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喊著要統一的同時,身處台灣的國民黨卻為中國送上誠摯的祝賀。
今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黨慶登場,總書記習近平再度提及兩岸關係,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解決台灣問題,但同時身處台灣的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洪秀柱等人卻為中共的黨慶送上祝賀,兩方言論對比之下,實在是無比諷刺。
中國對於台灣的野心一直以來都表露無遺,而習近平在百年黨慶的場合也再度以強硬態度宣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語氣間恫嚇、威脅的意思是再明顯不過。但對於這種極度不利於台灣的發言,卻還是有身處台灣的人願意買單、甚至是無視這些威脅,為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慶典致上祝福,不要臉的行徑實在是讓人感到噁心至極。
中國共產黨種種無視民意、打壓人權的作為確實令所有人都感到反感,但比中國更令人作嘔的,是這些享受台灣的自由、資源卻又緊抱中國大腿的國民黨。
矢志不渝意思 在 潘國靈書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寫一文,私語,刊《香港文學》2020年4月號424期「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玫瑰堂裡的禱語
Our Lady of Remedies。
又一次我站在你面前。低頭。手中沒有念珠,但十指緊扣,放在心坎位置。十多年前我站在你面前,那時我還年輕,身之病,從此成為長期病患者,但後來我「痊癒」了,在我身上作「白老鼠」研製的新藥在我身上應效了。我不知道這叫彩數,甘於/敢於冒險的回報,純機率(醫生說大概十巴仙的人有效)的數字還是甚麼,但我曾來到你面前,有時我也會叫自己相信,是你聆聽了。童貞之母對我沒有意義,我更喜歡西班牙教徒給你的另一化身——痊癒之母,還是「補救之母」?我多麼願意相信,裂痕可以縫補, 斷肢可以駁回,只因為那時我還年輕。以為希望是有的。
十多年後,我又一次站在你面前,心之病,靈魂之痛,更無形無特效藥可醫,因此更難治癒,更無所謂治癒。我其實很清楚,禱告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自言自語。但有你在我目前,我便有了傾訴的對象。我不欲對任何可回話互動的人傾訴,各人傷害無人得知,正因為你是一件石膏像又被人投射以超脫的想像,我才可以靠近你。
聒噪是最沒尊嚴的,分享是一個陷阱。
(時代之音:「跟我多分享吧。」
因此我拒絕了時代。也必然為時代所棄。)
沉默可傷,既然已傷得那麼重,就不妨多一刀。
用心良苦,終於苦到你彈開。
最後,自由之大,竟是自己在縮到最小之下——無愛無盼望無牽纏無所依,只剩下了寫,之方寸下獲得。僅餘的自由,那麼小,那麼大。
進入玫瑰堂,踏上木樓梯,二樓有憂苦之母。
憂苦之母藏岩石聖像的頭、腳和兩手。十八至十九世紀澳門作品。象牙製銀造光環和劍。
憂苦之母,你最初一定不是殘破的。是經過怎樣的斷離你才成了,我面前,那斷肢殘頭的模樣?最初的完整無人得知,如果曾有過的話。但憂苦之母,破碎不就更加適合你,不就是你的本質嗎?如站在你面前的我,也曾渴求完整,而最後必須學習與破碎共存。
要麼全,要麼無,一半於我沒有意義。說的時候還年輕,還倨傲吧。到最後,少於一半的,破破碎碎的,也只能逆來順受。全然放棄原來是那麼的難,那麼的激烈。人人最後生命都會給他分一堆雞肋。螻蟻偷生。雞肋的人生好,還是全然無生命好?你有得選擇嗎?你可以選擇嗎?
以寫和讀來填補那不可修補的洞,作為自救的唯一之途,終究也是一場自毀。
Accogli, Signore, la mia preghiera:
fa che, per la mani di
San Raffaele Arcangelo.
Sia portata a Te
E diventi medicina di salvezza.
Amen
(意大利奇維塔韋基亞市的聖母瑪利亞雕像,在一九九五年初曾連續流出「血淚」多天。忽記。)
如果美與斷崖於同一處,你去不去?
