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公車大調查
【No.1從新竹火車站出發】
大家知道要怎麼在新竹火車站搭公車嗎?
新竹火車站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車站,平均每日3萬多人進進出出,屹立八十多年每天南來北往擺盪著遊子歸人的夢想與鄉情,走出古色古香的新竹火車站,頂著新竹大風,相信許多人心裡會冒出一句,接下來怎麼走?
人口數45萬的新竹市,市民們擁有的汽車數量大約為14萬台、機車數量為26萬台;若再加上竹北和竹東,汽車數量則來到27萬台,機車更有40萬台之多。為了解決交通壅塞、改善用路安全,我們需要有效降低行車數量,勢必要規劃健全的大眾運輸網絡。
我展開新竹市公車大調查計畫,第一站便從新竹火車站出發,以使用者角度體驗新竹市的公車路網。火車站作為重要的交通節點,實際體驗後發現光是出站找公車資訊、前往公車站乘車,其實對使用者來說並不簡易友善。
#火車站新竹公車乘車資訊告示牌指示不明
出了火車站後,我們該去哪裡找公車站呢?實際站在閘門口前左顧右盼,最後目光落在置物櫃旁的一塊告示,走近一看才能看到左上角寫著「新竹公車乘車資訊」,在此之前都沒有更明顯的指示,告知該去哪裡尋找乘車資訊。
從告示牌提供的景點資訊,明顯可見是為外地觀光客貼心準備的旅遊小指南,特別規劃新竹上山下海的城市魅力。不知道是因為告示牌不顯眼、或是公車使用率低的關係,我站在告示牌前研究十幾分鐘,身邊都沒有半個人駐足查看,想找的人找不到、路過的人就路過,作為傳遞資訊的告示牌卻無法有效發揮功用。
#公車乘車資訊未完善標示新竹著名景點
「新竹公車乘車資訊」上依照不同景點分類成水岸景點、山區景點和市區景點,並標示出14個新竹指標地點,包含新竹漁港、普天宮、十八尖山,以及新竹五所大學、東大飛行公園和眷村博物館。
說到新竹觀光景點,朗朗上口的有城隍廟、巨城和賞蟹步道等等,相信不只是觀光客們來新竹旅遊指標,也是許多市民朋友假日好去處。但是站在這塊告示牌前,我們卻不知道該怎麼搭車去巨城、香山景點又該怎麼到達?尤其是城隍廟連接北門街一路延伸到長和宮,無論美食、古蹟建築和信仰文化都是新竹的重心,城隍廟的資訊卻沒有出現在乘車資訊上。
#公車站點分散缺乏整合
「新竹公車乘車資訊」標示出9個公車站點,光是中正路上就有3個、中華路上2個對向站點、民族路1個,再加上新竹客運北站及總站2個、新竹轉運站1個。除了尋找目的地公車的問題,分散的公車站點再加上新竹車站外放射狀道路,都是加高新竹公車的搭乘門檻。
未依行政區域進行規劃的路徑,也讓使用者在無法直觀乘車,舉例來說,搭乘前往東區清交大的2路公車與前往北區南寮的27路公車都同樣在民族路站點乘車。這些分散卻又鄰近的公車站點,無疑加重乘車困難度,尤其停靠點缺乏整合,更容易讓初來乍到的觀光遊客看得霧煞煞。
火車站是一座城市重要的交通網絡中心,也是許多觀光客認識新竹的第一站,我認為應全面討論車站週遭的交通動線,且勢必需要納入更多乘車資訊與指示。以更大的層面來說,改善新竹市的大眾運輸系統,我們更需討論整體交通路網聯繫系統,打破搭乘人數越來越少、路網越鋪越廣的惡性循環。
#新竹市公車大調查計畫 #新竹火車站 #鄭宏輝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尋覓臺灣老眷村」介紹 訪問作者:繆正西 內容簡介: 臺灣澎湖65個眷村 見證戰後70年歷史 在這裡,流逝的是光陰 流傳的卻是 最珍貴眷戀的記憶…… 繆正西研究眷村歷史文化已有多年,本書尋覓臺灣、澎湖各地共65個國軍老舊眷村的遺址,從國軍在臺第一個眷村黃埔新村、...
