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呀。
.
.
.
.
.
.
按慣例,進入分隔線之前,在給不想被暴雷的朋友最後一次機會脫離喔。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卡羅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期待,是它的故事背景會帶到清領時期的台灣。這是個影視作品描述甚少的時代,所以對致力普及歷史的我來說,這在豈初就贏得我的肯定。
而看預告,透過羅妹號事件(也就是美國遇難船員在今日恆春一帶被當地原住民殺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台灣錯縱複雜的族群問題,這當中牽扯了:閩南人(柴城)、客家人(保力)、平地原住民(社寮)、山地原住民(琅𤩝十八社)、外國人(美國)......這不僅是台灣在英法聯軍後,因開港通商政策會遇到的社會問題,直到現在,我國社會還是有眾多族群問題需要去處理以及彌合,所以這種古今相通並且對照的世界觀,也讓本劇一開始充滿了話題性。
本劇在場景還原上很用心,甚至還讓許多演員使用多種語言進行對話(例如等一下會重點提到的蝶妹,她身為翻譯,就在本劇中使用:客家、閩南、排灣、英語,進行對話)。
另外透過不同人群的不同立場,去切入當時本就複雜的環境,這種多元化的是腳是值得肯定,也會是非常有深度以及魅力的特色......本來應該是這樣啦。
好話說盡,接下來我就要說本劇給我最直接的感想了,那就是:敘事極度失敗!因為非常突兀以及不連貫!
其實在第一集上映時,就有很多人說:「怎麼場景一直切換來切換去?好破碎而且看不懂呀!」
我自己本身有歷史方面的專業,所以看第一集是不會有以上感覺,但是一部戲劇如果要讓人必須先有一定程度的先備知識才能入手,那觀影門檻就會提高,既然製作團隊是想讓人認識歷史,那以上的批評的確就會是種警訊。
但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本劇讓我傻眼及吐血的......是連最基本的台詞接續都很詭異呀!
像原住民首領─卓杞篤,遇到他妹妹跟漢人所生的原漢混血姪子─阿杰,當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卓杞篤:「你有對母親的記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死了。」
卓杞篤:「難道沒有開心一點的回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的時候,被客家人用死貓死狗扔。」
坦白說,如果我是卓杞篤,我反應會是......衝去把阿杰爆打一頓!然後怒吼:「說!你是不是智障?叫你說開心的事,你跟我講死貓跟死狗!」
印象中是在同一周播放的內容,當時卓杞篤並不知道阿杰以及他的姊姊蝶妹,跟自己有親戚關係。結果卓杞篤逮住了私自入山的姊弟倆,之後開始跟他們對話。
對話到一半,卓杞篤突然說:「姪女,我怕別人會利用你......」
我看了當場傻眼,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兩個漢你有親戚關係嗎?怎麼說著說著又知道了?當然我可以理解在你抓住他們的過程中,可能無意之間得知了真相......但你好歹演出來呀!
完全沒做任何交代,從上一場景雙方彼此敵視,到下一場景突然含情脈脈......超奇怪的好嗎!
說到蝶妹,我真心想批評這個腳色在本劇中的表現,就是永遠一臉苦瓜臉,然後講沒幾句就哭出來......好煩呀!
我當然知道你身世很慘,所以一開始的場景總是一副苦瓜臉,我覺得非常符合腳色氣質。但你12集下來,幾乎苦瓜臉,這就太沒情緒轉折了吧?
甚至很多場景,本該應該要很有衝擊力,但蝶妹依舊苦瓜臉,簡直莫名其妙!
例如第二集,蝶妹知道父親死了......一滴眼淚都沒流?一點傷心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跟先前一樣的苦瓜臉?這是怎樣?這父女關係不是不合,簡直是疏離呀。
好,你說蝶妹跟父親感情不好(但戲劇中沒交代,別跟我說小說中有提到,觀眾沒有義務一定要讀完小說才去看小說改編影視作品)。那她跟母親很有情感連結吧?這是劇中有表現出來的。
結果蝶妹遇到當初驅逐得重病母親的仇人時,用槍抵住他,然後用超級一貫且虛弱的語氣說:「你害我母親,還我母親命來。」OMG......就這種平常且虛弱的語氣,真的是跟殺母仇人吶喊?你喊用力一點好不好?你在演戲ㄟ!多一點張力好嗎?