何謂美呢?善良是美嗎?還是邪惡才美?強悍才美嗎?柔弱也可以美嗎?倨傲是美嗎?維護自尊至自毀,是美還是可笑?超越是美嗎,如果我們無法超越呢?還是下墜才是美?沉下來,沉下來,再沉得低一點,深一點。沉靜是美嗎,如果沉靜變成了暗啞呢?傷害是美嗎,鮮血是美嗎,如果我們沒有將之浪漫化。曇花一現美,還是矢志不渝為美?
善良可以很沉悶。聒噪肯定是討厭的。矢志不渝不由人,不由你,最終也是沒有的。
由美變醜又如何?曾經美若天仙的,後來變醜,變瘋。如受詛咒的美杜莎。(藍潔瑛是現代的美杜莎嗎?青春之時,美麗不可方物。她後來受到甚麼詛咒?是美得遭天妒嗎?還是敗於自己,或曰命運。可憐弱質女子落入凡間,並無復仇如美杜莎之力量)。
雙手攤開,飛墜下來,在盛開之時,將瞬間凝住為美嗎?如很多自毀的藝術家、作家。(如成為傳奇的張國榮?我們有沒有將苦痛浪漫化?)
哀傷是美嗎?還是不問不怨不哀傷為美?何謂溫柔?溫柔到底就是不怨半句、不出惡言,凡事感恩嗎?把傷害通通承受過來,以沉靜,以破碎。如果從此無法再完整,只能學習與破碎共存,化破碎為力量。殘缺也是一種美嗎?
問問題是美嗎?你問得太多問題了。懷疑是美嗎?動搖是美嗎?還是堅信、堅守為美?(還有東西可堅信嗎?當你經受,被深愛的人背棄。)
只有幻象才美,真相是殘忍的。如果是這樣,你願意留守於幻象,還是活於真實之中?謊言也可以美麗,如果它是白色的。但活在幻象的人,又是多麼的可憐。可憐不美,自憐更傷。
流淚是美嗎?如果眼淚有天枯乾呢?
癡迷是美嗎?如果癡迷如同吸毒。罌粟花。迷迭香。馬鞭草。大麻。海洛英。你已經變成癮君子無異。一直迷戀的是一個人,慢慢迷戀的對象不那麼清楚,可能是如高潮般的痛感。這樣你就成了一個虐痛的人。
記憶為美嗎?若美麗記憶回襲時都成了痛楚,你應該設法牢記還是遺忘。當記憶成了形影不離的鬼魂,你如何與之共處,每時每刻同呼吸,也會有窒息之時嗎?
思考是美嗎?思念是美嗎?當思念成瘋又如何?當思念的對象長期缺席,成了影子,一天復一天,鋪成餘生,你可以承受嗎?
瘋狂是美嗎?如墮湖失救的奧菲利亞。如《情淚種情花》的Adele H. (你只是還未瘋狂至此?還是庶幾近矣?)