眷村文化研究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期待台灣的大河繼續流淌】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今天《斯卡羅》播映完結篇,不知道你有追嗎?
很多人是因為斯卡羅,才了解羅妹號事件,以及台灣原住民第一個對美合約《南岬之盟》。公視之所以拍這部劇,確實就是參照NHK拍大河劇模式,要帶國民認識自已的歷史。一集1550萬的預算,也追上日本大河劇一集約6000萬日幣以上(因為台幣升值,約合當今匯率1500萬)的規模。這是獲得前瞻計畫預算的支持,才拍得出來。
前瞻計畫中,不只拍戲,還有一項「#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其中「牡丹社事件、羅妹號事件」就是37項計畫之一。
這計畫除了改善「羅妹號與牡丹社事件」相關場域點及聚落觀光環境,將歷史、地理等文化資產納入地方教材,進行多族群的歷史研究,也將鼓勵歷史巡禮觀光、紀錄片拍攝、甚至文化商品的行銷,來促進國民和歷史現場的互動。
以前,誰知道大家常去的墾丁,在南國的海灘風景之外,還是台灣最早外交折衝的戰場? 這次屏東縣政府雖然隨著《斯卡羅》的上映,有推出特展和相關旅遊資訊,不過我認為,還是遠遠不夠。
在日本的大河劇每集最後,都會有2、3分鐘的「#大河劇紀行」,例如2016年播映《真田丸》時,每集最後就是「真田丸紀行」,我們就曾到大阪心眼寺的真田幸村出丸城遺跡參觀,當時大阪城、大阪歷史博物館也都因應大河劇,推出特展活動,作為城市行銷一部分。而一些更鄉下的城鎮,若作為大河劇故事的場景,更可能設立臨時展覽館,全鎮整年都推出觀光活動,這些都能隨戲劇創造週邊附加效益。
前瞻計畫中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相當多元,主題包括眷村文化、戰地文化、大航海時代文化、礦業文化,以及紙廠、糖廠、菸葉廠等產業文化資產的活化與再生,就是要在其中,呈現台灣這個國家是如何形成的,2017年起已核定37項計畫,投入超過60億元預算。
其中,在高雄就有「#左營見城」和「#興濱計畫」兩者,大家能想像,未來有大河劇以左營鳳山雙城的情愁,或是以哈瑪星港市的浪漫情懷為背景,塑造出家族興衰時代變遷的故事嗎?
這些是2017年前後才種下的種子,或許幾年後就有機會開花結果,我們也能更容易的和下一代,講述台灣這個國家的歷史故事。
對了,在某些人眼中,這些都叫做文化台獨喔~
眷村文化研究 在 醒之暖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惠明新村再出發 文資價值評估會勘】
今天 王醒之 辦公室研究員 陳冠羽 代表出席關切 《碇內•惠明新村》文化資產評估現場會勘。
我們在現場說明,希望市府與港務公司 #積極尋求雙贏方案!
研議「地方創生」與「停車問題」兼顧的可能性。
在碇內落腳逾五十年的惠明新村,是港務公司在碇內地區的員工宿舍。
民國104年最後一戶搬離後,荒廢、治安死角成為惠明新村的現況。
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1⃣ 碇內地區 【#眷村宿舍文化再現】的想像
2⃣給我一個走訪 【碇內】的理由:#地方創生與觀光
3⃣#安全便利的付費停車空間
其它縣市的創新提案已經不斷展示老舊宿舍活化的實踐經驗,諸如桃園太武新村及憲光二村、彰化鐵路村、雲林二崙村故事屋......等等。
從現在、從這處空間,回溯五十年前的碇內風土。
本地人開始接觸在地脈絡,
帶動外地人探訪挖掘碇內,活絡人氣,
在地人停車安心好生活。
#最後想邀請大家!
