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心裡如果有什麼秘密,他們會跑到山上,找一棵樹,在樹上挖個洞,然後把秘密全說進去,再用泥巴把洞封上,那秘密就會永遠留在那棵樹裡,沒有人會知道。
.
這是《花樣年華》裡的一幕,而我的後台,有時也像周慕雲的樹洞,會有特派員們折一只紙飛機,搖搖晃晃飛來,寫滿他們的祕密與煩惱。
.
秘密與煩惱終止於我,不是因為我會提供自己的感受與看法,而是傾聽。我經常在想,如果要從我身上找一個優點,那麼作為一名優秀的傾聽者,該是其中之一。
.
周慕雲的祕密是蘇麗珍,情感關係的困頓比我想像的更加複雜且繁多,一路傾聽下來,我感覺秘密中的情事常常比檯面上的更荒謬與不堪,但也有可能,是更真實的。
.
近幾年,女性(或說女權)的崛起,在影視或輿論上出盡了鋒頭。大眾會有一個錯覺,就是現代的女人比起我們的母輩更有選擇權,擁有更多的自我。因為工作的女人多了,在專業領域出色的女性也漸漸被大家看見,女性的地位從依附變成了自己可以當家作主,女性力量成為時代販售雞湯的不敗口號。
.
但在那些搖搖晃晃飛來的紙飛機上,我看到的卻是,很多時候女性對自己的物化,要比男性視角的物化還要嚴重很多。情感關係依舊是女人一生中至關要緊的環節,就像張愛玲在《傾城之戀》寫的:「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這點賤。」
.
那是怎麼樣的一種物化呢?很常見的例子是,男友或老公出軌,很多女人的第一個想法是:「是不是我不夠漂亮?不夠年輕?他才會移情別戀?」在這個自責中,她不知不覺將自己當成了男人的附屬品。或許她未曾這樣想過,她覺得自己有一份工作,經濟獨立,不是誰的「東西」,但在被欺騙的那一刻,她會脆弱到連自己物化了自己都不自知。畫外音是:「我不夠好,第三者肯定是比我好的女人吧?所以他才會被吸引。」
.
因此我們理解到的正宮才永遠是要去打小三的,除了為了證明不是我不夠好之外,也是要去放大第三者的錯,比出一個高下、對錯、好壞。
.
為什麼在社群平台上,秀恩愛的大多是女性群體?一個女人,即使上了政治、財經版面,依舊會被問到情感問題,並且經常變成大標。那是怎麼樣的一種物化呢?正應驗了西蒙‧波娃在《第二性》說的:「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是後天塑造出來的。」我們被大量的女人應該如何的影視作品、雞湯文、大眾觀感、母輩指導、男性觀點、同性指使…….,塑造成「一個女人」。所以張愛玲才這樣寫啊,她早就看透了,只有女人會看不起一個單身的女性,從來就不是男人。覺得母胎單身、自願單身、被動單身的女人或離婚的女人很失敗,人生贏家必須匹配美滿的情感生活甚至孩子,不然就是有缺陷的。
.
說句三觀不正的話,我經常覺得女人一生至少要親自操作一次移情別戀。在愛情中愛上另外一個人的機率高到無法忽視,而且再正常不過。那時候你就會明白,不是對方不夠好,而是愛是會隨著時間、個人眼界、性格、環境......等因素改變的東西。親身有過這個體會之後,縱使你被欺騙背叛了也就會懂,不是我不夠好,是對方愛的感覺消失了,在很多你無法控制的因素下,愛變淡了,而屬於你的那些美好特質,依然是美好的。
.
從男性的視角來看,他們肯定需要一個忠誠的伴侶,所以過去以男性為主要發言的語境中,女人的愛情被塑造成忠貞不渝才可貴,女人會一生只愛一個人,為他奉獻自己,對女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愛情、婚姻、孩子。但事實是如此嗎?女人真的只會一生愛一個人嗎?我覺得不僅不會,而且很有可能是能夠同時愛著兩個甚至以上的人,他們因為不同的特質吸引自己,對自己有著不一樣的安慰作用。
.
