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危機處理風險 保障警察醫護安全!】
今天是警察節,除了對所有警務人員表達感謝之外,我想就最近的精神病患攻擊傷害事件,提出一點看法。對於此類個案,我們最常遇到的,是警察很煩惱、家屬更煩惱、鄰居也很煩惱。那我們到底可以怎麼辦?
#別讓第一線人員不知所措
上週高雄市楠梓分局加昌所員警,遭受精神病患持刀攻擊,嫌犯經過送醫治療後,已收押進入司法流程。此一案件,以及勇警李承翰殉職事件,都讓我們了解第一線警察、社工人員承受的壓力。
這邊還是要強調,單純罹患精神疾病的病患,經治療後,其暴力風險,與一般族群無異。然而,若合併酒、毒等物質濫用、又沒有接受規律治療,其暴力風險才會高於精神病患以及常人,要找出高風險族群,防止暴力危害,我們上週已經強調,重點是前期投資健康促進、社區篩檢等措施。
但實務上,警方還是常常會要面對高暴力風險的精神疾病患者,這類族群仍有與一般罪犯不同之處,因為生病關係,讓其知覺反應可能會超出一般警務執勤時的預想,所以在處理上需要特別訓練。
比如美國國家精神健康聯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Health,簡稱NAMI)推動的 危機介入小組(Crisis Intervention Team,簡稱CIT)計畫,就是著眼於強化警方處理社區精神醫療危機事件的能力。這類計畫方案,需要執法單位、精神醫學專家,和個案家屬的密切配合。所以計劃針對的不僅僅是執法人員,還包括了社工、相關單位人員、官員,以及患者與患者家屬,是全面性的規劃。
#建立應對作業模式
在此計畫中,警方需要事先編組成立CIT小組,接受一定時數的完整訓練,與衛生單位聯合演練,並且建立起一套從行前會報到偵查、安撫、攻堅等標準作業訓練方式。比如基本的說話、說服技巧(talk down)、集體行動原則、到非致命性武器(包含電擊槍等)的配發使用,這些都是需要規劃演練的。當然,小組成員也需要給予特別的加給與出勤獎勵。
其實,從楠梓傷警案中我們就看到,面對處於急性發病期,人高馬大又持有武器的患者,突然衝過來,警察根本沒有拔槍時間,這邊要去說檢討用槍時機其實沒有多大意義,甚至在發病期間,也有感覺與思考機制完全混亂,不怕槍枝,或是被擊中仍繼續攻擊的患者。
要做的是收到社區通報後,事先從家屬等管道收集資訊,了解環境,沙盤推演,維持安全距離,考慮提早使用非致命壓制武器,並做好精神急症治療與生理急救的後送準備,才能降低傷亡。
在本團隊上週發文後,我也從嘉南療養院李俊宏醫師的賜教、以及好幾位精神醫學界的友人那邊,學習到許多有關一線人員風險的理論與實務經驗,我們希望,不論是警政或醫療端這些意見,都能被彙整起來,透過與實務經驗的結合,加入警務單位的教育訓練中。
#社區照護很重要
即便美國積極推動CIT等危機處理計畫,但許多研究都說明了,良好社區照護的成本最低,建立社區安全網是應對此類案件的最佳解。
當我們想到精神病患發病,輿論往往會希望趕快強制送去醫院就醫,然而,對於,若我們有良好的社區精神醫療制度,建立社區精神醫療團隊(Community Mental Health Team, CMHT ),那麼對於長期追蹤,風險較低的病人,在實證上,諸如危機處理居所(Crisis residence)、同儕危機服務(Peer-delivered crisis service,由康復病患服務的居所)、到宅風險介入與精神病症狀處理(In-home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psychosis management,由專業人員指導照服員等補助人力)等治療模式,不但能降低住院率,減少醫療開銷,也可加速病人復健與康復,並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加拿大、丹麥、澳大利亞,更有政府支持的早期介入小組(Early Intervention team),透過類似ACT的專業人員組成方式,對高風險病患密集追蹤,降低其發病、住院頻率,同時也能減少暴力事件的可能。
然而,以台灣目前對社區精神醫療的重視而言,醫護的給付偏低,更有著一些奇怪限制,譬如醫師一次看超過四位病人以上給付會降低等等,嚴重降低醫護人員進行社區照護的意願。而目前社區關懷訪視人員的人手很缺乏,現行健保給付限制不少,錢都已經少了,還暴露在風險中,種種狀況都並沒有足夠誘因讓人願意投入這個行業,要能建構社會安全網可說相當困難。
我們常接到陳情,家屬面對自己家人有這類狀況,不知道該怎麼辦,心裡壓力很大,而鄰居也很緊張,常用異樣眼光提防,地區警察接到報案,也沒有什麼專業技巧能判斷處理。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能有覆蓋率高的社區醫療團隊,讓精神醫療專業人員,進到社區裡,這些個案就比較能夠被承接起來,不只患者能得到協助,家屬也能得到支持,這就是社會安全網對精神障礙暴力的第一個攔截點(攔截點0)。
而社區醫療團隊提供的篩檢和衛教機能,也有助於辨識高風險個案,並讓社區醫療團隊與CIT小組在危險發生時及時啟動,把精神障礙暴力攔截在攔截點1-2,不要讓憾事發生。
把一般的社區病人顧好,才是減少高危險暴力病人的基礎方式,政府對社區精神醫療缺乏重視,不論在預防或復健資源仍然不足,這才是需要改革的問題!
