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 — 獻身志業,擁抱人生的不完美】
「醫師,這個病有藥可醫嗎 ? 如果沒有,怎麼辦 ?」擔任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治醫師的陳燕麟醫師,國三就發現自己罹患「肢帶型肌肉萎縮症」(簡稱肌萎症),是一種四肢會逐漸無力的罕見疾病,目前仍沒有治癒的方法。
■生命的缺口,成就一生的志業
「我國三的時候,發現自己跑步越來越慢,覺得奇怪,在高一時確診,才知道我罹患了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得知之後傷痛萬分,但怕家人與朋友擔心,仍然強裝鎮定,陳醫師回想,「我高中畢業時還向同學誇下海口,說我有三大目標:第一,當醫生,希望治癒我的病;第二是唸博士班,深入了解這個疾病的機制;第三,是開漫畫店。」他笑著說。但隨著唸書過程,發現該疾病沒有治癒的方法,便萌生退意,總覺得無須多花心力在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上。
因為內心的抗拒,陳醫師後來選擇的研究方向也都與該病無關,直到三年前就讀博士班的某一天,指導教授對他說:「你兼具『醫師、病友及家屬』的三重角色,不研究這個太可惜了 !」後來,陳醫師換個角度想,疾病能治癒當然最好,但若沒有辦法,只要有任何方式可以減緩其發展,還是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帶著師長的支持與鼓勵,陳醫師毅然決然踏上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之路,也在今年和日本相關單位聯繫,打算赴日進修肌肉病理學。
不過,他也感慨地說道:「前幾天我到台中參加一個神經肌肉病理的研討會,遇到當初診斷我的楊智超醫師,至今已過了十八年,從最初的排斥、懷疑到欣然接受,當我繞了一圈終於又回到這條路上時,楊醫師也要退休了。」在台灣,研究該領域的學者相當少,這類病例也因為不多,所以醫院並沒有資源額外培養一位該科的醫師。
因此,陳醫師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或許有機會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而他也和我們分享,近年來在研究上愈做愈能發掘出有意義的成果,即使無法投稿論文,卻能滿足他探索問題的好奇心,甚至發現以前看似無關的所學,都能相互融通,能運用的資源也相對較一開始就投入肌肉研究來得多。言談中,陳醫師道盡一路走來的波折,但從他略帶喜悅的表情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重回崗位」的堅毅決心[1]。
■不讓疾病留給下一代,「基因檢測公益計畫」誕生
陳燕麟是新店耕莘醫院病理科醫師,也是「肢帶型肌肉萎縮症」患者。高一時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四肢也隨年紀逐漸萎縮失能,面對自己的疾病,陳燕麟有著超凡理性,「目前還站得住,我能走就盡量走,多感受走路的感覺。」
陳燕麟回憶,在國二、國三的時候,自己跑步愈來愈慢,甚至腳踮不起來,心裡覺得奇怪,就去看了醫生,住院期間,做了一堆檢查。
「出院前,主治醫師對我說,要做肌肉切片檢查,因為是一個小手術,躺在病床上就可以了。這個手術在左大腿打了麻藥,再拿刀把皮割開,把肉挑出來,雖然有打麻藥,但是在取出肌肉組織,剪斷的那一瞬間,還是有痛覺。」陳燕麟對這段過程,留下深刻印象。
「你罹患的是肌肉萎縮症,這個病是沒有藥醫的。」醫師告訴燕麟檢查結果。「那一瞬間我懵了,在醫學發達的年代,怎還會有這樣情況?那時,我是怎麼回到家的,都想不太起來。」
醫師的珍斷對陳燕麟影響很大,這也是他現在致力研究肌肉萎縮症,希望以基因檢測做為第一步的原因,當基因檢測愈來愈成熟,可以讓某些病友,不用體驗可怕的肌肉切片手術。
「有次閃過一個念頭,其實,我不一定要治癒這個病,如果有機會可以減緩它惡化,例如,本來 30 歲要坐輪椅,延緩到 40 歲,這 10 年的時間就有很大意義。」[2]
■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
陳醫師接著說明肌萎症的類型與診斷過程,通常造成肌肉萎縮、無力的症狀有兩大因素,一是肌肉細胞本身無法正常運作,二是神經傳導出問題。醫師會透過臨床症狀和神經學方面的檢查來區分這兩類。分析過後,若判斷屬於肌肉類問題,牽涉到的基因大約有 150-200 個。
然而,早期的基因檢測並不發達,頂多鎖定特定一、兩個基因,採用桑格定序 (Sanger sequencing) 檢驗,效果不彰,所以即使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疾病類型,仍不曉得是哪個基因出問題,加上當時也沒有資料庫的概念,所以分析結果也就束之高閣,無法多加利用。
隨著次世代定序技術 (NGS) 問世,檢測以組合基因 (panel) 的方式,一次可偵測多個基因位點,較過去更有效率。但是,陳醫師也點出其中的挑戰:「萬一測完結果是陰性,變成還要再找其他的組合 (panel) 來做,而一次檢測的費用大約四萬,多次檢測的醫療花費相當可觀,也會造成病患很大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即便病人願意自費,醫師也無法保證一次的檢測結果就能找到確切的答案和治療方式。」
即使如此,基因檢測依然有其重要性。在看診過程中,陳醫師發現許多患者仍渴望孕育生命,也有家屬擔心自己帶有隱性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而最佳的防範策略就是基因檢測,因此他決定自掏腰包,默默協助病友。
後來,病理科主任在跟陳醫師聊天的過程中得知此事,鼓勵陳醫師以募款方式執行,「基因檢測公益計畫」也就應運而生。起初,僅得到醫院同仁的支持與贊助,資源並不多。直到某一天,陳醫師接到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的電話,表示希望一起響應,並協助募款,後來透過新北市醫師公會籌辦的攝影比賽,以及攝影作品的義賣,終於募得了兩百七十萬左右的資金,讓計畫得以順利進行[3]。
■肌萎症 (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
肌肉失養症(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群和基因遺傳相關,臨床上緩慢進展、逐漸惡化的肌肉疾病,可影響四肢、軀幹、顱面肌肉,並且在顯微鏡下,顯示有肌肉組織的不正常退化及再生。
而所謂的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LGMD),指的是一群異質性的進行性肌肉失養症,主要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近端肌肉,以體顯性/隱性遺傳為主,與常見的性聯遺傳肌肉萎縮症(Duchenne裘馨氏/Becker貝克氏肌肉萎縮症)有所不同。LGMD最早是由兩位英國籍的醫師,John N. Walton以及 F. J. Nattrass,於1954年提出。據統計LGMD是第四常見的肌肉失養症,保守估計其盛行率約為20,000分之1。
罹患此病的患者,其共通點為近端肢體無力、萎縮,早期會發現患者爬樓梯有困難,或是蹲下後再站起來,需要以手撐地、撐膝蓋(高爾現象, Gowers Sign)。患者走路時會左右搖擺,呈現蹣跚步態(waddling gait),要把手舉高也可能會出現問題,並且觀察其肩胛骨會有左右不平均的現象(翼狀肩胛,scapula winging),小腿肌肉可能會假性變大(pseudohypertrophy)。
