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冒險號
只是一點點好奇
特府紀律部隊高層牽扯入「國企飯姦局中局」事件,雖由特首林鄭出面作出「鮑魚拆局」解畫嘗試,愛國倡議性傳媒香港01和最有公信力的明報似仍窮追猛打不放。
其中一奇怪亮點,是建制議員謝偉俊的態度,一日之間,由嚴正指出「事件不僅涉及違反限聚令,更涉及刑事罪行,加上牽涉較高層次的官員,縱使事件敏感,但作為政治任命官員,應向公眾清楚交代真相」,強烈呼籲「中央應關注事件」;變成淡化為「大家要明白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文化,飲食是一種溝通渠道,如果不出席晚宴可能被指不近人情」,認為只是「一次半次」,不要太苛刻。
若謝議員有此轉變,希望非蘋果兩大愛國傳媒也會很快收到指示,停止就「飯姦局中局」問題再攻擊,應將香港注意力集中在恐怖主義問題。
但謝議員的「民以食為天」解釋,也符合中國小農口腔經濟至上的文化深層論說。
飲宴若無鮑魚、蛙蛙魚、穿山甲等貴價食材,只以雞腳(雖美化為鳳爪)、豬皮、白飯款待,絕對是怠慢甚至侮辱。因此,林鄭說錯了:入席見到鮑魚和紅燒翅起身離開者,才不是中國人;持BNO去了英國,見到Fish and Chips 而無法離開焗住愁眉苦臉啃食者,就是二等公民。
謝偉俊confirm :對於中國人,食最大。所以連種族主義者川普,膽敢在白宮用漢堡包外賣招待西方和非洲賓客,但宴請第二大GDP經濟體的中國總書記,一定要很proper 地在佛羅里達州私人別墅食足至少五道菜,雖然其中似乎不夠multicultural 地不包蝙蝠湯。
香港傳媒一向最八卦「國宴菜單」。我討厭政治,但鍾意食:一家在灣仔的中國式會所,火鍋為何價值每客三千八百元,貴過君悅的Steak House 和半島的Gaddi’s 法國菜,相信全港TVB飲食節目包括「鼎爺廚房」、「吾淑吾食」、「阿媽教落食平D」、「肥媽優質食好D」的蘇屋村和馬頭圍愛民新邨的師奶普羅市民,一定想八卦知道。
林鄭特府的失敗是取消了前英殖新聞統籌專員一職,不懂得西方英美文明國家政的News Spinning 之道——要記住:大眾是盲目的,人民是愚蠢的,凡發生疑似政治醜聞,要有新聞官像向狗隻拋骨頭一樣,選擇一個最無害的方向,主控輿論導向。例如,令香港人猜測席間的那個女人,是哪個女藝員、要何等的美艷性感,方會勾起局中國企男飯後送回家的另類食慾。這樣就會顯得席間高官皆目不斜視的柳下惠,品格高尚。
「飯姦局中局」之山外有山、案後有案的混亂,是在多元焦點中,林鄭特府執政至今欠缺成熟,前英國宗主如霍德做布政司時,英國白人沒有向中環土著精英教過新聞心理學,「AO黨」又覺得中學考第一已經足夠,長期懶惰不進修,解畫遂越幫越忙。
雖然謝議員已經好幫手,希望香港人適應大灣區官商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文化身份,指出傳媒想查找局中另外四人是誰,只是一種好奇心。
在邏輯上,若傳出鄰近地區核電廠漏輻射、或美國民眾想知道佛羅里達州大亨艾潑斯坦的少女賣淫集團的顧客名單是否真的包括克林頓與安德魯王子,也只是好奇心而已。不要咁八卦,你就明白不需要太多的所謂新聞自由。
所以,你若是一名港男,想用特府派發的五千元電子消費卷人一世物一世光顧一次三千八百元的會所傳奇火煱,不論席間有沒有一個令人引起食色性也另類衝動的女賓,你只是一個正常的中國人,你沒有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人會趁聖誕及新年假期出遊,喜歡韓風的人,一定去首爾!不過冬天的首爾不止吹韓風,還吹着寒風!現在就介紹四大暖笠笠美食,替你暖暖身! 來韓國,人參雞這種國民美食一定不能錯過。土俗村參雞湯是家喻戶曉老店,這裏有不少選擇,有普通參雞湯、山參雞湯、人參烏雞湯等,價錢由百多元至三百元都有。店家採用兩隻拳頭...
