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醫學】~ 香料相關的肺病 (Flavorings-Related Lung Disease)
你有想過食物中的人工香料,可能會造成疾病嗎?今天就來談談職業醫學史上,很有名的「爆米花工人肺病」。
等等,有人可能會問說:「丫你的標題不是這樣下,怎麼相片和內文都是爆米花?」就等我慢慢說明囉...
故事要回到2008年8月,美國的衛生部門,要求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簡稱NIOSH)協助調查,以了解微波爆米花廠前工人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是否和工作有關。
結果發現,爆米花中使用的人造奶油香料 ~ 2,3-丁二酮 (或稱「雙乙醯」),是造成這個疾病的主因。
疾病的成因就是在爆米花的製造過程中,丁二酮會溢散到工廠的環境中,在當時還沒有注意生產過程中粉塵及揮發性氣體的收集,便造成了工人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丁二酮中,最後造成氣管的發炎。
NIOSH最後在2004年,於歐洲的呼吸學會年會,報告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爆米花加工過程中,負責混合香料的員工,他們丁二酮的暴露濃度最高,光是呼吸的空氣中,濃度就達32.3ppm,當他們打開香料容器時,瞬間最高濃度達1200ppm。
也基於這樣的研究結果,NIOSH的專家提出了幾個建議:
1. 工廠應該提供良好的通風設計,以避免勞工暴露在這樣的風險中。
2. 香料在運送或混合的過程中,應該要密閉,避免溢散。
3. 除了爆米花產業外,應該重新省視其他使用相同香料的食品產業。
回溯相關記錄,和丁二酮&2,3-戊二酮有關的職業病,最早最早是在西元1985年,在一家食品生產廠的員工中,首次發現了閉塞性細支氣管炎;而該工廠的設備中烘烤食品的調味料中使用了這樣的化合物。
在爆米花工廠的事件後,最新的群聚事件,是發生於2012年,在咖啡工廠,這些勞工是負責生產及包裝,使用人工香料調味過的全豆及咖啡粉。在香料中發現「丁二酮&2,3-戊二酮」,勞工一樣出現了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經過這一系列的研究,NIOSH對於「丁二酮」,提出的暴露容許濃度(recommeuded exposure limit, REL)在一天八小時,一週四十小時的工作場所中為5ppb;而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STEL)為25ppb。
〖小結〗
你可能會問,那消費者有沒有可能因為吃爆米花而產生「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美國是有一個消費者告廠商成功,而得到了730萬美元的賠償。
不過,我是覺得你很難去舉證每次爆出來的濃度有多高?那麼多年來吃了幾包?家中通風環境是不是有影響?自己有沒有抽菸和環境二手菸對疾病貢獻的程度有多少?
所以,當爆米花剛爆出來,先放在通風的地方一陣子吧,不要一打開,就用力地吸好吸滿。
另外,你看到最後NIOSH的REL是用ppb來算,而之前爆米花工廠測到的是以ppm來算!就知道以前工作的環境有多慘...更別提倒料時那突然暴衝的濃度。
所以現在很多工廠,都會留意職業安全衛生,整體通風和局部排氣,甚至是製程密閉,都能減少勞工直接暴露在危害中。
而如果你是勞工,會接觸到化學品,請要去了解這些東西的危害;當負責的是調料或拌料,要小心開蓋時這種瞬間上升的濃度;不要到時候,怎麼倒下來的都不知道。(雖然老闆有責任保護你,但是事情發生時,最慘的還是自己)
參考資料:
NIOSH "FLAVORINGS-RELATED LUNG DISEASE"
https://www.cdc.gov/niosh/topics/flavorings/default.html
NIOSH "Preventing Lung Disease in Workers: Who Use or Make Flavorings"
https://www.cdc.gov/niosh/docs/2004-110/default.htm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ffee Processing Workplace With 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 in Former Workers
https://doi.org/10.1080/15459624.2016.1177649
Search
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在 計算題有害物容許濃度 職業安全衛生乙級技術士朗讀 職安世界38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歡迎訂閱、小鈴鐺、喜歡、分享】計算題【今天這部影片,職業安全衛生乙級檢定攻略第38 部】 ↓以下是重點章節↓ 有害物 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Q:某勞工全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