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研論分享:
「藝」心9用! 文藝咖是這樣煉成的
遠自2萬8000年前的洞穴壁畫、千年前的希臘悲劇,到台灣傳唱多年的歌仔戲,再到最新的互動裝置藝術、奇炫的擴增實境,藝文活動的型態多樣,曾與生活、宗教緊密結合,曾帶給觀者靜謐心境,也曾與上流社會同義。當代台灣消費者如何看待藝文展演?又期待獲得什麼?
龍吟研論「藝文消費趨勢研究」發現,台灣藝文消費者認為,參加藝文活動有九種好處:在展演當下可以感受聲光等五感的震撼;參加藝文活動能讓單調的生活變得不同,也是豐富調味;沈浸於作品中可以暫時脫離生活壓力;而說起藝文活動的經驗是不錯的談資、分享藝文還能感覺「生活氣質」。
接觸展演作品,可以設身處地體驗不同人生,反思社會文化;也能聯想自己周遭人事產生共鳴;「看懂」更代表增加知識、視野擴張;藝文作品也可能提供生活、工作所需的靈感,或是頓悟的契機;最後,還可能從思考框架掙脫,獲得心靈解放。這九類好處雖跨越感官、情感、思想等層次,但只需要一場藝文展演就能同時滿足許多種。
與作品共鳴 體驗不同的自己
藝術活動不僅能在當下帶來感動與啟發,曲終人散後,每次參與經驗經驗與思緒都將延續到下次、再下一次,以至無限多次,並與其他藝文活動的感觸相呼應、辯證、省思,也可與其他人對話交流。長此以往,藝文參與者與展演活動的連結將越來越緊密。
藉由藝文參與,人們可以體驗不同面向的自己。藝文活動就像媒介,每個人都激盪出獨有的感觸,原來理性的人可以放鬆,讓情緒奔放與作品共鳴,而感性的消費者可能思索社會議題而理性思辨。這不是消解原有個性的分野,而是讓「人」的能發揮多種面向的機會。
此外,消費者不再僅是創作者傳遞意念的接受體。為了在觀演過程有所得,他們在事前詳查活動內容、創作背景與作品意涵,不只想「看懂」(理解),更期待能與這部作品共鳴,從中看見自己的生活,想像自己的親友,與其他人反覆討論,直到將感觸完全消化成為自己的想法。一旦發現藝術相較於其他休閒娛樂的不可取代性,一般的藝文觀眾就會進階為藝文的愛好者。
從主題出發 願多試新鮮「式」
當代藝文消費者也不那麼固著於特定展演形式。過去多認為藝文消費者先有偏好形式,才挑選展演內涵,但龍吟研論「藝文消費趨勢研究」發現,有些消費者從自己關心的主題出發,搜尋各式表現手法,且樂於嘗試多樣化的展演。對他們來說,形式與主題的重要性漸趨相同。
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展現的「自我」,包覆以炫麗、絕美的五感震撼,消費者必須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才能與創作者對話,因此和消費者建立連結,傳達創作帶來的感動,是藝文消費的重要需求缺口,如果能藝文團體能掌握這些心思,將可以連結更多更熱情的消費者。
備註:龍吟研論「藝文消費趨勢研究」根據消費者一年平均參與藝文活動的頻率與消費金額,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從台灣北中南篩選出三十位非直接藝文展演從業人員,卻高度參與藝文消費的消費者,進行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從中描繪未來需求樣貌與變遷路徑。
當代內台歌仔戲的各種樣貌 在 電視歌仔戲\三進士八珍湯YouTube>台灣電視歌仔戲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目前台灣歌仔戲仍保留著傳統老歌仔及野台歌仔戲兩種樣貌,前者在宜蘭,但都是業餘團體的自娛演出;後者非常普遍,大多是從事外台演出的職業劇團。 ... <看更多>
當代內台歌仔戲的各種樣貌 在 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片花首曝光YouTube>楊麗花電視歌仔戲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步入當代的歌仔戲演出型式內容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更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 ... 目前台灣歌仔戲仍保留著傳統老歌仔及野台歌仔戲兩種樣貌,前者在宜蘭,但都是 ... ... <看更多>
當代內台歌仔戲的各種樣貌 在 電視歌仔戲- 歌仔戲-萬花樓第01 集YouTube>楊麗花 ... - Tb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目前台灣歌仔戲仍保留著傳統老歌仔及野台歌仔戲兩種樣貌,前者在宜蘭,但都是業餘團體的自娛演出;後者非常普遍,大多是從事外台演出的職業劇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