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說:🇺🇸🇦🇫 『敗軍之將』的證詞?】
「世人們嘲笑著阿富汗軍隊的無能潰敗...卻沒有目擊我們的血淚犧牲,與遭到背叛遺棄的真相?」在美國困守喀布爾國際機場,頂著各方壓力撤離的同時,重奪政權的阿富汗塔利班,卻得意洋洋地接收了阿富汗政府軍遺留下、超過2億美金的「美械裝備」,,各種換裝影片、甚至是直升機試飛畫面,也讓還沒有正式成立新政府的塔利班,被稱為「現代史上裝備最精良的武裝民兵」。
.
但正當塔利班重返榮耀之際,潰敗得一塌糊塗的阿富汗正規陸軍,卻被國際各界痛罵成「毫無戰意的貪腐米蟲」,甚至連美國總統拜登都疾言厲色地指責阿富汗軍隊的「一碰即倒,不戰而逃」,除了強調美國大兵不可能為「拒絕自救」的懦夫赴死,更直言:「如果阿富汗自家的軍隊,都不願為自己而戰,那麼美國的部隊就更沒有理由繼續因這場他國內戰而死。」
.
然而來自四面八方的「廢物軍人論」,卻讓部分「死戰到最後一刻」的阿富汗戰士極為痛苦。像是8月25日,也就是喀布爾淪陷的10天後,昔日阿富汗政府軍的年輕「軍神」薩米.沙達特中將(Sami Sadat),就向《紐約時報》發出一篇國破山河在的悲憤投書——內容中,沙達特將軍不僅沉痛了解釋前線發生的絕望實況,更控訴:阿富汗的前線戰士們,才是因「背叛」被打入地獄的血肉受害者。
.
但阿富汗35萬正規軍的數量,明明就是塔利班兵力的「4倍」,短短100天之內的土崩瓦解與不戰而逃,憑甚麼自稱「我們才是被背叛」的受害者呢?而至今人間蒸發的沙達特中將,現在人在哪裡?在喀布爾淪陷的前後,他又遭遇了怎樣的戰場絕境呢?
.
#阿富汗 #美國 #反恐戰爭 #塔利班 #ISIS #喀布爾 #Kabul #紐約時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讀書好】 早前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散佈假新聞,指美軍在武漢播毒,引起美國激烈反應,大家當作一齣鬧劇,不旋踵駐美大使崔天凱又上電視指「播毒論」是瘋狂,並在《紐約時報》撰文指中美要合作抗疫,究竟哪一個才代表中共立場,我們也摸不着頭腦。武漢疫症全球擴散,假新聞戰也開打,五毛水軍假賬戶為中共抗疫造勢,製...
疾言厲色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勝文疾言厲色啊~
疾言厲色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幾天陸續有朋友傳來一則關於我的一樁醫療糾紛新聞。先謝謝大家的關心,我很好,心情完全不受影響。其實就像我鼓勵媽媽把流產、產後憂鬱等看似負面的事件書寫下來一樣,我也一直認為醫師紀錄醫療糾紛的過程,除了可以紓解情緒,還能幫助到其他受困於官司的同業們。既然有記者報導了,我想乾脆就來分享一下,不吐不快。
回想這個案例,在事前我就預感這一刀不好開,因為媽媽腹部脂肪較厚,所以分娩新生兒的過程中勢必會比較困難,開始剖腹時我便如臨大敵。動用更多人力協助,手術刀劃下去時,才發現不僅是脂肪,腹腔內也有輕微的沾黏,要把寶寶抱出來,著實得花上不小力氣。
記得結束後,我的手術服被汗水濕透,右手也因過度用力痛了整天。所幸寶寶出來的時間沒有因此被耽擱,胎頭一露出子宮就放聲大哭,算是有驚無險。產婦在手術台上也頻表示「對不起,我很難開吧!感謝大家。」而當天嬰兒室就告知對方,新生兒在生產過程中傷到手而骨折,我深感遺憾但也明白我已盡力,因為這真的就是生產難以避免的併發症,該注意的我也都有做到,就算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也無法做得更好。