一般而言,兒童期發作的患者以骨盆帶的近端肌肉為主,而成人發作的患者會同時影響肩帶以及骨盆帶的肌肉,容易造成肢體活動度的限制,甚至須坐輪椅。大多數LGMD的患者並不會影響智力發展,並且臉部的肌肉、遠端四肢的肌肉在疾病早期不受影響。抽血檢驗可以發現患者血液中的肌肉酵素(Creatine Kinase, CK)顯著上升。
依據患者的不同基因病變,其發病時間、疾病進程、臨床表現、嚴重程度,以及預後各有不同。依照基因遺傳方式的不同,可概分為體顯性遺傳(LGMD1),以及體隱性遺傳(LGMD2)兩大類,其中以LGMD2為大宗,病患數量相對較多。
LGMD有各種不同的亞型(subtype),是由於不同的基因突變影響不同的肌肉蛋白所造成。依據影響的肌肉蛋白不同,可概略分成Dystrophin–glycoprotein complex 的 病 變 (LGMD2C-F,P) 、 肌 小 節 (sarcomere) 相 關 蛋 白 的 病 變 (LGMD1A; LGMD2A,G,J)、肌纖維膜上(sarcolemma)運輸蛋白(Trafficking)相關突變(LGMD1C,2B)、核蛋白病變(LGMD1B)、醣基化(Glycosylation)相關蛋白的病變(LGMD2I)、泛素-蛋白酶體路徑(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病變(LGMD2H)等,目前已發現有超過25種亞型。
■為肌萎症研究鋪路,做到不能動為止
肌萎症基因檢測的費用每例3萬元,一開始陳燕麟醫師打算自掏腰包、每月挪用一部分薪資去做這件事。「3萬元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算太貴,但對許多病友來說,因病沒了工作、生活都成問題,更別提拿錢做基因檢測,想減輕病友的負擔。」陳燕麟說,自己經濟狀況算好的,還有工作,只要能溫飽,其它的錢想拿來做有意義的事。
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任馬鴻均獲悉後深受感動,「陳燕麟醫師這股傻勁讓我和醫院同事們非常敬佩,但這公益之事,應集合社會之力,一起推動。」馬鴻均向院方呈報此事,耕莘醫院大力支持這項計畫,並成立專門的肌肉罕見疾病核心實驗室,也期待善心人士共同響應這個公益檢測計畫。
陳燕麟感謝醫院支持,他希望趁著自己還能動,「做多少算多少」。下位研究者可以站在他肩膀上往前走,如同鋪路一樣,前面鋪好了,後面的人只要接力進行就好。
因為疾病曾經畏懼死亡,陳燕麟體悟生命脆弱,「如果有什麼想做的事,遲做總比沒做好,即早找到方向,或許這輩子不見得達到終點,但至少可以離終點近一點。靠近一點,看到的東西一定不同。」
關於肌萎症這個疾病,陳燕麟說,研究的前輩很多,很棒的研究者也很多。但他自信對於這件事的堅持無人能比,希望盡己所能,貼近這個疾病、找出更多可能解決這個疾病的方法,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不過他相信,只要開始走,終點線就不遠[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2]
(大愛電視 DaAi TV)「是醫師也是病人 - 陳燕麟」:https://daaimobile.com/project/5f3f80d0bdde990006f93df9
[3]
(基因線上)「專訪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獻身志業 擁抱人生的不完美」:https://geneonline.news/warrior-who-fights-against-l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exclusive-interview-with-dr-yenlin-chen/
[4]
(罕見疾病基金會)「把疾病留在這一代!肌萎症醫師陳燕麟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http://www.tfrd.org.tw/tfrd/library_d/content/id/2541
➤➤照片
∎(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罕病電子報 第35期」:https://dpt.cch.org.tw/upload/site_news/4614/1098/35_%E5%BD%B0%E5%9F%BA%E7%BD%95%E7%97%85%E9%9B%BB%E5%AD%90%E5%A0%B1%20%E7%AC%AC35%E6%9C%9F-Muscular%20dystrophy-dystroglycanopathy%20(limb-girdle)-20200108.pdf
圖說:骨骼肌蛋白相關的肌肉失養症病變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肌萎症 #肌肉萎縮症 #陳燕麟 #罕見疾病 #LGMD
罕見疾病基金會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GeneOnline 基因線上 / 大愛電視 DaAi TV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彰化基督教醫院
📢肌萎症生命鬥士陳燕麟醫師,擁抱生命的不完美!全台罕見疾病發聲出版計畫:https://bit.ly/3sLwktw
「病理學怎麼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Re: 可以請問有考過的同學是怎麼準備的嗎- 精華區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問病理怎麼讀- 輔英科技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選擇生命科學系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因為想考取法醫研究所 的評價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我適合念植微系? 植物醫師培育推手|學長姐經驗分享|1111 的評價
- 關於病理學怎麼讀 在 [請益] 大家都怎麼唸藥理學呢? - nurs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病理學怎麼讀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研究癌症時,有時需要給細胞 #來點顏色瞧瞧,用螢光染劑標示出特定的細胞或蛋白質,才能了解細胞間的交互作用。
問題是,這些染劑的訊號有時會疊在一起影響觀察,阿都混在一起了我要怎麼看辣QQ
疊加干擾、解析度降低、三維訊號......這種種讓生物學家頭大的問題,天文學家一聽表示:小case!這有什麼難的?
於是乎,他們就開始用觀察天體的方法來看細胞,這乍聽有點玄妙的應用,究竟能讓我們看到什麼呢?
延伸閱讀:
讓鏡中世界不再黑白,電子顯微鏡的全新顯像技術—《科學月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16644
戴上科學濾鏡後,竟然發現無慘可能是顆大腫瘤?《鬼滅之刃》的醫學解讀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2524
_____________
斗內泛科學、支持好科學!