枯萎已經開始,只爭長短。
在未及我放棄前世界已放棄了我。
謝謝曾賜我一顆熱情果。
如今明白,熱情(Passion) ,就是受難的意思。
矢志不渝意思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完《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or Le Mans '66 ),真讓人有種「悲涼的可笑」之感——這真是個諷刺故事呀,大辣辣地嘲笑福特二世真是個迂腐顢頇又意氣用事的老闆,而福特公司則是個財大氣粗又充斥馬屁文化的二流企業;但悲傷的是,真正的天才與有膽識的創新者,因為需要資金援助實驗,則必需遭受庸才的濫用與擺道。
1. 電影名稱英美各不同
在美國上映時,《賽道狂人》的片名是 Ford v Ferrari,暗示故事的主題是圍繞在美國福特與義大利法拉利之戰,而且 Ford v Ferrari 這樣的片名,還刻意地把 Ford 放在 Ferrari 前面,凸顯福特公司在二戰之後帶給美國的光榮歷史。
不過,有趣的是,除了美國(還有台灣XD)之外,英國與其他國家的本片片名則是Le Mans '66,這樣的片名所傳遞的重點則是圍繞在1966年的24小時利曼賽,而當時在這場比賽會出現奇蹟,則是因為 Carroll Shelby 和 Ken Miles 這兩位車手兼跑車設計師的創造突破、矢志不渝、忍辱妥協、真摯情誼。
顯然,Ford v Ferrari 這樣的片名是想強調福特公司真是66年利曼賽的幕後英雄,並且符合福特即是美國精神的代表。
2. GT40其實是掛牌福特的英國車
GT40的問世始於福特二世因為購買法拉利不得的復仇之計,是個財大氣粗的灑錢計畫,唯一目的就是要贏過一直在利曼賽連莊的法拉利(1960-65的連續冠軍)。
不過,福特內部並沒有強悍又懂得賽車的汽車設計師,於是一開始福特公司是到英國買公司,1963在英國交由Lola汽車公司設計一款新的賽車,命名為GT(Grand Touring),意思是一種適合長征的性能好車。不過,這個由 John Wyer 設計師所帶領的團隊,並沒有讓這輛 Lola 設計的 GT 在 1964 奪冠。於是,福特公司把 Lola 這輛英國車運到美國交給 Shelby。
恰巧 Shelby 之前早已經因病退役,自己開了家叫做 Shelby American 的汽車公司,專門設計高性能好車。此時的 Shelby 與 Miles 已是合作無間的好友,於是 Shelby 帶著 Miles 一同到福特設計與測試來自 Lola 的這輛 GT。
果然,在接下來的許多戰役,由 Shelby 和 Miles 合作的這輛車開始稱冠也,到處得名,尤其是在1966年,先是在佛羅里達州的 Daytona 獲得 2000公里耐力賽的冠軍(福特GT包下一二三名),續在 Sebring 的12小時耐力賽再包下前三名,最後是在法拉利已經連貫六次冠軍的歐洲利曼賽奪冠,順便包下前三名。真是英勇華麗的戰績,讓福特二世真是笑不攏嘴,狠狠地掌臉當初瞧不起福特的安佐法拉利(Enzo Ferrari)。
不過,仔細想想,這輛打著福特標籤的GT40,除了資金,其他都是外包——底盤來自英國的 Lola 公司,設計師來自 Shelby American 公司,至於另一位設計師、測試師、兼車手的 Miles,則是英國人。
3. 窮得只剩錢的迂腐福特
《賽道狂人》最後,也就是在66年的24小時利曼賽的終點線之前,Miles 已經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創下的紀錄,也已經穩拿冠軍時,此刻了無遺憾的 Miles 決定不讓 Shelby 難做人,願意配合當時福特公司副執行長畢皮(Leo Beebe)的諛媚建議,同意刻意放慢速度,等待另外兩輛穩居第二與第三名的GT40並肩衝向終點線,留下三輛福特冠軍的歷史留影。
當畢皮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時,福特二世如果是個英明的執行長,肯定可以當場拒絕,但是,福特二世不但沒有表示否定,甚至樂觀其成。此舉即可識得福特二世的顢頇迂腐與無知可鄙。
