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大失敗?當全世界的目珠都被蛤仔肉糊到:不叫好又不叫座的《銀翼殺手》,如何靠這個小東西為自己平反?】
https://bit.ly/2WKLyAz
這原本應該會是一系列的文章,以當年評價/票房很差、後來透過 DVD 等家用媒體銷售的好成績,而重新獲得再評價機會的電影。不過後來想想,考慮到考驗大家的耐心XD,還是不要串在一起好了。
另一個原因是,我在寫鬥陣俱樂部時又不小心戰場擴大了,現在陷於泥淖之中XD。還好慶幸當初沒有寫成一大個專題~
在介紹之餘,也希望大家能想想,在過去那個盜版仍然盛行的時代,錄影帶、DVD仍然能夠拯救一部電影的名聲,但到了現代,現在雖然仍然有盜版,但是家用媒體的地位一天天正在消失中,而串流平台、或是付費隨選影片平台等等線上服務興起,它們能夠負起這些為爛片平反的責任嗎?
可能很難,最重要的原因,來自線上平台並非倉儲式陳列商品——就像逛百視達,你隨時都可任意瀏覽這家店的所有電影;而是展覽式陳列商品——就像辦展覽,你只能瀏覽這次展覽的1000部電影,放在後面倉庫的10萬部電影你暫時看不到。
這種逛店的差異,會限制了用戶看片的動機與需求,讓你無法挖掘到藏在更深層的陌生電影、特別是那些來自你喜歡的電影類型、但你這輩子卻從未看過的電影。
大王這系列會提到的電影,全都是所謂的類型電影。它們會被挖出來平反並非沒有原因,除了口耳相傳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些電影看來都像是屬於某種傳統類型的電影,可能是科幻片、可能是驚悚片,這些電影原本就有廣大的客群,當他們在進行「倉儲式」瀏覽時,很容易因為「觸類旁通」而找到這些滄海遺珠。
當然,線上平台也希望有無限的頻寬與無限的儲存空間、更希望獲得無限時的授權(許多電影上架是有時限的)。所以,不是N家不想把所有電影一股腦地全丟上網路,這是有物理與法律限制的。
(大王已很厭倦時不時就有人拿這點來批評台灣網飛,這實是愚蠢至極)
不過,我剛剛說的問題是真的很嚴重:也許當沒有了DVD與錄影帶與藍光,許多電影就真的再也無法鹹魚翻身了,這會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而我們又會因此少了幾位山姆萊米、諾蘭、或是《銀翼殺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百視達 失敗 原因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連續兩周的的《夜問》都在談深圳,深圳時常被拿來與香港比較,說香港錯過了網路科技的趨勢。近日,〈上海是怎麼錯失這些年的互聯網機遇的?〉一文在大陸流傳甚廣,也點名上海輸給了深圳與杭州。
分析通說上海與香港,沒有互聯網的基因。但是早期的深圳或杭州就有嗎?
深圳的華為、中興,早期都曾經與香港企業合作,然而香港企業滿足於現況的收益,合作完就掰掰,華為與中興卻選擇繼續研發新科技。是這幾間香港企業沒眼光嗎?那李嘉誠一家算有眼光了吧!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入股騰訊,兩年後賣掉,賺了1260萬美元,當時來看是了不起的投資了,但如果到今天還保有那些股票,至少值500億美金。
香港認為深圳就是搞代工的,怎麼可能成為什麼技術新創城市?當時的人,其實大多沒有看到互聯網興起的趨勢。就算有,也無法判斷對自己的顛覆如此之快。
2013年,阿里希望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但香港認為阿里的雙股權結構不合規定,讓阿里隔年去了紐約。2017年,香港覺得自己不該再堅持反對雙股權,但阿里巴巴已經走了四年。
〈上海〉一文還提到,支付寶如果在上海,絕對因為受到法規限制發展不起來。早期的上海也看不上網路企業,覺得自己的優勢是金融、互聯網沒出息。(台灣倒是也滿像的……)但杭州因為開放包容,網路產業能夠不受限制、逐漸成長。
不論是分析香港或上海,沒落的原因都讓我聯想到一本書《創新者的窘境》,書中分析道,傳統大公司的失敗,歸類於兩種原因,一是自身積累的資源成為了轉型時的限制,在內部體系的創新很難,可能會顛覆既有的組織,因此往往維持現狀;二是一定犯了傲慢的毛病,覺得新創業務開始的市場太小,大公司不值得一做。
企業、城市乃至國家都是一樣,必須不斷創新,當時代改變,過去的優勢便會成為劣勢。百視達敗於NETFIX,NOKIA敗於APPLE,都是同樣的道理。台灣過去以來的優勢,會不會是在面對創新、升級的劣勢呢?台灣有哪些地方是過於傲慢的呢?
台灣很大的問題,還是政治掛帥。大陸各城市間都會不斷競爭,台灣卻還有為數不少的鴕鳥不願意面對大陸的崛起。無疑地,在網路科技的領域,大陸有許多優秀之處,值得台灣政府與企業學習,然而一旦向大陸取經,就會因為政治不正確而被批判,或許經過幾年仍然能做到相同的地步,但錯過的時間與機會就不會再回來。
在〈上海〉一文,作者是上海人,他認為「我們上海年輕一代確實就是進取心不足,而且我們極其貪圖安逸。」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某些人形容的台灣青年?或許可以慶幸,台灣終於「追」上上海了?
台灣青年在網路科技上的發展侷限,很大一部份有理由怪罪於環境。一是人口規模太少,縱使是創造差異化、垂直領域的創業類型,收益也不見得有保證;最重要的是金融科技的土壤過於貧脊,連移動支付都不普及的地方,如何能創造更有效便捷的網路+?
