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總會loop一次restrainer的新聞
病人或家屬圍鞭香港醫護無醫德,醫護解釋現實環境無可奈何要用約束帶。
是的,在外國發達先進國家的確是不會用約束帶,亦甚少用化學約束例如鎮靜劑。
但我們不能抽空現實冠冕堂皇大義凜然地講人地外國點點點,香港過時的做法要取締要改進,再+/-評擊醫護人員無良心無醫德,為省功夫時間就落約束帶,無視病人尊嚴和權益。
是的,醫學院都有教對delirium的病人,約束只會令他們更亂,正確做法為安排單人房、調教張床落地、叫家屬在醫院陪同提供相熟環境、再治療引致delirium的underlying causes如常見的尿道炎、肝腎功能出事、電解質失衡等等,必要時+/-護士1:1照顧。
是的,教科書和臨床指引這樣教,但香港現實環境容不容許?講緊夜間護士1:14-18或以上時、成間病房分分鐘只有一兩間單人房、病人多到病床放廁所外面時,到底點樣安排單人房和家屬陪同?
好多人都鍾意諷刺醫護人員成日講「錦鋰有咩高見」,覺得醫護不思進取不肯去改變個環境。
其實成日笑人講「錦鋰」的人,講得出呢句的代表你地從來無諗過要怎樣manage同照顧病人。人手得咁多、資源得咁多、床得咁多、我今日1:1去照顧Delirium的病人,就睇不到其他病人,如果其他病人出事,到時點算?難道其他病人就比你低等,不值得1:1照顧?如果每個Delirium病人都1:1去睇,又有無足夠人手和資源?
有讀過經濟學的都知道opportunity cost,選擇就是捨棄,如果你永遠抽空當中的成本,只懂得大義懍然地講高尚的做法,無視現實實際的執行成本和難度;到問你有咩實際方案就淨係識「錦鋰錦鋰錦鋰」,你只不過是離地不負責任的tantrum throwing child
好多道德界KOL批評醫護明知香港公立醫院政策落後都不推動改變是為無醫德無為病人爭取。連工都罷埋面臨醫管局秋後算帳的危機都做埋,都叫無為病人爭取,香港醫護從頭到尾都是俾你們用來搬龍門用的on demand condom而已。
香港公立醫院是很落後,排個白內障total hip replacement都講到5-7年,靚少少的藥不開得,新和貴的藥要自費,公立老人院舍排到2046,你覺得咁多年醫護無爭取過咩?個系統和環境講咗幾多年,每年卻換來Cut funding
是的,這些悲劇一單都嫌多,但香港醫療問題不只是幫不幫個病人配戴約束帶咁簡單。
首先香港人要慢慢接受「老人家會跌死」呢個概念:
跌到head strike有腦出血風險、跌到hip fracture 1年內死亡率有40%、老人家在醫院跌死不一定是醫護失職。如果fall risk assessment,講得清清楚楚high fall risk而個病人堅持unsolicited mobilization的話,呢個係informed decision去承擔跌死的風險。
選擇就是捨棄,選擇不用約束帶就要承擔風險。
Admit it, the system is f’ed and the truth is ugly.
#個病人都係要manage
#你嘲諷完錦鋰後
#個病人打算點處理
#定係笑完個病人就唔會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
白內障不處理會怎樣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熱烈地彈琴🎵
熱烈地唱🎶🎶
😆👏🏻😆🙌🏻😆👏🏻😆🙌🏻
<每日一笑話 - 素人群組>
話說素人谷的封閉群組,自從我上篇 <香港好危險> 文章後,會員人數由 2700 大減至僅一千多人。我衷心多謝各位讀者分享支持,畢竟,退谷保平安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 其實我從來都不明白有些父母 在網上論壇或面書群組,問其他人他們小孩生病,應該要怎樣處理 - 這究竟是什麼心態呢?
就假設,如果有家長在網上問我關於他們孩子的眼睛出現斜視,在照片上兩隻眼看起來不一樣,身為一位醫生 ,我只可以說: 原因有很多種,你需要到醫院或診所進行檢查...
因為天知道,這到底是因為先天性白內障, 還是眼內出現癌腫瘤,定還是小孩只是因為深近視而需要戴眼鏡呢?
又或者,如果有人把他們孩子皮膚出現紅點的相片放上網, 天知道這只是皮膚敏感, 還是細菌性腦膜炎才出現的皮膚紅點??
問也不要緊, 可能家長感到焦慮,希望在網上盡快得到答案。那我又奇怪 ,如果我身為一個醫生也不敢亂答讀者關於健康的問題,那素人父母沒有相關醫學訓練, 「所謂素人,即非專業,沒有認證,純為經驗之談」,那究竟又是以什麼心態,什麼身份去回應那些家長的問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入正題了。 有家長問小朋友患了流行性感冒,然後食退燒藥, 退了燒一日後仍然感到沒有精神,「嗌好攰」。
可能該名家長其實是三項鐵人賽選手 , 又或者香港的傷風藥被廣告神化,所以覺得他的孩子退了燒後就應該立即回復正常, 「龍馬精神」!? 又或者家長可能趕著帶小孩去日本旅行吧?
