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心電圖診斷
急性心肌梗塞在心電圖上最早出現的是鄰近兩個導程的超急性對稱型T波幅度升高(hyperacute T change),緊接著是ST波段上升。
J點 (J Point): QRS波的終點與ST波段起始點的交界點,即為J點,是用來決定ST波段改變的大小的基準點。
依據2018 MI 定義,心肌缺氧的心電圖都需要出現在同組群(contiguous)兩個導程上,才能符合診斷。例如對大於40歲男性而言,V2之ST上升 >0.2 mV,V1>0.1 mV,則符合心肌梗塞的診斷。但如果是男性其ST上升只出現在V2,V3,且 >0.1 mV,及<0.2 mV,結果是正常的。如果是女性, V2, V3 的ST上升<0.15 mV,亦是正常。
#病理性Q波(Pathological Q wave)
無LVH 及LBBB之前提之下,先前的心肌梗塞的Q波(亦即病理性Q波),其特點如下:
1. V2–V3的Q波 ≥ 0.02 秒,或V2及V3出現QS波
2. 在I, II, aVL, aVF 之Q波 ≥ 0.03秒,深度 ≥ 1mm
3. Q波出現在V4-V6之同組群任何兩個導程(I, aVL;V1–V6;II, III, aVF)
3. V1-V2的R波 ≥ 0.04秒及R/S >1,及同向的T波變化(無傳導阻滯情況下)
Q波的意義:
1.Q波可以是心肌纖維化而產生,而沒有冠狀動脈疾病。
2.心肌受損後,數分鐘至小時後出現的Q波意味著心肌壞死。
3.急性心肌缺氧早期,或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實施血管再通暢治療,都可能出現短暫的Q波。
#LBBB患者的心肌梗塞心電圖
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症就診的病人中, 心電圖呈現LBB者約佔2%。這些人通常較多為年老、女性、有心臟病史、高血壓與心衰竭。長期追蹤來看,心電圖呈現LBBB且疑似AMI的患者,統計起來有較高的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比率。
LBBB患者的心肌梗塞心電圖
Sgarbossa Criteria (1996)
(1)任意導程出現同向 (concordant) 的ST elevation ≥1mm (最重要),
(2) V1, V2或V3出現ST depression ≥1mm,
(3)任意導程出現反向 (discordant) 的 ST elevation ≥ 15mm,
Sgarbossa Criteria第3條件比較爭議,敏感度與專一度不足信賴。Dr Smith SW在2012提出改版。原來的第三要件:任意導程出現反向 (discordant) 的 ST elevation ≥ 5 mm,改為ST上升/S波深度≥ 25%
Smith-Modified Sgarbossa Criteria (2012)
(1)任意導程出現同向 (concordant) 的ST elevation ≥1mm,
(2) V1, V2或V3出現ST depression ≥1mm,
(3)任意導程出現反向 (discordant) 的 ST上升/S波深度≥ 25%
2018 ESC/ACC/AHA提出的更簡化:
任意導程出現同向 (concordant) 的ST elevation ≥1mm,即可診斷LBBB患者的心肌梗塞
#AMI
#ECG
#LBBB
#Pathological_Q_wave
繼續閱讀詳細內容↓↓↓#
病理性q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急性心肌梗塞 的#定義 與#分類:
2018 ESC/ACC/AHA
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18)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40, 237–269
第1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1 MI)
心肌生化標記(cTn)的升高及(或)降低於URL的99百分位值,而且下列五項要件中,至少合乎一項:
(1) 急性心肌缺氧的症狀
(2) 心電圖出現新的缺氧變化
(3) 心電圖出現病理性的Q波(pathological Q waves)
(4) 影像檢查證實:新損失的活性心肌,或新出現的局部心室壁活動異常,合乎缺氧的病因。
(5) 經由血管攝影或驗屍確認有冠狀動脈內血栓。
註:URL: 參考值上限 (upper reference limit, URL) 是以正常對照組的 99 百分位值 (the 99th percentile)。
第2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2 MI)
心肌生化標記(cTn)的升高及(或)降低於URL的99百分位值,且出現心肌氧供需失衡事實,這種心肌氧供需失衡與冠狀動脈急性硬化血栓無關,而且下列四項要件中,至少合乎一項:
(1) 急性心肌缺氧的症狀
(2) 心電圖出現新的缺氧變化
(3) 心電圖出現病理性的Q波
(4) 影像檢查證實:新損失的活性心肌,或新出現的局部心室壁活動異常,合乎缺氧的病因。
(註: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原因如下:已成型的冠狀動脈硬化瘢塊,冠狀動脈硬痙攣,冠狀動脈栓塞,冠狀動脈剝離+/- 血管內壁血腫,持續性心搏過速之心律不整,嚴重高血壓+/-左心室肥大,嚴重心搏過慢之心律不整,呼吸衰竭,嚴重貧血,低血壓/休克。)
第3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3 MI)
出現心肌缺氧的症狀,合併心電圖出現新的缺氧變化,或心室纖維顫動,但在尚未抽血檢驗心肌生化標記,或心肌生化標記還未上升之前,就已發生死亡,經由驗屍得知心肌梗塞。
