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Olympus E-M1 III的二三事】
Olympus今天正式發表了E-M1 III,這台機身在這個大無反光鏡時代,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呢?
【1】關於定位 -> 原先E-M1系列在Olympus系統裡面是作為一個旗艦的存在,在去年E-M1X出現後這個角色略有改變。現如今,E-M1 III是一個輕攜又高性能的存在;而E-M1X則是純粹的專業走向。
【2】E-M1 III相比上一代,有什麼獨特功能?-> 手持高解像拍攝、LiveND、進化版的人臉/人眼辨識、星空對焦模式。
【3】是什麼讓E-M1 III辦到這些?-> 新的、且高效的TruePic 9處理器。手持高解像拍攝、LiveND這兩個功能是E-M1X才有的,而且必須仰賴雙TruePic 8才能辦到。
【4】這樣看起來E-M1 III好像跟E-M1X似乎沒有什麼差異? -> 還是有的,AI自動偵測拍攝題材,只有E-M1X才有;此外,E-M1X的耐候的等級更高。
【5】對E-M1 III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 人臉/人眼的偵測速度快非常多,尤其對於人眼的重點更準確了。近期拍攝比較多人像的我,對這個功能印象十分深刻。
【6】星空對焦模式是什麼? -> 拍攝夜空的亮度太低,這時候自動對焦是難以作用的,往往要透過手動對焦,並極度仰賴經驗。 「星空對焦模式」讓機器能自動偵測星空並對到焦,對我們來說是比較方便且簡單地去拍攝。
【7】所以E-M1 III跟E-M1 II,還有剛出的E-M5 III有什麼差異?-> 其實三者還是有一些位階上的存在,我們可以將E-M1 III視為E-M1 II的全面進化版,是台85%-90%的小E-M1X;而E-M5 III則是E-M1 II的輕量拍攝與帥氣版,但功能上仍有些許差異。
【8】可以再多說一點關於E-M1 III跟E-M1 II的差異嗎? -> 為什麼說E-M1 III是台小E-M1X?因為它的防手震等級最高市7.5級,而E-M1 II與E-M5 III都是6.5級;快門耐用也同樣是40萬次(E-M1 II則是20萬次;E-M5 III則沒有公開數據)
【9】覺得E-M1 III是怎麼樣的相機? -> 嚴格說來,它看起來跟E-M1 II很類似,但因為許多性能與功能面的堆砌,一小點一小點累加起來,讓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舉例來說,像是手把的形狀跟蒙皮材質,確實只有差一點點(非常小),但上手就是能感受到新版的更貼手一些。
【10】還喜歡E-M1 III什麼特點? -> 可以USB-C,並能支援PD快速充電;自訂對焦點更彈性,追焦也比前一代E-M1 II好。
【11】所以E-M1 III對焦性能跟E-M1X相同囉? -> 我自己的感覺,在動態追焦上,E-M1X更有優勢,尤其是運動、車輛、飛機等;而E-M1 III在人像上面則有優勢,但或許E-M1X之後有機會更新進階版的人臉/人眼辨識。
【12】E-M1 III值得買嗎?-> 此次E-M1 III的定價是美金1800,台灣定價是54900元。比當年E-M1 II的定價還少一萬,而對比目前E-M1X更是有著兩萬五千元的差距。放眼望去同級性能的機身,我覺得這價格很好。
【12.1】對新的M.ZD 12-45mm F4 Pro有什麼想法? -> 看到Rumors 我有點不解。實際看到以後我覺得很棒。它基本上更小、畫質也很好,放大率不管是望遠端或者廣角端都是0.5X(這超棒!),我如果是E-M5 III的使用者,這麼一顆鏡頭配重上、攜帶上都非常理想。
剩下的,那就之後再說拉
相機反光鏡作用 在 JKC-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孫東寶台式牛排教父🍖
紐約教父牛排 270元
點了菜單上推薦的紐約教父牛排,想說吃吃看五分熟,果然肉質鮮甜軟嫩,令人非常滿意。
招牌有特別強調100%原肉,吃起來口感也是如此,牛排品質與烹調非常的優,覺得對得起這個價格。
而半熟蛋拌上鐵板麵,細緻而滑潤,吃起來十分美味,玉米濃湯是偏甜的台式口味,品質也是在水準之間。
總之是一間非常推薦的牛排店,不論在品質與份量上,都能令人滿意。
其實店內光源充足,所以在選位時我的想法是不太可能找到適合的光線。
但是沒想到人眼果然是會失準的,或者說我的攝影眼還不足。
門外透進來的日光,竟然已經能讓被攝物產生漂亮的反光,當下頗訝異,也代表我還有很多要精進的地方。
-
📌相機:canon 800D
📌鏡頭:sigma17-50mm F2.8 EX DC OS HSM
📌地點:台中 #孫東寶台式牛排教父
📌時間:2019.04.04
-
#台灣 #台灣美食 #美食 #台中美食 #台中 #美味 #牛排 #孫東寶 #美食攝影 #攝影 #享受 #台式牛排 #牛排教父 #紐約教父牛排 #一間我覺得頗美味的牛排店 #百分百原肉 #吃起來很不錯 #當然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個人滿容易被催眠的
相機反光鏡作用 在 阿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際銀河》
話說早幾天才剛從澳洲回港。這次主要是去替一位即將結婚的好友拍些外地記念照,也順道一行人去玩玩。
這趟旅程我只留了5、6日,卻已拍了很多很多的照片。在眾多尚待整理的照片中,這攝於回港航機上的一張,卻讓我迫不及待要立即分享出來。
我從日落時候開始,便一直在拍。拍至夕陽西下後,天空漸暗,卻發現還未全黑的天空隱約有道光帶!心想,不是這麼幸運吧!