白 鍾元 的國民飲食 在 健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練先生,太樂觀了。六桶冷水會令人清醒?不,我都說過幾個類似的觀點,結果惹來什麼?泛民打手連登招呼呀。因人廢言,乃方塊字文化。見你可以棒打再有利益之時,那些賤貨一定會不留情面的拿著你的文章說「剩係識潑冷水」、「咁叻你做過咩?」來招呼你。有些說話都是自己私下說好了。香港人要死,就由得他們尋死好了。
#流亡就是無能
#不是我說的
#我quote練生quote㗎咋
#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
#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
//今天和大家談香港社會運動的海外翼。當本土翼遇到前所未有的壓阻力之後,不少香港人寄望海外翼有所作為。一些響叮噹的社運骨幹透過各種途徑離開香港到海外立足,這些人物帶着不少港人祝福飄洋過海到異域,矢志做外國政府和民間的游說和解說工作,也盡力在香港人社群裏發揮影響力,壯大各方對香港民主自治運動的支持。游說似乎真有用。近月歐美政府的一些作為,包括對若干「鎮壓有功」的中港黨政幹部制裁、為香港人提供「救生艇」、犧牲若干自身經濟利益同香港攬炒等等,反映了國際線上的汗馬功勞。不過,我認為香港人看了先別高興,倒應該也很快看到,儘管各國有所行動,但中港軸心政權並沒有絲毫退縮,反而加倍鎮壓、氣勢如虹。
如果這個全景象令人有點泄氣,那麽我還可以給大家澆幾桶涼水清醒清醒。
一、人權說帖不是符咒
首先要明白,國際游說有個限度,而這個限度,在一些最賣力、最同情香港人的國家裏,已經幾乎觸碰到了,往後難再有甚麽突破;也就是說,游說已經到了經濟學說的收益遞減區,事倍功半無可免。游說存在極限,因為事實上各國是為了你香港人在捱義氣──看到你的人權受壓,引發了他們的同情心,對中港軸心政權作出制裁,但制裁對他們而言是有經濟和其他各方面代價的;他們要對自己的國民負責,包括在經濟方面負責,不可能無限度付代價替你打人權仗。這不能怪人家。
說到底,你若要民主要自治要光復,主要還得靠你自己付出,人家不可能代你去搞這個那個革命,國際政治的餐牌上,沒有這一道免費午餐。辛亥國民革命成功推翻清帝國,關鍵恐怕不是英法日俄等國的道義制裁罷?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在旁支持,最後還是十三州殖民地的建國者拿了槍炮把英國人的十倍兵力打垮了。中共打敗國民黨,有蘇俄的强大支持,但關鍵還是他們的三大法寶特別是最後階段的那張王牌解放軍。三十年的香港民主運動從政權那裏爭取不到絲毫讓步,說明了一個事實:面對的原來是專制極權,香港人的付出因而遠遠不足;現在大家清楚了,光是磨損幾雙鞋底磨不出民主雙普選,哪怕是幾百萬人都經年纍月在那裏磨。
那麽,2019年的勇武又如何?不少手足流血了,還死了幾個人,於是有人罵政權麻木不仁──怎麽你特府黑警可以那麽無動於衷?換作是民主國家政府早倒台了!誠然。問題是大家面對的是專制極權;過去二十多年北人搞韜晦,所以大家錯覺了。所以,不光是「飯民」搞錯了,勇武和他們的支持者也許還是搞錯了;原來,香港人2019年的付出還是遠遠不足;光是流幾灘血死幾個人,別說換不來民主,連送中也阻止不了,12人的遭遇不是說明政權給大家「加倍奉還」了嗎?