說句三觀不正的話,也許對愛情最正的那種三觀,往往才是最歪的吧。
.
#katesmurmu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Christina靠右邊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說,轉學考錄取的名額非常少,所以其實我和我朋友甚至我爸媽都對我沒什麼希望~ 我非常開心被錄取,但我在這裡只能分享我自己的路程。從高中畢業後就很像繼續從事藝術類的大學,經過了許多失敗與挫折終於在今年的轉學考考上了電影系。(不知道為什麼後面音樂就沒了😭)但希望這個影片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如果還有什麼問題...
畫外音 例子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拖稿的作者理由五花八門,從出版界的朋友那兒,聽過很多相當離譜的例子,幾乎可以彙集成《常用拖稿藉口實用手冊》和《急救用拖稿理由百科全書》聽說還沒有出版社願意出這類的書,如果有,我可能會上網訂購。
準時交稿的作者,乾脆俐落,絕不拖泥帶水,像是勤快的公務員,按時上下班打卡時間,每天消化固定的工作量,擁有不被情緒影響的自制力,絕不會先跑出去玩個痛快,截稿的死線逼近才臨時抱佛腳,還有可能找不到廟,準時交稿的作者是編輯合作的好夥伴,也是工作上的定心丸。
我承認自己是個經常性拖稿的作者,跟完美主義沾不上邊,純粹是我個人的心魔作祟,這個老毛病時常讓我的編輯處於焦慮的狀態,雖然我不是故意的,但是錯全在我自己身上,我不敢假藉任何理由牽拖別人,但以下的例子真是狂到不行,每次想起拖稿這件事,我就會聯想到歐姬芙和她的鳳梨。讀完真是令人讚歎啊!(簡直完全說不出話來了)
一九三八年歐姬芙在夏威夷停留了三個月左右。那時,珍珠港事件還沒發生,世界還在看似和平的氣氛下,播放著熱帶島嶼的音樂。女畫家被邀請來到島上免費旅遊食宿,全程費用由公司買單。哇靠!這種好康為什麼還沒輪到我咧?我也想去夏威夷島上取材(畫外音:等你寫完廿本小說再來研究看看吧),那家公司是製作鳳梨罐頭的大企業,招待歐姬芙的條件很簡單,希望她在島上的假期結束之前,畫出一張廣告可以使用的鳳梨畫就行了,這個條件實在太誘人了,要是一般的畫家應該可以輕鬆完成吧,然後跑去海灘游泳,在岸上喝冰涼的啤酒,做日光浴,豈不是人間美事。
但是偏偏歐姬芙小姐是個非常任性的藝術家,她開開心心搭船來到夢寐以求的夏威夷島,到處參觀並且進行寫生,而且盡可能的每個島上都去看一看,因為一切對她來說都是陌生的,新鮮的,好像心裡面某個通道被打開來,可以完全接收島上帶給她的新鮮事物,在此之前,她正面臨了離婚的低潮,當時她可能想著也許我接受了這個邀請,轉移一下注意力也好,否則一直沉浸在傷痛之中也不是辦法,於是欣然同意鳳梨罐頭公司的邀請。
她對熱帶植物一點抵抗力也沒有,各式各樣的奇花異卉映入眼簾,唯獨鳳梨她完全沒興趣,雖然畫了很多很多的植物和花,可是假期都結束了,她還是沒把鳳梨畫出來,就這樣回到了紐約的寓所。
令村上先生匪夷所思的是,畫鳳梨絕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應該不會很難畫吧,如果換作台灣畫家隨便給它撇個幾筆交差了事就好,但人家是藝術家哎,藝術家跟你想的不一樣,村上寫道「不過她終究一張鳳梨的畫都沒畫,就那樣匆匆回到美國本土去了。藝術家就是這麼感情用事,或隨性,或難搞。也可以說只是不負責任。」重點就在後面,不負責任可能是我們對於藝術家的誤解或誤讀,也許藝術家有更崇高的理由,更冠冕堂皇的藉口,對於不畫鳳梨這件事有所堅持,只是平凡的我們並不知道而已。
後來呢,鳳梨罐頭公司內部應該抓狂了吧,這個企畫可是透過媒體傳出去了,連一張鳳梨畫都見不到,可想而知,面子上一定相當難堪,他們甚至還特地把整棵鳳梨樹送到歐姬芙位紐約的公寓去,這下子,再不畫真的說不過去,於是女畫家勉為其難的交了兩張畫作給罐頭公司,一張畫的是鳳梨花的蓓蕾,另一張畫的是紅薑花,如果是作文題目的話,老師的評語一定是文不對題,退回去重畫,但罐頭公司好像就默默收下來,因為這兩幅畫也不適合用在廣告上,所以就成了公司的收藏品,儘管後來畫作以現值來說價格不菲,不過罐頭公司始終未能在這件事上獲得實質的利益,而且明顯是吃了悶虧,後來當然還是不了了之。
說真的,開始有點同情那家鳳梨罐頭公司。
你不覺得嗎?他們看起來似乎很委屈呢!
