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隨時隨地可以做的練習
清醒的呼吸,楊定一博士在真原醫、靜坐、好睡都有提到;鼻孔交替呼吸法,是一個能幫助專注、將身體結打通的呼吸練習,在靜坐和好睡都有更清楚的說明。
今天,給自己一個空檔來試試看喔~
https://youtu.be/I4wCVFy43uU
**楊定一博士這些年準備了好多的書籍.音聲.淨化.生命場共振的機會,希望能夠全方位陪伴你我活出全部的生命。我們為大家整理出這些資訊→ https://totality-of-life.com/ 方便大家去找、去取得、去採用。讓我們一起繼續往前走~
睡前做淨化呼吸法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愛的大家,我們台灣時間週六上午10:30見,首先楊定一博士會講解呼吸練習的意義,我們再一起進行比較長時間的諧振式呼吸,希望你已經準備好,可以面對比較長的沉默 ^^
上午的小共修結束後,影片就會關閉。喜歡這個練習、希望手上有音頻隨時可以播放、幫助穩定生活步調的朋友,可以到風潮線上課程購買【重生:蛻變於呼吸間】→ https://reurl.cc/q8X7vR
內含:三種步調的諧振式呼吸+淨化呼吸法(四小一大)+一小時諧振式呼吸〖11.11前加贈重生導聆手冊 (含楊博士詳細的中英文解說)〗
https://youtu.be/l25uA29RXCU
最近在整理舊作品,在《清醒地睡》第11章讀到楊定一博士關於錄製音聲作品的用意,也跟大家分享
***
「全部生命系列」在表達的,都是同一些重點,同一件事,只是站在不同的意識層面談。差別就在這裡,讓每個作品的深度會很不一樣。
談到這裡,你會發現許多音聲作品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析。我過去不斷表達,聽和看兩方面都重要。假如說閱讀是落在理性的層面,那麼,聽,就是一個很直接的轉達管道。所以,我用個人的聲音,來轉達一種最根本的能量狀態,希望與你達到心的共鳴。
《等著你》還是站在「有」「動」、感受、情緒在看著這個世界。我的用意是希望能幫助人,讓你知道,即使在最悲觀、最憂鬱的狀態,還是可以看到光,看到更大的層面,而這樣走過人生的困境。
我透過《重生》再帶出各種呼吸的法門,主要是透過呼吸的「動」,讓我們體會到什麼叫ānāpāna,也就是呼吸和呼吸之間的不動或止。
後來,我又用《你.在嗎?》,將我們人生所有的價值觀念(全都是透過「動」取得的)跟「在」(Presence, Being)做一個對照。我希望透過聲音的力量,讓大家可以體會到什麼是圓滿和空。這跟前面的作品一樣,還是站在「有」在看「心」,幫大家建立一個完整的基礎,來準備接受接下來的領悟。
再後面幾套瑜伽的作品(光之瑜伽、真實瑜伽、呼吸瑜伽、四大的瑜伽),透過我們可以覺察、五官可以體會到的「動」,包括眼根的觀想、耳根的聽、身體的感觸,再借用地、水、火、風這構成物質世界的四大元素作為專注的對象,讓我們的五官沒有地方可以跑、可以去、可以躲,而讓全部的注意力能落在一點。
假如這個點,可以微細到一個地步,也就突然變成一個超越的奇點。
就好像五官本來都往外抓,突然做了一個反轉,把注意力落在感官自己,或是更正確的說法,是落在感官自己的根源。
也就這樣子,讓一般從來沒有體會過寧靜或無思的人突然有這種體驗。許多朋友也跟我分享,透過這種練習,自然達到這樣的狀態。
將每一個感官的層面都集中,我們才有機會跳出感官帶來的限制──我過去稱為幻覺或錯覺。真不可思議,五官和頭腦的作用,讓我們把一個最多只是資訊的東西變成真的,甚至不知道多少輩子一次又一次地身陷其中。
就這樣,我用各式各樣的語言,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點點滴滴體會到意識的不同層面。從最粗重的層面,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和物質,一步步把你我帶到唯識(Consciousness Only)──只有意識的層面。一路過來,我選用各式各樣的詞彙,來表達唯識──比如說心、神、在、道、主、一體、絕對、佛性、無限、永恆。無論選用什麼詞彙,最多也只是在表達你我都有的本質。
***
我們會不定時透過「快閃/限時體驗」影片,陪大家一起體會楊定一博士透過「全部生命系列」作品帶出來的各種練習,方便有興趣投入練習的朋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投入。
如果你手上已經有這些作品和練習,其實是建議可以自己安排時間,讓自己有比較長的時間可以接觸和練習。透過練習,心安靜下來,也就可以真正接觸臣服與參的功課,而可能真心接受唯識的觀念~
睡前做淨化呼吸法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一陣子整理過去的作品,讀到楊定一博士在《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最後的問答,剛好可以答覆許多新老朋友的疑惑,也在此和大家分享。(文長,值得仔細慢慢讀,可以消解許多疑惑)
==
★應該從哪一個作品開始著手?