好了,這邊廂的搞錯了就搞錯了,但如果舊運動的名人、新運動的骨幹,都跑到海外面對民主國家的政府搞游說,以為以人權民主價值寫在說帖上,人家就會超限量給你支持、中港政權就會讓步,那就依然會是「搞錯了」。幾十百個人磨嘴皮不會比幾百萬人磨鞋皮有效。說帖不是符咒,沒有神力。
但有人會說,游說可以很有效啊,你看當年基辛格不是成功游說中國聯美抗蘇?《左傳·定公四年》不是記載有超級楚國說客申包胥「哭秦廷」哭了七日七夜,結果秦國答應出兵攻吳救楚嗎?
游說在某些條件底下當然可以非常有效。中蘇當年已經撕破臉,中國便是在社會主義陣營裏也非常孤立,朋友只剩東歐兩個小國;文革搞到後期,中國經濟已非常惡劣,基辛格於是有機可乘。秦國答應出兵救楚,絕不是被申包胥磨眼皮感動了;秦楚本來就有姻親關係,而且如果吳滅了楚的話,秦的頭號敵人晉就能夠坐大,秦稱霸中原的目的就難似登天。這些都是赤裸裸的大國利益關係算計,游說的內涵不涉絲毫道義。況且,游說者都帶了手信。基辛格準備好要出賣台灣。楚國答應秦國,事成之後讓出六百里商於之地。國際線上的流亡人光用人權反共等道義理由游說,不是沒有作用,而是力量很有限。如果沒有新的形勢突變,西方國家的現有反應,幾乎可說已接近他們的道義極限。
二、流亡組織十居其九泡沫化
西方學術界於二次大戰之後興起了「播遷學」(diaspora studies;也有譯作「離散學」)及「流亡政治學」 ,其中不少結論相當悲觀。1972年,匈牙利猶太裔作家 Paul Tabori 寫出了第一本流亡學專著《The Anatomy of Exile: A Semantic and Historical Study》, 指出一個大致規律:絕大多數流亡或播遷者當中的反抗運動,一代人光景就消失。這一點我有親身體驗。十年前我每到加拿大省親,常會應當地港僑團體邀請座談香港民主運動和政經狀況,聽眾九成以上是上了年紀的香港移民,特別多是89年離開的那批次。主持者給我指出,較年輕港僑關注的是當地社會和生活;在那邊出生的不用說,便是在香港出生和上過學的年輕移民,也很快對香港的事務淡忘,支持香港民主的意識薄弱得幾乎可說沒有。這當然是人之常情。2014年之後有變化,座談的聽眾以年輕人居多,而且人數比之前幾年的暴增。不過,我不認為這個變化可以持續;一代人(25-30年左右)之後,如無意外,那時的新一代又會忘情。Tabori 的結論放在香港人身上是對的;香港人不是猶太人。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歷史教授 Idesbald Goddeeris 於2007年寫了一篇關於流亡研究的文獻綜論,劈頭第一句就說 “Exile is the experience in impotence.” 這幾乎把「流亡」和「無能」畫上了等號。他列擧二十世紀一系列流亡經驗,包括1917年的俄羅斯反革命流亡、1930年代的西班牙反法朗哥流亡、二次大戰期間的德法等國的反納粹流亡、大戰後東歐國家的反共流亡等,不是流亡者客死異鄉就是流亡組織無聲無色急速泡沫化,就算最後流亡者所針對的政權消亡了,也主要不是由於他們的在外吶喊和努力。文章指出,政治學文獻對流亡者的貢獻通常認定得比較大,但那是因為不少那些文獻是出自流亡者手筆,而所謂貢獻,通常是難以量度的。至於歷史學文獻,總的來說則是對流亡者的貢獻認定低得多。
Goddeeris 的文章還指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如果流亡運動產生代表性或正統性爭論的話,那這個運動就無可避免一事無成,因為正統性的爭論不僅佔據了他們的主要精力,還往往導致運動的最惡意分裂再分裂。要大台,終歸連小台也沒有。據我所知,八九六四那批中國流亡者的運動泡沫化了,爭大台是一重要原因。香港的2019批次的流亡者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可能好一些,因為2014年之後就批判、摒棄了大台主義; 但一個問題是,流亡運動在海外沒有强大的公民社會監督,會不會重新掉進大台、正統之爭而虛耗精力?大家不要忘記了,大一統觀念在中國文化裏出現得特別早,自宋朝以後,中國人就普遍掉進大一統裏意淫;歐陽修《正統論》說:「《傳》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統。』」那個《傳》指《春秋公羊傳》,戰國時期的東西。正統思想活在我們的部份文化基因裏,根深柢固,所以運動裏的人,就算主觀上反對大台,也容易「以我為中心」,彼此為之打個半死。
