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的血淚情仇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戰勝拿走2億銀兩賠款
和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
2億銀兩等於2,500萬兩黃金
中國抗日戰爭
中國戰後沒有拿到任何賠償
只拿回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
但中國軍隊戰死140萬人
不包括受傷和失蹤
等於每拿回ㄧ平方公里的台灣
中國軍人要犧牲39人
另外ㄧ般中國人死亡3,200萬人
等於每拿回一平方公里的台灣
中國人要犧牲889人
一平方公里有多大
不過就是一個小型操場或運動場
但是歷史真相令人不忍卒睹
當時台灣人完全支持日本侵略
全台灣人口不到600萬人
年紀適合當兵的台灣年輕人
也約100萬人而已
日本人招募志願兵參與侵略
就有70萬名年輕台灣人報名
年輕的李登輝怕錄取不了
還劃破手指上血書給日本人
要求當日本兵參與侵略
李登輝的父親還捐款給日本人
幫李登輝爭取
當時有錢的台灣人
也真的努力捐款贊助日軍
像蓮舫的祖母陳杏村
就捐了購買兩架零式戰鬥機的錢
這些捐款沾滿中國人的鮮血
有超過20萬名台灣人參與侵略
像湯守仁就因在中國替日本人打仗
由見習士官晉升至少尉
還有台灣人以農業團、醫療團名義
赴中國支援日軍殺害中國人
這是冷酷的歷史事實
那時的台灣人是中國人的敵人
或者說是中華民國的敵人
但戰後因爲開羅宣言等相關規定
中國必須對日本人和台灣人
以德報怨
中華民國政府發布國籍回復令
把戰敗的侵略共犯的台灣人
轉換為戰勝國的國民
把中國人的血淚情仇一筆勾消
稱之為台灣光復
很吊詭的歷史是
當年視自己為日本臣民
且視中華民國為敵國的台灣人
現在卻必須
躲在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下
假裝自己還沒搞台灣獨立
但很多台灣人內心
又想推翻中華民國
否定台灣光復
積極去中國化
配合日本人稱為「終戰」
還想在陽明山豎立「日皇碑」
還大言不慚說「史觀不同」
一場腥風血雨的中國抗戰
最後變成遮掩史實的「史觀」
歷史的教訓可能很令人擔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皇民化工廠,產國語好寶寶、產皇民化文學,還能產國軍狂熱粉?! 下一集:EP5『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事件。』http://bit.ly/1X9NTzB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內地延長主義2.0的皇民...
皇民化運動志願兵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七月七日晚上十點
1937年7月7日
晚上22:00
駐紮在北京近郊的日本軍隊
對駐守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
發動攻擊
爆發七七事變
7月8日共產黨通電國民政府要求
遵守西安事件的承諾對日抗戰
7月17日蔣介石發表盧山抗戰宣言
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日本軍隊所以有權駐紮在北京附近
是因爲1900年義和團事件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事後以護僑為名取得河北駐軍權
因此日本有機會在1935年
找陳水扁好友殷琪的叔公殷汝耕
在河北東部成立第一個
漢奸自治政府
並能在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
情形如同1904年日俄戰爭
日本獲勝取代俄軍
獲得中國的東北駐軍權
有機會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
奪取中國東北
七七事變後華北很快淪陷
8月13日爆發上海的松滬會戰
中國軍隊抵抗至11月26日
傷亡20萬人相當慘重
日本的台灣總督開始徵召台灣人
以軍夫名義投入中國戰場
前後共有20多萬名台灣人
參與侵略中國和東南亞
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
展開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這場抗日戰爭
財產損失不算
中國人犧牲三千多萬人
每十四個中國人死亡ㄧ人
1945年抗戰勝利
中國除了拿回台灣主權外
沒有獲得日本任何賠償
換言之台灣主權
是三千多萬條中國人命換來的
台灣當時是日本殖民地
1936年以前還有林獻堂和蔣渭水
懷著中國漢族的民族主義
不斷的軟性抗日
但是當年13歲的李登輝
已讀完日本教育的小學教科書
李登輝是第一代皇民化台灣人
已對中國毫無感情和認識
1936年日本爆發二二六軍人政變
台灣殖民總督改派軍人出任
全面推進軍事皇民化運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攻入南京
台灣全島熱烈慶祝
台灣人積極捐款及繳納勞軍稅
支持日本侵略中國
台灣人成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共犯
1941年12月8日日軍攻擊夏威夷
爆發珍珠港事件
1942年日本的台灣總督正式徵召
ㄧ千名台灣人當日本志願兵
結果有42萬人報名爭取
1943年又徵召ㄧ千名
結果有60萬人報名爭取
1944年再徵召二千名
結果有74萬人報名爭取
其間有人報名爭取不上
不斷捐錢向日本人表忠
還割手腕上血書宣誓效忠日本天皇
其中有一個人名叫李登輝
唸皇民化教科書長大的台灣人