問:不知不覺間,你已經為讀者準備了這麼多的作品,讓他可以接觸、可以投入、可以練習。你會建議從怎樣的順序著手?而個別作品的用意又是什麼?
答:「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無論我當初用文字或聲音表達,讀者也只需要按照完成的時間先後順序來接觸,就是這麼單純。我也提過,這些作品就像一個單擺。可以說,我透過它們為讀者掃描整個意識譜,從人間相對的層面(我用「做」「想」「成為」「追求」來表達),一直走到無色無形的「在」──心、一體、無限、絕對、永恆、全部。
一路下來,我不斷地為讀者建立不同層面的平台,並且把關鍵的字眼定義出來,做一個說明。我明白,讀者來自各行各業、有不同的屬性、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訓練,也就透過盡可能多的角度,用人間的各種學問(從醫學、科學、哲學、社會學、乃至於心理學……)以及方方面面的常識,鋪出一條通往真實的路,讓大家有一個可以理解、可以著手的基礎。
可以說,這些作品就像指南針,為我們不斷指出「在」的方向。
★從身心的平衡開始
比如說,我最早從《真原醫》著手,希望透過生活習慣、運動、飲食、心理的管理等各種實用的方法,幫助大家得到健康。從我的角度,真正的健康也就是均衡。
然而,我心目中的均衡是全面的,不光是這個身體在物質層面的均衡。或者,再講清楚一點,是身心的均衡。
有了身心的健康,一個人才可能去追求更深層面的真實。
在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我也提過,假如一個人身體不健康或虛弱,相對地,念頭反而會特別多。
這是事實。
每一個人只要生過病、或身體正有慢性的退化,都會明白。
我過去也透過長庚生技和身心靈轉化中心,特別集中在身心層面的健康,做各種活動和教育推廣,為大家示範什麼是活的飲食、什麼是微量元素。其實,微量元素的螺旋場特別高,可以配合我們意識的轉變。這一點,不只幫助相當多人找到健康,還讓他們可以有時間,追求心。
當然,將全部的時間和精神擺到養生,也可能反倒耽誤了這一生。有時候,我反而要不斷提醒這些可愛的朋友,希望他們不要太認真,而是把握機會,讓身心回到一定的平衡,接下來,盡快投入心。
從健康的主題,我再進一步走到靜坐的領域,並且用科學的語言來說明,建立大家的信心。
我在《靜坐》是希望透過各式各樣靜坐的方法,讓大家可以回到心的寧靜。一個人只有內心安靜,才可能打開心胸,接受身心更深層面的觀點。如果我們的心靜不下來,隨時充滿物質層面的顧慮和煩惱,面對更深的層面,往往是還沒有投入就馬上否決。這樣子,就太可惜了。
★進入意識的科學
《靜坐》出版兩年後,我透過《全部的你》希望和大家進一步探討意識的科學。這本書其實相當全面,本身從「有」已經擺盪到「在」。
不過,完成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有些觀念太早提出來,反倒讓務實、偏重左腦的朋友覺得不容易懂。是這樣,我才決定把步調慢下來,將「全部生命系列」徹底展開。從神聖、快樂、時間、頭腦、靈性帶來的身心轉變、睡眠、呼吸、結構調整等主題,徹底闡述「全部生命」的理念,希望一點一滴把大家帶進來。
是這樣,我們一起走到現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也一再提起,「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其實代表一個完整的意識譜,是從身體、肉體、物質、有、行動、念頭的層面,一點一滴地擺到「在」(beingness)或絕對的觀念。
站在這個角度,《真原醫》《螺旋舞》《結構調整》《好睡》都可以說是從身體起步,讓我們可以集中在一個生活的主題,而透過這個主題再延伸到身心更深的層面。這幾項作品本身離不開「動」的層面,而且是重複的「動」,我稱為練習。
除了飲食的配方、運動的練習,還有在更深的心理層面、透過觀想或集中五官的練習。透過這些練習,我希望你我可以把身心安定下來,讓念頭自然沉澱,甚至淨化。
一個人念頭少了,身心也就自然成熟,可以準備接受下一階段(也就是更深層面)的意識轉變。