你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力量,贊助泛科學:https://lihi1.com/mJSba
病理學怎麼讀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病理學怎麼讀 在 問病理怎麼讀- 輔英科技大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想請問一下各位病理有過的因為我其實上課滿認真的課本教的也都會但後來還是被當了而且期末真的炸掉有人建議做後面習題請問一下有過的同學也都是這樣讀 ... ... <看更多>
病理學怎麼讀 在 選擇生命科學系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因為想考取法醫研究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由於考法醫考試所需的知識有些課程似乎沒有開課,例如:應用病理學、生理學,還有法醫 ... 我認為生命科學系是個很具挑戰性的學系,非常不容易讀,有很多理論上的知識, ... ... <看更多>
病理學怎麼讀 在 Re: 可以請問有考過的同學是怎麼準備的嗎- 精華區medstuden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y※ 引述《supersam (..)》之銘言:
: 結果唸補習班講義都來不及了,沒時間看英文,到現在還是新的 :Q
: 真正需要努力的是「有唸才會,不唸不會。有背有分,沒背沒分」的這一塊
: 買書也是,趙俊彥的就花了七百...唉...
看到這個題目 稍微分享一下
O.O
mycin我也頗有同感,
大約三年前 我是在北榮實習 (那時候還很囂張地綁著一個馬尾)
(不過看看現在北榮好像被Int.譙到一個不行的程度~???)
說真的... +_+" 不是很有空可以看書 (尤其是在骨科的時候)
(每次好不容易有空抱著便當去聽13F(?)的國考講座 都人滿為患 -.-"
雖然有點擔心 但是也沒有人教我要怎麼辦~?
幾個同學也都很忙 有空都只想睡覺(或是約會)...
只能很羨慕有時間去補習班上課K書的同學(通常是外院的Int.)
(不過事實上也是因為我不爽繳那幾萬塊的補習費 因為我覺得太莫名其妙了...)
題外話了~ :P
mycin我的情況比較特殊一點
從以前就沒有好好看過班上的共筆
(因為我常常覺得有些人都亂寫 而且也不知道到底是[對or錯]???)
更有甚者 常常給我寫成相反的意思!!! = =+
後來搬家回高雄後 完全沒有留下任何一本共筆,
可能通通拿去烤地瓜燒掉了... -.-"
我考的是一階段的國考 (也就是全部一起考)
當初在實習的時候 (我很努力學習從一個Int.學習如何去當各科的R)
所以 也沒什麼時間/力氣唸書, (拜託~ 大家都是人,好嗎?)
(雖然我覺得現在當R之後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P
而且 [誤以為]大家都要一起去當兵,
^^" 所以也很快樂地等著去當兵
結果到最後一天,
我室友跟我說:
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其實 我不用當兵,
你好好保重...... =.=+
所以 我就快樂地去當兵了
(後來變成醫務所主任+醫務士+醫務兵,還要算運補量+去開會+搞定一堆軍醫局的XX)
而且我還做了一件事情
就是畢業後第一次國考沒有去考 (不知道是笨???還是帶種???)
(因為我覺得我完全沒有準備還會過 天會塌下來 所以乾脆當兵前跑出國去玩)
後來比較有空之後 準備一些資料開始唸書 下載了考古題回來看了一下
發現一階段國考 O.O 其實是有訣竅的 (如果只是想考過的話)
對我這種根本不想準備基礎科目的人來說,
內/外科才是真正的準備重點 O.O (而且會覺得很實用)
(而且題庫也約略只有考題的三倍左右 因為固定每三四年 題庫會大更新)
PS" 各位別高興的太早 所謂的三倍 是指[變化型] -.-"
也就是說[SLE]這個病 叫做[題庫SLE,RA,Sjogren的三分之一]
可以考SLE治療/癒後/盛行率 甚至是併發的腎病變種類 瞭解嗎~?
雖然有點OOXX -.-# 至少讓各位不會念偏了~
(譬如說 你只想考過 就念SLE,RA.Sjogren這三個病)
(準備直取國考榜首! 就直接拿起Harrison每章節每個病硬啃~)
(不過萬一以後要走內科 Harrison以後還是很有用的 有空各位可以多多參閱~)
== 以下為胡說八道 ^^" == 沒空的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往下看 ==
基本上 O.O mycin這輩子是第一次唸醫學系
也是第一次接觸醫師國考
以前唸書上課的時候,不知所措,
考前非常痛苦地海K不知所云的共筆,考完忘光光
被當的時候莫名奇妙,過了也是莫名奇妙 -.-"
念過的科目不知所云,沒唸過的更不用說了
一直到接觸了臨床工作,
發現自己念了這麼多年,卻連基本的觀念也沒有,
淪落到[見樹不見林]的窘境,
這幾年來翻閱了不少書,推薦給各位 ^^"
(主要是以合記出版社的書為主,因為藝軒離我家比較遠) :P
[Atlas of Human Anatomy]
這本是NETTTER手繪的卡通圖,到處都有簽名
我忘了為什麼好像又叫做Ciba?
有PDA可隨身攜帶的.pdb版本,大約80MB,
雖然PDA版本圖太小+字有點小,
卻適合有點概念的人隨身攜帶查詢確認
(總比手邊沒書查證瞎攪和好一些)
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聯絡切磋一下 ^^
[小兒感染病學入門]
這本中文書前半本幾乎都有彩圖,
相當適合幫助初學者了解一些常見的發疹發燒性疾病,
淺顯易懂,容易加深印象,
內容僅提及臨床的一些概念,對於疾病的病理流行病學通常只是稍微帶過
而且沒有附上reference,如果對於其中的文字敘述有疑惑,
查證上可能要各位自己去努力找找
[羅賓氏 簡明病理學] Pocket版本,藝軒出版社,
寫的非常少,而且內容有點舊,敘述有點不知所云
很久沒有重新更新編排了
優點是聖經紙印刷,又輕又薄,攜帶方便,
不來手邊沒事翻翻複習也不錯,順便可以幫這本書訂正一些錯誤的地方
不過有時候中英文對照缺失,而且其中的概念相當陳舊,
拿來當作pocket key Word書複習(回想)還可以,拿來念大概不太行
(意思就是 請至少閱讀過一次小Robbins,用翻的也可以,大Robbins就...)
[2002~2004醫師國考 試題解析],超推薦!
這本是林口長庚兒科醫師整理的
(我覺得這是少數我看到試題解析的編者中,比較上道的) :P
將歷年考題按照各科/各疾病大致分類,
最大的優點是: 這本有校正過!!! 而且附上內外科彩色圖片!!!
(不然烏漆媽黑的勒,我怎麼知道這是啥圖?)
書本的答案 (我個人查證過考選部的網站答案) (好累+_+")
(考選部很討厭,那個拉頁選單對於要查詢N年的使用者來說根本就是惡夢!)
整本六百多頁的書,錯誤的地方大概不超過十個
其中一個是case題,p"t是心衰竭,另外一個是激素進入細胞核的方式..
(而且整本書有很多題目是重複出現的,所以可以增加印象+增加閱讀速度)
瘋狂的話,大概三天可以看完
(建議一邊作題目一邊翻書複習)
所以是少數市面上可以信賴的考古題!!!
