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藥新訊>
新藥獲美快速審查 台生技公司獲18億國際投資
台灣生技在美傳捷報,全心醫藥今天宣布獲國際基金投資18億元,且先導候選藥物、在台開創的蛋白新藥第一次獲美國FDA認證。執行長周慧泉期許以「連結」點亮台灣生技。
6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募資案是生技界的大消息,也是旅外台灣專業人士連結故鄉、經歷和初心的故事。
由台灣起家、總部設在舊金山灣區紅木城(Redwood City)的全心醫藥生技公司(AltruBio Inc.)總裁兼執行長周慧泉(Judy Chou)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國際基金的水準、要求之高且多,他們的審查、看重與超額投資,對台灣的團隊是很大的肯定。
這項消息今天成為生技新聞外媒的焦點,Fiercebiotech以頭條新聞標題「新品牌、新董事會、新焦點」報導全心醫藥生技的巨額募資。Endpoints News提到,「改頭換面後,全心醫藥表示準備在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也稱急性排斥)上有重大斬獲」。
這3家國際投資公司包括2016年成立的醫療科技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年輕創投基金aMoon;1993年成立於舊金山灣區的BVF基金,被認定是生技領域最資深的老字號機構投資者之一;總部在紐約的知名跨界基金CAM Capital,針對上市前及上市後生物技術公司精準投資。
融資完成後,全心醫藥生技一位外籍董事在對周慧泉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天會發生。」尤其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之際,為台灣的公司在美國募資是個大挑戰,沒有過去的人際關係幾乎很難辦到。
攤開全心醫藥「全明星」的董事會名單,其中多位是周慧泉在基因工程科技公司(Genentech)業界經驗豐富的老同事,同聚一堂為台灣的生技公司奔走。
但同一批董事會成員、同樣的科學家團隊,在去年10月面臨資金困難時,考慮的是「還要不要繼續撐下去」。
周慧泉認為至為珍貴的經驗是「團隊走過冤枉路、坎坷挫敗,靠著信念一直撐下來」,擁有台灣背景的人,接棒帶入國際的經驗,讓團隊成長茁壯。
全心醫藥的前身是擁有約20年歷史的台醫新藥控股公司(AbGenomics Holding Inc.),創辦人是台大醫學院免疫所前所長林榮華。品牌重新出發是在素有「生技界張忠謀」名聲、羅氏大藥廠(Roche)前營運總裁楊育民博士接下董事長,並說服、挖角前德國拜耳製藥公司(Bayer)資深副總裁周慧泉於2020年初上任後開始。
回歸「科學、創新和助人」的初心,周慧泉連結過去在美國和歐洲大廠的經驗,用行動畫一個圓,投入家鄉的生技業。這同時是慧眼識珠的緣分,證明台灣的生技有潛力一步一腳印走出獨特的路。
由台灣團隊開發的醫藥產品線中,目前聚焦自體免疫疾病的藥物,已有兩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候選產品。其中,全心醫藥開發的先導分子neihulizumab(AbGn-168H)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快速審查認定,用於治療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
54歲的周慧泉是「熱情引導人生路」的實踐者,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院,取得美國耶魯大學生化與細胞生物博士學位後,被哈佛大學醫學院延攬為研究教授。20多年前當生技業界的機會向她招手時,耶魯大學有教授勸她留在學術界,她思考「如果研發新藥能救助更多病人,可能比發表論文的學術光環更有意義」。
因此被延攬到艾伯維公司(AbbVie),接著周慧泉待過惠氏藥廠(Wyeth Biopharma, 現在是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基因工程科技公司。之後,她參與台灣上市公司泰福生技(Tanvex BioPharma)從新創走到2015年上櫃的歷程。她擔任加州生物製藥公司Medivation製藥暨技術營運副總裁時,協助Medivation與輝瑞大藥廠的併購案。
加入拜耳後,周慧泉在瑞士、美國、德國都有辦公室,也有了不同的國際觀察,對於瑞士生技人才如何「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最後把光環榮耀瑞士」的作法深受啟發。她促進公益與教育不遺餘力,2018年獲選「舊金山商業時報」(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
