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四十歲後,必須做好準備面對離別,練習好好說再見。
經歷過離別的傷痛後,悲傷會為我們帶來更深的體悟、讓我們成長。請記得,分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能因此展開新的關係。
悲傷也未必不好,當發生令你感到傷心難過的事時,請不要把悲傷藏在心裡,如實地、盡情地去體驗它,這是面對離別最好的方法。
取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
***************************
各位朋友,早安:
之前版面上就有朋友提到,過了四十之後,就要面對各種離別。所以四十之後,要練習好好說再見!
有些關係開始斷裂了,有些朋友不再相見,有些親人離我們而去,我們也不再青春洋溢。尤其過了四十以後,日子過得特別快,好像我們要一直對過去的自己揮手道別。
我們開始對於假裝很厭煩,在社會上這麼久,虛偽社交的面具黏膩不堪,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想多為自己活。尤其我們離棺材越來越近,那些離別,都在提醒我們,早早卸下那些防衛。
那些不冷不熱的互動,我們就不投入了。喜歡用語言暴力打壓他人的人,如果不是為了必要的生存,也不想再多回應什麼。
以前活成像孤島,會覺得心酸寂寞。現在獨來獨往,知道這再清靜自由不過。
四十歲是好時光,剛剛好成熟,體力也還夠,雖然壓力比較大,但其實想活得多悠閒,是在一念之間。可以打定主意歸隱山林,對自己皈依;也可以摩拳擦掌,準備自我實現。
祝願您,在道別之後道謝,然後體認到,那些悲傷淬鍊,都在教導我們心更柔軟,同時放下怯懦,勇敢向前!
***************************
練習好好說再見
【文/ 姜善英】
心愛的人驟逝的痛苦,無論過多久,都令人難以釋懷。我曾看過一位母親為不幸罹難的女兒在生日蛋糕上點蠟燭慶生的照片,那畫面讓我久久難忘。至親的離去,最痛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
哀傷、悲戚,這些言語都不足以形容這樣的痛。我的母親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他最心愛的么子,我最小的弟弟。弟弟的離開,讓整個家陷入愁雲慘霧中。父親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隔沒多久也過世了。母親則像發瘋似的,到處尋找弟弟的蹤影。
而我到現在一想到弟弟就會揪心不已。
無論是誰,都可能會面臨突如其來的離別。可能是和戀人分手,也可能因為意外失去親人。過了四十歲後,不管是哪種離別,都離我們不遠。
若哀傷時有人陪伴,悲傷便能消減一些。因此,如果我們身邊有人正在承受離別的痛苦,請陪伴著他。
生命有時會迎來悲傷,就像初冬凜冽刺骨的寒風一樣,和心愛的人經歷生離死別,任誰都會心痛。
彷彿總在身邊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早或晚也終須一別。生離固然令人難過,但死別的痛苦更糾心。面對死亡,許多哲學家和文學家都曾探討過這課題,每個人感受到的層次也都不同。
逝去的人和自己的關係深淺?彼此如何相處?他的人品如何?關係不同,刻劃在每個人心中的痛苦和悲傷程度也不同。
因此,面對每一次離別,都需要練習好好說再見,練習好好悲傷。有些人失去子女或心愛的人,心痛到連哭都哭不出來。然而悲傷沒有好好釋放,流不出來的淚水會讓心生病。
也有人在心愛的人過世後,怕整理遺物會觸景傷情,就這樣放了好些年。只有面對悲傷,能鼓起勇氣整理遺物時,才有辦法真正走出來。一輩子活在痛苦中,絕非逝者所願。他們希望看到的是活著的人,能夠幸福地度過餘生。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不管怎樣都要好好珍惜眼前和身邊的人。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經歷過離別的傷痛後,悲傷會為我們帶來更深的體悟、讓我們成長。請記得,分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能因此展開新的關係。悲傷也未必不好,當發生令你感到傷心難過的事時,請不要把悲傷藏在心裡,如實地、盡情地去體驗它,這是面對離別最好的方法。
邁入四十歲後,必須做好準備面對離別,練習好好說再見。
.
以上文字取自
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882
.
【已取消】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白髮人送黑髮人會怎樣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邁入四十歲後,必須做好準備面對離別,練習好好說再見。
經歷過離別的傷痛後,悲傷會為我們帶來更深的體悟、讓我們成長。請記得,分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能因此展開新的關係。
悲傷也未必不好,當發生令你感到傷心難過的事時,請不要把悲傷藏在心裡,如實地、盡情地去體驗它,這是面對離別最好的方法。
取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
***************************
各位朋友,早安:
之前版面上就有朋友提到,過了四十之後,就要面對各種離別。所以四十之後,要練習好好說再見!