我之所以這樣一直噴蝶妹,不是對演員有意見,是覺得製作團隊在情緒安排上很有問題呀!情緒應該是要有落差,這樣更能有相互烘托的效果。
就好像最後一集,蝶妹少數出現有笑臉的場景......這不是很好嗎?蝶妹的笑,象徵她從族群衝突的矛盾感得到解放。而我相信,在劇中有很多時候的遭遇,蝶妹應該都是有情緒波動的。她遇到李仙得趕回來救她,應該會有詫異以及感激的喜悅;她遇到卓杞篤的斥責,應該會有委屈以及懷疑;她遇到保力的人,應該會充滿憤怒。
結果這當中就只有:苦瓜臉、哭、苦瓜臉、哭、苦瓜臉、哭......這兩種演藝方式做切換,我看的好膩以及好煩呀!導演怎麼沒有是著把演員的情緒給逼出來呢?還是你都只有重視演員是否有把各種語言的發音講對而已?
說到最後一集,我不得不提那超雷人的「風祭司回溯時間大法」!
好啦!我知道製作團隊應該是想表達:「族群間的全面衝突,最終沒有人會有好結果」,這可以跟史實中,原住民與渥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做很好對照。
可你安排的超突兀的!尤其這部戲大部分時間給人是要走向嚴謹的歷史劇,結果鄰近結尾你給我來一個玄幻色彩情節?製作團隊是在耍人嗎?
如果說是要用假定的戰爭,作為一種場面氣勢浩大的高潮,那我覺得不但做的失敗而且大可不必,因為......這個結尾戰爭場面也沒做的很好。(不是說有幾枚爆炸,就叫場面浩大,你以為自己是麥可貝嗎?)
如果要跟我講經費不足,那又何苦一定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又超突兀的場景?還不如把這段的經費,和劇情中段有出現的美國軍隊攻打原住民做一個合併,把唯一的戰爭場面做到更好,好過兩種不怎麼樣的戰爭戲。
這樣看下來,我最想表達的是:本劇團隊連說故事都沒說好。
歷史劇,它的本質是戲劇,也就是說故事。考據、服裝物品還原,這些是配料,做的好有加分,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主菜,試問:一個配料精緻但主菜不及格的料理,這是一道好料理嗎?
也別跟我提「人家畢竟努力了」之類的話,正因我知道他們有努力,我更希望他們能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那就是:能賺錢。
這部戲在我國,還可以因為主場的感情因素給予支持,但這樣的品質,能夠外銷嗎?而外銷可是曹瑞原導演,自己訂下的目標,以目前的成果,我只能說:這樣的貨,真的很難拚外銷。
以一個喜愛歷史,並且我是真心支持歷史劇的觀眾(不然我幹嘛花時間看完12集,而且還花很多時間打這篇評論),我覺得,先說好一個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原動力。
像是雷利史考特的「神鬼戰士」,他有沒有魔改歷史?有呀!還改的很誇張。但人家故事清晰,而且起承轉合做的非常流暢且有力,即便不了解羅馬文化,都能被帶入到故事當中,然後透過美術場景以及其中的歷史元素,真正被那個時代以及故事吸引。
又比如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這部以大和號為主題的電影,全片只有開場有戰爭場面(但那一場卻又足夠吸引人了)後面都是利用情節讓人去帶入角色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戰爭的反思。
其實在斯卡羅最後的場景及橋段,非常有好萊塢電影的公式化表現,這當然有一些壞處,就是沒有特別深刻或特色,但大致上是個平穩且有做到位的結尾。
要說本劇的團隊完全沒參考其他戲劇的安排,那我是不相信的。(順帶一提,像是烏米娜公主訓練阿杰有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天哪,我覺得根本是阿凡達情節的複製貼上,雖然也不是說不行啦,而且這麼做有成為後面情節的一些伏筆,但過程還是有點突兀到讓我笑出來。)
