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是抓戰犯,但請給國人一個交代
今天傳出兩則防疫的重要新聞,「陳時中:宜蘭蘆洲與諾富特基因定序相同 蘆洲獅子會案跟萬華有接觸」「4月1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范雲召開協調會 『強烈建議』回到3+11」。
擔任民意代表長達21年,選民請託關心案件幾乎每天都會有,反映民眾的問題,原本就是民意代表的天職,但是該謹守的原則,是擔任民意代表的ABC。
「有所為,有所不為」,特別是防疫這樣影響兩千三百萬人健康安全的大事,原本就應該交給專業的防疫團隊處理。在野黨與民間團體監督、建言,是提醒防疫中心,可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在野黨建議「擴大篩檢」,防疫中心另有考量,就要負起完全的責任。
但,「我們是強烈建議回到3+11,(5+9)執行滿一個月,就是4月11號,那是不是就是希望喔,4月11號就回到3+11。」就已經是明顯地涉及施壓、干預防疫作為。
事實證明,「3+11」與「此波群聚感染事件」,即使不能證明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也具有高度的相關性。「3+11」的可能破口,讓臺灣防疫警戒標準從一期前,直接跳到二級,甚至逼近影響甚鉅的三級,造成社會與經濟的動盪。
我們不禁想問,「立委有此大的權限,可以要求回到3+11?」「立委有如此大的官威,可以要求防疫中心限期回覆?」「防疫中心採行3+11,究竟是受到立委的施壓?還是專業評估?」「民進黨對於濫權、干預疫情的不分區立委,又該如何處置?」
Covid-19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防疫視同作戰,不應區分你我,更不是找替罪羊。
但是當團隊內不斷有豬隊友,「要民眾不必隨時戴口罩」(2020.2.6),還向疫情指揮中心強力施壓,要求放寬管制措施,造成今日的防疫破口。
我呼籲執政黨與蔡英文總統,要勇敢的向這種豬隊友說「不」,也要呼籲防疫指揮中心,應該本於專業規劃防疫作為,而不是屈從於人情包袱或是黨內壓力,「臺灣人的健康安全遠重於政黨的算計與利益。」
相關性政黨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如果雨之後 #天氣與選舉的關係〕
每當選舉到來,大眾所關心的不僅是激烈的選情,也會注意投票當日的天氣,在既有印象中,多半認為好天氣可以增加選民投票的意願。反之,若天候不佳,一般則預期將影響選情,讓投票率不如預期。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我們簡單就引述多篇政治學研究,來簡單探討一下這個議題。
▌雨天為何不投票?
在投票的理性抉擇模型中,假定每個選民都會計算與投票相關的成本和效益,如果預期效益大於成本,則選民將投票。反之,若投票成本大於效益的話,選民將對投票興致缺缺。
而惡劣的天氣之所以讓選民們不想去投票,便是因下雨天前往投票所或是排隊等待投票是件麻煩的事情,會增加投票所需的成本。因此,諸多學者開始關注惡劣的天氣帶來的投票成本增加,是否真的能降低投票率。
▌美國的實證研究
為了驗證這個迷思,美利堅大學的Steve Knack透過研究發現,降雨並未顯著降低整體投票率,民主黨選民也並未如預期般較易受到天氣影響降低出門投票的機率,反倒是公民責任感較低的選民才會受天氣左右。
不過政治學者Brad T. Gomez等人得出和Knack不同的結論。他們針對14次美國總統大選,以更為嚴謹的GIS氣溫插值法分析選舉資料和全美兩萬多個氣象站的數據,考察天氣對選民投票率的影響。
結果顯示,當選舉日降雨超過1吋時,投票率會降低0.83至0.98個百分點,而降雪則使投票率降低約0.5%。
並且,這樣的惡劣天氣將有利於共和黨候選人,因為民主黨選民較容易因為天氣而不去投票,而使共和黨候選人在降雨和降雪超過1吋時,多得到2.5%及0.6% 的選票。
▌民主黨人特別容易受天氣影響嗎?