有些關係開始斷裂了,有些朋友不再相見,有些親人離我們而去,我們也不再青春洋溢。尤其過了四十以後,日子過得特別快,好像我們要一直對過去的自己揮手道別。
我們開始對於假裝很厭煩,在社會上這麼久,虛偽社交的面具黏膩不堪,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想多為自己活。尤其我們離棺材越來越近,那些離別,都在提醒我們,早早卸下那些防衛。
那些不冷不熱的互動,我們就不投入了。喜歡用語言暴力打壓他人的人,如果不是為了必要的生存,也不想再多回應什麼。
以前活成像孤島,會覺得心酸寂寞。現在獨來獨往,知道這再清靜自由不過。
四十歲是好時光,剛剛好成熟,體力也還夠,雖然壓力比較大,但其實想活得多悠閒,是在一念之間。可以打定主意歸隱山林,對自己皈依;也可以摩拳擦掌,準備自我實現。
祝願您,在道別之後道謝,然後體認到,那些悲傷淬鍊,都在教導我們心更柔軟,同時放下怯懦,勇敢向前!
***************************
練習好好說再見
【文/ 姜善英】
心愛的人驟逝的痛苦,無論過多久,都令人難以釋懷。我曾看過一位母親為不幸罹難的女兒在生日蛋糕上點蠟燭慶生的照片,那畫面讓我久久難忘。至親的離去,最痛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
哀傷、悲戚,這些言語都不足以形容這樣的痛。我的母親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他最心愛的么子,我最小的弟弟。弟弟的離開,讓整個家陷入愁雲慘霧中。父親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隔沒多久也過世了。母親則像發瘋似的,到處尋找弟弟的蹤影。
而我到現在一想到弟弟就會揪心不已。
無論是誰,都可能會面臨突如其來的離別。可能是和戀人分手,也可能因為意外失去親人。過了四十歲後,不管是哪種離別,都離我們不遠。
若哀傷時有人陪伴,悲傷便能消減一些。因此,如果我們身邊有人正在承受離別的痛苦,請陪伴著他。
生命有時會迎來悲傷,就像初冬凜冽刺骨的寒風一樣,和心愛的人經歷生離死別,任誰都會心痛。
彷彿總在身邊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早或晚也終須一別。生離固然令人難過,但死別的痛苦更糾心。面對死亡,許多哲學家和文學家都曾探討過這課題,每個人感受到的層次也都不同。
逝去的人和自己的關係深淺?彼此如何相處?他的人品如何?關係不同,刻劃在每個人心中的痛苦和悲傷程度也不同。
因此,面對每一次離別,都需要練習好好說再見,練習好好悲傷。有些人失去子女或心愛的人,心痛到連哭都哭不出來。然而悲傷沒有好好釋放,流不出來的淚水會讓心生病。
也有人在心愛的人過世後,怕整理遺物會觸景傷情,就這樣放了好些年。只有面對悲傷,能鼓起勇氣整理遺物時,才有辦法真正走出來。一輩子活在痛苦中,絕非逝者所願。他們希望看到的是活著的人,能夠幸福地度過餘生。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不管怎樣都要好好珍惜眼前和身邊的人。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經歷過離別的傷痛後,悲傷會為我們帶來更深的體悟、讓我們成長。請記得,分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能因此展開新的關係。悲傷也未必不好,當發生令你感到傷心難過的事時,請不要把悲傷藏在心裡,如實地、盡情地去體驗它,這是面對離別最好的方法。
邁入四十歲後,必須做好準備面對離別,練習好好說再見。
.
以上文字取自
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882
.
【已取消】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白髮人送黑髮人會怎樣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被長照追著跑的那十二個年頭,我感到名為「自我」的土壤早已乾涸……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硬撐。
重要的是,有個能與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的地方,會讓自己覺得「為了長照而辛苦的不只我一個」。而且還可以不用隱瞞自己痛苦心情的向人傾訴。
取自《不勉強自己才是最好的長照》
************************************
長照考驗的不只是體力、財力,最最重要的,其實是心理素質。
一旦關係進入長期抗戰,那情緒就會不斷累積。有一個挑戰是,有沒有辦法在一天的結束,盡可能消化完自己的情緒,睡一場安安穩穩的覺,準備明日一切重新再來?!
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照顧老人家,知道老人家不會好轉,但老人家又愛發脾氣,眼看著自己的體力常到極限,荷包日漸乾涸,沒有自己的生活,那種沒有明天的感覺?