三、流亡團體多是道德糞坑
馬克思是流亡界的常客,一生流亡三次,第一次兩年在巴黎,第二次三年在布魯塞爾,第三次在倫敦最長,達34年,直到他去見上帝。前兩次他都被當地政府請走;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英國對他仁至義盡最寬大,他卻最憎恨資本主義民主。他的流亡經驗豐富,因此對流亡團體的種種惡習十分熟悉。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失敗幾個月後,恩格斯寫信給他,痛駡流亡團體的內部失德,他十分以為然:”...(it) is an institution which inevitably turns a man into a fool, an ass and a base rascal unless he withdraws wholly therefrom, and unless he is content to be an independent writer who doesn’t give a tinker’s curse for the so-called revolutionary party. It is a real school of scandal and meanness in which the hindmost donkey becomes the foremost saviour of his country.” (...除非你徹底從那所謂的流亡革命黨抽身而去搞單幹,否則它一定會把你變成一個儍瓜,一頭笨驢,一個低等壞蛋。那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出產醜聞和習得尖酸刻薄的學校,最屁的驢子在那裏給認作最一品的救國者。)(《馬恩全集卷38》)
熟識中共黨史的人都知道,中共「長征」(內流亡)到了三不管的延安,高幹生活腐化不堪,給王實味、丁玲、艾青等文人黨員寫文章捅破,毛惱羞成怒,找個特務罪名把王秘密處決。不只共產黨如此,同盟會人士在日本的時候,醜聞耳語不少,孫大炮志大才疏獨裁專橫而且不是正人君子的一些說法已經傳開,只不過後來的人寫黨史都為尊者諱。
如果用理論分析,流亡革命黨因為多是地下組織,便是終極主張民主的,也不免在運作層面採用高壓一元化領導,但在革命階段,組織運作就是一切,權力於是極度集中,又因為沒有法治和社會監督,於是出現各種弊端;如果再加上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十分有限的資源的爭奪、個人作風的近距離衝突、執行「家法」時的種種不公,等等,狀況的確可以非常惡劣。這僅僅是就那些尚未喪失革命鬥志和初心的流亡團體而言。換作是一些喪失了鬥志、徒具虛名不事生產而以欺騙所在地政府和NGO津貼度日的那些團體,當然就更不堪。
四、勇武無法適應流亡日常
流亡者離鄉別井,舉目無親到一個異文化裏生活,若無法適應,會產生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2019離港的那批次當中,就有不少如下事例:流亡者到了目的國,人家慷慨接收,居留手續和基本生計都給苦心安排好,但因為流亡者飲食不習慣,於是沒多久就回流,寧願送頭。看官,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當然,那也並不奇怪,因為大家都「真係好撚鍾意香港」。不過,做出那種取捨,心理因素方面是否欠缺了甚麽?西方心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研究,證實流亡者當中,或深或淺患上各種精神病的比率偏高,自殺傾向更明顯,而香港的流亡者對此束手無策。
