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的要件,是什麼?
是歸還宿舍鑰匙?繳清校內交通罰鍰?還是辦完離校手續?
因為去年的 #東華大學扣留畢業證書案,讓我的團隊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詳情見 https://reurl.cc/qmx01g
《大學法》第27條規定,學生修畢應修學分,經考核成績及格者,應授予學位;
《學位授予法》第5條則除了學分、成績外,再加一項授予學位的要求:#符合畢業條件。
教育部早在2008年,就曾發函提醒各大學:各級學位的畢業條件,除了法條中明定學分、成績應達標之外,若有其他畢業條件。
#應有多重管道及替代方案供選擇!
而教育部所謂的其他畢業條件,指的也主要是如實習規定、語言能力門檻、體育能力門檻等等。
那麼 #完成離校手續,到底算不算是一個畢業要件?
#肯定教育部主動發函
#要求各校檢視畢業條件
我很高興看到教育部在今年3月19日, #主動通知 各大專校院,說明教育部對 #離校程序綁定畢業條件 的立場,並要求各校檢討改正。
教育部在函文中說明,以下這些常見的離校程序事項種類,其實 #都不涉及畢業條件:
▶️欠費或物品未還(例如交通處理費、宿舍清潔費、實驗室器材歸還等)
→ 應以輔導改正或替代措施優先處理,或循校內學生獎懲規範處理。
▶️若涉及學生品格或學習意涵之事項
→ 應循學生獎懲規定規範處理。
▶️若純屬學校與學生債權關係之事項(例如停車證換證手續費、學位服租借、圖書館滯納金)
→ 不得與畢業證書連結!應回歸法律途徑追繳欠款。
依據 臺灣學生聯合會 在今年2月發布的調查結果,至少有64%的大專院校,都有用離校手續綁定學位證書的情形。
現在,教育部已要求各大專校院檢視校內相關規定,應符合《大學法》及《學位授予法》對於畢業要件的精神。
如果有不符者,應調整修正。
我進一步呼籲教育部,應該督促各大專校院,在 #今年畢業季前 就檢視、修正離校程序。
讓離校手續與畢業證書 #真正脫鉤,不再勾勾纏。
這是「很多大學」行之多年的「習慣」。這次透過學生在體制內爭取、申訴,終於能有整體通案性的正向改變,正是實踐校園民主的可貴。
我會持續追蹤修正狀況,保障學生權益,不要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學校的不當規定,而被扣留畢業證書。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有一位英國前外交官說,習近平不會連任成功,因為中國內部的反習勢力會想盡辦法把他趕下來。其實他的說法並不是什麼新聞,這幾年來有人想要推翻習近平的消息不斷,我們真正該看的是,黨內鬥爭究竟激烈到什麼程度了?是否有可能真的導致中國政權更替?我們可以從近期的兩則新聞來看。 華爾街消息人士指出,中國最近正...
真正脫鉤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彭博觀點】疫情摧毀供應鏈的速度有多快
https://bit.ly/2v94j5V
即時化交貨的供應鏈非常高效,但也極其脆弱。供應鏈並非堅不可摧。如果新增成本或風險足夠顯著,整個體系將被拖垮。全球供應鏈之所以還沒有崩潰,主要原因是貿易和經濟繁榮勢頭總體上持續增強。但如今,全球經濟自二戰以來首次面臨諸多貿易聯繫真正脫鉤的可能性。
#供應鏈 #新型冠狀病毒 #特朗普 #iPhone
真正脫鉤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有一位英國前外交官說,習近平不會連任成功,因為中國內部的反習勢力會想盡辦法把他趕下來。其實他的說法並不是什麼新聞,這幾年來有人想要推翻習近平的消息不斷,我們真正該看的是,黨內鬥爭究竟激烈到什麼程度了?是否有可能真的導致中國政權更替?我們可以從近期的兩則新聞來看。
華爾街消息人士指出,中國最近正在大力整頓各種數位平台,其中也包括騰訊和螞蟻兩大巨頭,要求行動支付功能和金融服務脫鉤,那麼這些私有平台被消滅後,要由誰來接手?再搭配數位人民幣正在密集籌備的新聞一起看就很明顯了,所有財富流動將完全由國家掌控。
中國近年有許多金融改革動作,可以看出全都是衝著掌握龐大資產的派系而來。尤其是江派,江派掌權剛好是中國的國有企業大量私有化的時期,在這段期間由於混亂的體制,許多江派高官以極低價值取得大量國有財產,並且偽裝成企業集團,從此主宰中國的經濟一二十年。習近平很清楚,如果他要完全掌控這個國家,這些資產必須搶回來,而數位人民幣就是最大殺手鐧,所有隱藏的資產都將曝光。
所以接下來中國的政治鬥爭該怎麼觀察?數位人民幣是一個非常好的觀察切入點,如果真的大規模推行,那就代表習近平將漸漸完全掌控中國,成為一強獨大的局面,反之若受到強大阻力,則代表中共內部的鬥爭還沒有止息的跡象。
真正脫鉤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很多人認為,中美脫鉤已成定局,特朗普和拜登上台,都沒有分別。然而,關鍵並非立場,而是手法。拜登的手法則是在現有機制下,盡力和中國周旋,卻忽視了「現有機制」包括種種民主制度、西方法治、國際組織、言論自由等文明規範,都已經被中國洞悉弱點,「適合中國國情的就用、不適合的就把它丟棄」。繼續因循,過多十年,整個人類文明範式都會被扭轉。