所以我期待日後我國還有歷史劇的機會,能夠在眾多前人的基礎上,一次次的優化及強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很多人會討論本片的一些政治立場,像是李仙得是否有被美化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有每個人敘述的方式。
像我舉「司馬懿VS諸葛亮」,有些人會覺得諸葛亮始終佔據主動的壓制對方,但也有些人覺得是司馬懿敖死了諸葛亮。就連史書,在諸葛亮的章節,會記錄他打敗司馬懿,但同一場戰爭,在司馬懿的章節中,卻又是紀錄他曾經打敗諸葛亮。
所以美化與否,眾人皆可評價,或者......也由得眾人評價。
我倒是覺得本劇的最大看點,其實是周厚安飾演的必麒麟。
除了周厚安是本劇中,我覺得最能駕馭多種語言的演員(當然這跟他說其他外語的比例多寡也有關,而且他本來就是中美混血,有他的天生優勢),必麒麟在史實中,其實代表著亙古一致的觀點,那就是:利益。
必麒麟他是一位商人,商人做的各種事情,最終都會回歸於利益的考量。事實上,人不為己那才叫奇怪。
當劇中的李仙得口口聲聲說要帶入文明,當劇中的劉明燈說要建功立業,我覺得必麒麟那句:「我準備推廣蜂蜜鴉片。」還有當李仙得詢問他想要什麼行動,而他回答:「我覺得我想要回打狗,運輸更多的蜂蜜鴉片來賣。」
我整個開懷大笑......因為這真是無比真實呀。什麼價值、什麼正義、什麼正確,在資源以及利益面前,通通都要坦誠,也通通都不好使。
其實承認自己想獲益,有時真的不討人厭,起碼我覺得實在且實際,而且有規則有邏輯,可以坐下來好好交談溝通,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同樣喜歡水仔這個角色,只是相對於擁有外國人優勢的必麒麟,身為勢力最弱小的土生仔,水仔只能夾縫求生存並謀取自己乃至整個村莊的最大利益,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成為最沒有選擇權的悲哀小人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我對斯卡羅的看法。
如果想要對斯卡羅的真實歷史有更多認識,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近期都有不少的科普知識,而我覺得斯卡中一個優點,是它的確有帶動後世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也是我肯定這部戲的部分。
那各位看過斯卡羅嗎?認同我的看法嗎?或是不認同我那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喔。(不過希望留言的情緒不要太大,起碼不要上來就先開大呀。)
短角苦瓜料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訊 / Book news] #DESSERT新銳糕點師餐廳的獨創盤式甜點 / DESSERT
好書推薦又來啦!大家有發現最近 #盤式甜點 的相關食譜書似乎越來越多樣了嗎?在台灣疫情爆發之前,盤式甜點店、餐會也開始蓬勃發展。現在雖然全國餐廳禁止內用服務,但趁宅在家的時間裡讀讀書、看看別人怎麼做、發想未來的作品,疫情過後想必會有更多發揮空間。
以下是我為《DESSERT新銳糕點師餐廳的獨創盤式甜點》(大境文化&出版菊文化(生活美食地圖))撰寫的推薦全文。該書自 6 月 7 日開始限時預購,新書 79 折、另在博客來與誠品網路書店可搭配大境其他出版書籍享 2 本 7折優惠(為期 10 天)!