對於拍攝,我從來都懶於計劃,因為這樣碰上美景,會更喜出望外。拍到這一幅也是這樣。
當日check in時已經有點遲,很多座位都早已被佔了,僅餘一個單丁窗口位。而這個座位碰巧在左邊,會向西南方。結果我不僅能拍到空中日落,還碰巧正對著銀河中心!這是第一個幸運。
上機時,原本也只想著拿隨身rx100就夠了,結果還是拿出了相機待命,而且也選對了鏡頭。這是第二個幸運。
看到淡淡的銀河掛在天上,頓然覺得下方一望無際的大地,也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星塵。
=====
在飛機上拍夜景,最大的敵人是窗戶的反光。為了隔絕光線,我把座位上的深色毛氈,包裹著機上的小枕頭,再把它放在相機上方,用頭壓住。這樣,上方的空間就能由小枕頭來遮擋。垂下來的毛氈,側能遮擋兩側的光。而碰巧我穿了一件黑色上衣,即使下方仍有漏光,也能被我擋住。
我當時想拍下一段空中的銀河縮時,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這程機沒有腳架隨身。即使有,也難以把相機固定在窗邊…
眼見如此難得的美景就在窗外,又豈能就此放棄。又是一次考驗熱情之時,我也唯有硬著頭皮,頭頂小枕頭,手握相機緊壓窗戶,食指一直按著快門,讓相機進行連拍(A7iii 令人費解地取消了拍攝縮時的功能,只能長按快門來進行縮時),就這樣一動不動地拍了不下十分鐘。(而在這之前,我已經用同樣方法,拍了30分鐘的日落Timelapse…)
一身痠痛之下,我獲得了這幅,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連續畫面。希望稍後能製成一段讓人驚喜的縮時吧!但在這之前,就先跟大家分享這個畫面啦~
這一幅是日落後,天空還未完全黑透的時刻。大家可以看到遠方地平線仍有餘暉。這樣的時刻,要不是拍了縮時,還真的不好抓。太早,天邊太亮,不但星星較少,光差也太大,很難兼顧亮部與暗部。太晚,天全黑透,天空就少了現在的顏色點綴。
還有一個錦上添花之處,就是在這個時刻,飛機正好在陸地上方。地面的燈光豐富了畫面,也讓人更能感受到天與地的關聯。
其實飛機銀河照並不是甚麼新鮮事,早已有不少人拍過。事實上,只要設定及方法正確,不少人也能把到。只是,在沒有腳架和別人協助下,要一動不動地堅持舉機拍攝這麼久,那份辛酸還是足夠讓我自豪地把這幅作品分享出來吧,哈哈!
============
在相機設定上,由於飛機不斷在移動,快門的設定十分「狡猾」。而當還要顧及地面燈光時,快門考慮就更複雜。
我的數值未必能一概而論,因為要看飛機速率和高度等現場因素。就當給大家一個參考吧。
設定快門前,先處理最簡單的光圈。如此低光的環境,基本上想也不用想,開到最大就是了。我使用的鏡頭是 老蛙 Laowa Hong Kong 的 15mm f/2 FE Zero-D,因此就把光圈設定在f/2。這種情況下,大光圈的作用真的非常大。因此這支鏡能開至f/2,實在太讓人感動了!
經過不斷實驗,我發現在穩定飛行時,在15mm焦距下,要讓星光維持點狀,2秒差不多是極限,但失敗的機會也不低。1.6秒較易成功,但還是要點運氣。
可是由於地面燈光的移動速度遠快於星光,想要地面也能看清,就要再加快速度,可能要1秒左右。先記著1—2秒這個範圍,待會回頭再試。
ISO基本上是沒有甚麼選擇的餘地。星光如此暗,而快門又如此快,似乎也只能一直把ISO推盡。我這一幅用到ISO 51200,是不擴展ISO下的極限了。考慮到畫質,我就在這裏停住。
這時就是不斷去試哪一個快門值最適當了。如果運氣好,地面又沒甚麼燈光的話,2秒大概是最好的。而我平衡了畫質和失敗率後,決定把快門設定在1.6秒。
#laowa #fotopro #hy_filter
===========
Laowa X Fotopro X H&Y 廣角風景器材 優惠團購!
包括拍攝這張所用的Laowa 15mm f/2 FE Zero-D,現正接受訂購!
http://photographerling.com/buy
===========
*加入「影影貢!攝影交流谷」,互相交流學習,一起進步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6126641128068/
阿零:土生土長香港人。既是攝影師,也是個跨媒體創作者。除了拍照,也創作攝影相關的影片和寫文章,並活躍於不同的交流平台。快來跟我交流吧!
Facebook專頁:主要用來發佈攝影作品、分享背後故事及心得、刊載文章和資訊。最重要的是和大家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grapherling
YouTube頻道:定期更新,一起分享攝影的樂趣!
https://goo.gl/GoK1Zx
IG:新照片最先發佈的地方!也會有較多個人生活的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arling.hk/
Fever達人主頁:集中發佈攝影文章的地方,方便集中閱讀~
https://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643
個人網站:影片、相片、文章集中看!集合了我在不同平台創作的內容,請隨便參觀~
http://photographer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