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選擇劇情)**
**睇完故事免費體驗電影式遊戲**
做錯一個決定,會令你後悔一生。
每逢節興,親戚便會聚集在子毅的家聚餐。
以前大人們吃飽後便開始打麻雀,聚賭、吸煙、喝酒…在小孩面前做盡所有惡習。可是今天大家都靜靜地吃飯,沒有高談闊論吹噓自己的工作,吃完後便圍在飯桌低聲交談,似是談什麼秘密大計。
「你們自己去玩吧。」子毅母親。
阿偉、雨芬、子毅三個孩子經常見面,小孩們即使沒有遊戲機、沒有玩具,只要能聚在一起,玩什麼遊戲都能樂上一整天。
三人在子毅的房間看漫畫,胖胖的阿偉打了個呵欠:「好無聊唷,我以後都不來了。」
「那滾啊!」子毅。
「對了,今天學校發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想知道嗎?」阿偉。
「什麼?女廁有鬼嗎?」雨芬。
「不,真人真事!」阿偉。
「我學校的女廁也真的有鬼!」雨芬堅持。
「別吵了,說來聽聽吧。」子毅也將漫畫擱在床上。
三人圍成一圈,阿偉湊前故裝神秘地說:「你們有玩過『熔岩遊戲』嗎?」
「不能觸碰地面,只能在傢俱或靠門柄移動的遊戲嗎?」雨芬。
「當然有,我敢肯定如果在我家玩,我無敵!」子毅。
「今日我們有同學在班房玩。」阿偉。
「嘖!班房這麼多桌椅,沒難度吧?」子毅。
「你先聽我說完,有同學提議分成兩組,一組跳上桌子當『生還者』,另一組扮演『熔岩流』,可以任意拉動桌子,目標是把上面的同學困在一起,然後慢慢抽開桌子,害所有生還者掉進熔岩。」阿偉。
「嘩!聽起來頗好玩!」子毅胸口一熱,躍躍欲試。
「那你做生還者還是熔岩?」雨芬。
A:生還者
B:熔岩(拉下面一點)
============
(A:生還者)
「我當然也跳上桌子啊!當熔岩好白痴!不過…我的玩法有點特別!嘿嘿!」阿偉。
「做最肥的生還者嗎?」子毅。
阿偉揍了子毅的手臂一下,繼續說:「我當『背叛者』,將其他生還者推下熔岩,哈哈哈哈!」
「那結果呢?」雨芬。
「被我撞下去的同學當然不服氣啊,最後所有同學都抓住我的腳要我掉下去,但我死也不肯,我要做最後的生還者!」
此時,阿偉突然垂低頭,幾乎要碰到地板:「我用力踩他們的手,最後他們合力把整張桌子抬起懸空,我馬上東歪西倒勉強平衡住身體,他們想將整張桌子翻轉過來,那我就一定要掉下來了,所以我便想跳起來,將他們通通壓住!然後……」
阿偉的後頸突然破出一條紅色的縫。
「然、然後怎樣?」 雨芬。
「我奮力躍起,頭顱剛好撞到課室的大扇葉電風扇,整個頭顱都削走了。你們看…」
阿偉的頭顱『咚』一聲,掉了下來,在子毅和雨芬面前滾動,阿偉的頭顱發出嘰嘰的笑聲。
兩人嚇得整個人失去智理狂奔出客廳,把大人們都嚇一跳。
「幹嗎?」子毅母親問。
「阿偉…的頭顱…掉了下來…」子毅嚇得臉都白了。
此時,大人們正在談論阿偉的身後事,只有子毅和雨芬能夠看見阿偉。
(完)
===========
===========
B:熔岩
「我懶得跟他們鬧啊,我做熔岩算了。」阿偉。
「你這麼胖,根本跳不過桌子,怎樣做生還者,哈哈哈。」子毅。
阿偉惡狠狠盯了子毅一眼,今天的他不知怎樣特別暴躁,又說:「本來我正在看書,其中一個同學跳到我的桌子上,把我的書弄髒了。」
「你會看書嗎…?」雨芬。
「我在抄功課啦,哈哈。」阿偉:「我破口大罵,那同學還辯駁我說下面是熔岩,才不管什麼功課。」
「所以我一怒之下,將桌子用力踹開,站在我桌子上的那個同學失去平衡掉下來,後腦撞到另一張桌子頭先著地,我聽到他的頸骨發出恐怖之極的聲響,我從沒想過人類的身體可以發出這麼大聲。」
「然後呢?」
「他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無意識地抽搐,我以為他在裝死,所以雙手將他揪起來,才發現他的頸骨整個斷開了,頭顱像沒有支撐地晃來晃去。」阿偉。
「那…他沒事吧?」雨芬緊皺眉頭。
「我用盡方法救他,要是被老師發現就大件事了,我餵他喝水,又嘗試將他的頸骨移正,但幾分鐘後發現他的皮膚變得慘白,也失去溫度了。
這個時候,上課鐘響起,老師發現同學躺在地上便報警,警察到場之後,發現我的書本上有那同學的鞋印。」
「所以…我以後都不能來你家了。」阿偉對著子毅說。
客廳,家人們正在商量阿偉的事,雖然阿偉未成年,但發生這麼大件事,肯定要被關進感化院。
(完)
**讀者優惠~送戲飛**
喜歡這類可以自由選擇劇情的故事嗎?
