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情緒問題!大崩潰哭鬧+打人打自己怎麼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到大透過大人的引導,慢慢學習如何尊重環境、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並學習控制自己的衝動,以相互尊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這確實是一條漫長的路,對父母與孩子來講,都是不容易的。
正向教養之所以寶貴,是因為這套方式能在教導孩子同時,培養孩子正向人格。雖然乍看之下比傳統教育打罵的效果來得慢,但它卻比較沒有副作用、比較「環保」,能保有孩子內心歸屬感與價值感,讓孩子內心的真、善、美,更有機會顯露出來,照耀我們的世界。
這位來信給我的媽媽有一位三歲小孩,信裡面的內容我感到欣喜的是,她一直很努力地落實正向教養的方式,而且不斷省思、學習,修正自己的方式。
但當然再努力的學生,也會遇到問題;再用心的父母,遇到問題時也會有困惑與懷疑的時候。這位媽媽在使用所學會的方法後,孩子有時候還是會哭鬧崩潰,甚至打人打自己。到底要怎麼幫助這位孩子與家長呢?我們一起看下去。
………..
羅老師您好~我是追蹤您許久的粉絲!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我家女兒現在3y1m,因為疫情緣故加上近期會搬家因素,目前還沒上幼稚園。
家中現階段只有她一個小孩,我全職照顧她。先生教養理念滿一致的
都是採取正向教養,所以我們幾乎沒有責罵過小孩,而女兒大部分也都很好溝通,不過最近遇到瓶頸...
有時候她會沒來由的說她想丟東西,如果我制止她,她就會開始故意做一些我們平常告訴她不對的事,例如:打人、打自己、踢人、踩書,因為我跟先生的底線就是再怎麼生氣都不能傷害自己或是別人,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介入,無論使用同理(說出她的情緒,她可能會更生氣)或給她布偶告知可以發洩情緒在上面(她都會說她就是要打人踢人,不要布偶),抑或是我們會把打人的那隻手和踢人的腳先暫時握住,不讓其可以再繼續動作,以上方法其實都不甚有用。
每次生氣後,我們溝通,她也知道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她還是會失控,請問老師,我們應該再如何幫助她,讓她可以慢慢學習控制生氣情緒當下想動手動腳的行為呢?
還有,我看過您的書、阿德勒正向教養學、一些蒙特梭利的書還有跟情緒做朋友這類的書籍,一直有個疑問:當女兒正在經歷情緒風暴的時候(可能引起這情形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是我可能不想妥協某件事,或是我制止她做危險/不對的事),大崩潰哭鬧的行為出現,目前我的做法是請她去積極暫停區消化情緒,不過有時候會成功(她會自己說要躲起來,然後就跑去積極暫停區,不過通常這時候都不是情緒風暴的高點,也就是不是很崩潰的時候)有時候就失敗(開始打人踢人哭鬧,請她去積極暫停區,她會更生氣,有時候會說哭著要抱抱)
遇到失敗的狀況,偶爾我自己也會感受到自己怒氣值上升中,沒辦法處理她的情況,我自己也想去我的積極暫停區,如果我離開現場的話,這時候她就會更崩潰(會尖叫哭,大部分要抱抱),我也知道這時候她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請問我該給她抱抱(可是當下如果我的情緒不允許呢?)或是在視線範圍內讓她先哭鬧等風暴過後,我也冷靜了,再抱抱她呢?(不過我很常都會被她撲過來而抱抱成功⋯)
老師,真的很不好意思,本來想長話短說,沒想到林林總總也是寫了這麼多~謝謝老師願意花時間看我的問題!謝謝您~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願意秉持正向教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想跟你分享的如下:
1 這確實是一條比較難走的教養路,因為要跳脫以往的傳統教養方式,需要許多的摸索與學習,而且成果也會比直接打罵來得慢,辛苦你了。
你敘述對孩子情緒的處理方式,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而且很正確!但你當下跟孩子應對時的內在與姿態是如何,我並不在場,所以無從得知。但我感到你真的、真的已經很努力了,為你鼓掌。
2 有一點希望你了解:就算我們做到100%,也不代表有情緒的孩子會馬上OK的。因為孩子要懂得消化情緒、控制自己的身體與行為,需要大腦成熟度足夠才可以,更需要有足夠的意志力。
你的孩子現在才三歲左右,對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確實還無法做得很好,所以你說「每次生氣後,我們溝通,她也知道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但是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她還是會失控」,這是很正常的喔。你說你讓他去積極暫停區消化情緒「有時候會成功」,已經很了不起了!