文章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160100.aspx
益 福生 醫 董事 長 在 Coco享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艾心企業聯手打造幸福中捷 #安心城市
打造安心中捷,政府與企業不遺餘力!台中捷運公司與中保科技集團 立偉電子、艾多美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艾多美)及 台灣飛利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台灣飛利浦),共同於台中捷運市政府站舉辦「艾心中捷 生活多美」AED 公益捐贈儀式。
由愛心企業艾多美公司作為領頭羊,首先響應 捐贈 26 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以下簡稱 AED),期藉由本次活動,讓大中部地區乘客們搭乘台中捷運更安心,發生緊急心臟驟停的意外時,黃金搶救的時刻得以多一分保障,也呼籲更多企業與民間 團體重視 AED 設置密度與廣度的重要性,不會因設置密度不足而影響搶救生命的第一黃金時間,讓 我們生活中多了一份美麗,人生風景更加美好。
台中市積極推動 AED 普及化,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台中市在學校、交通要衝、觀光旅遊地 區、旅宿場所、大型購物商場等都有設有 AED 裝置,截至今年 4 月統計,台中市已公開登錄設有的 AED 數量為 1,258 台,共計 1,047 個場所。廣設 AED 的好處,可以在民眾突發心臟猝停時,在救護車抵達前的黃金救援時間,自行施行第一時間急救提升存活率,成功率高達三成八,因此樂於見到 在台中重要的大眾運輸也看到 AED 的建置,也期許市民一起加入救人的行列。
台中捷運 董事長林志盈表示:「Only One 的樹海上行走的捷運,是台中市民幸福的開始,也是 安心的選擇」,在正式營運前,中捷已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取得「AED 安心場所」認證;希望 台中捷運在歷史性的第一條綠線開通後,帶給市民朋友安全與穩定的交通運輸服務,也結合各車站 及鄰近社區,成為市民幸福生活的連結。台中捷運綠線 AED 的設置分配於 18 個車站詢問處附近,並 考量旅客較多的站別「市政府站及高鐵台中站」多增設 2 組裝置,期待能共創更安全、安心的乘車 環境。
艾多美 公司董事長具松謨指出,我們企業精神「用心關懷每個人,用行動守護大家的健康」,希 望透過本次捐贈作為台中市民的強大的安全後盾;艾多美長期並持續深耕台灣在地的慈善活動,落 實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給國人朋友,也期待藉由本次機會可帶動更多企業熱心響應,對周遭的安全 更多關心,讓安心場所遍及全國。
知名企業台灣飛利浦,也是參與本次活動的重要夥伴,作為 AED 的製造商,台灣飛利浦總經理胡孝揚表示:「考量一般大眾擔憂 AED 使用困難,我們優化並提供人性化設計的介面,全程中文語音 指導,電擊後亦持續教導操作 CPR,提升施救成功率。飛利浦 AED 在台灣至今已成功挽救超過 140 條寶貴生命,期望更多企業及民眾更認識 AED 並且熟悉使用方式,當意外發生時,可以掌握黃金救 援時刻!」
為更致力推廣市民對於 CPR 及 AED 雙急救機制的觀念,當日現場由專業技術指導員帶領台中衛 生局長曾梓展及台中捷運董事長林志盈一同進行 CPR 按壓及 AED 操作的雙急救訓練,由長官親自示 範帶領各位學習正確的操作方式,藉此讓市民更認識俗稱傻瓜電擊器的 AED,亦能成為救人一命的 利器。
本次協助建置 AED 的 立偉電子 為中保科技集團關係企業,主要業務內容為智慧健康照護、AED 租賃與建置服務等。截至去(2020)年底建置數量已達17,480 台,建置的公共場域包含機場捷運、 高鐵、桃園機場、各大百貨公司、賣場等處。立偉電子表示,過往做公益是捐救護車,但一台救護 車金額約上百萬,而 AED 約 10 萬元,門檻低很多;立偉電子呼籲更多熱心公益的個人或企業可以改 捐贈 AED,讓愛心更普及,一同創造更安全安心的生活環境。
#中捷 #AED #立偉電子 #中保科技 #艾多美
益 福生 醫 董事 長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業技術與資訊〉施振榮:讓臺灣成為世界創新矽島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來源:工研院2020/12/27 撰文/陳怡如