-----
盤式甜點近年來在台灣能見度逐漸上升,不僅許多主廚積極舉辦活動、接觸人群,也出現了專門店。#過去只能在餐廳中品嚐完整套餐點才能一窺其面目_現在也有成為獨立類型的趨勢。和甜點店的小蛋糕不同,由於即點現做,盤式甜點能夠使用許多時效性短、較脆弱的元素,且能配合食器展現特色,表現空間更為寬廣。而由於過去屬於餐點的一部份,如今又自成一格、甚至以套餐形式發展,在盤式甜點的世界裡,甜與鹹並未如此涇渭分明,許多原本僅在料理中出現的蔬菜或食材,也能大展身手。
《DESSERT 新銳糕點師餐廳的獨創盤式甜點》一書,不僅在以上幾點有著深入發揮,還結合了幾位新銳日本甜點師 #突破藩籬_善用在地食材發揚獨有文化的特色。火山灰與積雪的森林可以是靈感的來源;泡盛、苦瓜、甘蔗灰汁也能夠入甜點;特色染布工藝、職人手作藝術品,也能將作品一同納入當地社群及生態系統。而在看似天馬行空、前衛大膽的創意下,#法式甜點的基本元素仍是實踐狂野想像的堅實基礎。許多翻轉經典的創作,同樣昭示了傳統可以是泓流動的活水清泉,而非綑綁束縛的限制。「法式」可以是載體、也可以是精神,#但不必是框架。以當地食材和烹飪方式補足、轉換、提升法式的不足,更揭露了 #擁有異文化背景的開放優勢。台灣甜點師若從此角度思考,當能獲益良多。
-----
★ 日本當代糕點師,不藏私分享頂級餐廳盤式甜點配方!
★ 傳授製作、應用與變化,深入剖析發想技巧與甜點觀
📌 6/7 開始新書優惠,點入看更多書籍介紹:
博客來:https://bit.ly/3flVvh0(2本7折)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https://bit.ly/2SuCAb6 、https://bit.ly/3wwV7(2本7折)
momo購物網:https://bit.ly/2SLUqX6
金石堂KingStone:https://bit.ly/3fI3Qfb
大境文化:https://bit.ly/3uojkt5
🔖 更多好書推薦:#yingsbookreviews
#yingc #dessertalassiette #plateddessert #日本 #法國
短角苦瓜料理 在 Claire's Diary。C妞日記 x 臘腸寶貝 Til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式早午餐!吃這味就對啦~
一早就全員出動,送上 #大稻埕慈聖宮美食 特輯給小吃貨們參考囉!這可是老台北人都愛的廟口古早味呢~:)
你們知道大稻埕這時光長廊除了有熱鬧的迪化街,還有傳承數十年的大稻埕慈聖宮廟口美食喔!許多攤販都已經是第二、三代接手囉!這麼多年來不變的好味道,連我阿爸都知道的廟口必吃名單~
📍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口,供奉天上聖母就是跑海人的守護神媽祖,以前廟口這些攤販都是跟著野戲台到處跑表演駐點,某次因緣際會下,攤販們開始在慈聖宮這聚集成為一個美食小聚落,攤販們跟廟方的感情也都很好,用地是廟方免費提供,當慈聖宮有活動的時候攤販也會友情幫忙,這就是傳統台灣人情味啊!
而且這廟口美食街攤販們幾乎都是有親戚關係的唷!彼此間都有感情,相互做生意也互相扶持傳承,像我今天吃了的魷魚標,隔壁賣稀飯的就是他丈人,哈~超有趣的啦!以往會在新聞看到攤販為了搶位置搶生意而吵架,但在廟口這完全不會,因為大家都是有默契的,如果真的有不愉快,老一輩的也都吵完了啦~現在就大家好好做生意,讓客人都吃到懷舊美食!
//
◆山本米粉湯 (3號攤)◆
如果你對米粉湯一直都沒有好感,請試試看山本米粉湯,光看攤前這一鍋,就知道這湯頭醇厚味美,好吃的米粉湯絕對會推翻你對無味米粉湯的壞印象!
米粉湯使用的是白白短短的粗米粉,在這一大鍋中會熬煮多種食材,像是油豆腐、黑白切等等,米粉湯好吃的重點就是在它的湯頭,山本米粉湯有的肉香味,米粉配上芹菜末與油蔥,超對味啊!