孩子到了四歲半五歲,就開始比較能控制自己;到了六歲左右,相信你會更看到成果的。
3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會對正向教養的方式與效果有懷疑,但只要記得在對待孩子的「尊重與和善」中,維持著「規範與原則」,並且不要縱容孩子肆意做出不尊重你的事情(例如經常罵你、打你;若他如此,當下可以表達你的感受與想法,並暫時離開現場)。
保持著大方向前進,從中修正與微調細節,效果是指日可待的。
4 另外你問到:「我也知道這時候她什麼話都聽不進去,請問我該給她抱抱(可是當下如果我的情緒不允許呢?)或是在視線範圍內讓她先哭鬧等風暴過後,我也冷靜了,再抱抱她呢?
要抱抱他與否,最重要的是要看當下「時機」是否適合,這也是李儀婷老師在「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裡,談到適合與孩子做溝通的「破口」。
透過你冷靜地觀察累積經驗,你會慢慢瞭解當他有情緒時,什麼時間是他不願意給你抱抱、什麼時候你抱會起安撫作用的。
所以,關鍵在於透過觀察與經驗累積,了解孩子是否ready給你抱、什麼時候適合抱,而不在主觀地判斷「你應不應該抱他」。這樣講你明白嗎?
5 當然,如果這時機到了,但你當下很不OK,會覺得「為什麼我這麼不OK還要讓你OK??」,你也是可以先選擇照顧自己。這本身真的沒有對錯,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你也該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等到心情平復後,再與孩子連結感情、處理事件,還是很OK的。
孩子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脆弱、一不陪他就會受傷;正向教養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苛刻沒人性,連半點負面情緒都不能讓父母有。
有問題的,或許是我們有時候太過聚焦在孩子與方法上,忘記看見自己的需求了。
放輕鬆點,事情就會更好處理。
最後,再次謝謝妳從三年前有了孩子到現在,都一直都這麼地努力學習。
這,不是很值得為自己拍拍手嗎?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同時也有28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百態自由日曆」合作播出 《百態自由》2022 生命插畫日曆, 台灣第一本多元身體與生命樣態主題的日曆。 用一整年的日子、365個獨特的靈魂 讓你看見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獨一無二 嘖嘖溫暖上線‧支持募資 ▹ https://bit.ly/3kevJ0A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
看見自己的需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個建議,送給在疫情期間關係緊繃的你
最近疫情的爆發與擴散,上週各級學校正式停課,而許多夫妻開始新的居家辦公模式。原先預計停課至五月底,這兩天又公告直接停課到6/14,臉書上瞬間哀鴻遍野。
疫情令人擔憂,但伴隨著疫情而來的居家防疫,又帶來另一個關係上的難題。
早我們一年,被疫情席捲的美國,據說2020的離婚率比同期的2019年增長了34%;而鄰近的日本,更是在2020年出現「肺炎離婚」一詞。(「コロナ離婚」,也有看到一些報導翻譯為「病毒離婚」)
我去年看到的商周報導(2020.08.22),曾經寫道:
「婚姻專家兼理財顧問寺門美和子說,疫情離婚的三大原因是,第一相處時間增長、第二則是物理距離變近、第三則是疫情下的新生活,讓許多夫婦察覺彼此價值觀的大不同。」
台灣雖然晚了一年,但在這病毒迅速擴展的日子裡,我們一方面在疫情威脅下步步為營,情緒憂慮、緊繃;一方面又要面對接踵而來的經濟緊縮,同時還有小孩停課期間的學習和照顧問題。
24小時,一家人關在一個小小空間裡,就很容易因為小小的摩擦,突然間星火燎原。
我身邊的一位朋友,今天早上外出幫在家工作的丈夫買早餐,買回家後,先生在早餐袋裡面找不到他愛喝的飲料。一問之下,原來是朋友一直疏忽忘記買。只是一件小事,朋友邊承認疏忽,邊問先生要不要幫他泡個茶?