(我最最最討厭考古題答案錯誤,害我百思不得其解,浪費時間+增加錯誤的觀念)
(說到這個,合計出版社有一套書根本就是我的惡夢,)
(而且我還浪費時間證明這是我的惡夢)
(等一下我們會再提到這部分)
不過書上解析太少,我想可能是因為作者自己也不太清楚吧?
譬如說(A)是對的,可是沒說為什麼(B)(C)(D)是錯的,
那這樣對於解題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我也常常覺得(B)(C)(D)也是對的,那怎辦???
我覺得一份好的考古題應該要把(A)(B)(C)(D)都拿來解析,
並且附上(中文)reference的文字敘述,加深讀者記憶!!!
最好還附上圖片(說不定下一次就出這題)
不過各位應該書桌邊都有Google大神加持,所以我想應該可以自己上網找找啦~ ^^"
在這邊順便提一下
這本書末有附上國家考試用書,
原文的字典書就不必想太多了
(你如果想要唸完的話,我也不會阻止你)
一些小書一定要翻過,對於準備考試有一定的幫助,
尤其是一些大書的精簡版小書,有寫到的一定要會!
像是華盛頓內科學手冊這種小書不過幾百頁,
認真翻個幾次 很快就會翻完了(可以翻中文版比較快)
而且可以從最常用的先閱讀,平常工作用心使用,就不太會忘掉
萬一考題出來答案有爭議,也有個確實的憑據去要分數!
共筆基本上是隨便翻翻用的,不要太在意
總不能拿共筆去要分數吧?
而且國家考試規定每3~5年一定要更新題庫!!!
所以國家考試是有題庫的!!! O.O
我雖然沒看過題庫長什麼樣子
不過我從1999年的題目一路做到2005年,
基本上題庫應該比較像是[出題概念]
譬如說:腎小球病變 <--題庫
腎小球病變我記得Robbins好像介紹了六大類,
這時候就可以問你最常見的腎小球腎炎是不是IgA腎病變?
還可以考你知不知道IgA腎病變就是Berger"s disease?
Berger"s disease這個用字,
很像是Buerger"s disease(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卻是不同的疾病! -.-# 他也可以順便給你考一考,
這時候就像是蜻蜓點水一樣,什麼碗糕都有考,什麼碗糕都不清楚,
更積極一點可以順便問你全體人口盛行率大概是多少?
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 幾天後會有血尿?
原因是? 癒後? 甚至是好發族群/年齡???
還可以跟NSAID引起的血尿(間質性腎炎)比較一下,
還可以考考你知不知道病理顯微鏡下會看到腎乳頭壞死?
所以念考古應該要這樣念,
而考古題編者應該要考量到這點,
把這些歷年都考過/問過的[題庫],都順便提一下,
以幫助讀者準備複習國考! O.O
[Robbins病理學],合記出版社,原文版
這本就不必講太多了吧???
這本也是我的惡夢之一 <(_ _)> 鞠躬
各位如果真的想念這本,
我的建議是順便買中文版回來一起看,速度會比較快,
而且比較不會誤會英文的意思(還可以順便訂正中文版的錯誤)
我的病理學被當很多次
(不過好處是多念幾遍之後,國考複習蠻輕鬆的:P)
不過多虧了這樣,我花了幾個月(暑假+期中)把這本書翻完了...
還順便買了中文版+小Robbins
我的建議是至少要翻完一次(以後要猜答案也不至於太離譜)
這樣會對於各種疾病比較有概念,不過真的念完之後,
我的感想是: 一本書念到最後,前面的全部都忘光光,
還順便把平常會的內外科也忘掉...(昏)
(記憶體過載???)
我的建議是,念越快越好,記住key word就好,
為什麼呢?
因為你念的太細(我真的辦不到)
最後你會看到[一萬片樹葉+一根大樹幹],而不知道這是[一顆樹] ,(有感覺嗎?)
我再這裡本來要貼一張圖的,
這圖有很趣,
可是無名小站的容量已經滿了,
等我整理出空間再說好了
這是一張Brain Aneurysm的圖
內外科有考過Brain哪裡最容易有Aneurysm,結果Robbins只有圖而已,
文字敘述也沒有定義到底算是ACA,MCA,PCA哪一部份
(因為是在動脈根部分叉處,所以不知道到底要怎麼算?)
我記的當年的答案好像是ACA跟前交通枝的分叉處,
可是如果MCA的根部附近也算是MCA的話,應該是MCA最多
(不過答案好像依然是ACA跟前交通支的分叉處的樣子?)
(對不起 <(_ _)> 這是我個人的偏見)
[HARRISON內科學],原文版,(昏)
哇~~~
這兩本根本就是醫學生的內科聖經!!!
(雖然這只是大致上的The Principles)
基本上 一個醫學生如果HARRISON裡面有提到的東西都知道的話,
就很強了! <(_ _)>
(我知道有人一定真的很認真把這兩本念完)
這兩本很適合有爭議的時候,以及有疑惑的時候查詢用,
拿來念的話.... (可以念一些自己有興趣的Topic啦~)
超出這兩本的東西,我個人覺得就當作科學新知吧~
如果以後跟人家討論時,
要舉證的話,可以說是HARRISON寫的,
總比說[是共筆寫的]更令人值得信賴吧? :P
各位以後到臨床工作,
不清楚或是不確定的,
就說不知道,
不要亂掰-.-"
記住!
不要亂掰!
但是
你要掰,至少也要翻過一次吧?
不然你怎麼知道HARRISON寫啥???
這兩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根本就是[天書] @.@ (瞎)
(雖然我知道作者應該很用心,我也很自仔細的閱讀咀嚼) <(_ _)>(受教了)
[最新醫用微生物學(上)(下)]
這兩本書真的很不錯!
^^" 圖片美,文字大,眼睛不會瞎 @.@ 而且內容也不錯,
很用心地介紹各種各式各樣的微生物相關知識給醫學生閱讀,
而且是中文版,念過後印象會很深刻,
分類也不錯,是按照種類分類的,缺點是缺乏臨床上的相關處置知識,
不過彩圖對於診斷/病徵,倒是很詳盡,可以看到一些看都沒看過的東西,
對於分子生物機制都有清楚簡單的說明,適合學期中,一邊上課一邊閱讀
[簡明病理學],合計出版社
這本是中文版
而且我發現不少作者製作[國考試題解析]也是參考這本書
拿來複習的話還可以,不過念這本書要注意一下,
這本書基本上是從Robbins抽出來的,所以還是要去看Robbins,
強烈建議小Robbins當初一定要翻一翻阿~
有疑惑一定要查Robbins裡面寫什麼!
最好可以自己一邊看書一邊翻書,然後把Robboins的重要文字順手補上去,
這樣第二次看的時候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加深印象,
而且書上看似平淡無奇的文字敘述基本上根本就是[必考]!!!
