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們採訪不願具名的飲酒店老闆娘,想請她分享至今未能復業的日子,她二度以「說有什麼用?有誰會幫我們?」婉拒,最後才說:「我們的工作是靠和客人拚酒拚出來的,2、30年,一下就沒了。」疫後她去找清潔工作,人家一聽她是萬華人就說:「回去等通知。」總結這4個月日子,給我一句:「在家等死。有人死掉,政府就會重視。」
每週一、三、五,晚上10點,「大家都差不多在自己的位置上,準備要睡覺,或是睡了…」張獻忠就和工作人員帶著物資抵達艋舺公園,發放口罩、酒精和食物給他稱為「無家者」的街友...
每週一、三、五,晚上10點,「大家都差不多在自己的位置上,準備要睡覺,或是睡了…」張獻忠就和工作人員帶著物資抵達艋舺公園,發放口罩、酒精和食物給他稱為「無家者」的街友。他很清楚,街友對萬華來說一直是個無解議題,「可能有人會不喜歡無家者在這個地方,但沒散掉是對的,因為後來在萬華和台北車站確實都有群聚感染,如果散掉就不知道去哪裡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發放口罩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都知道口罩的防護力比疫苗的防護力即使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也是「難分軒輊,同樣重要」!
從台灣群聚感染的確診者來看,絕大多數的群聚是發生在面對面相處或共同生活,而有不佩戴口罩相處的對象,例如:家人或親密接觸者。
反之,確診者帶給社區的群聚感染,案例相對是比較少的,尤其是不明感染源的個案,接觸者匡列之後,陰性的比例還是比較高。
種種現象,讓官員和很多專家,紛紛認為口罩產生的影響力非常大,國人願意高度配合佩戴口罩,也是很重要的防護力來源!
但是畢竟我們沒有做相關的實驗研究。
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是IPA組織和頂尖大學共同在孟加拉所做的一個實驗報告,實驗的結果顯示,口罩的防護力確實很重要。
戴口罩可降低COVID-19病毒傳播率
The Impact of Mask Distribution and Promotion
on Mask Uptake and COVID-19 in Bangladesh
(IPA創新貧困行動 https://reurl.cc/2or2MO)
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口罩可以預防Covid-19,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確實或不長期配戴口罩的個體行為造成口罩的功效無法被證實。
IPA組織、耶魯大學和史丹佛大學共同合作,在孟加拉600個村莊設計推廣並發放口罩,同時評估社區戴口罩對Covid-19防疫的影響:
結論發現整體上,口罩推廣措施促使每一百人中有29人戴口罩,並減少9% Covid-19 有症狀的確診數。
外科口罩在阻斷有症狀的Covid-19傳播上特別有效,並將 60 歲以上群組的有症狀確診數減少 35%。
在接受口罩推廣導入的村莊中(實驗組),口罩使用率增加 29% (從對比村落的 13% 增加到實驗村落的 42%)。清真寺的口罩使用量增加最多(37%)。
Overall, the core intervention induced 29 out of every 100 people to wear masks, increased physical distancing and reduced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by 9 percent. Surgical masks were especially effective in reducing 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and reduced symptomatic infections in people 60+ by 35 percent.
In villages that received the intervention, mask use increased by 29 percentage points (from 13 percent in the comparison villages to 42 percent in treatment villages). Mask use increased most in mosques (37 percentage points). A pilot and our scale-up activities suggest that in-person public reinforcement is a critical part of the intervention.
發放口罩 在 吳沛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就在今天~ 想和各位分享這一段時間的 #中秋心得。
因為疫情的趨緩,地方里辦也能舉辦小型活動,而我也到現場參與和 #發放口罩。在每一場活動中,我看到里辦除了發放應景的 #柚子、#月餅,也會貼心準備防疫物資。里長與志工們都協助 #分流措施和提醒參與民眾要保持 #安全社交距離。
雖然疫情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但仍然很謝謝一直站在前線的里辦與志工們,盡心讓里民能參與到過節的氛圍。
在跑行程的過程中,我也收到許多民眾的鼓勵與打氣。在這團聚的時刻,我也要祝福每一個家庭、每一位朋友都能夠很平安、很健康。
#吳沛憶我陪你
#中秋節快樂
#月餅烤肉不要吃太多
吳沛憶
發放口罩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發放口罩 在 陳清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發放口罩 在 攝徒日記Fun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入攝徒日記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Te3Z7TZsjGzUERx4Ce6zA/join
============================================
►Ecpay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ecpay.com.tw/4D2FF
►paypal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aypal.me/freethug89
► 訂閱攝徒日記Fun TV頻道:https://pse.is/freethug89
► 攝徒日記FaceBook:https://pse.is/freethug89fb
► 八炯Instagram:https://pse.is/89
歡迎工商、合作
請寄信件至:qwe611030h@gmail.com
============================================
(1)敏感性議題系列
【敏感性議題】818香港反送中遊行 | 享受民主制度 使用民主產物 卻支持極權共產國家?
http://taiwango.piee.pw/K7HAY
【敏感性議題】極權共產政府 剝奪人民自由的中國 |金馬獎 柏林影展 坎城影展 自由行
http://taiwango.piee.pw/KUAXL
【敏感性議題】韓粉賺不到錢就怪政府 | 能力跟不上時代 沒錢怎麼辦給滯台中國人踐踏阿
http://taiwango.piee.pw/JPYVU
【敏感性議題】中國低薪的真相曝光 台灣農村與中國農村比較 | 交通 低薪 建設 人文素質大公開
http://taiwango.piee.pw/K2GFL
【敏感性議題】韓粉讓國旗變成丟臉的象徵? 為何被詐騙的都是老人居多|韓國瑜會崛起?
http://taiwango.piee.pw/F57WT
(2)街頭採訪系列
【街頭訪問】韓國瑜說觀光客不來是蔡政府害的? 還是沒進你的店消費而已?|實際走訪觀光客 太魯閣 新城車站 天祥 砂卡擋步道
http://taiwango.piee.pw/J74GR
【飯店訪問】觀光客有不來台灣旅遊嗎?|歐美人士最喜歡的飯店在哪?
http://taiwango.piee.pw/J35ZS
【街頭訪問】6/8韓國瑜花蓮造勢|年輕人與韓粉對韓國瑜的看法|2020總統大選造勢
http://taiwango.piee.pw/EBJ3K
【街頭訪問】623反紅媒遊行|最討厭的媒體 20多組採訪|2020總統大選最不喜歡的是誰?韓國瑜 郭台銘 蔡英文
http://taiwango.piee.pw/JG577
發放口罩 在 我在越南胡志明市中心街頭能拿到免費的口罩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胡志明市中心#街頭免費發放口罩 昨天是我回到越南的第一天,來到市中心看看開工後的年味之餘,明顯感受到防疫的氣氛,街頭上人們都帶起口罩防護這一波新冠狀病毒, ... ... <看更多>
發放口罩 在 防疫大作戰-口罩戴脫及暫存方法_國語(蔡淑鳳司長)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防疫大作戰- 口罩 戴脫及暫存方法_國語(蔡淑鳳司長).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9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1.2K. I 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