卻不料,先生為了這件小事,突然之間怒火沸騰,罵她做事心不在焉,然後硬是要自己出門,只為了一杯飲料。
先生的無名火,讓妻子百思不得其解。
這類的故事最近是不是很多?還是你就身在其中呢?
我身邊有很多為了孩子的在家學習,暈頭轉向的狼狽家長,整天吼完孩子,再吼豬隊友。還看到臉書上流傳著幾張梗圖標語,寫著:「施打國家疫苗,別打國家幼苗」、「全世界看好了! 媽媽只示範一次! 兩週內變成瘋婆!」。累積的壓力,也讓很多在家工作的職業婦女,或是原本就守護家中的主婦們,瀕臨崩潰。
繼續封鎖下去,我們的家庭關係,究竟是變得更緊密,還是變得更疏離?輕症患者有望痊癒,但受傷的心到底能不能在這波疫情過後完全修復?
全民對外抗疫很重要,對內面對家庭也很重要。這篇文章,想分享幾個我個人的建議,給即將被伴侶和孩子逼瘋的你/妳:
【一】釐清自己的界線,也搞清楚伴侶的界線,並且做到彼此尊重。
有個朋友在丈夫居家工作期間,發現丈夫堅持把書房的門關上,完全不讓孩子和她進入。她因此而疑神疑鬼,常常趴在門口偷聽。幾次跟先生吵架,認為先生不敢開門,肯定跟同事有什麼不軌,才會隱瞞她。
但先生的想法其實很單純,他說因為平常在公司都自己一個獨立隔間,在家裡如果不關上書房的門,小孩在外面上網課,他實在沒有辦法專注。
其實,平常先生也是天天出門上班,妻子不會懷疑他在外跟同事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場景換在家裡,太太的懷疑,對先生來說就是一種,因為不理解產生的不信任,因此出現關係上的「越界」,有的人甚至會因此而非常憤怒。
這種情況下,彼此溝通和協調就很重要。丈夫可以誠懇表達出自己的工作習慣和需求,而太太也要試著把自己想要控制一切的心給放下,尊重先生的工作方式(總不能把先生當孩子,要求他時時在自己的監視下,對吧?)。
如果是因為期盼雙方輪班照顧孩子或幫忙家務,那麼兩人就要彼此各退一步,犧牲部分工作時間,明訂出一個合理的工作分配表。
總之就是 #劃清自己的界線,#坦誠並理性的把想法表達出來,再 #彼此溝通協調出一個解決方案,才有可能減少這類關係越界上的衝突。
【二】給自己空間,也給伴侶空間。
一起相處24小時,摩擦或誤會往往會越演越烈,因為太容易碰到彼此,缺乏一定的空間讓情緒緩和。
所以,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獨自的冷靜時間」和「#獨自的冷靜空間」。
在怒火中燒的時候,立刻拉開彼此的距離;讓自己回到設定好的冷靜空間,各自單獨冷卻情緒,即使大哭一場也好,把當下的激動給釋放出來後,等到完全恢復理智,再思考要如何面對彼此。
我見過很多對爭執的夫妻,起頭都是為了一件小事,但因為兩人都在盛怒之下,彼此口不擇言,因此演變成更嚴重的誤會。有些人甚至為了小事,在沒有深思熟慮的狀態下離婚,又在離婚後為這個決定懊悔不已。
回頭說說我那位買早餐,卻因為忘記飲料而被先生罵的朋友。承受先生情緒的當下,她雖然覺得錯愕又難過,但她選擇先走回房間,讓自己好好難過。
而她先生為了買飲料衝出家門,自己在外頭晃了一圈,買到飲料後回家,情緒也冷靜了不少。於是,他主動坦白對太太說起昨天晚上,公司同事打電話來,緊急要他處理一件麻煩事。然後,他委婉的跟太太道歉說:罵她做事心不在焉,其實是因為昨晚同事因為沒做好事情,居然想把爛攤子甩鍋給他,這讓他情緒非常低落,才會為了太太忘記買飲料的事大發雷霆,請太太原諒。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以往在公司遇到一些委屈,有人會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消化,回到家或許就平復了。也有人說,因為公司和家裡空間不同,所以一下班換環境,就比較容易轉換心情。但疫情硬是讓我們公私領域混合,也讓身邊出現很多這類的煩惱。
只要讓自己有一點時間和空間,把情緒釋放和轉化,有些小問題,在恢復理智之後,就可以比較平順解決。
【三】再忙,也要盡量留下一段時間,完全屬於自己。
我知道你很忙,忙著煮三餐、做家事,忙著叮囑孩子和伴侶把東西歸位,忙著跟孩子的老師確認功課,也忙著督促孩子上線上課......
