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對於經濟的理解跟想像都太偏頗與狹隘了
《嗚嗚你被剝削好可憐喔嗚嗚》
筆者:被悲天憫人朋友感動,進而悲天憫人ㄉ我。
什麼?你說你剛剛被老闆給壓榨剝削了?好喔,我幫你哭一下:
「嗚嗚嗚……」
但是我們還是要談談,到底存不存剝削這個問題?
我們一定要研究這個嚴重的社會病情,否則就是陷我們社會於不義,這個病源問題就是,到底是誰將「剝削」兩字發揚光大的?
筆者個人猜測,一定是我們偉大的左左之父馬克思!
「社會病理學」或許也應該研究一下,在馬克思理論誕生之後,我們「社會被害妄想症」的病情到底有多深?這對治療「社會病」可說是大有裨益。
研究人員保守估計通常徵狀有:
一、覺得經濟問題只能用革命來解決、
二、相信革命以後政權就是好的,尤其他們掌權最好、
三、覺得自己是「無產階級」(廢話,因為是學生啊),但是他爸媽工作卻坐在辦公室吹冷氣、
四、一直在吵現在到底是不是資本主義,因為這樣才能革命、
五、動不動就揚言要殺光從事商業的人、
六、未來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後,政府一律都叫「人民統計局」。
目前「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持續研究中,任何關心社會病情的,請走過、路過就是千萬不要錯過。
回到馬克思觀點,他的觀點非常多,但是我們今天只談《經濟學》這個部分,在過去的時代,經濟學都把價值歸功給「勞動」,而勞動可說是神聖不可侵犯。
也就是說,對馬克思而言,我們市場買賣的商品價值,通通來自勞動價值,如果勞動價值都是一樣的,商品的利潤會被「沖銷」,也就是商人會不賺錢。
所以,商人如果要賺錢就要學會怎麼剝削勞工,一直剝一直剝,接著:
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個壓抑最深處的秘密,就是利潤只能靠剝削才能賺錢。
話說,有人會覺得鼎泰豐的炒飯,跟快炒店的炒飯,它們價格的差異是來自勞動嗎?或者一個老闆「覺醒」懂怎麼剝削,一個還「沒有覺醒」不懂剝削,就跟人類與新人類的差別一樣?───這八七啪一定是鋼彈看太多了。
不管你要提著一個燈籠,還是兩個燈籠,還是要像索隆再咬一個燈籠,你去問問經濟系學生,你問他「價值打哪來」?
他們八成會跟你說「價值就是效用」,接著「效用會遞減」。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消費者買的商品,這個商品價格,取決消費者生理或是心理的滿足感,而商品的價格,會隨著滿足程度到達臨界點,接著慢慢下滑。
就像喝水一樣,你不會一直喝一直喝,而且可以無限暢飲的水,這個水你也不會有興趣;但是到了沙漠,喝水就是一件很浮的事情。
如果我問你,前者跟後者的水,哪一個出再高價都會買,答案毫無疑問是後者。
這也是炒飯之間的差異性,消費者對兩種炒飯的評價,決定這兩盤炒飯的價格差異。
這也是很多經濟學家會去捍衛「市場機制」,因為捍衛市場機制就是捍衛消費者權益,因為市場機制的工作,就是滿足消費者的工作,消費者喜歡還是不喜歡,最後都會用價格傳遞給企業,也就是俗稱的「價格訊號」,接著,企業就會改進。
所以說,市場其實很民主的,我們民主制度用選票,而市場機制用鈔票,而且「改革」不用等四年。
#看完消費者我們接下來看企業家
企業家的工作絕對不是像馬克思說的,利潤只能靠剝削才能成立,況且,企業家根本不知道價格,筆者沒有騙你們,你們仔細想想:
一個人創業的時候,他知道要給勞工的薪水是多少嗎?答案其實是不知道,草創企業家也要先去看看現在勞工價平均是多少,才能進而評估後續發展。
所以說,企業家在做的事一直都在評估未來、克服風險的,「他要先把薪水先付給勞工」,並且,包括一切成本都是先支付的。
進而企業的獲利是未來的,而不是現在的。
所以不是說,先評估「這個產業勞工市場價格」,「再來想怎麼剝削」,難道創業的目標是如此目光如豆,好像創業一切的努力就是在維持一場騙局?
如果真像馬克思說的,企業家根本可以躺著賺了,何必要「創新」呢?一直剝削傻傻的勞工不就發大財了嗎?就更別提現在很多產業都自動化了,也沒什麼好剝削的。
#企業的利潤到底從何而來
企業家的利潤到底從何而來,其實一點都不困難,答案就是更有效地把「生產要素」進行利用,也就是更經濟地利用設備、勞動、管理,並比其它競爭對手,更懂得把產品做得更加物美價廉。
就像亞當.斯密說的:
「明智的一家之主,了解自家做的比在外買昂貴,是絕不會在家做的,裁縫師不會想在家做鞋,而是跟鞋匠購買,鞋匠不會想在家做衣服,而是請裁縫師代勞,農夫不會想做這兩樣東西,他會跟這兩位購買,對他們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專精於自己本業,並且做得更出色以及更好。」
還是聽不懂?沒關係,我們用魯賓遜的故事來告訴你們,這樣大家一定更加清晰:
魯賓遜因為一次海上意外,漂流到一座孤島上,他左顧右盼,看到一顆水果樹下掉滿著許多水果,他很開心,這對等待救難船隻到來非常有幫助。
有一天,他吃完以後還是盼不到救難船隻,他看著樹上的水果,開始動起腦筋,他找到一根長棍,開始往上刺啊刺,雖然有掉幾顆,但是耗費的時間跟勞力實在不划算。
魯賓遜又開始動起腦筋,他壓抑著飢餓感,省著吃這些水果,日以繼夜尋找一顆扁平的石頭,皇天不負苦心人,魯賓遜終於找到了,謝天謝地,魯賓遜立刻把木棍設計成夾狀,現在的他終於可以更有效地採集水果。
魯賓遜的故事就跟企業家一樣,企業家要找到企業內部不經濟的地方,然後讓它更有效運行,企業也要從許多消費者訊息中,去判斷他們產品問題在哪裡,如果是價格不親民,企業家或許會歪腦筋想著要降薪,但是他知道這會打擊勞工士氣,尤其那些研發部門的人才,甚至可能還會集體跳槽。
最後,企業家找到一台更好的設備,它的生產速度驚人;又或者,企業終於研發出比競爭對手更優秀的產品,這也就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動力(創新說)。
#馬克思學說最後下場是什麼
在馬克思剝削學說中,他認為,隨著剝削越來越深,勞工將會發起革命,並推翻資本家主宰的國家,結果呢?
經濟一直在成長,革命一直被延後,一些認為該革命的國家,奪得政權經濟卻停滯了,就更別提餓死的。
隨著經濟學「邊際革命」,「勞動價值理論」被徹底拋棄,正式進入新古典時代。
馬克思一直以為他超越了斯密,結果斯密許多智慧依舊歷久彌新,而他選擇了一個最錯的,然後越陷越深。
Search
看完消費者我們接下來看企業家 在 燒賣研究所:電商人的培養皿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年將企業訓練設計帶入電商行銷領域以來,七年的時間我們與各界顧問講師共同設計 ... 這就像是你不會看完轉播,就會游泳、騎車、打LOL一樣,我們相信大量練習絕對是學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