而素人的回應竟然是 「硬按了發燒會困著在裏面」,應該「讓他燒番再自然退才可」?
素人應該是指被困的是流感病毒吧? 那, 難道發了燒就可以「把病毒排出體外」嗎? 原來人體病理學真的是這般運作的嗎? 什麼 B,T 免疫細胞, 原來全都是生物學家編故事作出來的嗎?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素人父母對發燒有著這般的痴迷 (obsession)? 看看他們以前的文章 (見圖),寫曾經聽過發燒能令小孩得到新的技能, 又寫道孩子如果不太會說話, 發展遲緩,或者有自閉傾向,可以在發燒後得以痊癒。
相信素人父母的孩子必定經歷過多次發燒, 充滿新技能,能力值甚至已經超越了這個世界 (out of this wor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症科鍾醫生之前在其 Facebook 專頁 急症室的福爾摩斯 分享2歲女兒染流感7天「自我痊癒」的經歷,提醒流感是會反覆發燒,家長毋須過分恐慌,一般來說可以慢慢康復。
鍾浩然醫生指,流感只是普通的小病,早年他只有2歲的女兒發燒整整一周,體溫時高時低,每天都觸碰到攝氏40度以上。在前6天的時間,鍾浩然給女兒吃「必理痛」退燒藥,和在高燒時為她洗澡降溫。到了第6天,他把女兒帶到醫院進行快速流感測試,結果顯示乙型流感測試呈陽性反應,最後女兒於第7天退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人谷之前就是用這個例子,去「證明 」專業的西醫也不用特敏福或抗生素,亦不會特別要抗拒小孩發燒的情況,所以就引申出一個結論,就是 「流感病患時不應該食特敏福或其他西藥, 因為連西醫自己都不相信!」。
算了,閱讀理解能力及常識是如此等級的人,that's beyond curable. 不過素人谷的讀者們,你可不可以張開你的眼睛?
#恭喜素人谷升至一萬個like
#繼續為你開年
#早日退谷保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擊偽科學,你我有責,請花一分鐘的時間,按下「分享」鍵再「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好讓有更多的市民能夠看到。
More at 醫學治眼
重溫前篇直線抽擊偽科學:
- 家長邪教式反疫苗危害公眾 https://www.facebook.com/eyesupersuperUK/posts/2289506121285934
- 從未被證明水有記憶力的順勢療法 https://www.facebook.com/eyesupersuperUK/posts/2292587367644476
白內障不處理會怎樣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免疫及風濕科《如果連_____的權利都捍衛不了,那我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內科醫生:文科生,這是一位48歲女仕,你問診後向我匯報
「你好啊,我是醫學生文科生,今天是來幫你問診再匯報給內科醫生。請問你今天來醫院是有甚麼事?」
「我尿不出來啊」
「那是什麼時候開始?你有去看過家庭醫生嗎」
「就上星期開始,我去看我的家庭醫生後他轉介我來這裡」
在問診的同時我發現病人有非常典型的庫欣症後群(Cushing syndrome)(圖),包括月亮臉(moon face),中央肥胖(central obesity),近端肢體虛弱(proximal limbs weakness),推測應該是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所致。在這種情況是一定要問病人有沒有長期疾病。
「嗯,那你有沒有長期疾病?」
「有啊,我有紅斑狼瘡(SLE)」
紅斑狼瘡是一種好發於年輕女性(男性風險較低)的自體免疫系統病,身體自己產生抗體去攻擊自己的細胞,造成長期炎症。常見會在臉上出現紅疹、關節炎和腎炎(lupus nephritis)。
「那你有這個病多久了?」
「啊,大概也有20多年了」
「那你在服用什麼藥去控制?」
「我之前服用高劑量類固醇,
現在已經減低類固醇劑量了,
我也有用methotrexate和hydroxychloroquine
因為我同時有類風濕關節炎」
天啊,A小姐未免也太不幸了吧,同時患有兩種自體免疫系統病。由於A小姐服用高劑量類固醇多年,一定要問類固醇的副作用和併發症。
「那你有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骨質疏鬆骨折失眠抑鬱症高血壓高血脂月經失調和經常感染嗎」
說完後我馬上後悔了一下,怎會有人全部副作用都出齊,應該集中問診才對,怎料她卻說只有青光眼沒有,其餘都有。右眼做了白內障手術、13次骨折、4次骨科手術,正服用多種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科藥物。
天啊啊啊啊啊,這女仕未免太不幸了吧?我很想跟他說聲加油、撐到現在很不容易,但馬上意識到這廉價的加油病人聽下去可能非常的patronizing,有可憐她的感覺。一天遇上那麼多人,如果每個人都跟你說一聲加油,應該會刺耳到崩潰。
問完過往病史和藥物史後,一般會問社交史去壓認病人有沒有吸煙、飲酒、吸食毒品的習慣以及在家的起居飲食生活娛樂有沒有問題,自己能否照顧自己。
「可以啊,我都自己買餸煮飯,
有空就拿著這個車仔到處逛逛」
(walking frame,輔助病人走路的工具)
文科生覺得這位病人的正能量未免太強大了吧,換著我有13次骨折白內障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話我應該早就崩潰了躲在家裡足不出戶,怨天尤人。
「啊,by the way 我有抽煙啊,一天一包左右」
強大的反差令我有好幾秒時間反應不來。什麼?已經有十幾種不同的病,同時又食緊十幾種藥,竟然還抽煙?煙的包裝上不是有寫吸煙可以導致肺癌、不舉、皮膚病、炎症嗎?為什麼還抽煙?