隨便看過的話,100%不覺得這句話很重要!!! (至少我是這樣)
常常不知道為什麼這段落突然沒頭沒尾冒出一句話,
結果竟然就考出來了!!! (-.-)
書本內容需要稍加補充,而且很久沒更新,觀念有點舊了,
適合國考複習時,當作複習的重點來念,(把每個病都念一念)
而且把key word記起來,
如果此書中的文字敘述滾瓜爛熟,國考病理應該就有七八成把握!
記住! 滾瓜爛熟喔!!! ^^" (試著作考古題就知道為什麼)
[最新醫師國考題庫詳解],合計出版社
-.-" <--請注意我的表情...
這本書可能書名寫錯了
應該叫做[最舊]醫師國考題庫詳解
(連民國七十幾年的都有,這本書是當年我老爸考國考時看的嗎?)
內容斷簡殘篇,答案錯誤百出,解析也是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而且還不便宜(這本書真的有重新整理過嗎?)
書尾附上近幾年的考題(沒有詳細的解析有啥用?)
而且校正亂七八糟,答案都不知道對不對?
這要怎樣念阿???
不過 我還是把這幾本書念完了 -.-" (怒)
我覺得唯一還能看的是[其他科]這本 (錯誤依然很多)
因為如果你真的很閒,其他科考國考不知道要念啥,
又很害怕沒念,就念這本吧(雖然我覺得念了這本的東西絕對不會考!)
我完全無法從這幾本書中,得到應付國考的幫助!
(雖然我有好幾本書是台北市大淹水之後,去合計書局撈便宜撿回來的)
我還是覺得這幾本書真的應該要好好檢討,重新整理!!!
你會覺得你該念的好像都念完了,可是考題你卻還是不會...
[圖解神經醫學及神經外科學] 中文版
這本書有英文版,你想看哪一本都可以
基本上[要看完]最重要!
沒看完--> 放在家裡都沒用! (浪費錢)
書中介紹神經內外科學(內外科喔!)身為一個醫學生應該要有的常識!
很適合完全不了解神經內外科學的學生閱讀
書中附有圖解,文字簡單大方,概念清楚,
你該知道的都會讓你知道,
沒有複雜的咬文嚼字,對於神經內外科學會更有概念!
相當推薦的好書! ^^"
而且準備國考的時候,能把這本書念完,神經內外科學就不用怕啦~
(記憶體空間有限,應該要裝更重要的東西)
(你真的唸完的話,你不會的,大概也剩沒多少人會了,不用太傷心)
[簡明 圖解藥理學]
這本書是當初我念藥理時團購的,
內容是大致上介紹各式各樣的藥,
不過我有被騙的感覺,一些圖案根本沒用,
講解編排也沒有一目了然的感覺,
而且沒有index,每個章節的例題答案竟然也在整本書的最後面,
練習答題,翻來翻去徒增困擾+浪費時間,相當不方便,
所舉例的藥名太少,雖然藥理太多太雜太廣,真的很難念,
不過這本書對於考藥理學的幫助並不大
對於各種藥的臨床使用注意事項+特殊副作用+特點,(重點)
反而描述的很少...
藥名更少,常常考出來的藥,這本書找不到 -.-" (你看,怎麼辦?)
[簡明藥理學]
這本是中文版的
基本上我也是拿來複習國考用的
有唸書有心安,有念就好,對於各種藥物的概念會更清楚,
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可以釐清不少觀念,
這本書不厚,寫的都是重點,記起來應該沒啥壞處+負擔,
不過文字敘述不是很清楚,藥物的使用還是依照內外科手冊比較好,
(基本上我覺得內外科寫的臨床藥物治療常常跟藥理脫節,造成困擾)
缺點是麻醉藥的敘述真的很少... 最好還是看看麻醉學比較好,
不過對於臨床屬性特徵的描述比[圖解藥理學]好多了,
適合醫學院學生的藥理概念書,
讓你不至於掉入[見樹不見林]的泥沼中
而且有些我第一次覺得很難的東西
像是腎炎哪些抗體沉澱在subepithelium(膜性)哪些是subendothelium(膜性增殖性)
(?)
這本內容如此少的中文書竟然也有提到!!!
雖然我第一次一定覺得莫名奇妙,
不過我跑去跟腎臟科的VS抱怨這種題目有點難,(誰會覺得這很重要阿?)
這只不過是Robbins上的一句話
結果對方跟我說這跟預後也很大的關係,因為pore在內皮上... -.-"
病理顯微鏡就是要看這種東西為準之類的云云
其他一些像是t(8,14)要連結到哪個lymphoma(Burkitt)
哪個病是哪個基因
gross或micro下的某個term一看到就要反射想到什麼病
這些東西都要強烈地在腦海中連結起來
(這就要靠考古國考解析來幫忙記億了)
[圖解婦科學+圖解產科學],中/英文版
這兩本書要一起介紹,
超級超級推薦!!!
不管是念婦產科,或是準備國考!!!
第一首選!!! (笑)
國考念這兩本就對了!
實習工作也可以念這兩本(要念完)
適合婦產科的新手(實習醫師/住院醫師)閱讀!!!
簡單,文字大方,內容簡潔有力,實用+圖例,
雖然內容有點舊,
該讓你知道的都講到了!
強烈推薦用書!!!
讓懵懵懂懂的醫學生得以一窺婦產科的眉目,
擺脫處男的魔咒!(不是處男的話 更要熟讀,以免書到用時方恨少!)
[最新醫師 基礎醫學國考精華(上)(下)],黃皮書
這兩本書也很舊了,算是國考用書之一,
附上74-88年國考試題 (小丸子/三條線)
(碼的,現在都民國95年了,這本難道也是我老爸當年念的嗎?)
編排方式分二大冊
上冊為大體/微免/寄蟲/病理
下冊為生理/組織/藥理/生化/公衛
以過去考題為主每個小單元會先有一段複習性的內容可以唸
接著是各該部分曾經出現過的考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不開,手邊的共筆全部都丟光光(一本也不剩)
而且真的不知道要念什麼,就把這兩本翻一翻吧!
(老實說,我也沒有力氣+記憶體可以翻完)
這兩本黃皮書比字典還要厚,
我個人覺得[寄生蟲]的部分可以看一看
(猜對說不定可以拿到分數,沒看過就是[零分])
藥理/病理/生理, 隨便看一看,當作複習,題目就免了,因為太舊了,
沒印象的一定要自己去查一查,加深印象,
如果沒事做,可以順便把生化/微免/組織,都看一看,
剩下的我不知道這本書在寫什麼,因為我沒有看(其實也不想看)
大體解剖的話,我不知道這本書在寫啥,不是很推薦...