沒想到事隔幾個月,所有的感謝和新生命的喜悅卻化為一封存證信函,指控我過失傷人,要求賠償。說不憤怒是騙人的,我覺得我好像辛苦救人的消防員,在大火中把人從倒塌的傢具中拉出,卻因救援過程不慎將民眾手拉傷而得吃上官司,讓我無奈地在內心怒吼「這還有天理嗎?」
等沈澱了幾天,心情漸漸平復,我開始不斷告訴自己遇到了就勇敢面對,畢竟人民有訴訟的權利,更何況再怎樣想,情理法上我都站得住腳,沒有任何疏失。
**有關醫師成了犯人的那些碎碎念
只是直到踏入法庭那一刻,雖從小看過不少司法戲劇,聽過不少「前輩」分享被問話的經驗,心中的緊張感還是很強。尤其法警不假辭色把你身分證收走那一刻,被告的感覺更加濃厚,再加上聽到檢察官大聲斥責上一場的詐欺犯,我忽然有種「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到底做了什麼?」的荒謬感。與其說對那位產婦生氣,倒不如說我對整個制度感到不滿,為何我要和殺人、性侵、強盜犯一樣,被國家機器起訴,醫療糾紛有沒有除罪化的可能性?
雖然知道疾言厲色、口氣很差是檢察官偵查的手法,我應該早有準備不會害怕,但對完身份,輪到我說明案情時,我還是可以清楚聽到自己加快的心跳聲,看到自己微微顫抖的雙手。
小心翼翼地講完手術經過後,我補了一句「哎!當初媽媽也很感謝,誰知道.....」「最後一句是廢話,每個告醫師的病人當初都很感謝你,這句話你要記住」檢察官不耐地這樣打斷我。雖然有點殘忍,但這句話我卻至今牢記在心中。
**開庭當成人生歷練 走過了似乎也就不那麼怕
在調解委員會上,對方也曾提出賠償金尋求和解。坦白說在過去,醫師面對醫療糾紛時確實常有花錢消災的心態,一來免去出庭的麻煩,二來避免上報曝光。再加上律師也提醒我,這類案件通常會延宕多時,賠償是不合理的權宜之計,我承認有那麼一瞬間我也覺得認賠作收給錢了事算了,不要管什麼公平正義了。但認真一想,若我鄉愿地這樣做,豈不就是助長這種濫訴的風氣,成了共犯結構的一份子。「沒關係,拖就拖,養案子當養孩子。我們就和他耗」下定決心後,我和律師這樣說。
後來事情也比我想得順利許多,開庭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的偵查庭,面對同一位檢察官,我似乎就不那麼害怕。不再。幫我出庭當證人的兩位學長也安慰我說,「沒被告過,產科學不算畢業啦!」當我為耽擱到他們工作而道歉時,他們還異口同聲表示:「也不是第一次上法院,當證人還好。」
回想事件發生到最後刑事不起訴、民事無罪,轉眼竟過了兩年。雖然漫長但因有著老闆的支持和律師的協助,讓我的生活完全不受影響,反倒意外地增加人生經驗值,心理素質在過程中也提升不少。
只不過這次新聞的曝光讓我蠻意外,很狐疑這有任何報導的價值?但也讓我再次應證在新聞標題中,醫師就是男醫師,女醫師很特殊,就得強調是「女」醫?趕快截圖保留下來,當作日後演講的素材。
先生也在一旁開玩笑:「你真的長得不夠美,所以沒叫你美女醫師,而且也沒放照片,妳該建議記者放書的封面幫你宣傳啊!」好啦!雖然你是我最大的心理支柱,但你講話真的讓人白眼翻不完。
最後我想和各位同行分享的是,雖然很不希望用到,但醫療糾紛險還是一定要保。另外和每個人該有家庭醫師一樣,平時最好要有自己的法律顧問,才不會在被告時慌了手腳。如果自己沒有疏失,大可不用怕「丟臉」就賠錢了事,我們又沒做錯事,據理力爭又有何不可呢!