別忘了,無論是否在疫情期間,妳都要試著「#看見自己的需求」,並且「#把你自己也納入行事曆」。
少了你,天不會塌下來。忙了一整天,當你真的需要喘口氣、喝杯茶的時候,無論地板有多亂,都請逼自己先不要馬上彎腰去收拾。
有時候你的情緒,只是因為過勞。這時,拿出你珍藏的茶具,泡壺茶,坐下來30分鐘,伸伸懶腰,你就會獲得更多前進的力量。
以上這三個小心得,分享給在疫情蔓延下,壓力山大的你們。讓我們好好善待彼此,一起牽手度過難關。
看見自己的需求 在 依淇的療癒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遍體鱗傷的人還能愛人嗎?——寫給爭執激烈的愛戀關係】
四月問感情的客人以下這兩大類比較多。
一類是,詢問者本人在爭執中會說極傷人的話,懊悔來問怎麼彌補?另一類是,詢問者的對象在爭執中總會說極傷人的話,覺得自己像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問說是否該放棄了?
不管是受傷的人或傷人的人,都會問:「我是不是錯了?我有可能談好戀愛嗎?換人了會不會一樣呢?」
隱藏的問題是:我是不是沒辦法讓對方感到被愛?我是不是不會愛人?我是不是不會被愛?我是不是不好?
好多的問題,我們來從癥結點開始梳理吧。
在開始之前,我想到多年前和朋友的對談,當中有些比喻正適合容易進入這種有激烈衝突卻難捨難分的關係當中的人。
◈
多年前有在關注性別平權的朋友閒聊說起:「女人都在期待一個足夠大的男人。」咦!這樣說不是落入性別刻板印象嗎?我整個吃驚到腦袋打結。
她說「足夠大的男人」,實質指的可以限縮在性器足夠大,不用假裝高潮;也可以延伸到心理素質足夠大,悲傷時可以倚賴不用逞強沒事,沒事時也不用佯裝弱小去依偎。
我理解她的比喻了。
她說的是,我們都需要一個不用在他面前偽裝真實感受的人。
她的比喻用的是異性戀女子,但其實映照到各種性別的人,我們不都在期待一個足夠強大到「我不用再去否定自己的感受」的伴侶嗎?
◈
雖然我們都已成人,教育及經驗都讓我們曉得:什麼樣的行為才能和諧地與人共處。而愛人關係的私隱親密感,使這種關係中難以清楚界定份際。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需求,怎樣才是一段關係構成的要素?要激情熾熱的情慾勾心感夠強?要是朋友能平等相處不加拘束?要能像家人在脆弱時扶持?還是得像夥伴為生命創造1+1>2的可能性?
其實大家也知道沒有哪種關係比較好,每個關係都是比例不同而已。甚至無性戀族群可以沒有情慾生活。而今天的疑惑是表露/扶持對方的真實,界線到底該設在哪?