2014年的佔運日子裏,我在佔領現場和一些年輕抗爭者交談。他們有一些告訴我,今後要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以備日後抗爭時「打得應、掟得遠、走得快」,令我大吃一驚。回想,原來勇武抗爭的體力本錢,幾年前就開始累積。不過,2019之後,我卻覺得,心理質素方面的弱點,可能更加致命,而克服這些弱點的本事,則更難練就,不是舉舉重、跑跑圈就可以。出身於港式大都會的抗爭者被迫要面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卻一樣沉悶的環境和孤獨的長時間,其一就是流亡,其二就是坐牢,所包含的心理挑戰,並不是有了勇武所需的體格就能具備。
十多年前,我的老友程翔先生出獄回港,久別重逢,我問他受刑期間最難挨的是甚麽,他說:「係冇人同我傾偈,幾乎發癲。」因此,培養堅强意志力和在大異環境裏的中長期心理適應能力,對抗爭者非常重要。歷史上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刻意鍛煉心理質素的最著名故事,就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為了光復己國而强迫自己睡不舒適、吃不甘美,即「卧薪嘗膽」的傳說。我不知道今天的抗爭青年當中,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作出這種鍛煉要求;也許很多,或足以令我再次感到驚訝,但我估計其實很少很少,少到接近零。
五、學猶太人窩囊復國?
近聞海外各派抗爭者的中生代有一共同點,就是非常欣賞猶太人的堅忍承傳,播遷世界各地幾乎兩千年之後最終復國並實行民主。這種欣賞,擺在 Paul Tabori 說的「流亡意識一代即消亡」旁邊看,非常有理。不過,要兩千年才能實現一個理想,凡事慣即食的香港人,真是難以認同;莫說兩千年,就是兩百年,對那些嘴邊常掛一句「希望有生之年乜乜乜」的老一輩民主派而言,也是不可想象、遙不可及。因此,以猶為師,文化上不對號。
猶太人自公元初給羅馬征服乃至驅散之後,很快喪失鬥志,變得窩囊怕事,膽小如鼠;千百年來世界上排猶、猶太人遭殘殺、財產被掠奪的事例不可勝數,但它們只會逆來順受,受不了就走,好死不如賴活着。二十世紀猶太建國,也很大程度是英國開綠燈並撐腰。 這種性格容或不足以稱道,但頗值得留意的是他們有信仰的軟硬件,後者指遍佈世界各地每一猶太人聚居處的教堂(synagogue),那是他們發揮軟力量即信仰本身力量、達至文化承傳和民族凝聚的物質建設。支持這種物質建設的,就是猶太人的雄厚經濟實力。他們認為勤奮賺錢是本分,但同時認為所得財富不過是神託付給你今生管理的東西,死的時候應該盡量捐出。他們流亡,代代堅守信念,而且相信自食其力,不靠政府救濟或NGO施捨,和很多八九六四的中國流亡人不一樣。
還值得留意的,是他們對信仰的執着,香港人看簡直是到了病態的地步。猶太人的信仰規條以及由之而來的行為守則多如牛毛,例如單是安息日不可點燈着電發熱的規矩和例外規定就有好幾十條,電燈泡不可用但LED不發熱卻比較認為可以,安息日之前就已經開着的就可以,如此等等。規條多得連他們自己也吃不消,於是各教派和地方都會發明一些巧妙理由去盡量繞過、取得方便但名義上不違反這些規條。儒家會說那是沒有了仁的內涵的禮,徒具形式,但從他們寧願辛苦挖空心思將就也要保留那些規條,倒可看出他們的一種極度執着。大概就是這種執着讓他們窩囊地死守着復國信念近兩千年,最後神推鬼擁之下成功了。香港人很難效法猶太人復國(那是違反國安的);但有些人認為能夠從猶太民族身上得到啟發,例如不靠正規學校教育而能夠有效作語言文化承傳。我則認為香港人連這一點也難學到。別說流亡在外國,就是在香港,大部份家長也以子女習得英、法、德、日、普通話等外來語為尚。
學猶?算罷啦!