#疼惜警察更應要建立社區安全網
知覺風險理論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4b帶你看指揮中心記者會
今日重點:新增一例本土案例:案380,是師大案例的同寢室室友。還有案379證明為有難言之隱的酒店公關。
1.案380,20多歲男性,無症狀感染,於案322確診後列為接觸者,於3月30日起進行居家隔離,4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本起群聚目前掌握接觸者共448人,並採檢24人,其中1人陽性(即案380)、20人陰性、3人檢驗中,將持續調查追蹤是否有其他接觸者。此外,衛生單位已針對案322及380校園及宿舍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該校各系所自4月6日至4月17日皆採行遠距授課。
(04b解讀:因為案380是無症狀感染者,不知何時受感染,其實也許是案380傳給案322也不一定。一個無症狀的感染一樣須要約兩週甚至更久才會清除掉病毒,所以很難說)
2.營業場所限制:酒店和舞廳即日起停止營業,希望業者配合防疫措施。其他室內相關娛樂場所比方說夜店pub酒吧仍然持續監控,若無法做到社交距離保持和戴口罩,那就會有較嚴厲措施。停業目前沒有期限。
3.案379昨天有提到無工作,生活單純,是沒有掌握還是新疫調情形?只是發燒流鼻水為何會送檢?
答:昨天報告的是患者陳述,我們疫調人員不太相信,所以才會資訊通聯去查,發現患者有難言之隱,現在足跡都掌握了,會去調查。我們認為這一例不算是隱匿疫調啦,是有其他不方便說明的因素。
案379有去詢問醫院為何要檢驗,因為患者2月初有去柬埔寨,不放心就採了。感染源並非一定是在國外,時間有點長,感染途徑也還在查。會從發病日和接觸者去釐清。現在社區擴大篩檢中有肺炎者不到10%,只要醫師懷疑就可以送檢。
4.WHO多次沒有正視台灣要參與主張,又忽略台灣主動告知傳播風險,然後譚德塞秘書長說台灣人身攻擊霸凌,請問部長看法?部長先前表示台灣還是要參與國際組織,我們對於WHA的溝通策略?
答:總統出面邀請,我們當然歡迎他來看看整個國家的動員和人民素養如何把防疫支撐起來。 大家有問WHO的策略對錯,時間會證明啦。1月30日時秘書長對世界說不要限制跟中國的旅遊貿易,大家可以把這句話翻出來,這句話就是造成目前世界困境的很大原因。台灣沒有聽進這句話,陸續限制湖北廣東溫州浙江河南,2月4日對中國全面居家檢疫,如果當時聽這個話,很多國家都淪陷了。一句話一句話未來都會被檢視,與其有時間罵台灣,不如花時間向台灣學習。未來拿甚麼參加WHA,要有信心,我們要憑實力去。
5.金芭黎台商為什麼驗不出陰性?是否有免疫不全疾病或癌症?要關到三採陰嗎?有其他類似案例嗎,請問他是不是無症狀帶原者,他有傳染力嗎?會培養病毒判斷嗎?
答:金芭黎台商案例3痰液還是PCR陽性,這是最長個案,另外一個類似案例上周已經三採陰放行。這是個特例,我們知道他有一段時間時陰時陽,也知道他後來的PCR反應病毒量都非常低,是否有傳染力無法證實。從其他個案資料來看,後來確實病毒是無法培養出來,但PCR一直陽性。台商沒有其他病症,確實有過兩陰又陽,最近檢驗都是弱陽性。個案住院很久了,後面就沒有做病毒培養,不過從其他病例知道後期都培養不出來。目前政策沒有改變,還是要三採陰才解除隔離。
個案還在負壓隔離中,有嘗試過奎寧類藥物治療,住這麼久心情難免有影響,會跟主治醫師保持聯絡,隱私方面不說明。
(04b解讀:無症狀感染者和帶原者意義不同,不要混為一談。目前沒有確認這個病毒會變成帶原狀態。我是真心建議趕快給他做病毒培養陰性就可以放他出來了,另外也可以幫他檢驗看看抗體)
6.因為現在無症狀患者比較多,所以很多基層診所採取問診不實際診療的措施,指揮中心看法?基層醫師反應N95口罩配發不足?