西佛羅里達大學教授Adam Cayton表示,這個現象其實和生活樣態更有關。因為民主黨選民多集中在城市,投票時通常需要排隊等候,也就不得不站在外面,遇到天候不佳時,便更容易降低出外投票的意願。
反觀共和黨人多集中於鄉村地區,投票時間較短,天候不佳對他們就沒那麼大的影響。
2017年,達特茅斯學院和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小組基於Gomez的研究,發表新的研究,發現天氣不僅影響選民出門投票的意願,甚至還能改變他們要將票投給誰。
結果顯示部分美國選民會因為天氣改變投票偏好,至少有1%的選民在天氣好時會投給民主黨,但在下雨時則倒戈支持共和黨候選人。
▌其他因素
除了黨籍因素以外,也有許多因素會讓選民被天氣影響投票意願,愛荷華大學的論文就指出,會受影響的多為尚未做出決定的選民及低收入者。
選戰激烈程度也會左右天氣的影響力,在選情競爭激烈的地區,天氣的影響力會降低,選民多半會風雨無阻前往投票。
反之,若該地區選戰大勢已定,選民就較容易被天氣破壞投票興致。這和另一學者Bernard Fraga所做的研究結果一致,證明降雨對投票率的影響,會因選舉競爭程度而異。
▌隱藏的機會成本
在計算投票成本時,不僅包括直接成本,還要考量因為投票而放棄其他選擇所帶來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越高,選民去投票的可能也跟著變小。過往研究多關注在惡劣天氣導致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機會成本的概念。
前述愛荷華大學的研究就發現,日照時數及氣溫的增加其實也會降低選民出門投票的意願,顯示不是只有壞天氣會增加投票成本,天氣好也會讓選民出門投票的機會成本上升。
▌天氣差反而去投票?
高麗大學姜佑昌教授認為,在選舉日當天放假的韓國,天氣不僅對投票的直接成本產生影響,也影響了機會成本,甚至讓選民在陰雨天更可能去投票。
這是因為許多選民會利用難得的假期安排活動,若天氣不佳無法出遊的話,就只好乖乖去投票。
這些選民又以年輕世代為大宗,因此陰雨天時年輕世代的投票率有可能比天氣晴好時更高,而年長選民相較之下,更容易因為惡劣天氣提升投票的成本而選擇不去投票。
考量到韓國世代間的政治對立日益加劇,不同世代面對天氣的差異也給選舉結果帶來變化,天氣不好時,受年輕選民支持的進步政黨會獲得更多的選票,選民結構較為高齡的保守政黨反而會流失選票。
迴歸和SUR分析結果也顯示,降雨每增加10毫米,進步政黨的得票率就增加0.9-1.9%,保守傾向政黨則減少0.6-0.9%,整體投票率則因為進步和保守兩派相互相互抵消而沒有太大的變化。
▌臺灣呢?
相較於歐美國家,臺灣投票季節天氣較為宜人且不極端,加上投票所十分密集,看似沒有無法出門投票的理由,但統計上好天氣與高投票率的相關性,卻顯著不為0,可見天氣影響的投票成本依舊對選民投票意願有所影響。
楊百岳運用歷屆選舉資料,以縣市為單位分析天氣對投票的影響,並輔以電訪資料,以瞭解天氣對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
結果和大眾普遍認知雷同,天氣愈好投票率會增加,但並非所有選民都會因此增加,國民黨支持者的投票率反而降低。
在所有選民中,獨立選民的投票意願最容易受天氣左右,民進黨支持者或投票頻率高者被影響的比率則較低。
▌結語
雖然近年新增不少有關天氣和選舉投票的研究,但整體而言天氣對選民的具體影響仍未有定論,且研究結果也會因為研究和取樣方法的不同而有許多差異。
不過臺灣當前相關研究也相當稀少,期待有志之士持續投入鑽研。
最後還是老話一句,希望將來遇上選舉時,大家都能不受天氣影響,去投下屬於自己的神聖一票。
相關性政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4/25
* 亞細安成員國昨天下午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緬甸危機特別峰會,要求緬甸軍方停止血腥鎮壓尋求國內和談,以及允許其他亞細安成員國提供人道救援。這些呼籲獲得緬甸正面回應。
根據亞細安領導人會後向媒體轉述,與會緬甸軍方最高領導人、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表示,緬甸接受其他亞細安成員國提出的停止暴力鎮壓建議。
亞細安輪值主席國汶萊發表聲明說,亞細安達成五點共識,即停止暴力、與緬甸各方進行建設性對話、委任一名亞細安特使促成對話、接受救援,以及允許特使訪問緬甸。不過,聲明未提及據知在會上談到的「釋放政治犯」共識。
緬甸軍變核心人物敏昂萊接受亞細安停止暴力呼籲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425-114190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亞細安希望在緬甸問題上扮演建設性角色,提出派遣代表團訪問緬甸並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對此不反對。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昨午(4月24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席亞細安領導人峰會,與亞細安各國領導和代表討論緬甸局勢。他在會後通過視訊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上述進展。
峰會歷時約三小時。李總理形容,這是一次有成果的會議,各領導人之間的觀點高度一致,為亞細安指明前進道路。
他說:「要讓各方參與討論以達成政治解決方案,難度將更大,但至少我們有了一些可採取的步驟。」
李總理將各領導人的講話總結為六點,即停止緬甸境內的暴力、釋放所有政治拘留者、恢復所有主要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政治對話、由亞細安扮演建設性角色、允許亞細安代表團訪問緬甸,以及允許由亞細安牽頭的人道主義援助。
