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防疫,同時嚴防颱風災情』
臺南市今日(8/7)繼續零確診。目前臺南市的劑次涵蓋率已達33.9%。
衛生局許以霖局長說明,因今日(8/7)停班停課,原訂於8/7於成大醫院接種疫苗的市民,請於8/8(日)依原預約時段至原預約地點接種,無須重新預約。同時,今日中央CDC宣布增加可預約施打第一劑莫德納,如7/19前已登記接種莫德納意願、且為53~54歲之第九類人員,今日(8/7)16:00後可至平台預約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
黃偉哲市長除了繼續提醒堅持防疫警覺、原地過節避免跨縣市移動,更呼籲市民注意防颱防汛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出門。
【#預約接種請注意】
1. 本期次預約接種時間至今日8/7 12:00截止。
2. 本期疫苗為莫德納;
3. 施打時間預計8/11~8/17;
4. 本期可預約接種對象:
A. 7/19 12:00前已登記願意施打莫德納、且為65歲(含)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55歲(含)以上第九類對象,可施打第一劑莫德納;
B. 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8/11前已間隔滿28天之第一~三類對象、孕婦,可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
【#中央指揮中心增開接種預約登記】
1. 對象:7/19 12:00前已登記接種莫德納意願、且為53~54歲之第九類人員,可預約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
2. 開放預約時間: 8/7 16:00 ~ 8/9 12:00
3. 預計施打時間:8/11~8/17
【#意願登記開放登記】
1. 本期意願登記開放時間: 8/5 14:00起
2. 開放可登記意願對象:第九類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商病患,以及2003年(含)以前出生者
3. 意願登記方式,請參考:https://tinyurl.com/3xtrbmde
【#接種疫苗並非免疫,只是降低重症率,並且接種後14天才會發揮防護效力】
依據CDC公布的資訊, #各類疫苗至少在第一劑施打兩週後才開始發生效力 (參 https://tinyurl.com/3yf4tay9 ),請儘速施打、繼續擴大疫苗覆蓋率,共同建立起臺南的防疫安全網。
【#防疫紓困相關資訊】
1. 疫苗與篩檢資訊,都可以到臺南市的平台(https://tinyurl.com/ydx3yyap )查詢。
2. 紓困措施 都可以到市府防疫專區網頁(https://tinyurl.com/4sns5r3n )或者紓困諮詢專線 06-2954293 查詢。
3. 近期臺南14天內相關足跡如下:
#交通運輸
7/31 20:05-00:05 台北往臺南仁德統聯客運(新北#15808足跡。同車乘客都在外縣市並皆已完成通知)
7/30 09:20-11:25 台中往臺南自強號 105班次4車(新北#15816足跡)
7/30 11:55-11:58 臺南往大橋區間車 3726班次(新北#15816足跡)
#永康區
7/30 12:06-12:08 米里二代永康大橋店(新北#15816足跡)中華西街
7/30 12:12-12:17 超飽早餐店(新北#15816足跡)中華西街
7/31 19:01-21:00 唐朝麻辣燙永康店(新北#15816足跡)南台街
8/1 12:35-12:37 7-11好巧門市(新北#15816足跡)中華西街
8/1 12:44-12:46 7-11康橋門市(新北#15816足跡)中山南路
8/1 13:13-13:15 白巷子中山南店(新北#15816足跡)中山南路
8/1 13:17-13:20 小北百貨臺南開元店(新北#15816足跡)中山南路
#北區
8/1 12:52-12:55 康是美開元店(新北#15816足跡)開元路
#安南區
7/30 21:34-21:40 7-11安立門市(新北#15816足跡)安中路四段
7/31 14:21-14:26 鹿耳門冰城(新北#15816足跡)安中路六段
7/31 14:28-14:30 鮮自然土城門市(新北#15816足跡)城北路
需要歷史足跡資訊,請上市府『臺南COVID-19儀表板』(https://tinyurl.com/49v6f69k )。
#戴口罩 #勤洗手 #重清消 #少移動 #避近距
#理性防疫 #安心防疫 #用腦防疫 #動手防疫 #主動防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白 鹿 颱風 災情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沉入海底的六千頭牛 🇯🇵🇳🇿