張P: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變得比較多,台灣比例一直在4-5%左右。專家小組有律定一線防護裝備指引給醫師,侵入性處置時原則一定要高規格裝備。N95配發針對診所是每個醫師一週三個,隔離衣也是三件。門診數跟去年同期相比降很多。
(04b解讀:鑽石公主號還有快一半是無症狀的呢…..那都多久以前了,拜託這不是新發現好不好)
7.CNN整理出新冠10大症狀,分別為呼吸短促、發燒、乾咳、畏寒及全身疼痛、消化道系統出現問題、結膜炎、失去嗅覺和味覺、異常疲勞、頭痛喉嚨痛及鼻塞,還有突發性知覺混亂等十大徵兆。而其中以「呼吸短促」,是屬於後期症狀之一,只要出現該症狀,代表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必須立刻就醫。請問指揮中心怎麼看待那些列出來的症狀?所謂的前期和後期症狀是真的有這回事嗎?
答:新冠症狀表現主要是呼吸道症狀,咳嗽乾咳喉嚨痛併發燒流鼻水鼻塞等現象。少部分胸悶、喘不過氣,特別到後期如果肺炎較厲害,呼吸急促也是常有。突發知覺障礙在本土個案目前沒這個狀況,最近有些期刊發表神經學的表現也要注意,不過在全球整體感染個案中應該還是少數。
8.有些個案是被居家檢疫者感染,檢疫者同住家人要自主健康管理嗎?那些家人出門工作的防護措施?案365此類群聚的匡列範圍標準?是只到接觸者還是包括接觸者家人?嗅味覺異常和腹瀉人數統計?
答:目前就只有三起被居家檢疫人員傳染個案。案365美國回來的家庭群聚不是居家檢疫造成,多是早期美國入境未規定檢疫。居家檢疫當然可以跟家人住,但就是口罩和保持距離,不要共食,共用衛浴消毒。目前有規畫居家檢疫者住防疫旅館,有其他縣市讓家人住安心旅館,也是一個選擇,只是沒有補助。接觸者匡列應該不會框接觸者家人,剛剛說過,有確實做到剛剛的措施,那機率不高。
張P答:新個案的資料都有提供了,最近比較花時間在追溯前面個案,有些可能只是沒有特別提及嗅味覺的異常和腹瀉,補進來數字才會更精準。此外最近已經有部分個案在用奎寧,希望可以早日有資料可以整理給大家。
9.案365匡列者最後三人的檢驗結果?
答:幼兒園部分,目前12人有症狀,7學童PCR陰性,2學童檢驗中。3名教師陰性。
10.連假後這兩天採檢量大約近兩千,但個案相對少,是否代表疫情比較好的跡象?採檢量高但確診率低,第一線人員負擔很重有甚麼因應措施? 還是說民眾可以不用這麼恐慌呢?
答:真的不用恐慌,但小心是對的。採檢高但還能負荷,就在這一坡好好查一下,也許有些長期疑問可以藉此解答。境外移入隨著人數和管制措施應該是在可控範圍內,本土案例我們持續觀察。
(謎之聲:民眾恐慌到底是誰造成的…)
11.血液基金會反應說,義大利那邊有許多捐血者有病毒是無症狀感染,所以大家不敢捐也不敢用,庫存量大為降低,有辦法檢測病毒說服民眾繼續捐血嗎?
答:目前國外旅遊史者暫緩捐血28天,理論上這樣應該不會有問題。基金會很早就暫停二級歸國者的捐血,請民眾知道捐血和受血是安全的。
(04b解讀:這只是治標沒治本,社區感染一觸即發的狀況下,遲早應該要檢驗血中有沒有病毒才行的。)
12.國內快篩試劑上市協助?預計五月歐盟認證,認證後會直接上市嗎?