疾言厲色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讀書好】
早前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散佈假新聞,指美軍在武漢播毒,引起美國激烈反應,大家當作一齣鬧劇,不旋踵駐美大使崔天凱又上電視指「播毒論」是瘋狂,並在《紐約時報》撰文指中美要合作抗疫,究竟哪一個才代表中共立場,我們也摸不着頭腦。武漢疫症全球擴散,假新聞戰也開打,五毛水軍假賬戶為中共抗疫造勢,製造輿論假象,外國購買物資變成中共無償援助,菲律賓副衞生部長指中共提供的快速測試劑不準確,中共疾言厲色回應,菲律賓立即跪低,至於試劑是否不準,大家也不再關心。武肺之下,除了抗疫外,中共的假新聞戰,也令人大開眼界。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疾言厲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還記得自己人生當中,第一次用「不、用否定的、用排的拒、用拒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志,是在什麼時候嗎?
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完全沒有印象;但是如果回到「發展心理學」的話,我們說喔兩歲的幼兒,會被俗稱為「兩歲的惡魔期」,也就是「Terrible two」,很可怕的兩歲。
他們在這個階段,幾乎都會對所有的事情說「不」,這是人類在認知和人格發展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這個階段裡,他們逐漸的發展出獨立的自我,同時我們也可以把這樣的行為,當成是一個孩子,他對於自己「內在價值」的宣示。
那個內在語言就像是在表示:「我不需要去做、我不用做任何事情,來證明我值得被愛、值得受到良好的對待。」
其實你想想看哦,這樣的內在信念,假設能夠延續到,我們所有人已經到了成年期之後,仍然如此肯定自己的內在價值;那我想可能我們做助人工作,或者是心理工作,會完全不需要我們了。
因為大家如果都有這個信念的話,其實根本不會有情緒,或內在的困擾。但是對我們多數的成人來說,我們唯一能夠透過「不」、「我不一定要做」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我意志的時刻,通常就是我們生病的時候。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往往只能很虛弱的說:「對不起我沒有辦法,但只要我能夠恢復一定的行動能力,我就會立刻的被你奴役,盡量做到那些你希望我做的事情,就算是我會再次病倒也沒有關係…」
其實這個功課,就是我們要怎麼樣畫下自己的「界限」,很清楚的告訴別人跟這個世界,什麼是你想要的,而什麼是你不想要的?
如果我們沒有學會怎麼樣明確的表達,什麼是自己不要的時候;這樣的狀況也很有可能,是我們之所以會對很多事情,一直拖延下去的主要原因。
「拖延」在我們前面的內容當中,已經談過很多次;其實「拖延」它內在有一個很大的動力,就在於我們的自我價值是很低的、我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尊重;甚至於我們會把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任何不好的結果,都當成是自己的問題,或者是自己是一個很差的人。
所以導致我們的時間跟精力,沒有辦法放在真正有價值、真正有效率的事情;我們反而被很多雜事跟雜物,不斷的拖慢我們的腳步。
其實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給我們的要求,我們能夠明確的說「不」;其實也意味著我們告訴這個世界、我們坦誠我們自己不完美,但是我願意去尊重我自己,所以我才說的出「不」這件事情。
其實這樣子,除了能夠避免自己承擔太多不必要的事物,讓自己不堪負荷之外,其實也在向他人表達一個很重要的訊號;這個訊號就是,我知道你對我施加壓力,但你不會威脅到我的自我價值感。
我不會因為你對我施壓,我就會覺得自己不OK。如果你聽到這邊,覺得這真的是你重要的功課,那麼有一些語言表達,你倒是可以很有意識的去練習。
比如說,當你面對到有些人逼著你,一定要很快的說出一個結果,或一個答案的時候;你可以堅定的看著對方說:「不!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
如果有人急匆匆的,要你做出一些決定;你可以告訴對方:「不!我不像你動作那麼快,我要有充足的時間,做好全部的考量。」