被教育成中國的敵人
侵略中國及殺害中國人
是這代台灣人向日皇表忠的方式
事隔70多年
2008年馬英九批准台獨課綱
年輕ㄧ代台灣人接受台獨教科書
情形與李登輝接受皇民教科書ㄧ樣
2020年民調有67%台灣人
自認為不是中國人也與中國無關
在中美對峙下
美國要利用這些台灣人對抗中國
台灣人可能會毫不遲疑重演
1937年7月7日後
參與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劇碼
日本人做得到的事
沒有理由美國人做不到
皇民化運動志願兵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治晚期──台籍日本兵|
◆臺灣特別「志願」兵
「從軍到南洋/打一場不知為何而戰的「聖戰」/在戰地/死亡是司空見慣/已無哀悼傷感/但我這一份生命/會忍住穿過戰火的悲劇/迎接和平與愛的光明時代」──陳千武〈活著回來〉
台籍日本兵,一般是指太平洋戰爭後期(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政府招募和徵召服役的台灣人,最一開始,徵召的是非正規軍,甚至可以說是最低階的「軍屬、軍夫」,再來則是「特別志願兵」招募,在1945年初後的全面徵兵制度則是以「志願兵」加入,所以也有「#台灣特別志願兵」這個稱呼。
作家陳千武先生在1942年時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1943年9月被派往南洋,在自傳性小說〈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裡,他描述了戰爭的悲歌、慰安婦女遭受的悲劇,還有台灣人與琉球人在日本人的歧視下,自我認同的掙扎。
在〈旗語〉這篇小說裡,他描述到,當時台灣青年並沒有義務當日本兵,但可以「特別志願」,就是在巡查督促保正的監視之下,很「特別」的在志願書上蓋章申請。
除此之外,當時日本政府為了提升對日本的認同,也推廣了皇民化運動,在沸騰的軍國主義下,形成了不當兵非男人的社會氛圍。
而1943年台灣進入「#空襲時期」後,更是由於自己居住的家園被砲火波及,使許多人興起保家衛國的意識,讓更多的台灣青年參軍。
不管是受到社會氛圍或是皇民化運動的影響,或是「不是出於自己意願的『志願』兵」,都使的許多台籍兵在戰爭結束後,面對到日本和台灣已分屬不同國家,甚至是處於敵對關係,產生了權益補償和歷史定位都萬分尷尬的問題。
◆南方戰線士兵
太平洋戰爭開戰時,軍衣改用新式的九八式軍衣,此外,因為戰線往南方擴大,也開發出熱帶用的防暑衣。通常在電影裡常見的日本兵幾乎都是這個時期的軍裝。
[#便帽+#帽簾]
便帽,漢字寫作「略帽」,是一般士兵最常在照片裡出現的帽子。另外較常老照片看到的還有一種戴在便帽上的「九零式鐵帽」,是在野戰時防暑與保護用,馬來亞戰線的士兵還會裝上偽裝網更方便在叢林中移動。
另外,南方戰線最必要的配件就是「帽簾」,漢字寫作「垂布」,在昭和十三年時跟著所謂「防暑衣」一起設計出來的,是太平洋戰爭時,南方戰線日本兵的特色之一。
[#星章+#軍階]
便帽中央有一個星章,用來標示士兵與軍官的差異,軍官是金線鑲有金線的五角星,我們畫的一般士兵則是夏山茶形狀。
一般而言軍階的階級章,是鑲配在領口的開襟上,但大部分志願兵出征前的照片裡都尚未配上,因此我們這邊作畫時也保留此特徵。
[#夏用襦絆](防暑衣&熱帶地區專用服)
在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前,日軍穿著多為「昭五式軍衣」,特徵為皆職章在肩膀上,並且有著類似於詰襟的立領,領口還有不同的顏色話分兵科,有些日本兵即使在之後換裝也持續穿著這套軍裝。
台灣志願兵大多在太平洋戰爭之後被徵召,此時的軍裝已經改制為「八九式軍裝」了。領口改成翻領,而南方戰線的士兵們更是穿著防暑衣(軍官)或夏用襦絆(一般士兵)。腋下有設計通氣孔,領口也轉為開襟式,更方便散熱。
[#背帶+#彈藥盒]
太平洋戰爭時的個人裝備包括:攜帶式帳棚(可作為斗篷使用)、九八式外套、背囊、水壺、雜物包、被甲囊(內裝防毒面具)、飯盒、刺刀、彈藥盒等等。
但未將行軍時全身裝備佩戴上的話,主要軍裝是雜物包(右肩背帶)、水壺(左肩背帶)、刺刀、彈藥盒這幾項。彈藥盒前面加上沒畫出來的後面總計有三個,前面兩盒將蓋子往前打開,可收納六個插彈子,共計三十發;而後盒則可收納十二個插彈子,共計六十發。
[#三十年式刺刀+#三八式步兵槍]
配戴軍刀是許多人對日本兵的印象,一般而言軍刀是以軍服上的劍衣扣固定住,但刺刀也會時常安裝在三八式步兵槍前頭。三八式步槍全長127.6cm,再加上30式單刃刺刀後就可達166.3cm,這把槍最大特徵就是它的長度,和零式戰鬥機一同普遍被視為日本軍隊的象徵。
[#腳絆+#軍用分趾膠鞋]
腳絆又稱綁腿,在長時間行軍之後,能夠防止血脈下積而引起的漲疼,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山地行軍中可能存在螞蝗等動物,綁腿能夠防止螞蝗進入士兵的褲腿管,通常軍官是使用「革腳絆」(皮革製),或甚至是長靴,但一般士兵還是使用布腳絆居多。
軍用分趾膠鞋是屬於日本軍隊的特色,在大拇指與食指有特別分開,據說是為了配合日本人穿木屐的習慣,通常會在入伍時發放一雙,但之後要更換則要價不菲。
◆我是誰,一生的命題
在《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松的人生》一書中,用日本記者的視角,描述了一個如今生活在日本,曾經歷二戰的台籍日本兵的尷尬與痛苦。
簡茂松在一九二五年出生,七歲時就讀公學校,每天在校長指揮下升太陽旗、背誦歷代天皇名字,隨著皇民化運動的推行,年幼的他也相信成為好皇民是應該的。也因此這樣,十五歲時,他改名為竹永茂松,並在兩年後錄取了日軍台灣軍司令部的軍屬。
「做為軍國少年為天皇陛下出征是理所當然的事。」那是他當時曾說過的話。
