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需求回不去!5G下一個風口在哪?高通劉思泰點5大趨勢、台灣優勢在這裡
在遠距浪潮下,大幅提升人們對網路的需求。高通副總裁劉思通日前談論5G的現況及未來趨勢,並且點出台灣的優勢在哪裡。
2021.07.19
天下雜誌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與東南亞區總裁劉思泰,出席2021《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強調疫情爆發,人們轉為遠距工作和遠距教學,永遠改變使用筆電的方式,也大幅改變人們對快速、可靠、無限寬頻連網的需求。即使疫情過後,這些需求會長期存在。他深入闡述5G的五大現況與新趨勢,解釋技術、創新與未來潛能,說明疫情下的現況與科技變革、以及疫後世界新機遇。以下是演講精華:
5G創新不斷向前推進,我們快速邁向更連結、更智慧的世界。這個世界正從傳統運算、邊緣運算裝置、雲端,轉成由行動裝置中連網能力與運算技術融合驅動前進,並改變工作、生活和娛樂方式。
5G是智慧連結未來的基礎,實現更具互動性、沉浸感和參與感的全新體驗,同時推動所有產業數位轉型。
第一個5G商用網路推出短短兩年,5G發展即超出預期。在全球逾65個國家中、有160多家電信營運商推出5G商用服務,遠遠超出4G商業化最初幾年的成績。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成長大多出現在疫情間,5G生態系的韌性和潛力不言而喻,未來還有超過270家電信運營商正投資部署5G, 預期兩年後,全球5G連結數將超過10億台終端裝置,比4G快兩年 。
趨勢1:創造全球13兆美元產值,逾2,000萬工作機會
5G快速普及,正成為帶動各區域體成長的強大引擎。據IHS markit數據, 到2035年,5G將創造全球超過13兆美元產值,提供逾2,000萬個工作機會 。
隨著疫情爆發,我們轉為遠距工作和教學,花大量時間在視訊會議和線上協作,永遠改變使用筆電的方式,也大幅改變我們對快速、可靠、無限寬頻連網的需求,且疫情過後,這些需求會長期存在。
根據不同產業研究, 超過80%的雇主計劃未來讓員工部份時間遠距工作、超過七成員工希望保有彈性遠距工作的選項 。
對消費者而言,人們已習慣在智慧手機上流暢互動,這讓我們重新思考筆電的使用體驗,尤其近期遠距工作型態,人們把舊電腦都轉為高效行動連結裝置,此趨勢變得更為重要。
趨勢2:長時連網+多媒體+AI,手機優點在電腦實現
5G超低延遲和超大容量正提升連網力、行動力、生產力,滿足當今世界隨處可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但新時代生產力不只需要連網力,還需要高品質相機和音訊,實現清晰順暢的線上參與,透過AI協作並搭配增強的安全性工具。
因此,高通一直持續與宏碁、微軟、聯想、惠普、三星等,以及其他業界領導者合作、共同打造5G個人電腦(PC)。
5G個人電腦藉由長時連網、相機和多媒體功能搭配AI,可無需犧牲電池續航力即提供出色效能,輕薄安靜的設計讓手機優點也能在電腦實現。
回想不過4年前,我們分享第一個執行Windows系統的高通驍龍運算相關技術細節,當時就堅信智慧手機體驗是人們所期望的PC體驗,高通開發的運算解決方案,專注於讓更多手機及更多不同裝置,都能使用5G。
AI是另一重點,可將長時連網的電腦轉變為行動生產力和娛樂中心 。展望AI未來體驗,視訊會議時將提供即時翻譯功能,讓你與其他國家同事交談互動;AI會主動提出提升生產力的建議;電競體驗也會更能身歷其境;裝置將學習我們的喜好,找到符合我們能力、水準、屬性的內容,提供下載建議。AI帶來的體驗將超越想像。
趨勢3:毫米波幫助農村孩子,消除數位落差
另一方面, 毫米波是釋放5G潛力及實現未來運算體驗重要技術,毫米波支援數千兆位元傳輸速率和超大容量,並節省成本,更凸顯毫米波優勢 。
當電信運營商評估數據密集環境、擴展容量的成本時,可能質疑部署毫米波的成本效益,但GSI Intelligence調查顯示:容量需求高的地方,使用毫米波和中頻短頻譜所耗費的總成本,比只使用中頻段低。
義大利、日本、新加坡、美國都已有商用毫米波網路,目前全球170家電信營運商都在投資毫米波,毫米波也搭配固定無限存取使用,幫助農村等服務不完善地區消除數位落差,讓孩子可遠距上課。
趨勢4:5G下一步,XR虛擬實境考察或出國旅行
但要實現未來高沉浸式AI驅動體驗,光靠高速連網不夠,還需要提高運算能力。
有了5G協助,未來運算平台焦點將是延展實境(XR),如透過5G和VR頭戴裝置,讓孩子可進行虛擬實境考察、改變工作完成方式、或到異國旅行。