或者是有人逼著你要簽約,你可以告訴他:「不!我要擬一份我自己能夠安心的合約,我也不想因為妥協眼前的合約,而降低我們後面合作的品質。」
所以當我們在說著類似這樣的語言的時候,記得一件事「溫和且堅定」,缺一不可;你可以溫和的說,你不需要疾言厲色,但是你一定要非常非常的堅定。
其實如果我們想要在生命裡,有更多的選擇,讓我們從自己成為一個拖延的人,變成是一個生產創造的人;那我們就很需要建立這樣的自我對話。
因為這樣的自我對話,才是你幫自己「設下邊界」的一個重要開始;當一個人不守好自己的邊界,不尊重自己的邊界,那其他人為什麼要尊重他呢?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過得很疲倦,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或許一個關鍵的因素,就在於我們忘記了那個兩歲,而且「勇敢說不」的自己。
其實圓滿生命的答案,不假外求,你曾經就是那個有力量,而且很堅定的兩歲孩子;他一直都在你的靈魂裡,沒有離開過,現在把它找回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的,要怎麼樣設下自己的邊界?要怎麼樣守好自己的界限?成為一個自己尊重自己,而別人也會學著尊重你的人。
如果你想要在這個課題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們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這一門課可以說是集合了嘉玲老師,她所有助人工作跟生命實踐的精華;透過很實際的步驟跟方法,讓你活出生命裡,想要的清爽跟自在。
同時也可以溫和且堅定的,面對生命當中所有的相遇;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門課的學習,詳細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疾言厲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特別在開課之前,我都會邀請學生把自己的狀況、把自己的想法跟需求,盡可能的整理寫信告訴我。
那當然對於一些課程來說,它可能還會有「個別教練」的這樣的規格,那我就會更直接的知道,大家在生活當中,或者是在他的內在狀態裡,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他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然而,這麼多年的累積下來哦,我聽了很多、很多人告訴我,很多、很多的問題,那為什麼呢,我們一直是要專注在「人際」這一塊?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每一個人生命裡多數的問題,幾乎都指涉於他人;可能是跟某個人的關係,或者是跟某一群人的關係。
甚至於有一些問題放大到,比如說「生涯」好了;「生涯」可能是你跟這個社會,這個生存世界的關係。而這個社會,跟生存世界由誰組成?還是由「人」組成。
所以小到一般的交友、親子關係,跟特定的部屬、同事、上司,這些人的相處;大到是否要重新選擇親密關係,要繼續走下去,還是要離婚。
或者是生涯上面的選擇,我要不要換工作、我要不要轉職?我到底是要做自己、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符合社會的期待,爸媽的期待,去做一個安安穩穩的工作?這些問題。
那其實聽了這麼多這樣下來,我幾乎發現一件事情,大家都想要自己過得更舒服。這個「舒服」不一定是感官上「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樣的膚淺的部分。
這個「舒服」可能是一種內心的自在,一種不需要負擔這麼多、不需要解決這麼多問題。或者是說的深刻一點,一種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跟這個世界、跟其他人好好相處的運作模式。
好,那現在問題就來了,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跟他人、跟這個世界好好的相處。那麼萬一回到根本,是我們的習慣本身就有問題呢?
那這個時候,難道是要世界或他人配合我們,變成是一個不甚美好,或者是一個扭曲的樣子嗎?
又或者是有些人,就會到一種哲學的討論。那萬一別人或者是這個世界,就本身就是扭曲的;那難道我要改變我的習慣,變成是一個扭曲的別人,或扭曲的社會一份子嗎?