根據工研院「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對未來智慧生活的勾勒,未來將是一個萬物聯網、AI 人工智慧驅動的世界,生活周遭充滿各式各樣、更聰明也更便利的智慧裝置與服務。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也提出新微笑曲線,認為臺灣應以資通訊科技優勢打造幸福生活,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未來,智慧生活空間是一個明顯的大趨勢!」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為「智慧生活」議程引言時表示,在生活周遭存在著許多「空間」,包含個人、交通工具、住宅、城市,在萬物聯網的時代,這些空間也將紛紛質變進化,透過感測器收集多元資訊,做出綜合判斷,讓生活更加便利智慧。
在這樣的基礎下,未來一方面是由需求帶動科技,以更聰明的服務滿足生活所需(Unmet Need);另一方面則是科技引領需求,導引出更多目前仍未知的創新應用(Unknown Need)。
聚焦三大智慧生活空間
在廣泛的智慧生活範疇裡,工研院瞄準個人空間、移動空間和工作空間,聚焦 3 個次領域,分別是「個人化裝置與服務」、「自主移動系統」以及「智慧產業及服務」。
在個人化裝置與服務中,除了現在常見的智慧手環、智慧手表外,未來感測器能蒐集的資訊將更加多元,個人化裝置也更多樣,像是外骨骼機器裝、智慧義肢、智慧眼鏡、智慧服飾、智慧假牙等;再加上 AI 的深度學習能力,催生更聰明的智慧裝置,達到資訊交換、意圖理解、資訊建議,「簡單來說,就是個人能感知世界,世界能夠感知個人,」余孝先說。
而自主移動系統,包括人和物的運送。自駕車外,還有無人載具的物流服務。余孝先指出,自主移動系統的研發除了讓車子自駕,更要探討自駕車上路後,城市空間的重構改變,比如未來自駕車可以自行開到遠地或郊區停車,「未來都市中心就不需要這麼多停車位跟道路面積。」
未來的智慧產業及服務,就是透過科技改變企業的運作方式與效率。比如透過 AI 擷取資料分析,提出決策建議;或是智慧商店,減輕零售業的人力負擔,並降低開店門檻;又或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產銷智慧化,預測購買需求,精準生產、備貨,減少浪費。
展望未來,「科技的創新將打造新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人的體驗為本,企業以事的效率為本,共同迎向 2030 智慧生活,」余孝先說。
跨域整合 新微笑曲線登場
「智慧生活」產業講師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王道」精神開場。他指出,所謂王道,包含「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三大核心信念。過去大家多只注重「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但現今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從 6 面向看待事物的總價值,著眼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平衡,才能讓企業長青。
1992 年,施振榮率先提出「微笑曲線」,28 年後,施振榮再次提出「新微笑曲線」。和過去的 2D 微笑曲線不同,新微笑曲線共有 3 條產業線在 3D 座標軸上交疊,涵蓋資通訊、AI 智慧醫療和醫療照護三大領域。「臺灣有強大資通訊產業和一流的醫療人才,透過跨領域整合,臺灣就有機會追求世界第一!」
施振榮也指出,曲線左側是資通訊和醫療的共享研發;中間弧線,則以資通訊為平台,在世界推行臺灣醫療的 Know-how;曲線右側,則是醫護人員透過 AI 平台,帶給病友好的體驗照護。因此左側是共享經濟,右側是體驗經濟,「新微笑曲線就是以現有資源共享為始,以用戶的體驗為終。」
在微笑曲線中,「過去我們都是由左(智財)想右(品牌服務),但未來我們要由右引左。」施振榮表示,未來臺灣不能只為知名品牌代工,而是要著眼用戶體驗、共享價值,進而翻轉思惟,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他也看好智慧城鄉的發展,透過地方政府積極建設、為民服務,打造具當地特色的智慧優質生活,「以內需帶動外銷,成為國際創新應用的示範場域,」施振榮說。
過去矽谷是「創新」的代名詞,施振榮也提出,臺灣應以智慧科技打造幸福生活,讓臺灣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Si-nnovation),以及「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瞄準自建雲、智慧物聯(AIoT)、智慧醫療等關鍵平台,為世界的優質生活做出更多貢獻。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47 期 2020 年 12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5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