[DSM-IV 精神疾病診斷手冊]
因為milklin我個人對精神科蠻有興趣的,
這本書可以給我一個明確的診斷準則,並且有明確的疾病分類,
但是如果對於精神科的疾病沒有概念的話,
並不適合,因為你一定不知道這本書在寫啥碗糕,
完全沒有疾病的介紹,對於疾病還是一知半解,
適合已經念過[實用精神醫學]的醫學生使用翻閱
[臨床醫師隨身手冊],中/英文版
這本書還不錯,
(而且這是第三本,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放在值班室/護理站,就會被幹走?)
(書本上有寫名字+電話,希望找到的人可以好心還給我)
缺點是中文版的Index頁數亂七八糟(沒有一頁是對的!)
不過都在附近幾頁,找一下就可以找到, (嘆氣)
好處是一個實習醫師應該要知道/應該要學習/應該要會做的,
裡面都有!
有各種常用表格/縮寫/常數/標準值/分類/圖表/ACLS/EKG判讀,
甚至有教你如何on IV或是放EKG lead,還有CVP都有,
也有簡單藥物諮詢可供查詢,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口袋書,
還有一些基本的操作,像是抽關節液/抽血打針,都有圖例說明!
完全沒概念的臨床醫學生初次接觸臨床時相當適合使用此書,
(如果可以改成聖經紙的話會更輕更薄)
不過中文版內容有點過時了,希望能更早日更新...
(英文版好像叫做Monkey"s book? 就是封面上有隻猴子的)
我自從買了PDA之後雖然把這本書廢了,不過我還是很懷念這本書...
[兒童暨青少年醫學]
這本書我忘了我如何弄回家的,
內容把一些青少年常見的疾病以及病因學都明白地講了一遍,
適合對於小兒科沒概念的人翻閱,加深印象,
缺點是沒有附上reference,不知道本書的內容可信度如何?
適合醫學生短時間之內對一些常見兒童/青少年疾病有基本的認知
[各科臨床診斷與治療手冊]
優點是一些常見疾病都有附上,
而且各科常見疾病都有,還蠻實用的,
如果能附上圖例的話就更好了
缺點是寫沒兩句就帶過,交代不清,看完還是不知道要做啥???
診斷的部分寫的還不賴,對於確定診斷查詢有一定的幫助
[BARR"S神經解剖學]
這本書我念了第三遍,才知道這本書的內容在寫啥
當年我的神經解剖學是選修課,一問三不知,
而且我很笨,竟然去買英文版的(根本看不完)
(看不完等於沒用,浪費錢)
後來我又去買了中文版,
我第一次把這書看完,還是不知道在寫啥?
後來第二次念這本書是因為去北榮神經內外科實習的時候,
戒慎恐懼的我,拿著[圖解神經醫學以及神經外科學]
慢慢地把這本書念過第二遍
我突然覺得我可能知道這本天書在寫什麼啦!
第三次 是我準備國考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這本書很好,
各位可以去買中文版的回來念,
最後可以有英文版BARR"S可以對照著念,
因為中文翻譯有時候會恰恰好相反,所以這時候查詢原文就很重要!
推薦中文版給各位,至少翻過一遍會些概念的!
[實用人體解剖生理學]
完全是因為我覺得我大體解剖學亂七八糟,所以買這本書回來翻,
我覺得適合醫學生,一邊上課一邊閱讀這本書查證+加深印象,
可以節省唸書的時間+提高效率+增加對於大體解剖的概念!
[ROSS 組織學]
這本書有附上彩色的例圖,對於基本的組織結構都有簡單的說明
我忘記是當初團購的or我自己去書局買的,
不過依照目前臨床案例題的考法,
完全沒概念的人,
翻一翻說不定會有幫助吧?
[臨床解剖學精華]
拿來念大體解剖不錯,尤其大體解剖實驗也會用到
適合醫學生修習大體的用書
[免疫學]
畢業後,我發現:
--> 我沒有共筆,只有Google大神,還有一台PDA相依為命
這樣的我,免疫學充滿著疑惑,怎辦? 要問誰阿?
所以去合計找了幾本,
發現這本書內容簡單,字夠大不會瞎,概念清楚,編排簡潔有力
所以就買回家當作免疫學的課本,
國考複習+試做考古題的時候,可供查詢+解除疑惑,
也可以增加身為一個醫學生該有的免疫學觀念
建議在學期中就選購一本在課堂上一邊上課同時就把課本翻完,
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出來到處玩 ^^
[Snell 大體解剖學],中/英文版
Q.Q 我被騙了... (當初好像是團購的樣子?)
我完全不能了解這本書到底是不是想讓我了解大體解剖?
還是這本書認為我應該要知道?
中文版翻譯完全地不順暢,
編排也是採用堆疊式,(壓到你喘不過氣來)
分類大綱雜亂,唸過還是不知道得到什麼?
找東西也是寫的模模糊糊,相對位置也不清楚,卡通圖也不精美,
不適合拿來念,也不適合查詢,
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本
[圖解病理學]
依照常見疾病,分類整理,
內容少,多半是手繪示意圖
僅提及一些常見疾病,而且對於流行病學的描述幾乎可以說是[零],
(我認為如果能有實物彩圖會更好,畢竟現在國考都考一些case彩圖題)
不過示意圖可以增加記憶,內容少所以不可以完全信賴,
這本書只適合複習檢查自己是否有缺漏的部份使用,
(簡單說就是裡面有提到的東西一定要有印象)
對於疾病也可以增加不少強烈的印象
內容太少是一大缺點,不過翻起來很快,
可以短時間之內得到整體概念,讓人心情很好
(不過如此少的內容絕對是不夠應付國考的)
(適合已經把病理完全忘光的人翻閱) :P
[當代精神醫學診斷與治療]
這本書寫的很像很有學問
其實內容也是很少
將精神科常見疾病分類個別整理,
編排相當簡單,可以讓一般沒有精神概念的人閱讀入門,
或是適合已經有概念的人偶爾翻閱查詢,
(至少比DSM-IV口袋版好一些)
對於治療的描述也是少的可憐,(聊勝於無)
只適合快速省時入門了解精神科常見疾病
如果對於各級並有興趣的話,
建議還是看[實用精神科醫學]這本書比較好
[貝氏身體檢查指引]
這本書相當適合剛接觸臨床的醫師查詢使用,
要拿來唸也是可以,
不過我想 如果沒有實際操作過,唸完可能就會忘記
(頂多會剩下不確定的印象)
好處是要找一些特殊的PE或是檢查時,
附有精美的圖例+解說可供參考,
而且有Index+分類,
不像共筆一大堆,有印象卻找不到,找到了也不知道到底對不對?