一直大受歡迎的《黑相集》系列第三彈作品《黑相集:灰冥界》,可以讓玩家自行決定劇情的走向,每一個決定,都有可能影響結局。
現在就有機會!可以在戲院免費試玩一次了!
只需Like這個post、留言告訴我你選了什麼選項!
再填妥Google Form,就可以在下星期六親身到戲院,
用超大螢幕試玩《黑相集:灰冥界》,名額有限,盡快報名!
我和豆姐都會在第一場現身同大家一齊玩!
報名:https://forms.gle/EWEJ8T5jrNuwAgeb7
預告:https://youtu.be/S_Ok21tHAzs
活動日期:2021年10月9日(六)
時間:
4:30pm – 5:30pm 第一場,
6:00pm – 7:00pm第二場
地點:the sky戲院 (西九龍海庭道18號奧海城2期1樓)
*備註:由於本作含血腥暴力內容,參與者必需年滿十八歲,進場前需向工作人員出示身份證明文件
**每場均會提供精選禮品抽獎
同時也有4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660的網紅Miss Bac.貝克小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染系民謠樂團貝克小姐Miss Bac.,最新單曲〈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邀偶像 #黃玠 用愛製作和驚喜獻聲! 講述了一段發生在海邊的愛情故事,遇見了想長久在一起的人, 但不確定對方是不是也抱有共同的想法,所產生一系列的問句和回答。 與以往的題材不同,是一首既甜蜜又有點寂寞的戀愛歌曲! ―――...
看見你和他走在一起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觸境練習:羅騰園日記『貓咪不見了』寫於110年9月30日
今天是我寫日記的第562天
這隻貓咪很過動
一直被關在籠子裡
哀哀叫
牠很不高興主人
總是把牠關在籠子裡
看見主人牠很生氣
在籠子裡面翻來覆去
抓著籠子的門外
似乎喊著放我出來..
主人把牠放出來
牠就馬上跑到主人的身上
主人跟牠親嘴
主人身上的疤痕
幾乎都是牠抓的..
牠是主人最心愛的
但是前幾天
主人把籠子的門打開來
牠一去不復返..
整天都跟主人睡在一起
主人很傷心
哭了好幾天
我們一直安慰著她..
其實這個主人的命運很坎坷
爸爸因為吸毒
媽媽因為精神有問題
爸爸一共有前後兩任的妻子
總共生了5個小孩..
由於爸爸不務正業
吸食安非他命
這女孩出生的時候
爸爸在牛奶裡面
參雜了安非他命
所以這個女孩講話
有點口齒不清
變成輕度智能障礙..
她大約一歲左右
被安置在育幼院
在育幼院20多年
心裡很沒有安全感
因為育幼院的老師經常在換..
她有過動,憂鬱,躁鬱,幻想,恐懼
等多種的症狀
心裡很沒有安全感
她曾經在育幼院跳樓自殺
用刀割自己的手
但都有被救回來..
她曾經多次被集體
或者是輔導她的
遭受種種傷害
心裡受了創傷
對自己感到非常的憂心..
她把她內心的傷害
轉移到她收容的流浪小貓
小貓似乎很了解她的心情
她跟小貓咪相依為命..
小貓也是過動兒
對主人很不滿意
因為主人常把牠關在籠子裡
也因為她常和小貓連在一起
來園區我們總是限制他們的行為..
小貓咪似乎了解她的心情
因著牠讓主人在園區
沒有那麼的自由…
所以小貓咪決定離開了
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主人只好常咬的自己的衣服
常咬的自己的手
工作人員很了解她的心情
也超糾正她..
她現在的轉移焦點
在工作人員的身上
她說她心裡有恐懼感
內心沒有安全感…
總結
心得:
108天沒有做到,今日做到是我寫第562篇日記喔!