留言跟我們分享對於碇內的期待以及對惠明新村的回憶❤️❤️
保存、創生、共好,這是可以並存的。
眷村文化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尋覓臺灣老眷村」介紹
訪問作者:繆正西
內容簡介:
臺灣澎湖65個眷村 見證戰後70年歷史
在這裡,流逝的是光陰
流傳的卻是
最珍貴眷戀的記憶……
繆正西研究眷村歷史文化已有多年,本書尋覓臺灣、澎湖各地共65個國軍老舊眷村的遺址,從國軍在臺第一個眷村黃埔新村、空軍黑貓中隊的建國一村,到文創活化成功的馬祖新村、成為觀光勝地的彩虹眷村等,介紹起源、發展、興衰、人文與周邊環境,從北到南一一細數記載,進行歷史與故事的爬梳與介紹,並旁及部分的將官眷舍。見證國民政府軍民來臺近七十年歷史,引領讀者深入理解其時代背景及動人故事。
作者簡介:繆正西
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學士、韓國國立全北大學文學碩士、香港珠海大學文學博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暑期四十學分班結業。曾與劉治萍、郭聖華合著有《竹籬長巷與麵疙瘩──高雄三軍眷村憶往》。
出版社: 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眷村文化研究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考量到過去歷史、展望高雄未來,在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希望為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也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
👉四大優先:
#產業轉型
•橋頭科學園區
• 亞洲新灣區設立5G AIoT創新園區、5G應用示範場域
•轉型高階製造中心(和發+仁武)
•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
•高雄表參道計畫(以車站為核心,將後驛、大連、長明、三鳳中街、新堀江、中央公園、南華、六合等商圈進行轉型改造)
•205兵工廠遷建
•打造前鎮國際級觀光漁港
#增加就業
•青年創業資源網、青年創業發展基金、青年就業超前部署(大實習計畫)
•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鳳山中城計畫(結合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與周遭建軍站藝術群落的文化藝術能量,積極爭取「台灣設計研究院南部分院」、「文策院南部中心」與國家級博物館來高雄設點)
#交通建設
•積極推動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小港林園線、黃線
•加速輕軌二階
•大眾運輸接駁MeN.Go
•綠色交通運具
•共享運具(YouBike 2.0將繼續擴增租賃站,公車式小黃將提供更彈性的預約服務)
#解決空污
•國營事業帶頭降低污染源
•持續改善空污(PM2.5 AQI橘色提醒110年目標力求降為108年的一半,281站日)
👉除了四大優先外,市府也將以13個方向來努力,帶給市民好生活。
[#真安心]
1.財政紀律 舉債減少 建設增加
2.基礎建設強化
•路平SOP(落實道路施工標準化、道路挖掘管理再精進)
•綠園道(鐵路地下化完工、拆除陸橋後,將原先的鐵路廊帶,打造成為城市中的綠園道)
•透過公民參與設計,打造共融式公園
•污水接管工程
3.強化系統防災能力
•警消設備提升
•科技辦案執法、警民合作、打擊犯罪
•治水防災(針對積淹水熱點,加速提出改善方案等)
[#顧教育]
4.學童上課有冷氣(結合綠能、節電等措施)
5.推動雙語教育
6.校園永續環境
7.提升運動環境
•友善運動環境
•以促參方式、活化閒置空間、引進民間資源,增設10個國民運動中心為目標
• 開放夜間學校戶外運動空間(預計明年6月前可完成62校)
•選手培訓獎勵與生涯發展
[#好生活]
8.在地文化 走入世界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建設繼續推動(大美術館、見城、興濱、眷村文化保存)
•打造南台灣國際觀光城市
•原鄉建設與文化傳承
•友善新住民
•客家文化保存
9.減輕青年負擔—#長照、#幼托 政府都在
•興辦社會住宅(四年內預計興建/興辦至少6,000戶)
•降低托育與托幼負擔(將開辦首創全國夜間托育及臨時托育、公共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至110年底將可達34處)
•持續提升公共化幼兒園供應比率(預計110年公共化可達40%)
•長照服務涵蓋率提升(長照服務涵蓋提升至46.59%、1學區1日照預計111年完成達65個)
10.衛生醫療與防疫
11.社會安全網全力建構
•勞工權益維護
• 社區關懷照顧據點(111年底目標達500處)
•照顧弱勢家庭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維護高齡者健康(肺炎鏈球菌疫苗+居家醫療交通費補助)
•毒品防制
12.建構農漁業高雄隊
•挺豬農加碼方案(發給每場養豬場消毒劑、補助養豬場除臭生物製劑、全面補助豬瘟疫苗)
•輔導農民因應價格波動
•農作物保險(市府編列1千萬預算,針對水稻、芒果、香蕉(植株/收入)、番石榴、荔枝、棗、木瓜、梨等8項農產品,補助農民參加「農作物保險」)
•漁產品輔導
13.發揮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
作為高雄子弟,回饋故鄉,是我一生的理想;只要市府團隊在任的每一天,都將秉持「緊緊緊」的精神,讓高雄成為所有人都能夠實現理想、築夢踏實的海洋首都。
大港起風湧之時,高雄人從來就不怕挑戰,我們將以撼動TAKAO的精神,向前程邁進。謝謝大家。
.