文字美觀大方淺顯易懂,實用性算蠻高的,
對於PE有疑惑或是興趣直接接觸臨床病人的醫學工作者,
這本書是相當值得購買使用的
雖然對於國考的幫助可能不大,
但是對於實習醫師的操作幫助尚稱不錯,
對於一些S/S也寫的相當明白+圖例,
而且這本書是我的第二本,
第一本[貝氏身體檢查指引]
在我run北榮某病房的時候,放在值班室被賊幹走了-.-" (氣)
因為我覺得相當適合直接接觸臨床患者的醫師使用,
所以我又買了第二本
底下是一些圖例
還有示範 ^^"
[心電圖學必備]
舊版的是紅藍色封皮,新版的不知道有沒有改變?
這本書是我學生時代修EKG課程時買的,
當時我對於EKG可以說是完全搞不清楚,
這本是適合一般入門者使用翻閱,
可以對於EKG有一些初步的認識,
也可以了解一些常見的疾病+原理,
市面上很少有比這本更適合拿來初次接觸EKG使用,
算是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增加一些常識也不錯
準備國考的話,
一些常見+典型的EKG,加上ACLS以及治療
這樣大概就可以把四個答案(A)(B)(C)(D)減少到剩下兩個,
接下來就靠各位的實力(+運氣)啦~ ^^"
運氣好的話,看到EKG+S/S描述就可以直接寫答案啦!
[Color Atlas of Anatomy]
這本不錯
比卡通圖還好
很適合做大體解剖實驗的時候對照使用
我們可以看看照片
全部都是照片圖
相當寫實
解剖手法也很實際
不會出現圖與實際湊不起來的窘境
算是一本可以購買的圖譜
不過因為是實物照片,
空間的概念還是需要搭配大體課本一起念才有幫助
[Robbins病理學],中文版,第四版
英文版本至少已經到第六版了
內容分類上已經有點陳舊了
不過還是可以念一念
我相信很多人當初病理雖然及格了
但是根本就不知道病理學在說什麼吧?
而且成千上萬的疾病完全沒有頭緒,
中文版因為編排的關係,
把英文版編程上下兩冊,
不然會太厚
如果你覺得念英文板不方便+沒效率+念不完
想要一窺病理的人,可以買中文版回去翻翻,
中文翻譯的話,老實說並不是很順暢+切合,
不過因為沒有第二選擇,
所以參考看看就好
[Grant"S 解剖實習指引]
當初系上團購的時候買的
個人認為根本就用不到
如果你覺得自己以後是外科醫師的話
可能可以買回家珍藏
個人建議修習解剖學的醫學生[沒有閒錢]的話是[不用買]
萬一真的不會的話,借別人的來看看就好了 :P
[基礎醫學-醫師國考試題詳解2002,2003]
其實從1999就有這系列的書本上市,
有幾本還是我同學編的
因為作者的關係,
所以每一年的風格都不同,
但是相對於2002年這本,2003年這本真的編的不太好
譬如說:
(A)(B)(C)(D)四個選項,那一個是[對]的?
結果你告訴我(A)是對的,所以答案是(A)
那...那...那....
-.-"
我覺得(B)(C)(D)也是對的,怎麼辦?
那不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嗎?
一本要拿來賣錢的考古題,
除了要附上解析以及出處之外
(最好連出處都直接翻成簡單的中文貼上來)
(省去翻閱查書的時間)
還要把(A)(B)(C)(D)四個選項都拿來解析
譬如說(A)應該如何才是對的,
而(B)的錯誤是什麼地方,
以及(C)(D)為何是不對的?
不然下次考出來,讀者依然不知道重點到底在哪裡?
有唸等於白唸-.-"
而且
最好附上部份的重點+說明,
例如提到VSD就要順便提到這是最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
並且提到一下整體的盛行率,
還可以提一下唐氏症的患者,也會容易有先天性心臟疾病(AVSD)
甚至是佔了全體唐氏症患者的盛行率(僅提及有考過的即可)
以上這些數字資料都是考過的,所以都應該要有印象,
這樣可以幫助醫學生準備+複習國考
而且既然是[事提解析],答案當然最好就寫在題目旁邊
省去前前後後翻來翻去對答案的困擾,
而且考古題的答案一定要一再地校對!!!
不可以有錯誤,不然會增加唸書的不確定感,
--> 不知道自己念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對的???
這樣到最後就會發生記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才是答案的困擾!!!
譬如說:
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是? 答案寫ASD(但是你覺得答案是錯的)
然後你很疑惑地去翻書,查到是VSD,(所以你是對的)
結果三個月後,
題目又問,你很可能就會開始疑惑,到底是ASD或是VSD???
而且應該談到VSD又以paramembraneous type佔大多數
佔了所有新生兒先天心臟病變大約1/4左右
一份好的國考準備書籍應該要有這種能力才對
[實用精神醫學]Dr.李明濱主編
這是一本極為推薦的好書
將精神科該有的常見疾病/評估,以及流行病學,
甚至是與社會該有的互動以及地位,都有詳細的評析
一些常用檢查(MMSE)表格或意義,都有詳細的解說,
文字定義/疾病說明也很詳盡,
也特別將常用藥物的部份拉出來特別解說,
可以讓醫學生對於精神科有更進一步正確的認識
書中也詳細地介紹各種常見疾病,
文字編排說明相當淺顯易懂,
可以感覺到作者相當希望讀者能夠透過此書一窺精神科的用意!
是一本相當實用+推薦的好書
^^
閱讀起來相當令人愉快!
[蓋統 醫用生理學(上)(下)]
其實我覺得我的生理學修的很爛,
根本不知道我到底學了什麼?
因為等到我準備參加國考的時候,我發現什麼也記不起來,
根本不知道學到什麼?
當初生理學完全是沒有課本的狀態下,
兩手空空去上課,腦袋空空等下課,
然後考試等共筆出刊,
考前兩個禮拜拼命K不知道所云的共筆
考的莫名奇妙,被當也莫名奇妙,過了也莫名奇妙,
所以腦袋也莫名奇妙
建議各位第一次修生理學就要去買一本這種課本,
把老師上課提到的地方,課堂上就直接解決掉(翻一翻),
下課回家就有時間可以去玩
還有時間可以談戀愛,
總比每次考前都唸的要死要活好多了 -.-#
[人體寄生蟲學彩色圖譜]
基本上這本書對於寄生蟲學實驗是一定要買的啦!
尤其是北醫的寄生蟲學實驗
一天到晚找蟲卵
如果沒有圖譜,會覺得很不方便
(常常跟別人借,也是很不好意思)
這本應該算是一本工具書,
以後可以賣掉
或者是當作百科全書使用
我的建議是實驗課修完之後,就可以賣掉了 :P
不過因為彩圖相當精美,
如果可以買到健康狀況良好的便宜二手書(六折以下)
乾脆就買回來,反正不是很貴,
而且寄生蟲我只有這本書,其他通通沒有 :P
(連共筆都沒有-.-")
[華盛頓內科學手冊]
這本是中文版,各位也可以買英文版的
不過重點是要唸完!買什麼版本不重要,
新舊版的差異也不大,念完最重要!