這意識轉變不是靠頭腦去爭取、追求、主張、體驗什麼,反而是透過一個最徹底、不費力的轉變。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會注意到,從《我是誰》《集體的失憶》《落在地球》《定》《時間的陷阱》《短路》《頭腦的東西》《無事生非》,一路走下來,落在愈來愈深的層面,是頭腦一般不能理解的。
但是,我相信,經過這一路,我們的心反而可以得到共鳴。
這個單擺在意識譜擺盪的過程,對我個人最有意思的是,有幾個作品,像是《插對頭》,是已經站在整體面對身心,而站在整體在答覆「我們身心要怎麼去接受祂」,倒不是怎麼從身心延伸到祂。這一點,可能和你我原本所想的,也是相反。
前面提到,我後來認為《全部的你》有些觀念太早提出來。其實,如果大家讀完這個系列再回到《全部的你》,可能會發現過去讀不懂的段落,現在已經可以完全領悟到。
我們會自然明白《全部的你》是在一個很深的層面,倒不像大家以為的只在左腦的層面打轉。
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是那麼早,我已經把人類全部潛能的本質交代清楚。當時,也沒有想再寫下一本書。是後來為了解釋裡頭的一些觀念,才有了那麼多後面的作品。
《神聖的你》表面上在談心流、談修行──尤其臣服,和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但是,假如你現在回頭看,也會發現,我當時已經把修行的路完整地鋪出來。我也表達我們這一生最神聖的,就是你我自己。我們這個生命,點點滴滴都是神聖的。我才不斷強調,這一生,無論如何要在意識層面告一個段落,不然我們還可能繼續忽略掉每個人都有的、最寶貴、最神聖的部分。
★跨領域的整合
前面已經提到,這些作品,有不少主題是採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進行,例如養生、運動、呼吸、睡眠,可以說是做一種跨領域的整合。甚至,我還透過《不合理的快樂》來探討快樂的科學,用這個每個人都想追求的主題,從淺白但相當完整的科學知識切入「全部生命」的觀念。一樣地,走到最後,都回到心。
最有意思的是,在《不合理的快樂》,我從科學出發,走到哲學甚至靈性的領域,是希望透過這樣跨領域的整合再加上練習,讓大家可以徹底找到人生真實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我們這一生來最高的目標。
同時,和現在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最相關的是,我是在《不合理的快樂》第一次介紹參的練習。因為這種練習太重要,後來才透過《我是誰》再一次闡述。我也在《定》做了相當的補充──除了將參和定的觀念徹底整合,也對修行人都想追求的定,用我個人的體驗做一個說明。
《我:弄錯身分的個案》這本書表面上很淺,畢竟「我」是從《全部的你》就開始談的一個觀念。但我相信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這本書已經探討到很深的層面。如果沒有前面的書來鋪陳,讀者可能看不懂這本書。即使表面懂,也無法讓理解落到心。
我在這本書,也整合許多修行的觀念,甚至徹底做一個推翻。當然,推翻的角度,最多只是我個人的。這種個人的角度,本來沒有什麼代表性,卻出乎意料地和過去的經典完全一致。是這樣,才會讓我大膽地把它再次提出來。
一樣地,《時間的陷阱》這本書,讓我採用物理的語言來解析「時間」。我想表達的是,時間,其實是一個頭腦的作業。時間,一點都不是客觀的存在。這一點,和我們一般的想法完全不同。大多數人更是不會想到,就是我們將自己綁住在時間,才建立一個痛苦的人生,而帶來更多煩惱。
《短路》更是奇妙。這本書,終於讓我有機會在另外一個層面說明──如果一個人接受一體、和真實接軌,對個人的身心會帶來什麼作用?這本書的內容,集合了我過去在各地遇到的修行人喜歡問、想要了解的問題。雖然這個顛倒的觀念,對一體而言根本不重要,但是,我相信許多修行的朋友會非常感興趣。