在設下界線前,我們先看見自己這樣的原因。因為不清晰的界線源於不清楚自己的責任。
有句老話說親近生慢侮。因為親暱,我們不由自主地相信:「如果你愛我你會包容我。」於是逾越了人和人的禮儀份際,把自己都受不了的部分展現給對方。
首先我們沒辦法展現自己沒有的東西。
有能力傷害人的人,你也是被這樣傷害長大的。你若把自己罵人的話錄音播放來聽,你一定能想起對應的過往場景。
依淇想問:你是不是太習慣沒有人會保護自己?
好多傷害都是你自己一個人承受走來,努力表現出不為所動,伺機反擊想證明自己不再只是弱小的。於是在親密關係中,受了傷,下意識知道眼前的人是你能信賴交託的,卻習慣性地要強。最後你無意識地把一直強烈壓抑的傷人的言語交託給對方,要他接受真實的你。
你真正需要的「放下偽裝」,是停止懷疑自己選擇的人。意思是你要自發性地信任眼前的人沒有要傷害你,無論你是基於什麼原因想反擊,請相信對方本意不是傷害你。你能否繼續信任對方,不該變成對方的責任,讓對方得一再證明自己的強大(無論你多乖張他都能看見你的脆弱)。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力量離開傷人-被傷的迴圈。
再來我們也沒辦法接收自己沒有的東西。
自覺正在被傷卻離不開的人,若有肢體衝突的危險請立刻離開!不然放不下前都再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有某一刻會覺得自己像對方一樣?是不是因為這個相似,讓你覺得你懂對方我,所以相信能陪對方改變?」
要在關係中反思或先離開再反思都是很好的選擇,只要謹記要不要改變是對方的事。自己為什麼感到難受?以及為什麼放不下?(有些人果斷分手卻依然氣惱或念念不忘也是一種放不下)才是真正能解決困擾的癥結點。
你的脆弱正是,一直以來展現的強大被小看。你需要停止去想:「如何表現才會被讚許?」你的伴侶需要足夠強大之處是:看得見他人美好的眼睛。
你也需要主動去相信你的伴侶是欣賞你原來的樣子的。你要記得定義你自己的價值不是對方的責任,不然你會下意識地無限自我縮限,要對方證明無論如何他都欣賞你。
◈
文章標題「遍體鱗傷的人還能在愛人嗎?」是來自受傷和傷人的客人都會問的:我還能好好談戀愛嗎?想到這些我好累喔。
我能明白,聊到後來大家都會看見自己在關係中,也是有角色轉變的時候。傷害-受傷像是擺錘搖來晃去的路徑兩端,我們不可能只是施加傷害或承受傷害。懷疑能從這個迴圈中跳脫開來嗎?便成了無力感的來源。
依淇的回答是:會的。
首先你已經看到了這個迴圈,看見即是改變的開始。再來我們只要離開想要表現強大,或想要一個強者就可以了。
處在關係中要做的是看見自己的需求。當對現況或伴侶的不滿,去分辨只是因為自己哪個需求沒被滿足,便能有機會溝通。不會直接視為伴侶不優,更不是自己不好,就只是這件需求沒被我自己滿足。
如果看到這裡還是覺得好難離開迴圈,或覺得很難相信自己不被傷害、自己被欣賞。能量調頻、靈氣療癒都可以幫我們一把。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感到幸福。
依淇
看見自己的需求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百態自由日曆」合作播出
《百態自由》2022 生命插畫日曆,
台灣第一本多元身體與生命樣態主題的日曆。
用一整年的日子、365個獨特的靈魂
讓你看見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獨一無二
嘖嘖溫暖上線‧支持募資 ▹ https://bit.ly/3kevJ0A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百態自由日曆」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如有業務需求,請至官網瀏覽「服務方案與說明」:https://bit.ly/2ZCQ5Jh
--
#恆大 #房住不炒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8【七七x百態自由日曆】廣告段落
02:23 什麼是「恒大」?