世上能夠像歐姬芙女士這樣隨心所欲過日子的人實在讓人很羨慕,不過村上先生完全不是這樣的人,所以可能也很難理解女畫家的心理究竟是如何運作的,每次看村上先生配合雜誌的企畫去採訪,不管是希臘旅遊、雪梨奧運或是日出國的工廠,似乎都工作得很愉快,而且準時交稿,所以說看似難搞的村上先生,其實只是不習慣在人前曝光,卻是個滿好配合的工作伙伴,難怪他的工作總是應接不暇,寫作以外的時間還要翻譯、接外稿,還要跑馬拉松、喝威士忌,生活非常充實啊。
從這篇隨筆的文脈,可以判斷出村上先生應該沒有看過王家衛拍的電影,至少<重慶森林>這部片肯定是沒看過的,因為一看到鳳梨罐頭就會想起金城武的台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醬也會過期,連保鮮膜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每次吃鳳梨罐頭的時候,總是想起這段台詞,好在過去我印象中不曾因為跟女友分手猛吃罐頭(好歹也選新東陽肉醬或是紅鷹牌海底雞)愛情如果過期的話,去超市買些新鮮食品回家自己煮來吃或許更實際,聽說如果肚子填飽的話,比較不會因為分手而憂鬱。
題外話,我喜歡吃整片削下來的新鮮鳳梨,
沾一點點鹽巴吃,可以增加甜度,風味絕佳。
文 / 銀色快手 2012.11.23 04:14
圖 / 宛如女神的歐姬芙
本文引用部分摘文收錄在
《村上收音機2:大蕪菁、難挑的酪梨》
畫外音 例子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本文向我最尊敬的恩師范家銘老師致敬
【從口譯員看蔡英文勝選國際記者會】
剛剛才看完本次大選的國際記者會
許多外媒紛紛提問的狀況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其實,在現場就有專業的中英口譯在哦!
身為職業口譯員的一份子
希望大家可以更理解口譯這個工作
就讓我以口譯從業人員的角度
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吧!