六、流亡者不懂流亡學
香港人一向輕視學術,凡事靠直覺扭計精乖高轉數,所以縱有大批人流亡移民搞海外抗爭翼,卻鮮少有人提出要學懂弄通流亡學。本地翼搞民主抗爭,一代人光景下來,才發覺搞錯了,因為未弄清抗爭對象政權的本性,遂以磨鞋底抗爭三十年一事無成。海外翼現在一窩蜂搞國際游說,我估計一樣錯誤,因為未弄清楚民主國家政客要對投票人負責、包括要保障他們的經濟利益,因此不可能以人權為武器與中國周旋到底。若又因此磨破嘴皮一代人一事無成,那麽海外翼也是無效的,知道的時候,如 Paul Tabori 所說,已經夠鐘消失。我估計在西方很多幾十年一事無成的流亡運動,包括西藏獨立、古巴復國等,都是糊里糊塗抗爭幾十年,最後又糊里糊塗地夠鐘消失。前車本來可鑑,但香港人很可能缺乏必要的文化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口氣給大家淋了六桶涼水,估計會清醒,然後迷惘,因為不知路在何方。指路不是我的角色,我也無此能力。沒有大台了,也沒有唯一的正確途徑,找路因此是每個人的獨立責任。讓我改寫一位法國哲人的一句話:當你感到完全迷惘,也許就是你觸到了智慧的邊沿。
練乙錚//
全文: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102/76ZXRNCDZNCQRGCFFIG3JRLV4I/?fbclid=IwAR1q3J3VgMPs-zx4YFmL24wFh6oUf7h8ydOfjeWX_vIhW2-x3R3ccXEjyHw
白 鍾元 的國民飲食 在 漾媽咪快樂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最後延長 倒數14小時 ))
***3月新品 首團優惠開跑‼
🔥韓國每2秒就銷售一瓶!
LACTO-FIT鍾根堂國民益生菌
➤https://gbf.tw/t1f5p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補充益生菌的習慣
因為偏食、外食、飲食不均衡
工作壓力、忙碌以致水分攝取太少
長時間坐辦公室、缺乏運動...等等因素
所以總是大腹便便,有時三天才嗯嗯一次😓
長期下來真的不行,太不健康了
只要一生病就是一個月,好的也超慢
才深深感覺身體裡的好菌數真的下降好多
把腸胃調整好,免疫力才能提升
我現在每天都很順暢、精神也好很多✌
非常推薦大家這款鍾根堂益生菌
內含7種好菌,CP值很高
一天一包,平均只要7.9元!!!
攜帶方便、也方便撕開就倒入口中的設計
放在包包裡才不會忘記
我們家吃過滿多品牌的益生菌
有些過酸小朋友不喜歡,或吃完舌頭不舒服
有些味道就像是在喝橘子口味的感冒糖漿
有些顆粒太大一定要配水才吞的下去
吃來吃去還是最喜歡鍾根堂
細小的顆粒,味道很清香
口感溫和不刺激舌頭,超級好吃的!!
小朋友接受度超高的
孩子跟我說他每天都好期待吃益生菌😂
不用配水就能開心的吃光光
很順口也不會太甜
不必擔心對寶寶造成負擔
用小零錢守護全家人健康
我們每票貨都是正式報關報驗
安心有保障💗
除了勤洗手,每天一包益生菌增強免疫力
才能在面對細菌病毒侵襲時
有足夠的防禦力對抗
❤一起加油渡過疫情唷~
台灣加油!
全世界加油!