⏺ 特朗普Vs拜登的選擇:由被港區國安法入侵的美國校園談起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2244898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monshe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真正脫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甚至可能會在政治經濟上面漸漸脫鉤,這時候世界上其他政體的態度就很重要了。今天我們特別來聊聊歐盟和印度,看看這剛剛在7月15日一起召開了視訊峰會的他們,會不會是接下來左右世界的重要政體。這是歐盟與印度之間的第15次峰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虛擬峰會。印度總理本來應該在今年3月親自飛往布魯塞爾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以及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晤,但疫情迫使峰會改變了傳統的形式。在這次的會議上,歐盟特別強調,歐盟與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民主政體。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會後還特別表示,雙方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自由、法治、尊重人權。
這樣聽起來比一個月前歐盟跟中國的視訊峰會好很多,當時好像沒有什麼成果,歐盟嘴了一下香港,但是歐盟還是把中國當作「體制性競爭對手」。而這個歐印峰會其實也看得到滿多中國因素的,首先是剛剛前面提到的歐中視訊峰會連習慣性的聯合聲明都沒有,雙方後來各自的聲明其實滿尖銳的。在印度這邊,這個時間點印度正在處理與中國邊境的重大軍事危機。所以雙邊對中國其實都有不滿。對雙方來說,如果可以加強夥伴關係、都可以從中國轉移出一些資源,不要完全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歐印的確價值觀比較接近,雙方都有意構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安全、貿易和投資、數位經濟、基礎設施、新冠病毒危機應對和氣候危機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倡議。此外,歐盟迫切想要增強自身的地緣政治地位,並且將民主的印度視作理所當然的夥伴。而且,印度從2021年起將擔任兩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還將在2022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德國接下來半年是歐盟的輪值主席國,接下來一個月是安理會主席,應該有很多可以談的。
歐印兩邊應該最主要還是想在貿易上合作,但這也是這次峰會最困難的一點,雙邊貿易協議遙遙無期。主要是因為印度目前正深受新冠疫情危機的困擾,確診已經破百萬大關,東部省份還有大洪水來襲。相較起來歐洲疫情已經逐漸平息。在印度疫情和天災對經濟及社會持續造成衝擊下,雙方要談合作還有一段路。
在15號的峰會中,除了疫情還談了很多經濟重建的計劃。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歐洲在經濟重建中將尤其注重可持續性,因為歐盟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就是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不多於吸收的溫室氣體,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范德賴恩表示要在全球層面上,透過歐盟推動變革,其中一定要跟印度這樣的夥伴合作,因為印度在太陽能等潔淨能源領域一直位居世界前茅。所以雙方要一起在氣候保護上努力。
至於貿易協議歐盟當然很想談, 2013年雙方就暫停了印歐貿易協議的談判,當時歐盟給出的理由是:「雙方對此的雄心存在相當的程度差異」,白話文就是印度沒有很想啦。所以范德賴恩在峰會上再次強調,歐方希望能夠達成一份充滿雄心的貿易協議,還說要透過進一步的最高層貿易對話,推進這個計劃。
由於莫迪領導的政府趨於貿易保護主義,一名歐盟公務員在雙方視訊峰會前透露,2013年談判暫停至今,雙方並沒有在此議題上取得任何進展,印度方面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跡象,說印度現在給予歐洲企業的市場准入在某些領域還比以前更少,所以圈內人士對歐印貿易協議的前景並不樂觀。
這也難怪歐盟很急,投資應該是要互惠開放。但是現在歐盟在印度的投資力度很強,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但是在印度,歐盟只排第10,連排名第一的美國跟中國的車尾燈都看不到。所以范德賴恩跟米歇爾才會說,歐印貿易「有開發的潛力」。回到前面講的中國因素,如果印度要在經濟上跟中國脫鉤和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又可以對中國軍事力量強勢回應,跟歐盟合作是一個關鍵點。但前提也是要歐洲的態度果斷,能從中國轉移重心,成為印度的重要夥伴。
雖然我們今天談的是歐印峰會,但是其實背後中國的影響很深。隨著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日益緊張,歐洲對印度的看法也在發生變化。 2018年,歐盟發布了與印度合作的新戰略,稱印度是亞洲多極化的地緣政治支柱,對維持該地區的力量平衡至關重要。巴黎和布魯塞爾也一直在積極推動歐洲將印度視為真正的戰略夥伴。但說實在我不是很樂觀啦,這歐盟27國要搞定各自的內部聲音很難,印度也有自己的地緣政治考量。大家覺得這兩個民主政體真的有辦法手牽手一起對抗中國嗎?歡迎大家告訴我們你的意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