5G以AR為基礎的眼鏡,可即時翻譯招牌、菜單、名片,幫助遊客快速適應國外環境,這都需要高傳輸量和高速數據傳輸,同時需要超低延遲。
趨勢5:台灣具供應鏈優勢,可掌握5G轉型、價值商機
5G對PC產業的影響已發生,把智慧手機體驗帶入5G PC,已走入我們生活。
下一代運算平台可更大幅改變生活、城市、產業面貌,AR、VR及XR是即將到來的未來。
在改變過程中,台灣資通訊在創新研發扮演重要角色 ,高通持續擴展台灣業務、投資人才、並與台灣各大企業和新創合作,攜手台灣搶佔全球商機。
台灣具備完整資通訊產業供應鏈優勢,在發展5G、AI、IoT、XR等尖端科技垂直應用,及跨產業研發、創新都具備競爭力。
5G驅動的全球產業變革和商機,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價值鏈最佳機會。高通會繼續與台灣企業伙伴、新創團隊合作建立生態系,共同邁向更緊密連結的疫後新世界。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3949/wfh-5g
目前全球數位內容產業有幾大變革趨勢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業隊長假日不休息解盤2021.06.20
Fed決議後,美元走升,下一步?台股多空不預判,基期墊高後操作難度提高,產業選股見真章!
上禮拜天和同學提醒的關注美國聯準會(Fed)的決議,隊長摘錄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 0 %至 0.25% 不變,並預期將維持這個目標區間,直到勞動力市場情況達到委員會評估為充分就業,以及通膨率攀升到 2%、並且有望適度超過 2% 一段時間。除此之外,Fed每個月將持續購買至少 800 億美元美國公債,以及至少 400 億美元機構抵押擔保證券 (MBS),直到委員會的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目標有進一步的實質進展。
簡單來說,就是市場出現資金氾濫、缺工、房價大漲、物價上漲等現象,Fed表示有些狀況可能是暫時的,他們樂見適度的通膨。反映在美股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漲多拉回,週五跌533點,跌幅為1.38%,跌破季線3萬4,019點,收3萬3,290點;反觀費城半導體指數走穩。
從實質面來看,全球的美元總量未來幾個月仍然是增加的,也因此推動推全球性通膨無可避免,也會持續推升金融資產的價格往上。
從預期面來看,美聯儲已預告2023年前加息2次,緊縮的預期會造成市場動蕩,加上通膨壓力,更會讓市場波動加大。新台幣貶值、美元升值,隊長於5月6月課堂上呼籲新台幣走強時多買些美金,以後不論出國、買美元保單或基金,甚至是小孩念書都用得到,目前來看也是精準的預判,希望有幫助到同學。
結論:升息不是現在、不是今年,先不預設台股立場,櫃買指數(OTC)走自己的路,選股、選產業勝出,美元反彈後,實際上還是資金充沛,隊長認為資金行情還是存在,資金的盛宴還沒結束,你可以解釋成接近尾聲,市場庫存回升,消費力道也有一點下滑,那麼選股上就必須十分謹慎小心,尤其是漲多的個股,爆量後,通常都有大幅修正的可能,操作的節奏跟買賣點的掌握,格外重要。
基本方向為過去沒有現在有,以後會更多的成長型、獲利不會因為泡沫破碎而大幅修正的穩定型存股、技術轉換產業典範移轉型、科技轉型與變革帶出的許多產業趨勢,都是可用之兵,例如Intel Alder Lake/Eagle stream、電子書與電子標籤、低股價淨值比、伺服器、PCIE5、DDR5、typeC、miniLED、新蘋果概念股、高階成演進與3D封裝、iPhone 13、Apple 眼鏡與Apple汽車、解封概念股、材料升級、新能源、獲利突出傳產、隱形冠軍等。
想知道更多訊息,可以加入隊長的課程與數位訂閱喔!😁
🏆【張捷主流產業選股術 數位訂閱】
✔️主頁 → https://reurl.cc/NX3jke
🏆【2021張捷產業冠軍班 週二晚上課程】
✔️秋季直播班(7~9月)→ https://reurl.cc/o9YOmv
✔️下半年直播班(7~12月)→ https://reurl.cc/pm9Eg
目前全球數位內容產業有幾大變革趨勢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觀念平台-「電信加內容」才能創造雙贏 2016年12月21日 04:10
上個月底,台灣大哥大與遠傳電信有志一同向中華電信喊話,表示若中華電信取消吃到飽方案,也會跟進結束促銷。消息一出,公平會馬上提出「警告」,此行為已經有違反公平法聯合行為之虞,若查獲違法事證將予嚴懲。兩大電信業者會這樣說,背後的關鍵在於電信產業發展已經進入瓶頸。如何突破?