恭錄聖經:利未記 19:32
….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
蔣月惠寫於110年9月30日星期四6點05分
地點:屏東市和生路羅騰園中途之家。
羅騰園起緣略述 語意:期望殘障青年都能在『羅騰園』的協助下認識自己的價值”重新得力、重新出發”
自民國66年蔣月惠在西德女教士差會創辦「盲女習藝所」。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一日,後改由挪威基督教協力會,附設「羅騰園肢體殘障護理之家」當義工。
因以上有感於外國傳教士,對本國身心障礙者無私的奉獻,輔導鼓勵身心障礙者走出家門是件難上加難的事,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事工要放棄解散,當時義工蔣月惠深感可惜。於82年發起組織法人社團繼續外國傳教士的工作。
於93年間弱智生、多重障礙等流浪殘障孤兒遊蕩街頭需24小時照護,蔣月惠辭去工作串聯資源義務協助尋求需要幫助的身心障礙者至94年借住長治繁華村;94年至99年借租長治夢幻島;100年現租屏東市大洲里。
由於民國97年間因理監事理念不合,遲遲未召開理監事會議又遭逢檢舉:民國99年3月協會被勒令解散。民國100年11月被指控未經立案私自收容流蕩殘障孤兒25名,帶院生上街頭義賣,違反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處罰鍰新台幣6萬元整及公告姓名。
羅騰園立案條件有困難照私立身心障礙機構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辦理七人以下不需向政府立案與報備,羅騰園將留下三名小孩與媽媽共六名,民國101年2月院生勒令解散有13位被政府專案處理安置機構。
立案有基本的條件:要符合設施設備的規格,員額配置需社工證照擔任,數百萬元的立案基金是羅騰園目前不可承受之重,現任沒有社工證照的工作人員,似必因立案要件而被勒令解職,經濟景氣的蕭條,工作機會地難求,工作人員一家數口僅靠羅騰園微薄薪資溫飽,更何況真立案之後,羅騰園三名小孩因不是身障者而被安置在育幼院,介時媽媽與小孩被強迫要分離。
於100年12月19日,屏府社政字第1000332532號函同意辦理:申請籌組「屏東縣基督教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一案。繼續協助社會弱勢邊緣人,續辦免費社區24種才藝訓練課程,鼓勵白天躲在家裡天天望著天花板想不開的身障者,走出自我、走出戶外面對人群並輔導挽救想輕生的憂鬱患者。
※101年7月19日屏府社政字第10122249700號正式立案
※免費辦日間生活自理自立才藝訓練服務預計招收名額50名,歡迎有需求的身障者一起共舞,所有經費羅騰園自籌。
※本園需二手電腦與二手物品、二手鋼琴、二手車、二手小提琴,二手吉他與二胡歡迎贈予,謝謝您!
親愛的朋友:
月惠承諾立委當選後 ,30元補助款,保證金20萬元 ,薪水七成全數捐給羅騰園。107年參選縣議員選舉得票數「10,806」 得票數一票補助30元和選舉保證金共得444,180元暨104年1月起,每月實領薪水60,000元,全數捐給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94年選縣議員12萬保證金沒收,98年得2156票12萬元保證金退回捐羅騰園,99年選市代保證金4萬元,得1458票,一票補助30元,總共83,740元,103年選縣議員得4792票連保證金12萬共263,760元捐羅騰園)
一個月開銷近40萬元,沒有公部門補助,沒有財團企業主的贊助,全靠有心人士奉獻物品,自製手工皂、3D立體藝術品街頭販賣與獻藝小提琴獨奏,讓愛心人士,由一元至千元,隨喜購物、自由捐款,養活羅騰園全部的開銷,您的一分錢.一分力,可讓邊緣人生命不滅。
劃撥帳號:41683532
銀 行別:土地銀行屏東分行帳號:036-001-096618
戶○○名:屏東縣基督教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
看見你和他走在一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看見你和他走在一起 在 Miss Bac.貝克小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染系民謠樂團貝克小姐Miss Bac.,最新單曲〈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邀偶像 #黃玠 用愛製作和驚喜獻聲!
講述了一段發生在海邊的愛情故事,遇見了想長久在一起的人,
但不確定對方是不是也抱有共同的想法,所產生一系列的問句和回答。
與以往的題材不同,是一首既甜蜜又有點寂寞的戀愛歌曲!
――――*☼*――――*☼*――――
「像是長期在遠洋漂流的船隻,終於遇見能夠安心停靠的港灣。」
當我牽起你的手,腦海浮現了這一句話。
那年夏天的海邊,終於遇上想要長久相互陪伴的人,
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平凡卻又幸福的時刻。
即使我有許多的缺點和不安,但你願意繼續跟我一起走嗎?
――――*☼*――――*☼*――――
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一起經歷那些 奇怪的小事情
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也許我不會 不會變得富有
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或許我們的未來 不會 那麼 普通
你願意跟我一起 做夢嗎
我們可以一起翱翔 在 未知的宇宙裡
你願意跟我一起 做夢嗎
我們可以一起擁有 每個平凡的明天
何謂平凡 能否是永遠
何謂平凡 能否是......