完整簡報👉 https://www.facebook.com/pg/chenchimai/photos/?tab=album&album_id=3626938120701775
眷村文化研究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醫學領域進行專題研究的莊媖智,赴美讀書、工作,另外也修習了攝影課程,並因此開展攝影創作計畫《Sunday at East Palo Alto》――她在北加州墨西哥移民的教會裡拍攝。她發現,移民們面對白人社會,常處於擔憂戒慎的情況,唯有在自身社群的教會裡,才能安心的完全做自己,與人互動親密且自在。莊媖智自言,她頗為喜歡突破外界既有印象,深入到場域內部的私密感。
返台後,莊媖智在工作之餘,花費4年時間拍攝的《西門時刻》,也有近似的意味。進入不同社群的私密空間拍攝後,莊媖智明瞭,每個群體有自身的文化、生活的品味與調性,而他們都能夠在三教九流匯集的西門町,找到自己的位置。
猶如《愛麗絲夢遊奇境》,莊媖智就像摔進洞中,體驗各式空間的獨特情景。而這些空間的使用與布置、擺設,都有自身文化的意義,且空間不止是空間,更隱含她自身與及該群體的心理狀態。此外,莊媖智在攝影時,就已經明白這些空間的變異迅速,它們有一大半很快就會消失,包含重新裝潢、易主或關閉,因此作品也就蘊含進入死亡夢境的意味。
莊媖智相信真實的接觸,勝過於表面的現象。《西門時刻》是她遊走與瞭解的過程,她不諱言自己對人比對作品更有興趣,因此她在意的是那些群體的內在邏輯,空間反倒是理解眾人的途徑。
身為女性,在龍蛇混雜的西門町進行拍攝,莊媖智會進行防衛措施,如設Line群組、請友人幫忙留意她的動向,抑或拒絕各種人等的主動幫忙,無論拍攝什麼樣的空間、親自交涉有多難,她都希望由自己主控。而有一回莊媖智切實感覺危險,當她在老人喝茶店拍攝後,感覺被年輕異性釘上跟蹤,藉由疾走於西門町的各種小巷,甩脫對方,儼然驚悚電影。
西門町外在跟內部有著巨大的不同,這也是它的魔幻魅力所在,各式各樣的不同人聚集,在底下形成種種暗流,宛如龐大的地下生態體系。自言是比較低調、不明顯的莊媖智,亦具有內外的差異性,似也無須意外她會被西門町打動與吸引。
小檔案
莊媖智,台北市人,長期以攝影來關注特殊社群之文化樣貌和生活處境。2012-2016年進行攝影專題「西門時刻」,拍攝台北市西門町的私密空間,呈現不同族群次文化的氛圍和情感,獲得2012年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攝影新人獎(Epson獎),以及2016高雄獎入選。2016年參加中山好融異街區藝術計畫,進行「熟悉/不熟悉的所在」攝影專題,拍攝有代表性的公共/消費空間,希望藉由觀看照片,能促使居民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社區。2017年參與嘉義市人文攝影計畫,拍攝國宅式之軍眷舍,試圖理解「現代眷村」的家庭空間會如何延續或演變。2017年並獲得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專家面對面之評審團特別獎。2018年出版首本攝影集《西門時刻》。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後製:黃丞瑜
作品提供:莊媖智 場地提供:布拉格咖啡館
眷村文化研究 在 臺北市眷村文化研究室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臺北市眷村文化研究室 · 粉絲專頁 · 社群 · 查看更多有關臺北市眷村文化研究室的資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