「驚濤駭浪裡的人定勝天 ?...這就像電影《天搖地動》一樣。」2020年太平洋第9號颱風「梅莎」,本周以巔峰強度穿越東海,並在日本沖繩、鹿兒島降下豪雨後,直撞南韓帶來破壞災情。但梅莎颱風北上途中帶來的狂風暴雨,卻在日本奄美大島西方海域釀成重大海難事故,一艘來自紐西蘭的大型牲口運輸船「海灣活畜1號」(Gulf Livestock 1),2日就因承受不了颱風巨浪而傾覆,儘管發出了海難求救訊號,但在極端惡劣的海象中,全船43名船員與6,000頭出口活牛,只有1人獲救,其餘所有人直到3日下午都已失去蹤跡,全船上下下落不明。
恐已沉入大海的「海灣活畜1號」是阿曼註冊、懸掛巴拿馬國旗的紐西蘭牧產貨輪。全船8月中旬自紐西蘭北島的內皮爾港出發,原本預計3日就要中國河北省的唐山港靠岸,好交付中國市場訂購的6,000頭紐西蘭活牛,不料在航程終點遭遇正值巔峰狀態的中度颱風梅莎,全船才會在奄美大島西方185公里左右的東海海域遭逢海難。
「我們的船承受不了這種極端天候,船身才會被巨浪打翻...。」截至3日下午2點為止,全船43人中只有45歲的菲律賓籍大副艾德瓦羅多(Sareno Edvarodo)被聞訊趕來的日本海上保安廳救上了岸:「船長最後的指令是發出SOS訊號,並要所有人穿上救身衣、跳船求生...但當我墜入海中後不久,我們的船與其他同伴就已消失在海中。」
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除了獲救的大副外,搜救隊也在周邊海面上發現一艘「沒有人的救生艇」,但海灣活畜1號上還有42人——包括2名紐西蘭船員、2名澳洲船員與38名菲律賓船員——生死未卜,至今下落不明。儘管鹿兒島方面已在3日天亮後,出動P-3C海上巡邏機密集搜索,但究竟貨輪是在何處翻覆?沉船時間與方位都不確定?搜索行動的難度,更是直比大海撈針。
大海茫茫,新生成的10號颱風「海神」又即將於周末北上日本、韓國,搜救行動也正急如星火地與時間賽跑。但在各種震驚、遺憾與焦急之中,海灣活畜1號的海難事件,卻也同時引發了另一個角度的關注爭議:
「那所以這6,000頭葬身海底的牛...是怎樣?」
「這是一場真實的災難,我們都為這43名船員與他們的家屬感到難過。但透過這場悲劇的折射,我們也希望紐西蘭能認真反思:為什麼海上活體牲畜貿易的不人道行為,還有必要在21世紀繼續?」紐西蘭的動物福利組織SAFE如此質疑。
紐西蘭與澳洲畜牧業的「越洋活體貿易」——也就是把活的牛羊牲畜運上貨輪,直接越洋送到進口國市場——近10年來一直是社會辯論的衝突焦點。反對派意見認為,比起現地電宰的冷凍肉品,活體出口的過程不僅曠日廢時缺乏彈性,牛羊在貨輪上的衛生條件與人道環境也嚴重堪慮。之中,除了動物傳染病的跨國風險外,動物之間因壓力、生活空間狹小、海上悶熱與暈船...等惡劣環境,每年都會讓數萬頭紐澳牛羊因疾病死在海上。運送過程中的徒增痛苦不說,枉然造成的無謂死亡與「浪費」,也讓人覺得不可置信。
不過支持者卻認為,活體畜牧商品的運送,不僅對於特定市場而言有其「必要需求性」——像是印尼、沙烏地阿拉伯等穆斯林國家,每年的齋戒月、宰牲節都會有極大量活體牲口的進口需求。與此同時,許多越洋運輸也不僅是「進口肉品」,還有酪農、品種培育、或在地化養殖的需求,都會需要活體運輸。
儘管冷凍肉品的進出口已成為市場的主流,但像是紐澳肉品出口大宗的印尼為例,冷凍倉儲與生鮮衛生的物流能量就沒有那麼完整,許多次級市場、偏鄉地區並無法保證冷凍肉品的銷售。因此如果全然摒棄活體運輸,對於買家與賣家來說都不是那麼現實的選擇。
另一方面,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環境影響,也讓看似落後的活體運輸,意外成為了「全球化」的合理選擇。以近年來乾季旱災日趨嚴重的澳州為例,活體運輸往往也成為分散價格風險的選擇之一。不過在這樣的考量之下,每年在非人道狀態中平白死去幾萬頭牛,這是合理的成本犧牲?還是非人道的殘酷浪費?儘管牲口橫豎是要被屠宰食用,但過程中的人道邏輯或商業考量是不是合理,在種種立場衝突中,也就各有說法利弊了。
Photo credit: RT
#海難 #牛 #梅莎 #颱風 #日本 #紐西蘭 #畜牧 #活體運輸 #動物 #極端氣候 #GulfLivestock1 #cattle #typhoon #Japan #NewZealand #animal #Instagram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白 鹿 颱風 災情 在 饒慶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縣府永遠站在農民這一邊】
慶鈴今天在接受郭宗益議員質詢釋迦補助,特別講清楚說明白:
關於8/24白鹿颱風造成部分鄉鎮釋迦、香蕉等作物損失慘重,達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標準,最近救助金陸續撥付農民戶口,部分卑南鄉釋迦農戶提出異議。
第1次抽查釋迦受災情況,卑南鄉未達到90%的合格標準。
第2次抽查,受損農地通過率為76%,中央核定76%農戶可獲救助,不過,縣府僅收到卑南鄉公所提出42.4%農戶申請。目前,公所再申請第3次抽查。
慶鈴絕對不會區分太麻里、台東、卑南的釋迦農,全部都是我們台東農民,無論如何,縣府一定百分之百的支持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