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預計將在8月15日施行,財經報導無不以台股活水來了等聳動標題吸引眼球,然而更多在中國的中小企業台商面臨的是有錢匯不回去的窘況,就算台灣端出第一年8%,第二年10%的牛肉,也是只能眼巴巴的看的到,吃不到。
台商返台 當心錢出不來
2019-05-02 23:27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KPMG稅務投資部會計師劉中惠指出,行政院雖已通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但對於大陸台商而言,除了評估資金回來與否,更急迫的往往是資金出不來的困局。
她舉例,常見的問題像是股東代墊費用結清困難,由於不少大陸公司在設立初期,部分費用由母公司代付,衍生大陸公司對股東應付款,但最後要清算離開大陸時,要結清代墊費用就有一定難度,加上這些應付款未能具備合法外匯憑證,導致資金困局。
此外,大陸公司與台灣母公司的帳務差異,也可能阻礙資金回台之路。劉中惠說,在海關、外匯、稅務、公司內部成本分攤或費用代墊等安排,都可能導致母子公司帳務差異,當大陸公司有現金盈餘,但帳上卻無利潤可發放股息時,在規劃資金回台時,也會造成影響。
台商爆逃命潮,資金匯出卻困難重重
作者 中央社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09 日 11:41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協理任之恆說明,中國為吸引外國企業投資,祭出不少租稅優惠,其中針對企業股東獲配股利後,若是再進行投資,可享有股利扣繳稅款緩課優惠。不過企業若想抽身,中國的稅務機關將會「嚴格」檢視企業過去的交易軌跡,要求憑證齊全,因此台商須先繳一大筆稅才能離開。
劉中惠表示,有台商過去作帳都是虧損,現在想撤出中國,稅局就會去質疑帳目的真實性,「他認為你不應該虧損,最後直接說你是賺錢的公司,要你繳完稅才能走」。雖然只要願意繳稅,中國稅務機關也不能擋台商離開,但要補繳這麼多的稅,台商就會覺得過去的辛苦「白忙一場」。
盈餘匯回母公司扣繳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美國在全球貿易系統,逐漸的架構防火牆,Trump會迫使要跟美國貿易的對象,自行選邊站,未來兩年內,會明顯有更多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台灣、南韓、美國、墨西哥,為了避開關稅,企業自然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做法,Trump去年減稅就是為了吸引企業回流,其實台灣也應該實施一些特定的減稅方案,給海外企業回流鋪路。」
因應美中貿易戰,除了網通廠大舉回台擴廠之外,就連過去第一波登陸中國設廠的科技大咖也準備回台擴廠,那就是被視為中概科技股的大咖台達電,7月底,台達電董事會就通過以652億元收購集團旗下泰達電在外流通的79.07%股權,鄭崇華說,為了因應中美貿易戰爭,公司要有所準備,比如說有些東西在產地方面要做調整或調度,讓影響降到最低,台達電在泰國、印度以及斯洛伐克等地都有工廠,有利於集團做生產基地的轉移;同時,台達電也擴大在台投資,決定投入27億元在南科建立3萬坪新廠,生產變壓器以及不斷電系統等產品,該公司還計畫在台北總部旁邊投入15億元購地建置研發中心。
台達電在中國經營得非常深入,他們向來都是中概股的代表性廠商,和中國政府的關係很密切,過去20幾年來在對岸也賺了很多錢,但是現在局勢改變了,台達電回台擴產的調整腳步也是最快的,他們的眼光實在非常精準。
受惠大廠計畫回台投資建廠,南區國稅局表示,統計轄內已成功完成兩件大型「預先核釋」案件,輔導廠商將海外控股公司盈餘匯回國內母公司,便於國內投資運用;一件匯回金額高達24億元,另一件匯回金額16億元,粗估兩案可為國庫帶來4億元以上稅收,為幫助台商資金回流投資「一路順稅」,預計將於11月6日與南科管理局合作,建立稅務諮詢平台,為有意在南科設廠企業,一對一提供稅務專業諮詢,降低未來經營時可能遇到的稅務風險,以事先輔導,取代事後查核,保持徵納雙方的合作與互信。
先前一前一後有兩家轄內上市櫃大廠表示,規劃將過去停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子公司的海外資金,以盈餘分配方式匯回母公司,以回台投資建廠,但不知會面臨哪些稅務成本及風險,通常台商在BVI設有子公司,是因應早期不可直接投資中國的規範,進而透過BVI公司投資各個國家,取得的收益就以盈餘方式停泊在BVI公司。按現行規定,若將盈餘從BVI分配回國內母公司,就需課徵營所稅,不過,最初資金從投資國家匯出至BVI時,若已被當地國課過扣繳稅款,這部分可於國內申報計稅時扣抵。
雖然上市櫃公司通常帳冊清楚,相較金流完整,但資金長年累積在BVI公司,仍可能出現難以證明是由哪個國家在哪個年度賺取的問題,進而影響扣抵狀況,因此找上國稅局「預先核釋」,採個案認定方式,核實或按比例認定可扣抵金額,以確認稅負成本,其中一家上市櫃公司已於去年匯回24億元資金,並於今年5月申報繳納,適用營所稅稅率17%,約為國庫帶進3億多元稅收;另一家則預計在今年分批匯回16億元資金,受年初所得稅制改革方案影響,適用營所稅率提高20%,粗估可帶來1億多元稅收。此外,目前還有一件正在輔導中的案件,預計匯回金額在10億元以下。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91077…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828fi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