直到一九四五年後日本成為戰敗國,美、英等同盟國開始追究日本的戰爭罪犯。他以戰犯被判了五年徒刑,然而,當二十六歲的竹永茂松服刑期滿遣回日本後,赫然發覺他被排除日本國籍,也拿不回存在軍郵局一千五百日圓的存款。
然而此時,台灣正逢白色恐怖時期,家屬擔心他的安全勸阻他返鄉,原先以為只是短暫駐留的日本,最後竟停泊半世紀之久。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難想像他們接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也無法體會當時的社會氛圍,他們一出生就是日本人,接受日本教育,為日本貢獻最寶貴的青春與血汗,好不容易活著從戰場回來後,卻突然變成了「打了八年抗戰的中國國民」。
如果說大時代的變動是歷史的悲劇,那如今追究起來,也無法說是誰的錯。
在這篇簡短的文章裡,礙於篇幅無法說明太多,若有餘力,可以閱讀周婉窈老師的〈#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裡面有更多台籍日本兵的認同與當時社會背景的描述;而許俊雅老師的〈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則摘錄了許多台灣小說描述戰爭的可怖經驗。
讀完這些資料,深感時代與戰爭對於我們這些未曾活過半世紀的人太過龐大,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為這篇複雜哀愁的文章做結,就在這邊引述周婉窈老師在文末最後的話吧。
『……最後,人類社會的某些集體情操,是不是也有它抽離現實時空的抽象價值呢?台籍日本兵為他們因出生、因教育而認同的國家,盡忠盡力,至死無悔,我們在他們身上,不也能看出一些人類社群的高貴情操嗎?』
『誠如一位台籍日本兵告訴筆者,他希望他的子孫也能像他們效忠日本一樣,盡忠台灣。果如是,台灣幸甚!台灣幸甚!』
台灣幸甚!
委託繪師:顏文字
參考資料:上田信《二戰軍裝繪畫技法&資料集》、周婉窈〈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我啊!一個台灣人日本兵簡茂松的人生》https://reurl.cc/EKLze1〉
皇民化運動志願兵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皇民化工廠,產國語好寶寶、產皇民化文學,還能產國軍狂熱粉?!
下一集:EP5『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事件。』http://bit.ly/1X9NTzB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日本政府在臺灣推動內地延長主義2.0的皇民化運動,講國語、改名字的乖寶寶都好潮好棒棒。是什麼神秘不可解的原因,讓大家願意改變慣用的語言、習慣甚至是宗教習俗?又出於什麼動機,讓大家告別親愛ㄟ媽媽、袂當陪愛人去看電影,搶破頭都要加入國軍上戰場,到一個血書明志的地步勒?
本集關鍵字:皇民化運動、內地延長主義、國語講習所、國語家庭、創氏改名運動、神道教、神宮大麻、大東亞戰爭、高砂義勇隊、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
快來看臺灣吧最新節目!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英文翻譯: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
日文翻譯:愛理、俐伶、Caron
日文翻譯校稿:下坂さん、愛理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主題曲:
DJ Hua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Sakura (DJ Hauer Mix)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街
http://www.rengoku-teien.com/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Colonel Bogey March (Alford, Kenneth J.)
Jean-Francois Noel
"Bumbly March", “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Fluffing A Duck”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參考書目: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文化,2003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1926-1945)》臺北:時報文化,2009
皇民化運動志願兵 在 改姓名讀本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為強化臺灣屬民的向心力,臺灣總督府延續昭和11年(1936)的「民風作興運動」(註),自昭和12年(1937)起實施一系列「皇民化運動」,其主要內容又可分為宗教與社會 ... ... <看更多>
皇民化運動志願兵 在 戰雲下厲行皇民化台日文學社團相互較勁【民視台灣 ...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940年代,日本帝國戰情吃緊,軍源不足,在殖民地展開皇民化運動,推行志願兵制,招募台灣人投入戰場。在台灣文壇方面,作家也難置身事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