今天的介紹與討論
主要討論針對在兩個部分
「口譯專業」以及「口譯形式」
要聊到「口譯專業」這方面
就不得不提一下近來讓口譯這件事
給大眾認識的「口譯哥」
2016年,因為國際記者會
大家認識了「口譯哥」趙怡翔先生
當時引爆熱議的主題除了
「讓人耳朵懷孕的好聲音」
還有帶起了口譯內容優劣
與口譯專業度的討論
基本上,口譯專業三大元素是
1. 流利雙語聽說能力(基本但很重要)
2. 口譯技巧(包括筆記、記憶與轉換技巧)
3. 背景知識(平日的知識累積,以及專為本次翻譯任務所做的準備工作)
一般來說
有接受過翻譯研究所專業訓練的譯者
在熟悉背景知識且有充分資料的情況下
在高壓環境仍能穩健清晰傳遞訊息
16年的「口譯哥」趙先生雖非科班出身
但雙語流利,且時任民進黨國際部職位
所以顯然背景知識充足
不過比起專業口譯員,自然較不熟悉口譯技巧
今年的呢?共有兩位口譯員
外界不少人知道
翻譯的女聲,是出現在畫面中司儀台的
蔡辦發言人,連翊婷小姐
而男聲的口譯員畫外音
據知情人士分享,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師
口譯界前輩,范家銘老師
老師在台大翻譯碩士學程任教
是AIIC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的成員
會議口譯(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通常是口譯工作中
語域(register,用語正式程度)最高的場合
國際記者會正是會議口譯的範疇
綜合以上,本次記者會的口譯員人選
延續了前次一位熟悉國際聯絡事務的同仁
不同的是加入了專業口譯員
「口譯形式」方面:
16年和今年同樣採用逐步口譯形式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CI)
且本次記者會中訊息段落長
應是搭配筆記輔助記憶的長逐步(long CI)
而不是講者一兩句就換成口譯翻的
短逐步(short CI)
不過我很想建議之後開國際記者會可採用
同步口譯形式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SI)
能節省時間,允許更多國際問答增加交流
採用同步口譯形式時,講者不需停頓等待口譯
講者持續講,口譯近乎同步地「同時聽與說」
以另一語言追上講者的訊息
比起逐步口譯只需要麥克風
同步口譯需要多些設備配合
底下附上的影片就是常見同步口譯的配置
影片是浩爾對著麥克風發話
需要聽口譯者則要配戴耳機,使用接收器
調到需要收聽的語言頻道
(以此記者會為例會有中文頻道和英文頻道)
即可收聽口譯
通常會是兩位口譯員搭擋
約每15分鐘換手一次,避免大腦超載
雖然會需要多些設備成本
且需要聘用兩位專業口譯員
(小知識:口譯時收聽者越多,就需要越多耳機以及接收器,租金自然也相對越高)
雖然要增加數萬元預算
但綜合考量,可提升現場交流順暢度及效果
誠心建議將來各家國際活動可採用同步口譯形式
(線上直播也可以拉不同音軌,分別是中文頻道和英文頻道)
一般人除非辦理或參加過國際會議
否則應該不會接觸到
也不會深入了解同步口譯如何運作
平時我們工作常常啼笑皆非的是
明明我們都在同步口譯了
台上主持人卻似乎不知情
又再口譯一遍
可能是因為口譯員不在台上
存在感較低的緣故
不過這例子只是凸顯大家的不了解
讀到此,希望更多人了解神秘的口譯工作
歡迎分享以及媒體善意引用喔!
#大家有看記者會嗎?
#有沒有注意口譯呢?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文化語言橋樑
#口譯員 #逐步口譯 #同步口譯
口譯員范老師身影
照片來自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畫外音 例子 在 Christina靠右邊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先說,轉學考錄取的名額非常少,所以其實我和我朋友甚至我爸媽都對我沒什麼希望~ 我非常開心被錄取,但我在這裡只能分享我自己的路程。從高中畢業後就很像繼續從事藝術類的大學,經過了許多失敗與挫折終於在今年的轉學考考上了電影系。(不知道為什麼後面音樂就沒了😭)但希望這個影片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或是意見可以幫我留言!
-------------------------------
以下是我參考過的書籍與影片:
Understanding Movies - Louis Giannetti// 認識電影書
http://teachers.sduhsd.net/sfarris/Understanding%20Movies.pdf
Montage History // 蒙太奇歷史發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edfenQ_Mw&t=68s
Montage film examples // 蒙太奇電影例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QHlCaSR_w&t=30s
Mise en scene analysis// 場面調度分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iP-E1zTRc&t=38s
Long take film examples // 長鏡頭電影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FHdagIw6o
Voice over examples // 畫外音電影例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5ViD0Lzno&t=311s
Basic shots // 基本攝影角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U2MI6X48I
Motifs in film// Motif 是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2M2qZixyFI
Dolly VS zoom sho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OxbCx1LNc&t=22s