正當我想跟她說抽煙對身體不好時,她搶先說
「我知道你想說我不應該抽煙,
抽煙對身體不好,這些我都聽過很多次了。
但你現在覺得我的身體很好嗎?
不抽煙可以令紅斑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康復嗎?
我的人生已經有很多事不受我控制,
如果我連抽煙的權利都捍衛不到的話,
我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然後,望著她興高采烈地展示給我看的卷煙。我清楚明白不會有說服到她戒煙的可能
文科生在想有時候在醫生的角度,怎樣處理病情是最重要,但對病人來說,病情未必是最優先的考慮,生病只是他們人生的一環,怎樣活出屬於他們的人生才是最重要。
醫患關係應該是溝通合作而非一面倒由醫生主導。
後記:
資深內科醫生懷疑病人並非患有紅斑狼瘡而是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的病,想向之前的醫生和化驗所查詢。但查到最後發現當年腎組織檢查的化驗所連同標本和文件被一場大火燒毀了而當年的主診醫生一早已移民了........
Photo reference
https://youtu.be/ftgXO6PHfcg
白內障不處理會怎樣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悲哀。
關愛最有需要的老人
Joyce曾經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接觸過無數老弱病人,深深體會他們患病後身體及心靈需要。醫療界出身的她,於是在十年前創立「關愛病患基金會」,專為那些又有病、又年老、又沒錢的一群提供服務:「我發動一啲退休護士、義工,或者係受訓嘅陪診員,上去呢啲老人家屋企,抄低佢所有覆診日期,然後搵義工打電話提佢,如果佢再有需要,我就去搵陪診員。」
陪伴孤寡老人 走人生最後一里路
除了關顧孤寡老人的日常醫療需要,Joyce亦會陪伴他們「迎接死亡」:「我一直陪住佢哋,嚟解決佢哋心靈上面嗰個枯乾、缺乏或者驚恐,咁佢唔使再擔心。無論佢信咩宗教或者民間概念,覺得有靈魂好冇靈魂都好,全部我都會幫佢哋安葬好。我會提醒佢哋『你赤身嚟到呢個世界,你就赤身走』,唔好帶住任何事情,一定要死得安樂。」
長者的心靈需要
曾參與醫院院牧工作,令Joyce更明白病人的心靈需要,服務過的對象包括至親:「我爸爸因為癌病,2009年過身,當時佢都90歲。佢係好傳統嘅中國男人,話死都唔入醫院。咁我哋開咗家庭會議後,就決定畀佢喺屋企去到最後嗰分鐘。我就每日返工前,同佢傾下偈,佢嘅心靈狀態就好舒緩,最後佢好安樂咁走咗。」
Joyce認為今日的香港社工界、醫療界都開始注重心靈關懷,但礙於沒有很清晰的運作模式,怎樣有系統地向了解獨居長者的心靈需要?問題似乎仍有待解決。
資源有限 幫得一個得一個
雖然Joyce所帶領的志願組織規模不大,能夠服務的對象亦不多,但她秉持「幫得一個得一個」信念。凡是接觸到的,又或是其他慈善機構、社工轉介給她的,她都會盡量幫:「我開咗呢個服務之後,一嚟我唔收費,二嚟我咩『奇難雜症』都接,咁社工知道之後都會搵我。」
Joyce在鏡頭前分享了其中一個「奇難雜症」:一個是差不多八成失明的婆婆,她相依為命的丈夫在醫院彌留,醫生表示伯伯只剩一、兩天時間。當時婆婆很想去看丈夫,於是醫院的社工向Joyce求助:「我話當然可以,幾艱難都做,搵唔到義工,我自己都會嚟。婆婆探完伯伯後,伯伯第二日就離世了。」
Joyce隨後亦幫婆婆處理好丈夫的殮葬,而由於婆婆視力不好,Joyce和社工更一人一日去買飯給她,又幫婆婆安排做白內障手術和入住老人院舍:「婆婆做完手術,喺院舍生活得好開心,咁我哋先完結呢個個案。」
最有價值的人生
基金會新的「身心靈護理及痛症舒緩中心」5月將會投入運作。Joyce希望可以發展更多形式的病人服務,以及找到合適的接棒人:「我係未結婚嘅,從來都冇結過婚,我嘅時間就真係好充裕。我覺得將自己嘅心力,全部放喺又有病、又年老、又冇錢嘅一群,其實已經好足夠。我覺得係我最大嘅滿足、最有價值,此生都不枉過。」Joyce滿足地笑着說。
今集《港。故》用7分鐘,向大家訴說一個花盡精力與心力,遊走於生死之間的白衣天使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