最好多念幾遍,因為國考真的會從內容裡面出題! (驚訝)
實用性的話,算是實習醫師可以徵詢的一本指標概要,
裡面有提到的最好通通記起來,
如果你真的慌到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可以參考裡面的指示做,算是相當實用的一本小書
缺點是:文字非常小,小到真的拿來唸的話
--> 眼睛快要脫窗
雖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把這本小書唸完
但是內容還蠻實用的,而且也不多
不要害怕,中文版念起來真的很快,花點時間翻一翻吧! ^^
內容也比麻州那本多了不少說明文字敘述,
麻州雖然更少,但是常常少到不知所云,內容偏重於臨床處置,
所以我推薦[華盛頓內科學手冊],該提的會考的都有寫到!
這本書有自製PDA版本,可以隨身攜帶,而且免費!方便查詢
畢竟醫師袍的口袋應該要放一些其他雜物,
每次都在藥典跟治療手冊之間掙扎的人可以聯絡我
我可以給你們一個好用方便的解決方式
像我身上就常備電子藥典+Robbins/Harrison+各科治療手冊
外加一小本圖譜+小相機+隨身碟
各位有興趣的人可以mail連絡我
[email protected]
可以切磋一下! ^^
[華盛頓外科學手冊]
華盛頓系列出了很多本,
內外科,婦產科都有,
一本書都要幾百塊
一個小小的實習醫師大概沒有什麼閒錢可以買
不過我把這本特別拿出來講的原因是因為這本好像真的拿來考
我們可以看看這題:
這題目是內科的題目,
不過答案卻是外科的標準答案,
我猜想,外科的答案比較簡單也比較容易記憶,
如果真的考出來,去討分數至少也不會太誇張,
而且也可以對外科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各位準備外科國考的時候,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要唸啥?
買外科課本又太大本,念不完就算了,以後也不見得會用
沒錢又沒時間去補習,該怎麼辦呢?
這本書還不錯
該讓你知道的表格分類分期以及處置都有提到,
太難的就算了,投資報酬率是很重要的
這本小書算是相當值得的投資
mycin不是外科系統的,
手邊外科正式的書也不過就只有這一千零一本
(本來想買其他書的,可是發現根本看不完)
我想各位念這本小手冊+加上平常醫院外科實習不要太混的話
外科要拿個七十分以上應該是很有希望的!
這時候配上內科平均有七十分以上的話,
剩下的基礎科目只要平均有四十分左右,及格就有希望了!
基礎科目總共兩百分,每一份有一百題,
矇著眼睛亂寫,四選一選擇題,期望值是25分左右,
剩下的75分,我相信各位只要有唸過,要拿個15分(題)應該不難,
所以雖然結束實習全力準備國考的時間大約剩不到兩個月,
把目標放在平均65分左右,是很有希望的!!! ^^
這樣準備起來就不會太辛苦,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搭配考古題好好複習年久失修+回憶複習忘掉的部份的話
國考應該可以相當順利! ^^
[國考的試題分析]
這一題表面上要考[標準差]
它給了一個數字159.2
題目解析寫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東西
把數字算的非常接近,
但是我們可以看看,
159.2非常接近160
而標準是20
所以160剛好是120加上兩個標準差,
各位這時應該要有一個觀念
就是平均值正負兩個標準差大約佔了整體的95%
所以收縮壓介於80~160的機率大約是95%
而小於160的機率一定大於95%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
既然80~160的機率是95%
那小於80或是大於160的機率就是大約5%
因為是[標準常態分布]
所以左右應該是對稱的
小於80的機率應該等於大於160的機率
所以小於80的機率應該是2.5%
所以[小於80]的機率加上[介於80~160]的機率,應該接近97.5%
也就是0.975
如果有這種生物統計的觀念,
大概心算就可以得到答案
我認為一本好的國考解析書本應該要有這種能力
而且出題委員也不是省油的燈
要能夠了解出題委員的苦心(用心)
真的去計算159.2就太侮辱這個漂亮的題目了! ^^
[薪傳補習班 醫師國考講義+三元及補習班 醫師國考講義]
mycin是個叛逆分子
原本內心也是很害怕
加上自己手邊一本共筆也沒有
國考真的不知道要唸啥? -.-" (無奈)
不過mycin有很多好朋友大力贊助 <(_ _)> (鞠躬感謝!)
所以手邊蝦米碗糕講義都有
[薪傳]的講義編排不好,考前整理也不用心,
個人建議是不用考慮了
至於[三元及第]的講義,印刷也很爛,
卻要好幾萬塊錢! -.-" 令人生氣!
不過我全部都借回來了
我告訴各位
不可能念完! 而且唸完一遍也絕對不會記得!
而且沒有Index,所以拿來查閱考古也不方便!
念第二遍更是不可能!
所以mycin建議各位念小科就好了
外加一本藥理總整理,
大體可以念一念,Dr.趙俊彥的手繪圖不錯,蠻用心的
編排也看的出來有用心,是國考取向的內容整理,
念完之後可以讓四個答案變成兩個猜一個,
可以剔除一些根本就太誇張的答案,
(總不可能回去念大體課本吧?)
而且要把一些相對位置
+那一條神經血管上下是接什麼神經血管要搞清楚!
而且Dr.趙這本大體綜跨組織/大體/胚胎,我建議可以念一念 :P
麻醉科/眼科(基本上我的眼科是零分)/ENT...
這類小科就可以跟同學借來印一印,
有唸有心安,睌上比較好睡...
其他的我個人認為:你如果真的很閒+時間太多再考慮吧!~
[FIRST AID FOR THE USMLE STEP1],合記出版社
這本書是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指南
有三大部分
第一部份不用看,講解USMLE考試的方式和準備方式
第二部分可以看一看,內容非常少,但是有一些幫助記憶的表格以及五四三的東西
但是不可以只看這本,內容絕對不夠
第三部分推薦一些書,我覺得你如果很閒再說吧~ :P
在考前翻一翻複習還不錯用,因為都是一些重點大綱
O.O 雖然還有一些書也很不錯
(不過等我有時間再寫吧~)
書本的參考圖片在這裡
https://www.wretch.cc/album/show.php?i=mycin&b=18&f=1199441122&p=0
各位有興趣可以討論一下~
*^_^*
--
[ 個性偏激 嘴賤還喜歡碎碎唸 任性難相處又愛撒嬌的mycin ]
https://www.wretch.cc/album/myc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43.125
※ 編輯: milklin 來自: 210.241.43.125 (02/15 23: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