想想看,一輛車能夠在24小時之內,沒有過熱而燃燒起火、沒有失去煞車而失速亂衝、也沒有因為過勞過累而衝向觀眾,反而可以一直維持在每分鐘七千轉並且超過兩百公里的時速,甚至在直線時超過時速三百公里,這些人與車的能耐與技術,已經都是天才的專業,結果竟然因為一個愚蠢的胖子,被另一個傲慢的馬屁精蠱惑,而說他想要看自己出錢購買的天分與創造,組織成一幅譁眾取寵的恭維留影。這張歷史之照,不僅不是福特二世的榮耀,反而是種羞恥,證明他享受阿諛奉承與好大喜功,同時不懂專業也踐踏天才,除了腰纏萬貫之外,萬無一是。
如此,再對應賽事激烈之時,恰巧來到午餐時間,福特二世不顧自己的車隊與車手正在咬緊牙關力拼冠軍,卻偕同美妻中途離席搭乘私家直升機去享受午餐,就更能體會這位CEO是多麼荒謬可笑,還有他所重用的副執行長畢皮是多麼逢迎諂媚。雖然在《賽道狂人》裡,法拉利在眼見奪冠無望又怒火中燒之時,也被刻畫得有點滑稽可笑,但是這位在自家最後一輛跑車離開賽道之前,都始終坐鎮的法拉利,根本遠遠超越不明事理又荒唐昏瞶的福特二世。
不僅法拉利瞧不起福特,連義大利整隊都忍不住訕笑搭著直升機去喝紅酒又吃大餐的福特本人。如此,福特不僅是法拉利所言,只懂搭個醜陋工廠製造醜陋車輛的紈褲子弟,連帶還不尊重自己重金聘來的天才專家與車手。果然是沒有品味又窮得只剩錢的庸夫。
4. 無能為力的艾可卡
電影雖然沒有多所著墨,但是艾可卡也是美國汽車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任職福特汽車的三十多年,主持野馬(Mustang )和 Pinto的創世,也幫福特大大賺了好幾筆。但是昏庸的福特二世跟艾可卡翻臉,開除這位專家,又是一次的不尊重專業。於是艾卡可加入福特的對手克萊斯勒公司,繼續幫克萊斯勒賺錢。當艾可卡在福特,是福特最賺的日子,後來他到克萊斯勒,則是克萊斯勒最賺的幾年。這麼會賺錢的金母雞,因為福特二世不爽就解雇,真是有錢好任性。
5. Miles 提出的輕盈車體
天才待在昏庸領導的企業之下,真是既無奈又浪費。無奈,因為金錢是舞台,如果沒有福特出資,天才怎有發揮無限的機會;浪費,因為庸才不懂天才也不珍惜才華,所有的人事充其量都只是與金錢一樣的資源,也都是消耗品。《賽道狂人》在嘲笑完福特二世之後,最後只剩唏噓,嘆息人間令人費解的通則:天才無好命,庸才掌好運。
6. 隆隆的引擎聲真的好療癒
《賽道狂人》以非常技巧的故事手法,揶揄這位繼承代表美國創業家精神的福特二世,以他自以為傲的 GT40 三冠合影,證明他的財大氣粗與顢頇迂腐。
車子真的是這類愛車人的好朋友,工作與生活都與汽車相連之外,連隆隆引擎聲都是孤寂空洞中最寬慰暖心的療癒之音。
我也好愛車子的隆隆引擎聲。每當憂鬱之時,我最愛躲進車子開車遠行,一個人窩縮於車體在黑夜中奔馳,沉浸在隆隆的引擎與轟轟的音樂,那是種回到母體的療癒,宛若躲回母親溫暖的堡壘,聆聽母親規律的心跳,真是萬分享受與喜悅。於是,《賽道狂人》不只有起伏的劇情,還有療癒的轟隆車響,就算只是去戲院不小心睡著,也很值得。
。。。。。。
為了小心不暴雷,有些段落就先隱藏,全文在下面連結:
〈《賽道狂人》天才與庸才之別〉:
https://vocus.cc/sci_fi_movie/5de3d359fd89780001d58f18
矢志不渝意思 在 矢志不渝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矢志不渝 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shǐ zhì bù yú,意思是立志不會改變,表示永遠不變心。出自《晉書·謝安傳》。 ... <看更多>
矢志不渝意思 在 矢志不渝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的相關結果
矢志不渝 ; ㄕˇ ㄓˋ ㄅㄨˋ ㄩˊ · shǐ zhì bù yú · 《晉書‧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 表示永遠不變心。 ... <看更多>
矢志不渝意思 在 漢典“矢志不渝”詞語的解釋 的相關結果
矢志不渝 (詞語) · 語出《晉書·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表示永遠不變心。 · 釋義:矢,發誓。志,意志、志向、決心。渝,改變。矢志不渝:立志不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