紅燒肉外皮有酥脆感,肥瘦適中配上薑絲沾點醬料好好吃!要不是我被紅燒肉吸引了,應該再點份吸收滿滿湯汁精華的油豆腐。
#山本米粉湯|米粉湯$30
山本米粉湯|紅燒肉$60
//
◆阿發海產 (4、5號攤)◆
阿發海鮮攤~也有人稱阿發嫂海產攤!
每天都有新鮮的魚貨與海鮮料理,但大家最為熟知的就是內用或外帶都好吃的「佛跳牆」啦!
蒸煮送上桌迷你版的佛跳牆,一鍋三人吃還覺得綽綽有餘,數十種的食材,有排骨、筍乾、白菜、香菇、海參、芋頭、栗子等等,超級豐盛的,湯很好喝,整鍋超香濃,如果是外帶回家我覺得可以加點水煮過味道更平衡,因為整鍋真的超精華的~
#阿發海產|佛跳牆 $300
//
◆魷魚標 (10號攤)◆
看到這魷魚標就想要來杯酒!超完美的下酒菜~
魷魚標是第一代老闆的綽號,就這樣成為了店名,魷魚標只賣一樣川燙魷魚,前一天會將乾貨魷魚泡發,客人點餐時便入鍋川燙後起鍋,熟捻的刀工在魷魚身劃上到到十字。魷魚變成有弧度且有花紋的一小塊塊,加上蒜苗與香菜沾醬一起吃,咀嚼享受魷魚的海味與獨特香氣!跟新鮮魷魚吃起來不太相同,但是別有一番風味唷!
#魷魚標|魷魚標半尾 $200
//
◆大鼎阿蘭魩仔魚炒飯 (13號攤)◆
喜歡粒粒分明的炒飯嗎?大鼎阿蘭魩仔魚炒飯米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也有賣蚵仔煎唷!
炒飯灑上滿滿的魩仔魚,還有金黃煎蛋,樸實好味道的炒飯上桌~這盤炒飯還有很厲害的角色就是醃蘿蔔,蘿蔔醃製的很清爽,不死鹹,配上炒飯很適合。
苦瓜排骨湯,有著大塊的排骨肉,苦瓜特有的氣味也燉煮入湯中精華,像我超愛吃苦瓜的就深深被這碗湯擄獲啦!
#大鼎阿蘭魩仔魚炒飯|魩仔魚炒飯 $60
大鼎阿蘭魩仔魚炒飯|苦瓜排骨湯 $40
//
◆賴記雞卷 (8號攤)◆
因為韓國白鐘元老師的美食節目推薦,成為觀光客的必點雞卷!每日現包現炸的雞卷一份60元。
雞捲源於台語發音「多餘」,老一輩會將多餘的剩菜用豆腐皮包捲起而去油炸,而現在的雞卷料理已經不是多餘的剩菜啦!
豆腐皮包裹著豬赤肉與洋蔥丁,油炸的金黃酥脆,且附上甜辣醬與醃黃瓜,每口都唰嘴啊~
#賴記雞卷|雞卷 $60
//
廟口美食攤販就是這樣一條街,攤販前有兩三個座位,而有些在廟口廣場的攤販後方就有用餐桌,每個桌上都會有攤販的名稱,基本上你在一間攤販排隊等位置點好餐後,也可以到其它攤販點餐送到同一桌享用唷!而攤販們每天帶大約九點就會開始準備,真的是早午餐的時間點~東西賣完就沒了,下午兩三點來可能想吃的都已經賣完囉!
找一天,來大稻埕慈聖宮廟口吃吃老台北人的古早味吧!
而且11/27(五),還有一場由 #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舉辦的導覽活動 #全程免費 想對慈聖宮文化有深一步了解的朋友們,快來報名吧~~(報名連結在留言處唷)
話說我和Greg今天吃的還不過癮,打算要把每個攤販都吃一輪,如果在廟口遇到我們,歡迎吃貨來相認啊~
#你吃過哪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