這問題的答案很難,我也沒有把握能夠好好的回答。但是呢,在這麼多年的經驗裡面,我發現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大家都想要「舒服一點」。
而從這個出發點,我更想要跟你談我的發現,就是大家用什麼方法,來幫助自己更舒服一點?
所以囉,我很難跟你定義,到底是要配合別人、配合世界,還是配合自己,叫做舒服。但是呢,我們怎麼樣調整出,一個自己舒服的方式?
這個方法的選擇,我遇到有些人,當他自己的生活裡,遇到自己不舒服的狀況的時候,他想要讓自己回到舒服的狀態,於是他選擇的策略,就是去「調整別人」。
他可能會在我面對面的教練,或者是寫信告訴我,他的狀況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的期望,大概的描述是「如果今天老闆不凶我就好了!」
「老師,我到底要怎麼做,讓我的父親跟我講話的時候,態度能好一點?」、「我到底應該怎麼辦,讓我的伴侶不要嫌棄我?」或者是「我可以怎麼做,讓別人不要來煩我?」
你或許聽出來了,在這些表述裡面,都是指向於「他人」。叫做「別人只要不怎麼樣就好了!」所以呢,他的信念當中有一個很穩固的「自我」,叫做我都不要動,我要「調整別人」來配合我自己。
那每一次,我遇到有這樣的朋友,告訴我這樣需求的時候,我在心中其實很想第一時間告訴他,叫做「我並沒有能力解決你的問題」。因為我教的是你怎麼樣去面對自己、調整自己,我不是教「巫術」!
是你在我面前,不是那個「讓你不舒服的人」在我面前,所以我只能陪伴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我沒有辦法透過跟你的互動,去改變你的爸爸媽媽、你的上司同事、主管部屬…等等等的,這些不在我面前的人。
然而我也遇過另外一種人,當他自己生命裡,發生了那些不舒服的狀況的時候,他選擇的策略是「調整他自己」。
比如說,他可能跟我說:「老師,你可以告訴我,當我的父親對我疾言厲色的時候,我可以怎麼回應;或者是我可以怎麼想這件事,讓這件事情不影響我?」你聽出來了沒有?
他並不是去指涉於「他人」,他並不是企圖從我這邊得到一個方法,讓他的父親閉嘴。而是他希望透過跟我的互動,找到一個方法是,當他的父親又在碎念、又在對他疾言厲色的時候,他怎麼樣調整他自己,可以不受影響。
或者是有些人,在面對生涯的選擇的時候,當他想要調整的是「別人」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用那種二分法,二選一的方式來問我問題:「到底是要做自己,還是要配合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可是呢,一個願意調整自己的人,他問我的方向可能就會是:「我怎麼樣在盡可能的,朝向自己想去的目標的狀況底下,並且在這個社會裡,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也就是說在他的心裡、在他的信念裡,並不是二分法的選項。而是從一個現況就是如此,我願意去接受現況,然後找出最適合的調整;並且朝向自己方向,這樣的一個思考途徑。
就好像是,如果我們航行在大海上,如果你沒有辦法控制海象,沒有辦法控制風浪。那麼我可不可以盡可能的,一方面提升我的船隻的安全性;而二方面避開暴風圈,就算是繞路,一樣可以到達我的目的地。
所以,今天跟你分享這個部分,有一個想法,就是2019也開始了。今年的你,在面對生命裡的「不舒服」的時候,你想要調整別人,還是想要調整自己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如果在今年,你想要更有效率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更靠近自己的夢想,那這一門課是你絕對不能錯過,一個線上學習的機會。
我會從回到本質的方向與角度,讓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並且透過切換我們大腦運作的方式,去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的方法。
讓你能夠活出一個既實踐夢想,又能夠兼顧生活的平衡人生。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期盼我們在線上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