答:快篩試劑部分,國內有很多研發團隊和業者在開發,食藥署會協助盡快取得核可上市。上市後如何應用於臨床和防疫,要看試劑本身的是偵測抗體還是抗原,還有其敏感性sensitivity和專一性specificity來決定 。
知覺風險理論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部份男人都去看足球了,還會看整幾十天。
要小心自己的老婆會被其他不看球的男人陪她在睡房做下棋、對練太極推手、撫琴或吹簫等很有文化的活動。
你老婆不會介意你幾年一次的狂熱,但,她會介意你幾年來都沒有對她狂熱過,哪怕是那淒艷的僅僅三五次也好。
我建議男人們要以奇用兵,出其不意,讓老婆以為你又為那二十二個男人蛋蛋碰蛋蛋的踢球球而狂熱時,突然間跟她來個龍蝦白酒燭光熱戀套餐,她就會逼不得已的合理化她在你的心中還是有地位的。
(是的,你不能等你不喜歡的球隊比賽時才做,而是最好讓你太太知道你犧牲的那一晚是你喜歡的球隊。但,拜託不要虛偽到決賽那晚才跟太太約會。)
很多人不是很明白驚喜的因素,生日或節日當天,就算你給她再多,都不是驚喜。
驚喜是計算不到的才是。
(例如生日當天你載她去餐廳時,卻汽車突然在一個地方拋錨,然後在她納悶的時候,你叫她到車尾箱打開,她卻發現裡面有玫瑰、香檳和奶酪。)
你看到這裡可能心想:『慘了,要很有創意,才能浪漫和感情保鮮啊。』
很多人就認為只要不斷的創新,就有能力維持感情。事實上,如果一個男人不斷創新,卻又打開另一類風險 —— 邊際遞減效應。
往後,需要製造同一強度的效應,需要付出更多。難道所謂的浪漫就是一味不斷的付出嗎?
所以在我的《毒辣NLP課程》中就有傳授最神不知鬼不覺的心錨秘術,在你老婆經歷一些顛峰體驗時,在她的腦中偷偷的下了一個記號,以後你只要策略性的啟動這個記號時,她腦中就會浮現類似該記號所連接的顛峰體驗。
這做法就好帕夫洛夫在狗兒看到食物流口水時,重複搖鈴。久之,你一搖鈴,狗兒就不知覺的流出了口水。
對老婆浪漫而得的驚喜,如果不設心錨,是非常浪費的,因為以後可以不用再花錢和心思,都讓對方有隱約的驚喜感。
可能你們會懷疑 —— 只是隱約,淡乎其無味的驚喜感覺,會有用嗎?
不斷做非隱約(很明顯)的驚喜,才會更快的啟動邊際遞減效應,她的頭腦對於你的付出很快就會疲化,而且還會有更大的風險 —— 寵壞對方。
跟一個人在一起,若沒有新鮮感,很快乏味;若不斷製造新鮮感,又很快的邊際遞減。唯有用隱約的方式,讓你的對手若有若無的經歷一些感受,但,對方又說不出來的話,才有辦法一直覺得跟你在一起是從來不悶的。
當然,《毒辣NLP課程》裡的心錨秘術,不只是用在夫妻維持感情上,甚至是跟朋友的互動,若你能夠用心錨術讓他們隱隱約約的覺得你是個值得敬佩的人物,他們跟你在一起時,才會莫名的敬佩你。(直接講自己多厲害,甚至是把自己厲害的排行榜告訴朋友,就算你的排行榜是真實的,你也只會惹到朋友覺得你老王賣瓜或是一個囂張的人)
如果跟客戶互動的時候,每次在你談到產品賣點時,你有辦法策略性的啟動客戶腦中有隱約的衝動,他就會把這莫名的感覺合理化為自己購買的需求。
換句話說,所有的說服,不是人們看到你講理由的時候,早在你還沒講理由之前,你就必須先埋下多個種子。埋下的種子越多,你最後要正式說服時,你的成交率才高。
其實這些技術的理論,小孩子也明白,只不過方法會做得很爛。我老婆姐姐的孩子曾經試過在和我一起去購物廣場時,突然間跟我說我好像他的老爸,我笑笑應酬他。他講多一次後,我就問他我怎樣像他的老爸,他說因為我很疼他。
這時候我就大笑了,因為我知道他是要我買玩具給他。(結果,我猜對了,也沒買。)
小孩是明白要說服前,需要先要在我腦中埋下種子。問題是,他用了太直接的方法。來臨這一次在台灣的《毒辣NLP課程》中(也僅這一次),我除了會透露如何利用味覺和嗅覺來設下對伴侶身體迷戀的心錨,我還會透露這小孩要說服我買單的話,要如何有效率的播種在我腦子中。
有興趣的朋友,要盡快報名我 7 月 7 和 8 日在台北今年唯一一次的《毒辣NLP課程》,早鳥優惠價截止期還有 4 天!!
請聯絡我在台北課程的負責人 Jen Tang Chang (https://web.facebook.com/twnlp )
報名資訊:https://web.facebook.com/events/638350269615088/
#江魔毒辣NLP
#我是個不看足球的男人
#為了世界杯而忘了跟老婆寢廢了跟老婆食的男人
#絕對要小心江魔和江魔的學員
#要設心錨是完全不需要搖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