睡眠這個主題,也是如此,首先,我透過《好睡》希望帶出一個完整的睡眠科學,幫助大家得到睡眠。我一直都明白,現代人把失眠當作是造出身心失衡最主要的危機之一。然而,光懂得科學,對個人的睡眠其實沒有用,反倒還可能帶來壓力。就像光懂快樂的科學,也不能讓一個人快樂一樣。進入睡眠這個主題,我個人更大的目的其實是在更後面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前面所講的,把睡眠變成我們意識轉變最大的工具。
我利用接下來的《清醒地睡》,延伸《好睡》在物質層面的討論,希望一個人解開了睡眠的困擾後,還可以把睡眠當作一個最好的修行工具。我認為最可惜的是,這個知識在幾千年間幾乎完全消失。
這一點,相信你只要讀過這本書,自然會明白。
★透過聲音,和你心對心
當然,假如將過去聲音的作品一一列出來,那麼,最早的《等著你》,可以說是我想提供的一種心理治療。對於遇到創傷卻走不出來的年輕和年長的朋友,我希望用相當直接的語言,把大家帶到一個更深的層面。
《重生:蛻變於呼吸間》我將兩種調整身心的呼吸帶出來,一個是每分鐘六次、五次、四次的諧振式呼吸;其中,一分鐘五次的方法,還透過磬和鼓的聲音,錄成一小時的長版本,讓需要的朋友有足夠時間可以投入,甚至體會到當下。另一個方法是四小一大的淨化呼吸法,這也就是我在《神聖的你》談「清醒的受苦」時,為遭受嚴重創傷的朋友所準備的方法,幫助他們讓情緒最深的層面浮出來,得到淨化。
從我個人的角度,聲音還是帶來最直接的一種交流。這種交流,最多只能說是一種共振或共鳴,而可以繞過頭腦的作業。是這樣,我才認為有必要透過這些作品,包括《你.在嗎?》《真實瑜伽》來整合「全部生命系列」的觀念。
我們的頭腦還是需要一些方法或練習,才比較容易安靜下來,進入真實。我在《光之瑜伽》《呼吸瑜伽》《四大的瑜伽》透過各式各樣的觀想──觀想光、觀想呼吸、觀想四大元素,結合觀想和聲音的引導,與聽眾做一個心和心的互動。
因為聲音的穿透性,我後來更透過讀書會,從本來只是少數幾個人的互動,到後來透過網路進行大規模的線上共修,將「全部生命系列」的觀念更進一步帶出來。
我會這麼做,其實完全是為了我個人和大家的方便。畢竟我在國外停留的時間愈來愈長,和大家直接互動的機會並不多,也只好運用現代科技的便利,希望能更深的互動。透過讀書會,每一次的焦點可以落在一個小範圍,將某個重要的觀念充分展開。而且,在讀書會的過程中,我完全沒有任何規劃,所講的,全部都是很自在、從心裡流出來的話。這一來,我認為作用反而是更大、更直接。從許多朋友的反應來看,也是如此。
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我也是一樣地盡量運用文字和聲音的結合。除了這本書的文字,我透過風潮音樂,錄製了這本書的有聲導讀《最終的真相》。此外,我在2019.05.17「活出心、只有心、徹底活在心」活動後,也不斷補充這本書的觀念。
這麼做,也就是方便你,在一個主題上,同時從閱讀的理性和聲音的直接著手,做為不同的切入點。
★「全部生命系列」最多是唯識的科學
整體來說,我還是希望大家按照出版的順序來讀、來聽。
最初,這些作品其實沒有什麼順序或理論的藍圖可談。我並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包括這本書(我:弄錯身分的個案),也是一樣的。我沒有承諾任何人要寫,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突然冒了出來。就好像透過我的口述,宇宙有一個流動帶著我走。至於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
假如要用幾個字來總結這個系列,我最多也只能用唯識(Consciousness Only)來表達。我認為,這會是未來最完整的科學。而它跟一般的科學不一樣,它是自己支持自己,自己驗證自己,自己完成自己。它並不需要額外的證據來解釋、證明自己。我才這麼地有把握,認為這套科學會流傳到後世。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希望大家有信心,自己決定從哪裡切入。
最重要的,還是心的共鳴。心共鳴了,頭腦會讓步,也就不會在意你是從哪一個角度、哪一本書回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