近年來智慧手持裝置帶動行動網路數據流量快速爆增,電信業者面對現況是,外在環境持續催促擴充網路建設,投資大幅擴增,但同時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網路電信收費又被要求不斷降價,產生流量與收益背離的現象。
這個現象不只出現在台灣,其實也是全球電信業者共同面對嚴峻挑戰,即使是電信市場仍在擴張的中國大陸,也同樣已經看到了五年後的營運困境,其他地區規模較小的電信業者自然更是如此。因此幾乎全球電信業紛紛展開各種併購,試圖尋求突破。今年稍早之前(10月),美國第二大無線通訊電信業者、第三大有線電視業者AT&T宣布以每股107.5美元、總值854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組合併購時代華納(Time Warner),預期2017年底完成交易,在全球科技業投下震撼彈。
富比士(Forbes)指出,這項交易代表美國1.32億AT&T無線網路用戶、2,600萬付費電視訂戶,將與時代華納旗下年營收共300億美元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TNT電視網、HBO、華納兄弟影業及華納兄弟電視公司結合,若順利通過,這將會是2016年全球最大併購案,AT&T將會轉型成為最完整的媒體集團。
AT&T本身是電信通路商,而時代華納則是掌控價值不斐的娛樂內容供應集團,基本上是「電信(通路)+內容」的結合,AT&T執行長史蒂芬生(Randall Stephenson)指出:「這是優勢互補兩家公司的完美結合,為媒體和傳播產業如何服務消費大眾、內容創造者、發行商和廣告主,帶來最新方法。」
美國電信業者在面對電信市場成長力道趨緩的壓力下,大舉切入影視娛樂版圖,透過新創影視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加強消費者的黏著性,並迎來新的營運模式,根據Digital TV Research的估計,2016年全球線上影視市場達367.8億美元,而2016年至2021年全球線上影視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2%。
然而本次AT&T與時代華納併購案很有可能無法通過,因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選前曾經公開表示不會批准併購案。路透社報導也指出,美國反壟斷主管機關擔心AT&T可能試圖限制時代華納內容發行,將會嚴格審查。但「電信+內容」這種軟硬體結合的發展趨勢已經無法阻擋。
回過頭來看台灣的發展,其實台灣發展基礎實力已經完善,2014年亞洲有線及衛星廣播協會(CASBAA)與市場研究公司SNL Kagan便針對亞太地區各國電視及電信產業的市場規模、終端通訊設備與服務的普及程度、電信基礎建設完善程度、管制環境的開放程度等條件進行評比,認為亞太地區目前具備 OTT(Over the Top)產業發展潛力的前五名國家分別為南韓、日本、中國、澳洲以及台灣。
但近年來,國內中華電信的中華影視、MOD、台灣大哥大的myVideo、遠傳電信的FriDay影視等服務,雖然同樣是朝向電信加內容的營運模式來發展,但規模、內容及成長有如龜速,關鍵在於隨選影視或線上串流服務內容的不足,以致於消費者興趣缺缺。同時在制度上,關於電信、網路應用服務發展業者的身分認定、網路行為等法源依據,也還需等待新的電信法與數位通訊傳播法的推出。顯然台灣電信業也未跟上這股正在全球發動的「電信+內容」變革,看來台灣還得多加把勁。
(工商時報)
目前全球數位內容產業有幾大變革趨勢 在 數位轉型學院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希望透過『數位轉型學院』此一知識平台的建構,提供對數位轉型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一個學習及與學院邀請的專家交流互動的機會。 學院未來重點將聚焦在數位科技X 轉型策略X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