他在會上發言時也強調,任何能使緬甸重返民主過渡道路的解決方案,都須有緬甸國防軍和全國民主聯盟的參與。前者目前是緬甸政體的關鍵機構,後者則擁有民眾支持。
亞細安代表團因此可幫助協調雙方之間的討論。亞細安也希望緬甸允許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使比爾格納(Christine Burgener)訪問當地。李總理說:「過去三年,她展現了自己致力傾聽各方和尋求前進之路的決心。」
李總理告訴記者,敏昂萊在峰會上彙報了緬甸局勢,並聆聽各成員國代表的發言。敏昂萊表示會採納認為有用的意見,也不反對亞細安扮演建設性的角色、派遣亞細安代表團以及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針對誰將代表我國加入亞細安代表團,李總理表示還言之過早,因為代表團未必會包括所有成員國的代表。「例如,它可能是三方代表團,由亞細安現任、前任和下任輪值主席國的代表組成。」
李總理在會上也提醒其他成員國代表,根據《亞細安憲章》,亞細安成員國有集體責任維護本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因此不能對緬甸局勢漠不關心,國際社會也在關注亞細安的動作。
他說:「沈默和不作為將影響亞細安的中心地位、信譽和相關性。」
李總理吁緬軍方克制 停止流血與暴力事件
李總理重申,我國強烈反對對手無寸鐵的平民使用致命武力,呼籲緬甸軍方保持克制,立即停止進一步的流血和暴力事件,也敦促軍方立即釋放所有政治拘留者,包括緬甸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淑枝。
他強調,這是主要利益相關者恢復建設性對話的第一步。
儘管如此,緬甸的未來終須交由緬甸人民決定。李總理受訪時說,雖然亞細安相較於西方國家,與緬甸關係更緊密,也更瞭解他們的局限與難處,但解決方案仍須由緬甸人民、政府、當選政黨及國防軍共同達成。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應對緬甸局勢 各國領導人觀點高度一致峰會有成果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425-114190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印度昨天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再破新高,更糟的是專家認為現在還不是疫情高峰。當前第二波疫情也有別於第一波,首當其衝的不是貧民,而是城市裡的中上階層。
印度單日新增與死亡病例再破新高 專家預測仍要三周才達高峰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425-114192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印度冠病疫情日益嚴重,週六(24日)單日確診病例超過34萬起,連續第三天處在新高。
印度一天超過34萬人確診 全球最高單日紀錄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4-114185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總統拜登週六(4月24日)將奧斯曼帝國20世紀初屠殺亞美尼亞人的行為定義為種族滅絕。土耳其對此提出強烈譴責,並傳召美國大使抗議。
拜登定義亞美尼亞大屠殺為種族滅絕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5-114200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白宮一位高級官員週五表示,美國將敦促七國集團(G7)盟國就新疆強制勞動問題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
據路透社:美國總統拜登將於6月親自參加在英國召開的G7會議。拜登的副國家安全顧問、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EC)副主任Daleep Singh表示,G7會議將側重衛生安全、針對新冠疫情的協同經濟應對、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行動,以及「加強G7內部共同的民主價值觀」。
美將促G7盟國就新疆問題進一步對華施壓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5-114200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首次採取全國統一標準宵禁令的德國防疫新規本週末開始生效。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人們非常希望能夠有更輕鬆的辦法阻斷並扭轉第三波疫情,然而除了實施更嚴厲的新規外,並無其它選擇。
梅克爾:宵禁令是當前唯一選擇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5-114199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印尼海軍說,搜救隊在峇釐島海域發現了失聯多日潛艇的殘骸和艇上物件,載著53人的潛艇可能已沈沒並解體。
印尼海軍:尋獲殘骸與艇上物件 失聯印尼潛艇或已沈沒解體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425-114190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間專門收治冠病患者的醫院週六(4月24日)因氧氣筒爆炸引發火患,造成至少27人死亡,46人受傷。
伊拉克冠病醫院失火 致27死亡46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5-114201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