沒有明天,每日走向絕望,要體驗這種感覺其實不難。只要入不敷出,眼看著自己也逐漸老去,自己的錢快花完了,被照顧者未來依然需要大筆支出,就很容易進入這種狀態!
這種狀況會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沒人說得準,但不敢說一定不會。不見得是我們的父母,有時候也許是其他的親人,像是兄弟姊妹、伴侶,或者孩子。
其實,沒辦法笑著道別也沒關係,不用拿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盡可能保持內在的平靜,這是現在就可以培養的功夫,不用一定要拿來用在長照,光是在這種狀態獨處,就可以很滋養!
找支持團體很重要,我偶爾就會建議有類似需求的人,鼓起勇氣跟社會資源連結,至少先加入網路上的社群。除了實用訊息的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會讓人更有能量,相互取暖陪伴,光是放下自責,往前走就能輕鬆許多。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自我」,都照顧不好,怎麼照顧好他人呢?堅定的自我是我們內在能量的來源,請優先給自己溫暖,否則我們可能自以為在付出,事實上夾帶著埋怨。
祝福您,對自己有合理預期,並且能給自己時間喘息!
************************************
情緒管理
【文/ 安藤和津】
感謝有人一起聊照顧病人的辛酸血淚
遇到情傷、夫妻吵架還有養兒育女的煩惱等問題時,要是有個人可以聽自己傾訴,心情會變輕鬆許多。而照顧病人也一樣,要是能說:「我有這種狀況!」不曉得心靈能得到多少慰藉。如果可以,儘量希望對方也是同樣正在照顧病人,或是身為過來人,這樣才能設身處地的懂得彼此的苦處,達到宣洩情緒的功能。
即使是像「這樣算是協助病人吃完飯了嗎?」「要幾小時後再換尿布?」「像這種時候你都怎麼做?」等無法親自見面討論的狀況,如今也能用電子郵件或LINE等服務輕鬆聯絡對方。還能在網路的照護討論區,與人分享有關長照的煩惱。假如所在區域有照護咖啡館,有空的時候去和別人談談心也不錯。和我過去照顧母親那時候相較,確實讓人感到時代果真進步很多。
重要的是,有個能與他人分享自己感受的地方,會讓自己覺得「為了長照而辛苦的不只我一個」。而且還可以不用隱瞞自己痛苦心情的向人傾訴。不過要是喋喋不休抱怨個沒完,可會造成對方困擾,這就必須注意一下了!
***
為了要笑著道別
說到照顧親人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要和長年養育自己長大的雙親笑著道別。
因此不要過度緊繃,也別太過深陷其中。有一次我來不及協助母親上大號,便便沒多久就拉在我的手背上,當時心想「我再也受不了了」的我忍不住哭了。
然而會排泄就證明了人還活著。要是生命走到了盡頭,連排泄都做不到。我的手背沾到排泄物也是母親活在這世上的證明。要是像這樣換個方式思考,心情會輕鬆許多。要懂得轉念,幸與不幸就在你心的一念之間。
長照體驗的確是極盡辛苦之能事,但我想要是沒有那十二個年頭,也不會有現在的我。歲數邁入五旬後的那十年都是在長照中度過,應該就是為了要讓先前的人生上半場歸零吧。
我從與母親共度的人生上半場,進入送走母親的人生下半場。在被長照追著跑的那十二個年頭,我感到名為「自我」的土壤早已乾涸,其實那十二年的體驗都化作了養分,讓本以為枯竭殆盡的土壤,如今突然冒出新芽。
那是日後會成長茁壯的希望之花嫩芽。我這幾個月在精神上好不容易多了一絲閒情,心頭也浮現好幾件自己未來想做的事。這是我在身處長照漩渦時無法想像的事,不過如今的我,已經開始看見人生未來的希望。
我的例子是拚過頭了,但不管怎樣拚死拚活照顧父母,還是得黑髮人送白髮人。父母應該也不願見到自己的寶貝孩子,還有重要的家人咬緊牙關照顧自己的模樣。
只要是人,誰不是哭天喊地的來到這世界。但到了人生的終點,就面帶笑容的送父母最後一程吧。
「謝謝你,就此永別了。」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硬撐。能在自己周遭的人還有照護機構協助下,用笑容送行的照護,對接受照顧的一方來說,或許才是最感心安的方式吧。
.
以上文字取自
不勉強自己才是最好的長照:走出照護者憂鬱的13年時光,學會與親人笑著道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059
.
12/28蔡璧名老師《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9134477005452/
三峽公益講座_愛得圓融,被愛也欣喜_談感恩與祝福的心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270247934072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