反〈上海〉一文者說,上海是做金融的,錯過互聯網潮流也不要緊。搞好金融中心就好。
上海或許可以二十年繼續做金融中心,然而,台灣要繼續仰賴半導體二十年嗎?
重大的社會與技術變革,皆會帶動新的產業、新的城市,乃至新的強權,但也會打掉一批企業、城市與政權。上海與香港願意自我反省,台灣在過去有著乘風而起的優勢,未來,希望我們一起加油。
百視達 失敗 原因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些人應該體會過這種經歷
主管:「公司營運不好,都是老招無法吸引顧客,想些辦法弄些新的嘗試來改變,要創新。」
員工:「好的。」
數日後
員工:「這個做法好像有機會,要不要試試看。」
主管:「以前有人做過嗎,風險高嗎。」
員工:「沒有,這應該是新的做法。」
主管:「那你做這個做啥,你看A公司的那個方法,效果很好,你弄一個類似的來。」
數日後
主管:「公司營運不好,都是老招無法吸引顧客,想些辦法弄些新的嘗試來改變,要創新。」
員工:「好的。」
無窮迴圈
一位年輕男士分享他對家族企業的想法,之前在美國念書、工作,現在在一間台灣傳統產業公司,雖然已經是上市公司了,但基本上掌控權還是握在他的家族中,那家公司是由他爺爺所建立。
「我舉例子,我們為體育用品公司生產布料、透氣布料、輕量布料。我們從布料開始,然後終於進入成品生產,最後現在則是替許多國際運動品牌或零售廠商做OEM(原廠委託製造商)或ODM(原始設計製造商),他們從提供便宜的材料和人工開始,最後變成替西方品牌做外包工廠,並在幾代之後慢慢變得比較富裕。
而現在全都卡住了。在過去的15年中,所有的工廠都移往中國或是東南亞,那些地方成本更低、規模更大。許多台灣傳統產業撐不過去是因為長期來說他們完全無法競爭;那邊一直有更便宜的勞工和更大的市場。我父親那代的人都知道這點。
下一步很自然是往供應鏈的上游移動或是多角化經營他頓了頓,我們不再在成本上競爭,最終要建立我們自己的品牌,他們也都同意這一點,我現在負責要打造公司第一個品牌,就在上個月,我提出要做網路行銷的預算。資深主管拒絕了。」
為什麼?
「因為我要求新台幣500萬元的預算來做網路和社群媒體行銷,他們完全不能理解這筆錢花去哪裡,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新的運動品牌,那我們自然會瞄準要購買運動裝備市場、年齡介在12到30歲的人。那我們就需要買Facebook或Google的行銷廣告,但對於上一代,很多人甚至從來沒有用過 Facebook,也不懂什麼是社群媒體,你如何解釋要花這500萬?
他們寧願花這500萬元去買更多棉花或是投資在工廠上,然後讓工廠更有效率,更節省成本。工廠、省成本、買更多材料,這些是他們能夠看到、摸到的,所以他們能夠想像,上一代運用這些傳統的製造思維獲得非常大的成功,所以很難要他們去想像其他的方法。因此即便公司過去10年都在喊著我們要有自己的品牌,但我們卻仍持續專注在成本上競爭......。」
許多類似的年輕人來自於自己的家族企業,都可能同意他針對台灣、無數台灣中小企業以及他們未來想要表達的意思。
經濟停滯,起薪倒退,全球競爭力下降,無法在國際級創新方面競爭,員工和資深主管之間不信任、老人和年輕世代之間不信任,最大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良好的營運管理,通過努力工作和高效率生產打造高品質的產品,這種源自於60年前的管理經驗來競爭已經不夠了,走進死胡同了。
公司知道該改變,但是因為舊的公司包袱和文化,越接近要改變的時候,公司就會越害怕,因為就像對一個完全沒上網的世代解釋打造一個新品牌的細節,以及在臉書上行銷一樣,這些改變對於公司過去熟知的情況距離太遙遠。辯論本身只會曠日費時,而其他競爭對手則加速往前。遇到挫折、公司內不同團體開始互相指責對方讓公司停滯,最後演變成外面的收購者進來買下公司。
15年前,百視達(Blockbuster)在全台各地到處都是,現在它們全部不見了,因為它們在和網路影音分享競爭上面反應速度不夠快而失敗。現在回頭看,如果持續削減DVD的零售價格,並讓店面更便宜,百視達現在真的就還能夠活著嗎?
許多方面來說,這就像是現在台灣的鏡子一樣,有過時的企業思維,以及不斷改變的政府政策。而因為台灣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我們很少有機會接受外界的刺激,來迫使我們有新的點子和改變,我們必須擁抱風險和改變,把自己藏在角落,希望我們會是幸運的1%、不會在全球化競爭中被屠宰,那是很不實際的,就像這間公司一樣,認為持續在更有效率的工廠上競爭,就能夠讓他們從永遠不被消滅。
每個人都在抱怨現在的政治情況,以及台灣企業管理是錯的,但是當新的選擇或是激進新的點子提出來的時候,最常見的意見總是:
不要想太多,做好你的工作,遵循著規則,尤其是像在這樣糟糕的經濟情況下。
其實在現在這樣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歡迎更多的風險,更多的創業家精神,更多的冒險,尤其是在企業上,因為失敗的機會成本較低,我們不能夠繼續這麼優柔寡斷和規避風險,不能夠在表面上宣稱擁抱改變,嘴巴上說了解每個世代想去追尋不同的路、不同答案以解決挑戰日益增加的情況,但最終卻強迫他們選擇和上個時代一樣的決定,追求相同安全的生涯選擇,並期待社會會奇蹟般變好。
文章主要內容來源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