看法,請即去片!片中更收錄了他創作於1997年回歸前的攝影集《Foolish Things》部分內頁,表現出他對香港的所思所想。
系列文章:
【香港平面設計 由石漢瑞說起】前言
https://bit.ly/2VhwjuR
跨文化設計 不等於「溝埋一碟」
https://bit.ly/2E7Z3AB
跟師傅 要跟個世界級的 蔡楚堅談石漢瑞
https://bit.ly/2Yu5cyX
頭號粉絲 帶人重新見識設計界高山
https://bit.ly/2YqPEvH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石漢瑞 在 【石漢瑞Henry Steiner專訪】香港平面設計先鋒:我只想做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現年85歲的# 石漢瑞 #HenrySteiner ,傳媒稱他「香港設計之父」,設計界封他為「神」,但他給自己的身份只有一個──設計師,一個有尊嚴、為客戶解決 ... ... <看更多>
石漢瑞 在 【香港平面設計由石漢瑞說起】跨文化設計不等於「溝埋一碟」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香港平面設計由石漢瑞說起】跨文化設計不等於「溝埋一碟」. 耶魯大學畢業後,Henry分別於巴黎和紐約任職設計師,當時他任職的《The Asia Magazine》請他到香港工作, ... ... <看更多>
石漢瑞 在 #石漢瑞 - Explo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香港平面設計 先鋒】現年85歲的#石漢瑞 #HenrySteiner ,在香港生活超過五十年,為香港不少企業和公共機構打造品牌形象、商標、平面設計,人稱「香港設計之父」。想知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