03:37 恒大的高槓桿策略
04:56 大到不能倒?
06:04 習近平:房住不炒
07:07 A股上市失敗
07:46 恒大到底欠了多少錢?
08:55 「恒大危機」拖垮中國經濟?
09:45 恒大危機要怎麼解決?
10:43 我們的觀點
11:53 問題
12:1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China’s Lehman Brothers moment?: Evergrande crisis rattles economy:https://bit.ly/3AV1QIE
→ 早報:恒大陷入債務困境,金融產品逾期未兌,投資者圍堵深圳總部:https://bit.ly/3EYkcuR
→ 中国房地产帝国恒大陷入债务危机 :https://nyti.ms/2XZvhdX
→ 誰為恒大1.9萬億債埋單?: https://bit.ly/3kPZw0b
→ 恒大汽車股價奇跡,與許家印的朋友圈https://bit.ly/3uz5eH7
→ 《恒大集团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全文):https://bit.ly/2ZHNqhu
→ Evergrande: Hui Ka-yan’s childhood dreams fuelled a debt binge and audacious goal that has left the world on tenterhooks:https://bit.ly/3CPR2My
→ 為遏制恆大危機的影響,中國必須做些什麼?:https://on.wsj.com/2XWrhLB
→ 恒大危机背后可能被忽略的四大问题:https://bbc.in/3omGcdb
→ What Is China Evergrande and Why Is It In Trouble?:https://bloom.bg/3F4hdRx
→ China Makes Preparations for Evergrande’s Demise:https://on.wsj.com/39MsrvJ
→ China asking state-backed firms to pick up Evergrande assets - sources:https://reut.rs/2Y0OhJL
→ Here's the biggest risk from the Evergrande crisis, says Goldman Sachs:https://yhoo.it/3ihhOFQ
【 延伸閱讀 】
→恒大債務炸彈》規模2.4兆的窟窿,需要多大的補丁?:https://bit.ly/3ASmAks
→全中國待命地產維穩?北京下令的「恒大倒閉預備」:https://bit.ly/3ujPRSG
→恆大違約對市場的真實意涵:https://bit.ly/2Y0cwa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 如有業務需求需要聯繫,請洽:hi77@simpleinfo.cc
🔴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ziQxVzh3Kc/hqdefault.jpg)
看見自己的需求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百態自由日曆」合作播出
《百態自由》2022 生命插畫日曆,
台灣第一本多元身體與生命樣態主題的日曆。
用一整年的日子、365個獨特的靈魂
讓你看見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獨一無二
嘖嘖溫暖上線‧支持募資 ▹ https://bit.ly/3kevJ0A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百態自由日曆」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百態自由 #生命插畫日曆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3【七七x百態自由日曆】廣告段落
02:09 冰島的週休三日是這樣開始的!
03:10 冰島週休三日悖論
03:58 縮短工時,還能提升生產力?
04:46 工時縮短的成效如何?
05:41 週休三日還是有缺點?
06:19 週休三日行不行?
07:28 日本為什麼要推週休三日
08:21 日本週休三日背後看不見的壞處
09:03 日本政府怎麼想?