第4a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4a MI):與PCI有關之心肌梗塞
如果病人原先cTn值正常,術後48小時內,cTn值大於5倍的URL之99百分位值;如果病人原先cTn值已經升高且穩定(≤20%),或正下降中,術後值上升超過原先的20%。此外,還包括以下四項之一:
(1) 心電圖出現新的缺氧變化
(2) 心電圖出現病理性的Q波
(3) 影像檢查證實:新損失的活性心肌,或新出現的局部心室壁活動異常,合乎缺氧的病因。
(4) 血管攝影證實PCI造成限制血流之併發症,例如冠狀動脈剝離,心肌表面主要血管阻塞,或分支血管阻塞/血栓,側支循衛受阻,或遠端發生栓塞。
第4b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4b MI):與PCI支架血栓阻塞有關之心肌梗塞
合乎Type 1 MI的要件,以實施PCI後發生心肌梗塞的時間長短分成:
急性:0-24小時
亞急性:超過24小時,少於30天。
晚期:30天至一年
很晚期:超過一年
第4c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4c MI):PCI支架再狹窄(restenosis)有關之心肌梗塞
裝置支架,或氣球擴張術後,於相關地方發生再狹窄的心肌梗塞,而無其它之阻塞病灶或栓塞。這種狹窄可能是局部性,或擴散性的再狹窄,或者是複雜病灶,合併cTn)的升高及(或)降低於URL的99百分位值的Type 1 MI之要件。
第5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Type 5 MI):與CABG有關之心肌梗塞
如果病人原先cTn值正常,術後48小時內,cTn值大於10倍的URL之99百分位值。如果病人原先cTn值已經升高且穩定(≤20%),或正下降中,術後值上升必須超過原先的20%。無論如何,術後cTn值絕對要超過10倍的URL之99百分位值。此外,還包括以下三項之一:
(1) 心電圖出現病理性的Q波
(2) 血管攝影證實新移植的血管或原先血管發生新的血栓;
(3) 影像檢查證實:新損失的活性心肌,或新出現的局部心室壁活動異常。
重要訊息:
1. 與第三版的心肌梗塞定義之間的主要改變在於,區分心肌梗塞與心肌受傷之差別,並勾畫出MRI與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掃描在心肌梗塞扮演的角色。
2. 心肌生化標記(cTn)的檢測初質評估,3-6小時後再追蹤檢測。高敏感度的hscTn要提早檢測。臨床症狀與抽血檢測時刻有關,尤其要配合數據的起落之判讀。
3. 心肌損傷 (Myocardial injury) 的定義:心肌生化標記(cTn)超過URL的99百分位值,因此包括了心肌缺氧或非心肌缺氧所造成的心肌損傷.
4. 心肌梗塞是特定之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肌損傷,而且下列四項要件中,至少合乎一項:臨床心肌缺氧症狀,心電圖改變,Q波初現,影像檢查證實:新損失的活性心肌,或新出現的局部心室壁活動異常,合乎缺氧的病因。
5. 第1型急性心肌梗塞與急性血管硬化栓塞有關;第2型急性心肌梗塞則是由於心肌血氧供需失衡。第3型急性心肌梗塞是因心肌缺氧致死,事後解剖才診斷。
6. 第4a型及第5型急性心肌梗塞是與PCI 及 CABG有關。
7. 心肌損傷 (Myocardial injury)可能發生在非血管再通術的心臟手術,如經由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而造成直接傷害或冠狀動脈血栓/栓塞。如果未符合以上第5型急性心肌梗塞要件,就不能歸類為心肌梗塞。
8. 心肌生化標記(cTn)升高,在以下臨床狀況下,並無特定歸類:急性心衰竭,腎疾病,急重症,或非心臟手術。此類狀況之診斷需視其是否有心肌缺氧,及急性血栓,而給予第1或第2型急性心肌梗塞,或非心肌缺氧之急性心肌損傷。
9. 在心房顫動合併心室心搏過速 (AF with RVR)合併心肌生化標記(cTn)升高時,不能歸類為第2型急性心肌梗塞,除非出現心肌缺氧的症狀。心肌生化標記(cTn)升高只能視之為心肌損傷 (Myocardial injury)。
10. 冠狀動脈無阻塞疾病(MINOCA)而發生心肌梗塞,應依其臨床症狀及血管攝影結果歸類為第1型或第2急性心肌梗塞
註:
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冠狀動脈介入術)
CAB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MINOCA: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狀動脈無阻塞疾病)
References:
#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18).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40, 237–269
#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https://reurl.cc/dV8M8q
#AMI
#cTn
#Ischemic_Chest_Pain
病理性q波 在 圖文詳解: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心電圖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病理性Q波 是心肌梗死較晚期的表現,即長時間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了心肌不可逆性壞死。隨時間發展,ST段抬高可消失,但Q波遺留下來提示既往心肌梗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