也許不曾掛在嘴邊
但在沉穩平靜的眼神裡面
我能看見 當初的 暖陽
而在相擁的瞬間
默數你的心跳聲一遍又一遍
我能感到 呼吸 的頻率
他是那樣
慢慢 變得 平穩
他是那樣
慢慢
變得 平穩
――――*☼*――――*☼*――――
〈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Will You ?〉
製作人 Producer:黃玠 Dadado Huang、鍾秉恩 Chung Ping En
詞 Lyricist:沈筱卿 Hsiao Ching
曲 Composer:沈筱卿 Hsiao Ching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黃玠 Dadado Huang
編曲 Arranger:黃玠 Dadado Huang、鍾秉恩 Chung Ping En
主唱 Lead Vocalist:沈筱卿 Hsiao Ching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鍾秉恩 Chung Ping En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鍾秉恩 Chung Ping En
口琴 Harmonica:黃玠 Dadado Huang
合成器 Synth:黃玠 Dadado Huang
金杯鼓 Djembe:史丹周 Stan Chou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r:黃玠 Dadado Huang
和聲 Backing Vocal:黃玠 Dadado Huang、沈筱卿 Hsiao Chi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昱陞 Sam W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GANNNNN Studio
音訊剪輯 Audio Editing:吳昱陞 Sam Wu、鍾秉恩 Chung Ping En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Andy Baker
混音室 Mix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Jon Tornblom@Transparent Mastering
插畫設計Illustration:許嫚庭 Manting (@manting_illustration)
動畫設計 Animation:陳歆雅 Enya Che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凱特、劉栩芮
――――*☼*――――*☼*――――
Find us:https://linktr.ee/missbac2017
#貝克小姐MissBac #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看見你和他走在一起 在 田心蕾 LeiLe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都有心痛的時候,有時候甚至覺得痛到心臟遺失了。一個女孩,因分手的愛人,而失去了人生意義,發現自己遺失了代表心臟的玫瑰。到處尋找到最後一刻只剩下一片花瓣...
田心蕾,熱愛音樂與創作的女孩,小時候有點自閉傾向的她,總顯得和這世界格格不入,但看見了眼前的鋼琴,才找到自己的存在。
「藝術是一種不同的自我呈現。而這種理念的傳達不受限,不管是畫,還是音樂。」
她相信,一個人的出現,呈現了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因此創造出的,代表著以前所學,現在體驗,與未來觀點。
每首創作,都像是代表了她,又來到了這個世界。
-------------------------------------------------♫----------------------------------------------------
我這裡有點痛
詞 / 田心蕾 吳易緯
曲 / 田心蕾
遺落了 名字的森林
跌倒後 刻下的瘀青
你說只能 陪我走到這裡
以為 找出口 傷口 就能痊癒
小心翼翼前進 連呼吸都怕驚動回憶
越過了 約好的山嶺
帶不走 沿途的風景
才懂毫無保留那不是愛情
還是 會問起 最近 你的消息
說再見的笑容 原來就是 刻骨銘心
我這裡有點痛 你要不要聽
捨不得都是你 成為我的秘密
我們已經夠努力 才會忘記自己
就 勇敢放棄 讓受的傷都 值得一提
我這裡有點痛 你要不要聽
錯過你相遇你 都是好的事情
沒有誰對誰不起 只是覺得可惜 可惜不能在一起
最後的約定 我們都要 相信愛情
🎧 數位平台點播: https://Star.lnk.to/eTEdlE3V
🔔 訂閱田心蕾官方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5hnk_xAxl4K9PxdHb3Y7A?sub_confirmation=1
-------------------------------------------------♫----------------------------------------------------
音樂 Credit:
詞:田心蕾,吳易緯
曲:田心蕾
統籌:田心蕾
配唱製作:ZiRO 劉傑洛
和聲/和聲編寫:Angel 陳思函
混音:Oliver Kim 金東炫
吉他:Lee Taewook
錄音師:ZiRO 劉傑洛
動畫 Credit:
導演:田心蕾(累累)
人物背景繪畫設計:田心蕾(累累)
人物動畫: Suyo 藍宇淑 (貳拾肆格)
背景動畫: Suyo 藍宇淑 (貳拾肆格)
故事/分鏡:田心蕾(累累)
#田心蕾 #累累 #leilei #我這裡有點痛 #iamhurt
-------------------------------------♫更多leilei-------------------------------------------------
☞田心蕾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raeannatian/
☞田心蕾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raeannatian/
☞插畫累累FBhttps://www.facebook.com/kissleilei/
☞插畫累累IG: https://www.instagram.com/kiss.leilei/
看見你和他走在一起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看見你和他走在一起 在 和安一起練業務體質- [職場上增加被看見的機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每次你自己內心都有好多小劇場, 然後其實也會有懷疑自己可不可以能不能的狀況. 為了讓大家別和我一樣走遠路, 以為埋頭苦幹老闆就會看見你, 或是以為你的主管一定會讓老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