------------------------------------------
⭐【幼兒款】適合3歲內(粉紅包裝)
牛奶香味 #添加牛初乳粉
成份: 乳酸菌(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雷特氏B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 Lactis、洛德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葡萄糖、難消化性麥芽糊精、混合乳糖(乳糖,麥芽糊精)、異麥芽酮糖醇、品質改良劑(赤藻糖醇)、低聚半乳糖、牛初乳粉、優格粉末(脫脂牛奶,乳酸菌)。
⭐【全齡款】適合3~99歲 (黃色包裝)
葡萄香味,沒有噁心的感冒藥水味
成份: 乳酸菌(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胚芽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發酵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雷特氏B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 Lactis、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植物性奶油混合粉末(玉米糖漿,氫化椰子油,濃縮乳蛋白粉,卵磷脂)、葡萄糖、紅葡萄粉末、品質改良劑(木糖醇)、低聚半乳糖、葡萄調味(糊精、葡萄萃取物,乳糖)、發酵米粉末。
目前這票益生菌已經抵台,正在報關報驗階段
預計3/26幫大家依序寄出喔~~
白 鍾元 的國民飲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少人會趁聖誕及新年假期出遊,喜歡韓風的人,一定去首爾!不過冬天的首爾不止吹韓風,還吹着寒風!現在就介紹四大暖笠笠美食,替你暖暖身!
來韓國,人參雞這種國民美食一定不能錯過。土俗村參雞湯是家喻戶曉老店,這裏有不少選擇,有普通參雞湯、山參雞湯、人參烏雞湯等,價錢由百多元至三百元都有。店家採用兩隻拳頭般大的春雞,肉質嫩滑。先喝湯,再將肉夾出來蘸胡椒鹽同吃,再吃雞肚內的人參糯米飯,人參味不會太重,味道清鮮,難怪多年持續人氣高企。人參是活血食物,所以在吃的過程中,感覺到有股暖流由腳底湧上頭!
雪濃湯是韓國料理另一經典,里門雪濃湯除了是首爾數一數二的老店,更是2018米芝蓮的必比登推介!他們的雪濃湯,以牛肉及牛骨熬煮一天而成,湯色雪白,每啖都是精華。湯內加入米飯、麵條及牛胸肉,加點葱花,味道很清甜。趁冒着煙喝,渾身和暖。
同樣是牛,清進屋是解酒湯店,即是喝牛雜湯的。為何叫解酒湯呢?原來韓國人相信牛雜湯可以解酒清腸胃,所以它很受經常喝酒應酬的韓國人歡迎。而清進屋更是24小時營業呢!他們的湯底以牛骨熬足一日,啖啖都是精華。內臟爽口,味道鮮甜濃郁。喝完一碗立即醒神。
꽃게랑새우랑(花蟹和蝦)是專門吃醬油蟹及醬油蝦的地方,而他們的蟹鍋也相當出色,所以,why not both?而且價錢非常超值,醬油蟹、鮮辣蟹、醬油蝦(3隻)及蟹鍋(花蟹湯)一網打盡,一個半鐘無限添吃,只需港幣$138,追加半小時都是加$62!蟹鍋通紅,看到已熱血沸騰,蟹味愈吃愈濃。你可以先吃冷的,再吃熱的,或者冷熱冷熱冷冷熱熱熱地吃,但記得將暖暖的飯拌蟹膏吃,那種鮮甜,那種溫暖,真的令人如此的難以忘記!
土俗村參雞湯
地址:首爾市鍾路區紫霞門路5巷5
電話:+82 2 737 7444
營業時間:10am-10pm
平均消費:$150
清進屋
地址:首爾市鍾路區鐘路19
電話:+82 2 735 1690
營業時間:24小時
平均消費:$60
里門雪濃湯
地址:首爾市鍾路區郵政局路38-20 (堅志洞)
電話:+82 2 733 6526
營業時間:8am-9:30pm,星期日休息
平均消費:$50
간장게장무한리필 꽃게랑새우랑 (無限添加 花蟹和蝦)
電話:+82 2 706 2828
地址:首爾麻浦區土亭路 206(서울 마포구 토정로 206)
編採:《飲食男女》旅遊組
拍攝:《飲食男女》攝影組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