09:58 我們的觀點
11:23 問題
11:4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Elanor、羊羊
|腳本:Elanor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A SHORTER WORKING WEEK:https://bit.ly/3zt9XuA
→Going Public Iceland’s Journey to A Shorter Working Week:https://bit.ly/3CG1K8y
→冰島試行一周四天工作制,研究指「大獲成功」:https://bbc.in/2ZpIHRq
→冰島「四天工作周」職效研究大獲成功,這是否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理想平衡?:https://bit.ly/2W2QiUz
→西班牙推動「週休三日」實驗 一週工時32小時、薪資不變:https://bit.ly/3CE3kI0
→好多國家紛紛推行週休三日:https://bit.ly/3EL1hn6
→週休三日行不行? 專家:可先調整彈性工時提高效率:https://bit.ly/3nXzycS
→[問卦] 驚!台灣未來或有週休三日?:https://bit.ly/3u5q00L
→WHY THE 4-DAY WORKWEEK IS A TERRIBLE IDEA:https://bit.ly/3EGX4Rx
→彈性工作制的魔咒:https://bbc.in/3lN3ZA1
→彈性工時反而更累?遠端工作不是換系統就好,觀念不到位恐危及身心健康!:https://bit.ly/39rpRv3
→法國向「永遠在線」的職場文化宣戰:https://bbc.in/3u65Ymt
→「斜槓」還是「窮忙」?你要知道的零工經濟真相:https://bit.ly/3lSWDL8
→「加班邪教」為何有如此眾多信徒:https://bbc.in/3AEAFlm
→從加班到零工經濟 無間歇工作的代價:https://bbc.in/3AzxoUz
→拒絕被工作影響生活!日本微軟推出週休三日計畫,生產力提高40%:https://bit.ly/3hYlg8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g1iflI6OBw/hqdefault.jpg)
看見自己的需求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百態自由日曆」合作播出
《百態自由》2022 生命插畫日曆,
台灣第一本多元身體與生命樣態主題的日曆。
用一整年的日子、365個獨特的靈魂
讓你看見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獨一無二
嘖嘖溫暖上線‧支持募資 ▹ https://bit.ly/3kevJ0A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五倍券 #振興券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20【百態自由】廣告段落
02:30 到底為什麼要發「振興券」?
03:44 為什麼不直接發現金?
04:43 發了現金,民眾就會存起來嗎?
05:19 要用「紙本」券,還是「數位」券?
05:54 為什麼主要還是印紙本?
06:49 2020年三倍券的效果如何?
07:47 2009年消費券的效果如何?
08:51 「五倍券」其實就是「消費券」?
10:07 我們的觀點
12:08 問題
12:31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虎斑
|腳本:虎斑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五倍券來了】發現金民眾會存起來? 王世堅: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https://bit.ly/3nwYdVF
→五倍券民調:逾6成民眾挺普發現金:https://bit.ly/3CbXUn3
→「8400億花到剩1605億」 民眾黨要政院說清楚:五倍券是紓困還是振興?:https://bit.ly/3nAiLwA
→「五倍券浪費成本、又不環保」九成民眾贊成發放現金:https://bit.ly/2Xlhoq9
→五倍券變消費券?民進黨自打臉說詞曝光 網諷:還馬英九公道:https://bit.ly/398O0Gu
→五倍券兩大爭議 政府應給個答案:https://bit.ly/3lnrorz
→民進黨定調五倍券「免付1000」以及「數位加碼」,在野黨仍要求直接發現金:https://bit.ly/3EiqaX0
→從「五倍券」爭議看防疫與振興計劃:為什麼不發現金?成本與效益該怎麼算?:https://bit.ly/3CsbtiH
→三倍券成效報告出爐 蔡壁如:「振興千億神話」自己喊爽的:https://bit.ly/3kaoZRq
→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處:本會針對三倍券對GDP貢獻澄清說明:https://bit.ly/3nB6RCu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https://bit.ly/2YP6ZDY
→五倍券數位版如何讓小商家受惠?綠委建議:補助店家手續費:https://bit.ly/3Eidpfg
→五倍券效益更大 龔明鑫: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衝上6%!:https://bit.ly/3AgSCGC
→名家論壇》單厚之/五倍券效果五倍,真把政策當兒戲?:https://bit.ly/3ChRMKj
→蔡政府執政5年舉債2兆元 他統計「每人負債24.8萬」:https://bit.ly/3hzzAUu
【 延伸閱讀 】
→振興三倍券執行成效評估書面報告:https://bit.ly/3hvRCa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mVlPZzLUwQ/hqdefault.jpg)
看見自己的需求 在 解憂時間x2~在關係裡「不開心」,你要先懂自己的「核心需求」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感情中的確定感和安全感#曖昧時 看見自己 真正的需要#如何修復關係#理解自己和對方的 需求 是什麼#親密關係中的溝通00:00:00 解憂時間~蓮的故事00:07:5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